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45|回复: 7
 

[作家刘亮程 写作是一个回头认领的过程

 [复制链接]
  刘亮程,作家,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片叶子下生活》等,小说《虚土》《凿空》《捎话》。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解解花语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解解花语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解解花语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青海检察机关依法对王剑锋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案提起公诉 中国采用钛合金技术生产歼8II战机
8#
 qyq163 发表于: 2019-12-5 23:22:5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专访 | 刘亮程 写作是一个回头认领的过程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专访 | 刘亮程 写作是一个回头认领的过程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定价:58.00元
  书都 X 刘亮程


  我所在的乡这几年出生一个人两个人,我担心的是这种状态。但是好在也无妨,大地上的生息是不用操心的,人走了,土地会留给草木。

  :菜籽沟是一个艺术家村落,目前入驻的艺术家大概有多少人?
  :有三十多户,常驻的有十户。

  :您怎么看你们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交往?
  :我们是外人。我最早想落户那个村子的时候,就想以后能跟艺术家们一块生活,我最早的想法就是在这个村庄养老。我们又收购了好多老房子,收购这些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让艺术家来住,因为艺术家喜欢那些旧东西,去保护去改造,而且很快就招揽了一批艺术家。
  现在,你沿着村路走不远,就能到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去坐坐,喝喝茶。

  :有了解过当地村民是怎么看待你们的生活的吗?
  :很复杂。一方面我们到村庄以后,确实给村庄带来了实惠。我们到了以后,各方都很重视,给这个村庄投入了很多,现在可能有一个亿的资金投到了村庄。所有的道路都重新铺过,基础设施都非常好,连村里面的物价都涨了,鸡蛋都涨了两块钱。每年一到秋天,村里面家家户户养的羊会给买光,猪肉早早会卖光,连鸡蛋都会收不到。我们刚去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商店,还不开门,现在有几十个农家乐。艺术家的入驻已经让村民从中获得实惠。
  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外力。中国古代的乡村一直都是振兴的,它之所以振兴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衣锦还乡的传统。那些乡村孩子少小离家,在外求学谋职,到老了以后他是要回来的,因为他的祖坟、宗祠、家谱、父母都在村里。他回来过他的乡村生活,落叶归根。当从乡村走出去这样一个人,最后做了大官,或者挣了好多钱回来的时候,他会给乡村带来许多东西,他会带来好多新的见识、文化、许多的财富,修桥修路。古代乡村就是这样振兴起来的,每一个出走的人最后都会衣锦还乡或者落魄归乡,没有别的出路。
  现在乡村变成了一个单向输出,宗祠不在了,族谱被搁置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回乡之路早已断绝。所以乡村振兴就靠政府的投入或者企业的进入,企业很难进入,得给它一个外力,菜籽沟正好由我们艺术家给。艺术家有号召力,又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家,靠各种宣传引来了很多的游客。

  :您有担忧?
  :关键是一代人已经老去,这些老去的人一个个最后都到了地下了,那么地上还有什么?我所在的乡这几年出生一个人两个人,我担心的是这种状态。但是好在也无妨,大地上的生息是不用操心的,人走了,土地会留给草木。你看那些荒院子,两年没人就长满了荒草,那些榆树从墙角、从墙缝长出来,长在房顶上,多少年后,人的家园就还给了草木,还给了老鼠。
  作家是一种状态,当你进入写作状态的时候,你是一个作家。一旦你从那个状态中出来,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不可能用一个作家的那种情绪,用一个假的想法去生活,那生活不全错了?

  :您现在在乌鲁木齐的时间多还是在菜籽沟的时间多?
  :一到夏天基本上就在菜籽沟,需要进城的时候就回乌鲁木齐。我爱人、我母亲以前在沙湾县那边生活,后来被我接到了菜籽沟。太喜欢这地方,我母亲以前身体非常不好,我把她接到菜籽沟以后,这五年过去,她身体越来越好,在菜地里跑来跑去的。她以前就操劳农活,再早的时候她是一个教师,跟我父亲都是教师,逃荒到新疆,把自己变成农民,然后就一辈子变成农民,种地,拉扯着我们这些孩子。

  :您会参与干农活吗?
  :雇了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大爷专门种菜。我也一起干,我干活还挺快的,其实我是一个很会干活的人,我从小就干这么多活,而且干得很快,很出效果,小时候翻地,很快就能把一亩地翻完,干其他活也是。

  :干活的时候会聊些什么?
  :也没什么,乡村那些事早已熟烂于心,都没什么可聊的。

  :这种接近土地的劳作,会给您的写作带来什么?
  :我觉得是这样,我们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并不会去想这件事情对写作有什么好处,日常而已。写作对一个作家来说,仅仅是你打开电脑开始打字的那段时间。我觉得作家是一种状态,并不是一个什么职业,当你进入写作状态的时候,你是一个作家。一旦你从那个状态中出来,你就是一个普通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不可能用一个作家的那种情绪,用一个假的想法去生活,那生活不全错了?
  灵感来了,你突然间脱离人群,脱离环境,自我封闭在一个完全个人的情绪当中,那时候你是作家,你跟世界隔开,进入一个你勾画的个人文学世界。一旦你出了状态,劳动什么的跟写作可能也没什么关系,仅仅是想干,自己有手艺,不能让手艺荒废了。小时候在村里学过木匠,学过打铁,还学过中医,我现在每年秋天都要编篮子,编筐子,有时还会动手做木工活,我还造了一个树屋,还没造完。我就喜欢去做一些事情,写作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耗不完你的一生,你还要干很多事。
  写作其实是一个回头认领的过程,你把那些丢掉的生活再认领回来。当你回过头去的时候,其实生命已然重来,二次经历人事,获得了一个第二次的经验。所有的文学都是第二次经验,第一遍经验是新闻。

  :您对写作环境有要求吗?
  :我是可以瞬间安静的人,其实在什么环境下都可以写作。我觉得在飞机上写作反而效率更高。从新疆飞往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四个小时以上,四个小时就相当于半天,这半天时间其实你要是在家或者在哪里晃晃,一晃就过去了。搬到飞机上,把你安顿好,咱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你才能打字,可以写很多。我对写作环境基本没有要求,就是习惯在上午写作,因为上午人刚醒来,迷迷糊糊的,好的文字氛围都是迷迷糊糊的、半推半就的。我们用文字营造的文学中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迷迷糊糊的世界,是一个半睡半醒的世界。

  :上午写作的时间是固定的?
  :也不是,基本上是没事就打开电脑去看看,因为上午这段时间习惯性地会把它留给写作,这段时间精力也旺盛。写作需要一个精力特别好的时间,一天可能就是两个小时,其他的时间你可以去干活,活动活动身体。我喜欢干活,菜籽沟、木垒书院又给我提供了干不完的活,到处都是活,只要你去干。

  :菜籽沟的生活对您的写作有影响吗?
  :确实影响了我的写作。它让我回到早年的生活中,在村子里、在书院能听到嬉笑听到狗叫,鸟叫特别稠密,感觉又回到自然中了,又能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了,又能看到秋天树叶一层一层开始泛黄,你感觉到季节变化了,这对一个作家来说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在那样的环境中找到了早年写《一个人的村庄》时的那种感觉,那是在我刚离开乡下不久时写的。

  :您怎么看待经验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可能是这样的,小时候你并不会有意地去观察,但后来写作的时候,只是把小时候无意的观察又重新想起了。所以你在作品中看到的我小时候,并不是我的小时候,是我第二次回过头去看见的小时候,它已经如梦一般再次浮现出来了。写作其实是一个回头认领的过程,你把那些丢掉的生活再认领回来。当你回过头去的时候,其实生命已然重来,二次经历人事,获得了一个第二次的经验。所有的文学都是第二次经验,第一遍经验是新闻。二次经验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生活原来如此珍贵,丢失了这么多,又重新捡了回来。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定价:48.00元


《一个人的村庄》(典藏本)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定价:58.00元


原文摘自《书都》2019年9月 总第26期
《书都》2019年9月 总第26期现已上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蓝色简单 发表于: 2019-1-8 17:38:00|只看该作者

刘亮程专访:把历史深处的声音捎给今天的人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刘亮程专访:把历史深处的声音捎给今天的人
⊙记者:张进 编辑:沈河西 校对:薛京宁

  刘亮程以散文成名。《一个人的村庄》让人们看到一个荒凉又丰富的乡村,在那里,人畜共居,狗、驴、马与人齐平,乃至一阵风、一场雨皆有来由,皆有生命。那是作者的成长之地,也是他形成自我之地,是他的根。他以文字之真、情感之真写个人的历史与现实,塑造自己的同时又触动他人,赢得“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名声。
  散文的要义是真,而在从真走向虚构的过程中,刘亮程的“散文节奏”一直强烈地存在着。《虚土》和《凿空》是小说,却有著作者散文的强大引力,故事讲的也是村庄的生存之状,其间的人事与自然。到了最新作品《捎话》,刘亮程从散文中彻底走出,进入了纯粹的虚构。当然,他带有诗意的文字还在,毛驴的角色依然重要,但世界已非读者熟悉的他的那个世界。
  《捎话》的故事背景在古代,情节说来简单:一人一驴,穿过战场又回来。但故事当然又没那么简单。两个国家,毗沙和黑勒,因信仰不同而开启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两国间书信断绝,无法沟通,捎话人应运而生。这是本书的主题,指向“语言之难“,语言的无法交流。但在现实中,语言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即是交流。这是悖论。刘亮程说:“语言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一手挖洞,去沟通,一手在垒墙,在隔绝,这就是我理解的语言。”
  此外,作者讲故事置于战争这一极端环境中,想要做的并非仅仅是去反思战争。与平静岁月不同,在战争中,生死仅一线之隔,对生与死的思考才是作者想要的。

图一:刘亮程,中国作家,新疆人。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等,有多篇文章收入全国中学、大学语文课本。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3年入住新疆木垒,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及木垒书院,任院长

  :先请你谈一下写作《捎话》的缘起吧。
  :《捎话》这本书写的是一千年前的一个故事,主题是“语言之难”,语言交流之困难。这些年看历史多,我喜欢盯着某一段历史看,想看懂它。《捎话》所捎来的,是千年前已经湮灭、埋于尘土之下又被重新唤醒、被一部小说捎带到今天的众生之声。在这样的声音中,有人的精神之变所带来的痛,有人的声音,也有人之外的其他生命和非生命的声音。所以,它也是一部众声喧哗的书。
  小说家也是捎话人。当我们看懂或者理解了一段远去的生活,把这段生活呈现给今天的人们的时候,也把历史深处的声音捎给今天的人。我也认为,历史从来没过去,历史是我们现在的镜像,或者现在的生活只是历史生活的一个影子。它们在相互映照。这是我写作这本书的一个动因。

  :这本书的大背景是战争。在现今的文学作品中,对战争的反思好像不多。你把本书的背景设置为战争,有哪些考虑?
  :现在作家书写战争题材的非常多。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以及二战,还有历史上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战争,都被作家书写。许多作家乐于书写战争,因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会让故事变得非常好看,作家也会在战争的惨烈中,去完成人物的命运。反思战争也好、揭露战争也好、呈现战争也好,战争总是作家乐意去写的。
  《捎话》中的这场战争,没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呈现,它是一场荒谬的战争,一场影子之战。这本书的源起是,东边的毗沙国修了一道高高的院墙,把远在千里之外的黑勒国早晨的阳光挡住了,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但真实的原因是,两国开始信仰不一样的宗教。战争的这种荒谬性,并不能削减战争的惨烈,任何一场战争,不管起因是什么,一旦开始,它都是一个收割人头的机器,所以《捎话》呈现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故事也在战争中铺开。
  但是,所有的战争,你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它如此真实,又如此的不真实,它是荒谬的,它没有意义。它唯一的意义就是,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那些生和死的意义。所以,这部小说的主题也不在于书写战争,它通过书写战争去呈现作者所思考的生和死。这是这部小说想要呈现的。

《捎话》 作者:刘亮程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18年11月

  :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迷人的角色“毛驴谢”,它可以听到、看到很多人所不能见的东西。在你之前的作品中对驴的描写也很多。为什么会对驴如此偏爱?通过塑造这一角色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毛驴”一直是我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毛驴这个形象就不断出现在我的散文和小说中。我喜欢驴这种动物,因为它不同于别的动物,我感觉到它有神性,在民间传说中也有“驴鬼得很“的说法,驴是半个鬼。我平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毛驴,也觉得看不透它,毛驴经常会斜着眼睛看人。我认为,毛驴是一种半驯化的动物,它当然完全被人驯服了,给人当牲口,但是它经常会用自己的倔强对人发脾气。我老是觉得这种动物有思想,它会揣摩人,它顺从的同时也倔强。它也知道,人接受它的顺从,也会接受它的倔强。这种毛驴精神让我看到了一个动物在人世中生活的策略,它是有精神的,有灵魂的,有思想的。
  所以,我一直把这样一种动物安置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是在我的文学中安置一个人之外的其他生命的眼睛和心灵,让这颗心灵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向感受和感知这个只有单一的人的目光和思想的世界。

  :书封上有四个字“万物有灵”,你的写作也确实呈现了这个词所表达的状态,形成这种思想受到了哪些影响?
  :可能跟生活有关系。我从小生活在乡村,从小就在乡村万物中长大,能够更多地去贴近或者感受人之外的其他生命和非生命。现在我回想起小时候,更多会想到的是包围村子的草木、荒野,我会更多回想到一年四季刮过村庄的风和它带来的声音,在风声中尘土的声音、木头的声音、屋檐的声音,还有天空的声音。
  在这样声音的记忆中,我天生地就会感知到所有这些有声音的生命都是有灵魂的,因为我能听见它,我听见它的时候,它是一个生命或说一个灵魂在发出声音。这是我对万物有灵的一种个人感受。这样的感受也不断地被我得以加强,书写在我的文字中,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书写方式。

  :关于这本书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就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被我们用来交流、沟通,打破障碍,但如你所说,“语言是另一重夜”。它本身即是障碍。你如何看待这个悖论?
  :我是一个使用语言、用语言创作的人,语言是我唯一的表述工具。但是,当你用语言去描述事物的时候,当你试图通过语言达到某个层面的时候,你会发现语言的无能为力、语言的隔障。语言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一手挖洞,去沟通;一手在垒墙,在隔绝,这就是我理解的语言,一个写作者心中理解的语言。

  :这部小说和传统的长篇有一定的不同,你是如何结构这部小说的?像是片段的连缀,但每个片段又有内在的连贯性。
  :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天生就是为我所讲的这个故事所生的。一部小说如何去讲、如何去结构,可能都有一个最适合这部小说的形态,就像我们为一个心灵找到一个身体一样,小说的形态就是这部小说灵魂的一个外貌、一个外形。它只能长成这样。这部小说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有要表述的这些内容,它就天然地有了这样一种形态。只能这样去解释。
  传统长篇小说千奇百怪、样式繁多,《捎话》有它的不像之处,可能也有像之处。它就是一人一驴穿越战场,再从战场回来,走了一个回头路,然后小说就完了。关键是,发生在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说线索中的那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才是这部小说要说的。小说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引导作者去完成比小说故事更重要的背后的故事。这就是我所说的,故事要捎带故事,一个故事把另一个故事捎带出来。

  :你以散文成名,后来开始写小说,你觉得散文和小说的写作有哪些不同?在这种文体的转换中有困难吗?
  :我对文体没有自觉的意识,至少在我前期的写作中,我一直都不在意文体的。我写《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我也不认为我在写散文。事实上,《一个人的村庄》刚出来的时候,也有评论家把它当作小说去研究。《一个人的村庄》每篇单看可能都是散文,整体看,它或许也是小说,因为它有一个贯穿始末的主人公,就是那个第一人称的“我”。这本书写了一个人,写了一个村庄的命运,它是散文吗?也没有这样的传统散文。

《虚土》 作者:刘亮程 版本:果麦文化 |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12月

  后来写《虚土》的时候,我也没有把它明确当成散文或者小说去写,只是把它写完了。写完后,出版社说这是小说,我说那就当小说发吧;后来再版的时候,另外一个出版社说这应该是散文,我说那就当散文发吧。所以,《虚土》当小说出版过一次,当散文出版过一次。《虚土》是我写的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既像小说,又像散文,但我觉得它更像诗歌。我写那本书时找到了一种诗人的感觉。
  当然,《捎话》这本书就是纯粹的小说了。尽管有文体上的跨越,但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我所营造的那个文学的世界,在这本书中还是得以延续,那样一个灵性世界,那样一个观照了人和人之外世界上所有的声音的世界,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完整的、系统的、完美的呈现。

《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年10月

  :你的写作一直关注乡村,关注自然,你如何看待城市写作?
  :每年都有那么多长篇小说被写出来,大部分还是乡村题材。可能有一些青年作家,涉猎城市题材的比较多。城市经验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积累。尽管我在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城市对我来说可能还是陌生的,我可能还是没有从心灵上接受城市。但我想,有关城市的文学作品肯定会越来越多,因为这个城市家园,终有一天也会收留我们的灵魂。

  :乡村或者自然,对你意味着什么?
  :乡村是我把半生扔在那儿的地方,是我的祖先千秋万代生于此死于此,并将这种生活文化传递给我的地方,我在那儿获得了成长,获得了看这个世界的眼光,获得了所有早年的生命体验和记忆的地方。而那个乡村又天然地在自然之中,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去写那个在自然中的乡村。

  :建立了一个木垒书院,是基于怎样的想法?对它有怎样的希求?
  :当时在村子里买了一个老学校,原计划是在那儿养老的。不是还没老嘛,老还要再过一些年,不能闲着,就做了一个书院。做书院也是中国文人的情怀。我们古代的文人,凡是有点想法、有点能力的,老了都会做一个书院。或者开一个私塾,带几个学生,或者开一个书院,做一个道台,带一些弟子,坐而论道。这是中国文人的情怀。我们那个书院也是这样,尽管也没有真正发挥一个书院的功能,每年有一些文学和艺术的培训,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个个人生活的场所。

  :看来你对中国传统文人的作风是向往的。
  :是的。我想,不管我们生在多么现代的社会,随着年龄的日增,它(传统)有一种吸引力,会把我们吸引到古代文人的那种生活和理想情怀中去。我不见得会完全接受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但是,肯定跟他们有心灵和情怀上的联系。你会天然地觉得,你会跟着他走,这条路符合你的精神追求。
6# 青城山
 红叶 发表于: 2014-4-10 00:32:00|只看该作者

刘亮程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交流“从家乡到故乡”话题

  1月10日,由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现代文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文治图书联合主办的刘亮程作品研讨会在北京现代文学馆举行。李敬泽、梁鸿鹰、阎晶明、梁鸿、孟繁华、阎连科等嘉宾出席,围绕“从家乡到故乡”等话题进行现场交流。
  说到新疆,说到可以代表新疆文学的作家,想必所有人都会想到刘亮程,这位土生土长的新疆作家,可以说他是新疆的一张“名片”。新疆是他的家乡,他的故乡,是他文学创作灵感的来源。他所有的文字都与新疆有关。北京磨铁图书旗下文治图书于2013年底推出“刘亮程自选集”,共5卷,收入刘亮程的两部经典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一部传奇长篇散文作品《虚土》,一部长篇小说《凿空》,及一部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刘亮程自选集”是对过去阅读时光的一段美好记忆,也是对新疆的关注。
  林贤治曾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
  刘亮程在文学创作上一直醉心于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慢慢地感受、慢慢地记录。他的写作姿态、讲述节奏,乃至关注的切入点,都呈现出独到之处。他写耳闻目睹的新疆风物、凡人轶事,也写自己的亲情、交游、内心触动,但他往往透过上述内容,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信仰层面,深入到风景和遗迹背后的地理历史背景。他单纯而丰饶的生命体验来自村庄和田野,以中国农民在苍茫大地上的生死衰荣,庄严地揭示了民族生活中素朴的真理,在对日常岁月的诗意感悟中通向“人的本来”。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所独具的纯真和瑰丽。
  正如另一位新疆作家李娟所说:“刘亮程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的踏实的事物:人畜共处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一只手写出,一只手遮盖,像呵护火苗一样呵护一个一个的字眼,待它们渐渐站稳了才松开手,看着它们一个一个孤零零地站在无边无际的空旷世界里,一动也不敢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红叶 发表于: 2014-1-13 17:32:00|只看该作者

作家刘亮程:了解新疆应关注当地民众生活

  中新社北京1月10日消息,题:作家刘亮程:了解新疆应关注当地民众生活
⊙记者:郑巧

  “新疆是一个容易被猎奇、被误解的地方。人们想要了解那里,不应只去看风景,而是要在那住一段时间,了解当地普通民众的生活”,新疆作家刘亮程10日在北京举行的“刘亮程自选集出版暨作品研讨会”上表示。
  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现任新疆作协副主席。他种过地,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
  《刘亮程自选集》去年10月底出版,收录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散文《虚土》,长篇小说《凿空》五本书。该文集呈现了刘亮程三十年来对新疆的书写。
  《一个人的村庄》1998年出版,书中多篇文章入选内地和香港的语文教材。但是刘亮程在该书中没有提及新疆,他当时认为,文学应超越地域、民族和文化。
  但在2012年出版的《在新疆》一书中,刘亮程开始花大量笔墨写新疆风物、凡人秩事,也写自己的亲情、交游和内心触动。他说,“我意识到,新疆给我的东西太多,如长相、口音、眼光、走路架势和语言方式,新疆在不知不觉中让我的文字和生命都充满了她的气息”。
  刘亮程曾经倡议,汉语读者应多关注边疆少数民族作家的写作,不要把眼睛只盯着欧美、拉美那些国家的文学。其实在新疆有同样有价值的文学,她是中国这个大家庭中的民族文学,是另一种语言的另一种思维,需要关注。
  刘亮程表示,只要是翻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他都读。他也曾主编十卷本的“家住新疆”丛书,那是一套讲述新疆家园生活的书,由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民族的作家共同书写。
  刘亮程说,我们需要知道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同一种生活的作家们在想什么。 ●
4# 金佛山
 泰迪嘻嘻 发表于: 2011-8-14 16:52:59|只看该作者

荣誉

  2001年2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
  2014年3月《新疆无传奇》获得“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2014年8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2015年6月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
  2019年8月,刘亮程《捎话》荣获第七届花城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路绮欧与温莎林 发表于: 2011-8-14 10:06:38|只看该作者

作品目录

  《一个人的村庄》,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2-20,ISBN:9787210096085;
  《在新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2-20,ISBN:9787210096115;
  《虚土》,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2-20,ISBN:9787210096399;
  《一片叶子下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5-5,ISBN:9787020125159;
  《在新疆》,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2-1,ISBN:9787531341222;
  《刘亮程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7-1,ISBN:9787530659335;
  《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刘亮程原著,黄荣华编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ISBN:9787309062090;
  《凿空》,作家出版社2010-4-1,ISBN:9787506352864;
  《刘亮程散文(下)──博格达文学丛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9-1,ISBN:9787228128358;
  《刘亮程散文(上)──博格达文学丛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9-1,ISBN:9787228128341;
  《风把人刮歪》,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09,ISBN:9787537139878;
  《遥远的村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ISBN:9787309062090;
  《遥远的村庄:刘亮程散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1,ISBN:9787309062090;
  《杏花龟兹》(与张国领合作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2-1,ISBN:9787228112425;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4-24,ISBN:7537121036;
  《驴车上的龟兹》,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01-01,ISBN:9787531331490;
  《一个人的村庄》,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1,ISBN:9787531329329;
  《虚土》,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1-1,ISBN:9787531329503;
  《天边尘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10-28,ISBN:9787221070494;
  《库车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1,ISBN:9787543449794;
  《风中的院门》,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0-01,ISBN:9787532920297;
  《站在黄沙梁边上》,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10-01,ISBN:9787532920297;
  《正午田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1,ISBN:9787222032590;
  《一个人的村庄》,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4-1,ISBN:9787228046478;
  长篇小说《捎话》,译林出版社,2018-11。
2# 四姑娘山
 絮翻蝶舞 发表于: 2011-8-14 05:00:29|只看该作者

人生经历

  刘亮程,1962年出生,新疆沙湾县人。他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一个人的村庄》首版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00:4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