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4630|回复: 46
[军事

天宫一号预计周末坠落地球 残骸不会构成危险

 [复制链接]
18#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1-11 21:42:00|只看该作者

天宫一号今年将“受控”坠落 残骸会落入指定海域

源自:中国青年报
  天宫一号今年将“受控”坠落 航天专家:不会危害地面
  本报北京1月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作为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其太空旅途将尽之际再一次走近公众视野:前不久,部分外媒有关“天宫一号已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造成安全威胁”的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我国多位航天专家对此回应道:天宫一号一旦“受控”坠落,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提起天宫一号,中国人并不陌生,2011年9月29日该飞行器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迈入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换言之,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此后3年里,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系统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人控/手动交会对接等关键支撑技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6年3月16日,这个战功赫赫的“中国造”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当时就有天宫一号坠落将产生安全威胁的说法。2016年9月,在天宫二号发射升空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对此回应──
  天宫一号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这种“跟踪监视”持续至今,并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状态每周公告”。最近一次的公告提到:2017年12月17日至12月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他还透露,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事实上,让航天器受控坠落有其国际惯例。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等都坠落于此。
  不同的是,天宫一号重量仅约8.5吨,相比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等体量小不少,庞之浩说,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按照武平此前的说法,经分析,天宫一号大部分结构部件将在陨落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可能性极小。
  她还提到,自2000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空间碎片专项计划,在空间监测、防护、预警、减缓及应急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举措都表明了我国对于空间碎片问题的高度重视及行动决心。
17#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1-11 21:4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天宫一号离轨重返地球 会“击中”我们吗?想太多

源自:科学大院公众号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在轨期间的种种“壮举”,打破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苏美两国在全世界对载人航天对接技术近50年的垄断。
  自2016年起我国中止数据连接后,天宫一号进入最终返回地球阶段,预计将在2018年2月份前后返回地球。
  天宫一号的“坠毁”对我们的生活有威胁吗?有可能“击中”城市吗?这么说吧,“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还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自2015年起,彼时已在轨4年的天宫一号就不断被各路“媒体”渲染要坠毁甚至可能“击中”某些重要城市。直到最近刚过去的2018年元旦,又来了一波新的宣传攻势。只能说,这个“高级谣言”实在是太过精致,差一点就能让人相信了。谣言止于智者,就让我们来好好解读下吧。
某外媒渲染的天宫一号可能坠落区,其实就是天宫一号轨道(倾角43°)的运行地面轨迹

1、天宫一号的辉煌
  天宫一号是我国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的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验性空间站),它也标志着我国迎来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的最大进展:“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也就是说,天宫一号的定位主要是作为目标飞行器服务于后续的神舟飞船,实现技术验证。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无人飞船神舟八号成功对接,实现中国首次无人航天器交会对接,14日再次成功。中国突破了地面控制下的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
  2012年6月18日,与载人飞船神舟九号成功对接,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28日再次对接。中国突破了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手动控制下的交会对接技术。
持续51分钟直播状态的太空授课,要知道天宫一号接近90分钟就围绕地球一周,当它相对于我们“躲在”地球背后时,实现实时通信的技术可不简单
  2013年6月13日,与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自动对接,随后再次实现手动对接。当然这次试验最大的成就之一是王亚平的空间授课直播,全面展现了中国的天链通信技术。
2、天宫一号有多重要?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全部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程观看了天宫一号发射过程,温家宝总理还专程来到了火箭发射基地现场观看。
  技术方面,就这么说吧,天宫一号在载人航天对接技术上的突破,打破了苏美两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世界近50年的垄断。中国甚至还是全球第二个能实现空间授课的国家,这所需的天链通信乍听起来简单,但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玩得动。
结束了神舟十号任务以后,天宫一号的所有目标就已全部达成,没有进一步的安排,这也符合它预先设计的仅两年的寿命(2013年底结束)。但是天宫一号超期服役到了2016年3月才正式宣布中断数据连接。

  天宫一号将会逐渐坠回地球。彼时,天宫二号即将发射(2016年9月15日),中国开始全力准备新任务。
  可以说,天宫一号大大超出了预期,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划时代的丰碑。
  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天宫一号的确是个被弃用的航天器残骸,虽然我们心里不愿意承认,但它现在的状态更接近于一个名词:太空垃圾。
地球上方太空碎片艺术效果图 ?ESA
  一般来说,绕地球飞行
  的无用人造物体都是太空垃圾,具体有很多种。
  航天发射活动抛弃的负重:比如多级火箭的第二级、第三级、上面级等,它们不像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前10多分钟内就很快被抛落的第一级、助推器、整流罩、逃逸塔等,而会开始环绕地球并在稀薄大气作用下返回地球。这对任何一枚人类火箭都是如此,Space-X的火箭回收也仅仅针对火箭发射后几分钟之内就被抛落的第一级而已。

寿终正寝的航天器。毫无疑问,任何一个航天器都有自己的寿命,天宫一号就属于此类。
  导 弹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垃圾碰撞产生新垃圾。
  目前估计,一共有1.7亿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太空垃圾在绕地飞行,有67万个1~10厘米直径大小以及2.9万个尺寸更大的太空垃圾。

3、该怎么应对各种太空垃圾呢?
  对于飞在低到中高轨的太空垃圾,比如600~39600千米高乃至各种大椭圆轨道,目前完全无法处理。尤其是报废的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基本都处在20000和39600千米高的轨道,这些垃圾差不多将和地球同时灭亡。

例如我国于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仍位于435×2041的大椭圆轨道,几乎不受地球大气影响,已经飞行了48年的轨道依然稳定,甚至受到太阳和月球的轨道摄动还有远离地球的趋势,基本上到人类灭亡都不会回来。
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变化图,可以看到轨道高度一旦缺乏控制就会在空气作用下逐渐降低。自2016年起我国中止数据连接后,天宫一号进入最终返回地球阶段,预计将在2018年2月份前后返回地球。(图片来自Space-track.org)
  而对包括天宫一号在内的位于200~600千米高度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地球稀薄大气的影响而缓慢坠回地球。历史上,美国的航天飞机可以主动移除太空垃圾,但也只在1984年回收两颗入轨失败的昂贵通信卫星的任务中展示过,成本实在太高!

而在航天飞机退役后,人类基本就依赖伟大的大自然了。
所以,所有像天宫一号这类的人类载人航天器,最终都会缓慢回到地球怀抱。
4、天宫一号之前有没有
太空垃圾落回地球对人类造成威胁?

  从1971年到1991年,苏联7个重达18.5~19.8吨的礼炮系列空间站先后返回地球,都成功焚毁在大气中。
  1979年,美国重达77.1吨的天空实验室返回地球,在地表发现了几十个碎片。

2001年苏联/俄罗斯重达129.7吨的和平号空间站,在一艘货运飞船的辅助下坠落在南太平洋,应该有碎片但人类未发现。
天宫一号和和平号大致尺寸对比图
  除此之外,人类历年所有的载人航天任务,都伴随着飞船残骸的返回。比如中国神舟飞船和俄罗斯联盟飞船均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等构成,但只有经过特殊保护的返回舱是能安全着陆的,其它部分都会在空中焚毁。
  而对于俄罗斯进步号、中国天舟号货运飞船等,都会整体返回大气焚毁。例如每年国际空间站任务都会焚毁大约4艘重达7吨的进步号。我国的天舟一号返回重量与天宫一号接近,已经在2017年9月22日返回地球并完全焚毁。欧洲曾经的ATV货运飞船,返回重量达10吨,在总共5次任务中也全部焚毁在大气中。而日本的6艘返回重量10吨的HTV货运飞船也是如此。
  除了人造的太空垃圾,地球每天还在接受太阳系内星际物质的无意“拜访”,这个级别大约是每天100吨,有时候还不经意来一个大的。举个例子,2017年10月4日中秋节晚上云南香格里拉上空有一颗与大气摩擦产生能量相当于450吨TNT炸 药爆炸的火流星,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残渣/陨石,基本上是全部焚毁了。

最大的威胁来自人类每年大约八十多次的航天发射,这些发射至少带来了八十多个围绕地球飞行的火箭第二级和其它级。它们单个的重量可以达到十几吨乃至到土星五号火箭夸张的40吨。这意味着大概有一半左右执行低轨发射任务的火箭残骸(停留在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在围绕地球一定圈数后重返地球,它们无法完全焚毁也不能主动控制,可以说是对人类真正的“巨大威胁”。
但即便如此,迄今也没有击中过人类的记录。

整个人类历史上,仅有名为Lottie Williams的美国人在1997年跟一块落入地球的美国火箭第二级碎片擦肩而过(未击中)。

5、哪里是传说中的航天器坟场?
  对于返回地球的废弃航天器,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大气密度无法精确预测、返回过程中遭受到的震动和冲击力巨大,因此在高速运动时几乎不可能通过主动的动力来实现实时控制。
  而那些能够正常返回的航天器能幸存通过地球大气的过程着实不易:不仅要做好复杂的热防护,底部覆盖满能隔热2000多摄氏度的材料;而且还要调整好姿态返回。单单返回角度这一项就要求极为严苛,例如联盟飞船和神舟飞船要求再入轨迹角度在1.5°左右,航天飞机也要求在5.5~6.9°。稍有偏差,就意味着即便是经过了复杂热防护的返回舱也会被焚毁。

实际上,载人航天器在返回过程中,其实围绕地球转了半圈,和大家想象中的降落过程完全不同。即便靠近地面,还需要降落伞和反推火箭继续工作来减速。
航天飞机的返回也要瞄准角度才行 ?NASA
  在世界范围内,废弃航天器(不同于有巨大翼面的航天飞机或者受到保护且带有降落伞等装置的返回舱)精确落点的预测都是个顶级难题。更何况天宫这种形状不规则且毫无防护的废弃航天器,基本只能大概划分一个巨大的潜在残骸落区。目前人类最常用的落区是巨大的南太平洋,这里几乎没有人类生存。当然,即便是划定残骸落区,也只能尽力提前控制(发动机剩余燃料最后工作)让航天器落到这里,甚至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残骸会坠落下来。
南太平洋是个巨大的航天器坟场 ?dailmail.co.uk

实际情况如何,说是听天由命也不夸张。
  比如当年美国巨大的天空实验室就落到了澳大利亚大陆上,但残骸数量极其有限,要知道这可是个70多吨庞然大物的坠毁。而更大的重达130吨的和平号空间站,则在一艘货运飞船不断辅助下才擦着新西兰的北部落回南太平洋,单单是它空中解体后燃烧的轨迹就延续了超过1000千米。它的绝大部分都在空中焚毁,在茫茫大洋中也无法确定残余碎片的情况。这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块空间垃圾的返回,付出一艘货运飞船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6、天宫一号到底会不会砸中地面呢?
天宫一号长约10.4米、直径最大3.35米,仅重8.5吨,返回时重量应该更小。比起上述那些老大哥们可谓是“小不点”了。

  因此,对于天宫一号的体型、质量、初始设计(没有热防护)而言,可以说即便精确瞄准、调整好角度都几乎不可能幸存过返回大气的过程,它甚至远不如一个执行过任务的火箭第二级和更高级威胁大。有些任务火箭第二级等飞的较低,大气无法全部处理掉它们,它们的轨迹完全无法准确预测。
  但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天宫一号的返回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决定,几乎没有办法预测它解体后是否一定能烧完,以及万一存在残骸的话到底会落在哪里,这换作是任何国家,也都无法做到。我国早在去年就向联合国大会汇报过我国正在持续密切跟踪监视天宫一号的实时动态,并报告了造成损失的概率很低。
中国驻联合国(维也纳)代表团2017年5约4日致秘书长的普通照会
  这个很低的概率是个什么概念呢?

人类航天已经开展了60年,还从未出现过一例在轨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天宫一号造成损失的概率应该还远低于你连续随机买号而连中彩票头奖的概率。
  中国能明文说,可以说这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还是没毛病的。
  而这么多外界媒体如此杞人忧天,可能主要是由于天宫一号是人类航天史上在50多年内第一个打破美苏(俄)载人航天垄断的选手吧。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你不在 发表于: 2018-1-8 10:08:00|只看该作者

“天宫一号”失控将撞地球?专家:不会危害地面

源自:科技日报
原文标题:“天宫一号”不会失控坠地

在张晓光的协助下,聂海胜顺利开启并进入天宫一号舱门(资料图)。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最近,部分外媒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当作炒作目标,称其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这一论调并非首次出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对此予以否认。朱枞鹏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实际上,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曾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航天专家庞之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等都落在那儿。
  让大型航天器受控坠落是门技术活,与返回式卫星或飞船再入大气有同有异。对此我国已有丰富经验。
  记者了解到,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飞船和返回式卫星精准返回,2014年11月1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通过在大气层表面“打水漂”的方式减速,最终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在受控坠落方面,我国于2009年远隔40万公里,控制嫦娥一号卫星撞击月球“丰富海”地区。2017年9月,我国又控制天舟一号飞船离轨,经过两次制动进入大气层烧毁,残骸坠入“航天器坟场”。
  庞之浩介绍,受控坠落时,首先要在合适的位置、角度、姿态下,向航天器发出制动指令,让其产生适当的制动力,以离开当前轨道,进入坠向落区的轨道。各方面都需要精心计算。2001年,“身患重病”的和平号空间站在进步号飞船的协助下离轨坠落,成为国际经典案例。如果以天宫一号为例,受控坠落时则先要调个头,变成“倒退”状态,让原本朝后的推进器向前点火,通过反推实现制动离轨。
  进入大气层后,地面还需要对航天器的姿态进行控制。庞之浩说,与返回式飞船不同的是,受控坠落航天器要保持阻力最大的姿态,以尽量在大气层中燃烧。记者了解到,天宫一号重约8.5吨,与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礼炮”系列空间站等相比,体量小很多,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历史上也发生过不成功的航天器受控坠落案例。1973年,美国发射了由5部分组成,重约80吨的“天空实验室”,接待了3批航天员,但一年后就将它关闭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原计划用航天飞机为其加注燃料,然而受太阳影响,大气密度超出预期,它没能等到1981年才发射的航天飞机。1979年7月11日,地面向天空实验室发出指令,让它飞过北美大陆人口稠密地区上空后返回地球。最终天空实验室化成无数碎片,散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损坏了一间房屋。数据显示,多年来共有约1.5万吨太空物体重返大气层,但从未造成人员伤亡。
</p>
15#
 你不在 发表于: 2017-9-21 14:48:00|只看该作者

是何居心?日媒诬中国天宫一号将“失控坠落”


原文标题:是何居心?日媒诬中国天宫一号将“失控坠落”

  [环球网军事9月21日报道]据日本Gigazine网站19日报道,最新预测称,已完成任务使命的中国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或将于明年1月前后一个月坠入大气层。报道还用所谓的“中国对天宫一号已‘无法控制’”“最终落点仍然‘无法预测’”等说法来渲染风险。
  据报道,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发射升空,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为8.5吨。日媒报道称,在完成在轨实验后,有外国科学家认为,它处于“无法控制的状态”,并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缓缓下降。报道还宣称,中国政府也证实了这一猜测。
  报道援引受美政府资助的非营利组织的预测称,天宫一号从高度约350公里的轨道慢慢下降,预计将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间坠入大气层。有分析称,天宫一号坠入大气层后可能会因高温燃烧殆尽,但其所搭载的火箭引擎等大型部件可能不会被烧毁并将落至地球表面。另外,由于天宫一号可能落在北纬43度至南纬43度之间的广大区域,因此只有在天宫一号坠入大气层后的6至8小时才能锁定具体地点。
  不过,《环球时报》记者在查阅有关天宫一号的公开报道后,并没有发现日媒所谓“中国官方承认失控”的说法。中国媒体在报道天宫一号时使用的表述是:将在指令控制下坠落地球,或在大气层烧尽,或落进海洋。而这些做法是航天大国处理废弃飞行器的通行做法,不知日媒为何要借这些问题进行炒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6-9-24 02:08:08|只看该作者

英媒称天宫一号失控将会撞击地球 宇航员辟谣

源自:法制晚报
原文标题:华裔宇航员辟谣

  法制晚报讯(记者:黎史翔)“天宫一号失控,将会撞击地球。”21日,《卫报》、《每日邮报》及《每日电讯报》等知名英国媒体网站,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博眼球”。
  《卫报》开篇称,中国官方确认这一重达8吨的空间实验室,将会在2017年的某个时候进入大气层,而其某些部件可能会撞击地球。不过,对于这样的报道,英国网友并不买账。有网友留言称:“我能问问《卫报》为什么坚持把这样的信息发出来吗?文章标题完全是误导性的。”
  今晨,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站长焦立中接受《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天宫一号现在的状态形容为“失控”,是过于戏剧化的表述。而曾参与美国阿波罗号登月项目的詹姆斯·黑德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到2017年,随着天宫一号进入返回地球倒计时阶段,地面控制人员将能够做出更好的预测。天宫一号陨落对于人类生命的威胁将会是微乎其微。

报道唬人 猜想天宫一号陨落“像下雨一样从天上掉落碎片”
  2011年,中国发射升空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并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陨落。对此,《卫报》援引哈佛大学天体学家及太空产业爱好者乔纳森·迈克道尔的话说,这表明中国已经对天宫一号失控,后者将“自然地”返回大气层。
  而迈克道尔后面的话听起来就更有些唬人:大气环境些微的改变,就能导致着其陆地点从一个大洲变成另一个大洲。尽管这一8吨的庞然大物,在穿过大气层时大部分将会熔毁,但是一些部件,例如火箭引擎,由于结构太复杂,可能无法完全烧毁。最终可能变成100公斤左右的块状物体,如果被它砸到,足以给你重重一击。
  他说道:“(天宫一号)有可能会造成危害,说不好会砸到谁的车上,像下雨一样从天上掉落碎片,或者击穿谁家的房顶。跟飞机翅膀掉下来差不多,但不会造成大范围危害。”

网友反感“这标题也太搞笑了”称文章夹杂偏见
  记者发现,早在今年7月,英国《独立报》网站就援引“业余天文观察者”托马斯·多尔曼评论称,天宫一号已经失控,随时可能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落并撞击地球”。如今媒体再次以“博眼球”的标题和内容报道,也引发当地网友热议。不过,记者看到,点赞数最多的评论称:对《卫报》无语了,天宫一号本来就完成任务了,还用“失控”描述它。话说真的有必要在一篇文章里夹杂这么多偏见吗?一些网友则对类似新闻标题已经“无感”:这标题也太搞笑了:小心天外飞物!把自己锁起来吧,外星人就要来了!”
  美国纽约双语主持人、皎子传媒联合创始人王早早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英文文章的确有点“标题党”。而几篇文章中都使用“Crash”这一单词,其往往用来表达撞车或是什么东西砸下来,如今用来报道天宫一号,就读者来说会感到很恐慌。而这就需要大家在面对这样的文章时有很高的“媒体智慧”,能够自己进行解读。
  “可以看到很多网友对此并不买账,这就说明大家意识到这些文章有一些问题。而且它们都是西方阅读量很高的报纸,难免有导向成分在,有失偏颇。”王早早说。

辟谣 将目前状态形容为“失控”表述过于戏剧化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以下简称法晚):英媒所谓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是否准确?
  焦立中:将天宫一号现在的状态形容为“失控”,是过于戏剧化的表述。失控意味着地面人员不再能够控制其移动或是改变轨道。这与飞机或是汽车的失控是完全不同的。天宫一号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将不再计划派遣航天员,它完成了所有其原定计划该完成的动作。
  可以说,天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有口皆碑的事情。
  尽管从表面看,任务控制中心不再指挥它,但是可以说它只是以一个相当可预期的动作,在轨道内“航行”。按照计划,它将会进入到大气层,在那一过程中其大部分将会烧毁。
  法晚:天宫一号处于怎样的状态?
  詹姆斯·黑德:基于万有引力定律,(在燃料消耗殆尽后),天宫一号所在的轨道由于地心引力将会在某一时刻降低一些。由于缺乏燃料,中国的地面操控者已经无法提高轨道,但是绝不能说天宫一号失控。
  法晚:中国这一首个空间实验室表现如何?
  詹姆斯·黑德: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性的天宫一号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在轨4.5年,比其原计划的在轨时间多出了2.5年。
  在此期间,中国航天员造访天宫一号,学习如何在太空中生活和做研究。应该祝贺中国拥有完成这一历史性技术和科学研究的成就。这对中国未来十年将航天员送上月球的规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陨落 大部分部件在下落中烧毁
  法晚:天宫一号的燃料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詹姆斯·黑德:空间实验室是一个非常庞大且沉重的物体,就像地球轨道所有受地球引力牵引的所有物体。让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保持在地球轨道运行,需要大量燃料推动,而空间实验室(在原定使用年限内)是能够携带这么多燃料的。
  所以,在天宫一号比预定任务时间延长了两年多后,现在燃料已经消耗殆尽。而天宫二号成为了新的空间实验室。
  法晚:这一过程可能会发生什么?
  詹姆斯·黑德:举例来说,美国第一座空间站──天空实验室(skylab)早前成功完成了其任务,重新返回大气层。在下落过程中,这一航天器与大气层不断摩擦产生热量,因此在进入大气层后其大部分部件已经烧毁。有很少的一些零片掉落在地球,但是并没有人因此受伤。
  实际上,我还留有天空实验室当时重新进入到大气层掉落在地面的一小片残骸,作为太空纪念品挂在我家中留念。

可控 天宫一号碎片 造成损伤可能性微乎其微
  法晚:为什么会有撞地球这样的猜测?
  詹姆斯·黑德:与搭载航天员从月球和地球轨道重返家园的飞行器不同,天宫一号并不是空气动力型的外观。它外形非常复杂,有很多突出的模块。这也就是为什么没人能够事先准确预测所有部件是否将会烧毁,会不会有一些部件掉落到地球,以及它们将落在哪里。但是到2017年,随着天宫一号进入返回地球倒计时阶段,地面控制人员将能够做出更好的预测。
  好消息就是地球由三分之二的海洋构成,而且很多地方人烟稀少。所以,天宫一号陨落对于人类生命的威胁将会是微乎其微。
  法晚:有关碎片伤人的担忧是否多余?
  焦立中:实际上任何“幸存下来”掉入地面的天宫一号碎片,不大可能会造成任何损伤。这些碎片将很有可能落在海洋中,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由海洋构成。
⊙记者:黎史翔 制图/廖元
13#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9-17 00:08:01|只看该作者

揭秘:为何天宫二号比天宫一号少接待一名航天员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总设计师揭秘天宫二号:承载两名航天员30天太空生活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吴喆华 李瑞 王晶)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本次任务中的重头戏之一就是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此后,它将承载着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生活30天,实现航天员中期驻留。为什么相比天宫一号时的任务,天宫二号上的航天员从3名变成了2名?这次在太空中待的时间长了,天宫二号的重量是不是也会增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来揭开谜底。
  本次天宫二号任务最受人关注的一点,还是因为“人”,本次任务中,天宫二号不仅带去了人们对宇宙的无限向往,更用航天员的形式将这种“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这一次,将有两名男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后,两名航天员最终会进入天宫二号内生活30天。而上一次任务,乘坐神舟十号进入天宫一号在里面生活的是三名航天员,还有一名是女航天员,甚至在更早些时候,乘坐神舟九号进入天宫一号的也是两男一女三名航天员,那么,这一次,为什么少了一名女航天员?答案很简单,因为之前三名航天员的技术已经得到过验证,现在三个人和两个人从技术上,差别不大;但是,另一方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告诉记者,少了一个人,意味着太空舱中所带的东西就少了。这次主要的目的是要飞更长时间,多一名航天员,需要的消耗品就更多。我们这次的任务比较多,同时还要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试验。要是人多的话,可能其他方面包括应用项目就要少一些。
  正如朱枞鹏所介绍,天宫二号总重8.6吨,能带的东西有限,所以对重量的把握很关键。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相比天宫一号任务时,航天员待的时间长了一倍,而且还要进行大批量的空间应用试验,综合各种因素,天宫二号的推进剂,也就是它的燃料需要比过去要多很多。但是天宫二号的重量却和天宫一号相同,换句话说,仅仅靠去掉一个航天员是不够的,天宫二号自己也要减肥“缩胃”,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给力的天舟货运飞船。
  朱枞鹏介绍说:“我们对这次的飞行方案也进行了一些改变,一些调整,减少了一些燃料的消耗。还有明年要和货运飞船对接,货运飞船可以补加推进剂。所以这次携带的推进剂比天宫一号少了一些。另外,在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减重,把这个重量节省下来后,主要就支持航天员在宇宙中期驻留。”
  就航天员而言,要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待30天,在地球上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太空中,航天员面对的除了队员就是看仪器,再或者就是无尽的宇宙,估计用尽了洪荒之力也看不到其他东西了,说尽了能说的话,最后可能也就剩“你看啥”了!为了让他们能够舒适一些,朱枞鹏介绍,对“天宫二号”的居住环境进行了改进和提升,突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包括色彩、照明、娱乐、健康保障等。另外还有饮食、睡眠等各方面。甚至和地面的通话,舱内通话,无线通话,视频交流等都进行了改进,让航天员感觉更舒适。
  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后,通过两次变轨让它的轨道最终比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的轨道高了50公里,可别小看了这50公里,正是因为有了这50公里,才使得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牵手位置可以站得更高、做的事情更多,达到高度393公里的近圆轨道。
  近地393这一轨道使得“天宫二号”不愧为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因为这一高度也是最接近国际空间站的。据朱枞鹏介绍,国际空间站轨道跟我们还有点不一样,它大概400多公里,再高一点。我们也有这个能力,但一般的长期在轨飞行都是按照393,因为它的轨道是三天回归着陆场,要是打到450的话,回归周期又不一样,主要考虑返回,轨道高度是可以调整的。
源自:央广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7-14 16:48:01|只看该作者

天宫一号或撞地球?外媒将中国威胁论转到太空

源自:综合
原文标题:天宫一号或撞地球?外媒将中国威胁论转移到太空

  【记者王天迷 徐珍珍】“中国失去对天宫一号的控制了吗?”“中国的天宫一号可能撞击地球吗?”──近日,多家西方媒体打出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有分析人士1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样的炒作报道非常业余。现在经常有一些西方媒体炒作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对他们造成威胁,这其实是将“中国威胁论”转移到太空领域而已。
  英国《独立报》网站12日报道称,中国2011年发射升空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本应在指令控制下坠入大海,但“业余天文观察者”托马斯·多尔曼称,他一直在观察天宫一号的运行,认为天宫一号已失控,随时可能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坠落并撞击地球”。他的这一论调之前被英国《每日邮报》、美国space.com网站发表。
  天宫一号是中国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原设计寿命为两年。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今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在完成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数据服务。目前对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地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独立报》称,天宫一号在“自由落体”时,会像其它失控卫星一样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因此坠落地面的只是熔化的铁块,不会对地面产生严重撞击。但由于天宫一号体积巨大,坠落过程中未完全烧毁的部分若落在居住区仍会引发灾难。《每日邮报》11日则援引美国“分析制图公司”天文动力学家凯尔索的话称,该中心监测到,最近几年,天宫一号的高度一直在以最缓慢的速度降低,这说明其处于稳定状态。
源自:环球时报)
11#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3-22 03:48:00|只看该作者

天宫一号功能失效将坠入大气层烧毁 已超期服役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李国利、邓孟)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 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已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地面跟踪观测显示,天宫一号目前仍在其设计轨道飞行。
  天宫一号是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设计寿命2年。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飞船圆满完成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6月神舟十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完成主要使命。超期服役期间,本着“充分利用、挖掘潜力”的原则,有关部门精心运营维护、严 密实施监控,继续利用天宫一号开展了航天技术试验、对地遥感应用和空间环境探测,验证了低轨长寿命载人航天器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相关技术,获取了大量 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为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载人航天成果的应用推广积累了重要经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1-12 13:03:44|只看该作者
 “空天飞机”就像“迷你航天飞机”
  波音X-37B是由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无人太空飞机。机体长8.8米,翼展4.5米,可多次使用,形似“迷你航天飞机”。由火箭发射进入太空,是第一架既能在地球轨道上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的航空器。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波音公司至今共制造两架X-37B,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1年3月发射升空。2012年12月11日,X-37B完成了第三次轨道飞行任务,然而由于美方一再遮掩的态度,使得其意图变得扑朔迷离。
  一直以来,媒体习惯对“波音X-37B”更通俗地称作“X-37B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是航空航天飞机的简称。顾名思义,既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也能在太空中飞行,是自由往返天地间的运输工具。与航天飞机相比,空天飞机多了一个在大气层中航空的功能,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重复使用。然而,近日有航天专家称,美国发射的“X-37B”并非“空天飞机”。原因就在于空天飞机起飞时无须使用火箭助推器,而“X-37B”则是由“阿特拉斯-5”火箭发射升空的,因此“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只能算作“小型无人航天飞机”。
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3-1-12 13:03:16|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8 14:49,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