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92|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壤塘土汉人 发表于: 2004-7-10 23:37: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亲近巴蜀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复制链接]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eypyTLQg.jpg  保存到相册
(省旅游局的GP,怎么从来没有弄一张这么漂亮的青城山的照片出来呢??) 青城天下幽,从很早的时候就听说了,只叹息没有时间和心情从容的游览青城,这次的机会便带有很多的偶然性了。辞了工作,休憩的整天的盘算到哪里,心想青城是个幽静的好去处,于是携爱侣前行。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分前后两山,前山多是道观和后人修葺的历史古迹,后山便以自然风景为主。最开始计划的从后山上前山下,并煞有介事的做好了一整套行动计划,临到出发的时候,却被朋友告知,前山和后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景区,前山和后山并没有路可走。惊愕了一翻,对登山计划又自我嘲笑了一番,便毫不犹豫的决定登后山。大自然的魅力可是道观宗教无法比拟的,至少我这样认为。 而且听说后山的幽静秀美也是前山所不能比拟的。 从后山的小径蜿蜒而上,开始庆幸不虚此行。空寂的山,整个山林除了我和我的他几乎没有人类的踪迹,满眼的绿色,树木并不粗大,翠色的绿向四周漫无边际的伸展着,脚边的草精神的站立着,尽力的吐着绿的色彩,所有一切透着安宁祥和的声息。偶尔有鸟的叫声萦绕在耳畔,抬头四处寻找时,只隐约看见掠过去的不知名的小鸟的踪影。小径是曲折的,蜿蜒的掩映在远处的树木和丛林中。路径的旁边拌着小巧精致的瀑布和溪流,水极其清凉,把手泡在水里几分钟就有冰侵的感觉,炎炎的夏日能找到如此清爽冰人的水流,不失为一件乐事。浅滩里一群小蝌蚪摆着尾巴畅快的游来游去,好奇的掀开覆盖在水面上的一片树叶,几只蝌蚪吃惊的迅速的游开去。手放进水里,恶作剧的逗着黑色的小动物,它们却比我更加调皮,游刃有余的从容的从我的指间划过。想来那些曾经的武林高手想找一个世外桃源,也不过就是这样了,没想到青城山还被青城派抢先盘踞了。 爬山的过程并不累,戏戏水,蹑手蹑脚的惊吓一番发呆的松鼠,很快四个小时的山路就在脚下划过,不知觉间向后看去,后边竟是一片深深的幽谷。我是喜欢爬山的,周末和空闲的时候总是找山爬,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风格,爬山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与我而言,这次登山确实最愉快和轻松的,除了没有羁畔的心理,还有山与水带给我的惬意和轻快。久居都市,繁重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压抑着人的心灵,偶尔爬山也只是锻炼身体,调剂劳累生活的一个良方罢了,哪里又放的下生存的压力单纯的享受爬山的乐趣呢?人类总是被自身没有止境的欲望象一条无形的绳牢牢的束缚着。人的本性渴望无欲的生活又摆脱不了欲望的期待和追求,矛盾的人生呵!又有多少时间从容的享受人性的本源,感受与爱人之间超脱于尘事的感动呢! 时间已近晚上7点,天边还亮着红色。终点站白云寺,也是后山的最高点,耸立在在云梯般的四百级台阶之上。几个年老的女香客在阶梯的尽头蹒跚的挪动着脚步。在云梯的下方看看接近90度的寺庙山门和几个老人,很是感慨佛家的门不是好进的,唯有经历过艰辛的人才能领会佛的真谛。 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晚间山顶的魅力,天渐渐暗了下来,先还能把整个后山收阔眼底,慢慢的雾开始从四周蔓延开来,薄薄的在山林中象个调皮的精灵飘忽着,很快雾气浓起来,绿色的树木飘失在雾气和黑暗中。借宿的阁楼是寺庙的最高处,四围的栏杆有些陈旧,借着暗淡的光折射出很多的古朴和沧桑。和山下的炎热不同,站在阁楼上有些发冷,抱着臂和朋友斜斜的倚靠在栏上聊着漫无边际的话题,雾气仍在侵润着山林,还能看到近处的几丛树木,泛着暗淡的白色,不远处的庙宇遵循着中国古建筑风格,翘翘的屋檐,精致的雕刻,还有横沿上镶嵌的几个俏皮威武的木雕,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淡淡的白色的气体中。聊天仍在继续,偶尔还有几声嬉笑。我不由恍惚了,这应该是在人世吗?或者是在仙镜呢?看着对面的爱人,我不由遗憾的说:“我和相爱的人来登青城山,夜间住在云雾的顶端,这是神仙眷侣的地方。”他呵呵笑了,连声说是。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壤塘土汉人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壤塘土汉人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壤塘土汉人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壤塘土汉人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壤塘土汉人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壤塘土汉人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哈哈见到了许子东还有杨锦鳞梁冬瓜等人 [公告]奖励7.10参加聚会的会员
2# 四姑娘山
 楼主|壤塘土汉人 发表于: 2004-7-10 23:37:3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地质地貌独特,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葱翠,层峦叠嶂, 曲径逶迤,古观藏趣。青城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中国道教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 使其成为了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

青城山素有“幽甲天下”的美誉。它层峦叠嶂,峰峰竟秀,林海莽莽,四季葱茏,青翠欲滴,状如城廓,故名青城。它背靠岷山雪峰皑皑,朝观日出,夜览“神灯”,风光十分秀丽。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由陕入蜀到青城山结茅传道并羽化于此。至今还流传着他与恶魔鏖战硃笔一掷,便成"掷笔槽",宝剑一挥便有了"三岛石"等神奇的故事。晋唐以来,香火十分旺盛,被誉为“神仙都会”、“天师祖庭”,历代许多政要、文人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墨宝。

主要景点有:

建福宫 建福宫始建于公元730年,古名"丈人观",宋改今名。宫内有清代木刻394字著名长联,宫后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遗迹。四周主要景点有长生宫(今鹤翔山庄)、赤城阁、青城山门、月沉湖、天然图画等。

天师洞 天师洞,又名常道观,始建于公元730年,是东汉张道陵结茅传道的地方和青城山的主要景观之一,宫内珍贵文物众多,四周主要景点有五洞天、降魔石、洗心池、一线天等。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第一峰上,始建于公元4世纪,宫内名人匾额、碑刻、题记较多。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率家在此创作两年多。庙周胜景颇多,是游青城山必到之处。

青城后山 青城后山以秀丽著称于世,这里山环水抱,青峰入云,云蒸雾绕,曲径幽深,众多的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或古木森森,遮天蔽日;或绝壁悬崖,天成一线,或栈道高嵌,曲曲弯弯;或小桥飞架,碧水凌空;或溶洞深遂,乳石万千;或群山逶逦,细浪东倾;或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崖花明又一村,处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清风扑面。原始、古朴、惊险、神奇、秀美,充满无限魅力。

道教文化

公元143年(汉安二年),道教创始人张陵来青城山赤城崖舍,用先秦"黄老之学"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张陵"羽化"山中,青城山便以道教发源地和天师道祖山、祖庭名标史册。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时,山中道观达40多处,先后演变成7个教派。9世纪晚期,道教学者杜光庭对各派道法进行深入研究,圆融各派,成为一代宗师。

青城山现有道教宫观11处,中国道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时,山中道观曾达40多处。青城山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 自然、古老和悠久,具有中国道教文化风格和川西民俗特色。青城山宫观建筑群至今保存完好,不可多得。

青城山在过去18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遗存了大量内涵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中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古迹颇具特色,对于研究我国道教文化和古代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的宝贵遗产。

1950年以后,道教音乐在各道观发展;民间道坛基本消失,但仍有个别火居道士在农村活动。1979年,青城山道教协会恢复活动,并且每年在青城山隆重举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周进 发表于: 2004-7-12 15:30:30|只看该作者
青城山的幽是很著名的,喜欢那幽幽的小道,走在小道上,满眼的翠绿,聆听着鸟儿虫儿的鸣唱,很是惬意.

欢迎壤塘土汉人!
4# 金佛山
 黄川丽 发表于: 2004-7-21 20:33:48|只看该作者
原创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jSZBIyuV.jpg  保存到相册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QI40HMWQ.jpg  保存到相册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TIgmZlBZ.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黄川丽 发表于: 2004-7-21 20:40:49|只看该作者
原创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whxmgSWd.jpg  保存到相册
6# 青城山
 黄川丽 发表于: 2004-7-21 20:43:19|只看该作者
原创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M62KYdqb.jpg  保存到相册
清城山──清山碧水中的小日子zt  HfxqQcyG.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久久 发表于: 2004-7-21 23:19:00|只看该作者
从容、宁静,是照片也是照片的主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6 05:42,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