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雪儿|查看: 9113|回复: 47
[产业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融合)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复制链接]
38#
 台北人 发表于: 2017-9-22 18:26:00|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向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源自: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

  向军民融合发展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22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重点突破,既要抓好当前又要谋好长远,强化需求对接,强化改革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十三五”期间推进军事后勤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管理办法(试行)》,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会议认为,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我们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抓紧推进各项任务。发布实施《“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和人防、交战、国民经济动员等专项规划,20个省份出台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启动实施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深化论证空域管理体制、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装备采购制度等改革方案,全面推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单位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在全国范围推广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3项创新举措。
  会议指出,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国防科技工业必须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引领,紧紧依靠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深深融入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发展新动能。坚持自主创新,增强核心基础产品和国防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自主化、实战化发展。坚持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瞄准各方反映强烈的矛盾和问题,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坚持优化体系,扩大军工开放,推动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坚持融合共享,加快技术、资本、信息、人才、设备设施等资源要素的军民互动,实现相互支撑、有效转化。
  会议强调,后勤建设,军地通用性、互补性强,军民融合资源丰富、潜力巨大。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完全可以在军事后勤军民融合上大有作为。要确立现代后勤就是军民融合后勤的理念,坚决破除自成体系、自我保障的传统思维,主动把军事后勤保障的力量之源扎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之中,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军事后勤军民融合体系。瞄准短板弱项,主动利用现代物流网络等布局完善、通达全国的空间优势,成体系推进后勤军民融合发展。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保障模式,升级保障手段,提升后勤保障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后勤在仓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优势,更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会议指出,加大经济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力度,促进军地资源共建共享,是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要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重中之重,我国拥有丰厚的基础设施资源,要最大限度挖掘利用、共建共享。在重大项目建设中,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筹衔接、同步建设,军民兼容、平战结合,需求明确、经济有效”的原则,切实把重大项目贯彻国防要求落实到位,实现一份投入多重产出。要建立需求对接渠道,完善重大项目清单,加快制定标准规范。
  会议强调,要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要抓好战略筹划,突出抓好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谋篇布局,积极稳妥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抓好改革方案设计,聚焦重难点问题,集中组织研究,形成改革方案,统筹协调推进改革。要抓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委员会近期工作要点的任务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落地见效。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37#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9-18 23:35: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三管齐下”奏响军民融合创新时代强音

源自:科技日报
  
中关村软件园

  
清华科技园

⊙记者:李建荣

  201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与此同时,北京中关村作为首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赋予了发挥中关村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的作用,形成区域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的国家使命。
  2014年,国务院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军民融合成为中关村创新平台和中关村部际协调小组两大部际平台的工作职能之一。
  2016年3月,中央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军民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久后,“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出现在国务院印发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中。
  “近年来,中关村示范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以国家军事战略需求和中关村创新发展需求为牵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及整合利用,谋划构建体系完善、创新引领、高端集聚、高效增长的军民融合高端产业形态,探索构建军民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模式,打造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有力地助推了中关村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中关村军民融合的经验、政策很多,核心就三点:根本要求是打造‘杀手锏’,深深扎根于中关村,始终坚持示范引领。”一直致力于其间的中关村管委会军民融合创新工作处处长张晓明将之形象地称为“三三模式”。
  搭平台建体系,构建集聚发展的高端产业形态
  在持续高温的日子里,一件穿戴方便的“空调背心”将是户外工作者必备的防暑秘籍;几百米外远距离发射,消防车不用到达火场,只需一键操作,能够自动瞄准的“导 弹灭火”产品成了专门用来对付高层建筑火灾的克星;还有给地下管线做“CT扫描”的探地 雷达、24小时全天候实施监控的无人机……这些都是科技军民融合实践下的产物。
  作为我国第一个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教智力资源密集、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军队和军工集团总部及科研机构集中三大优势成为中关村军民融合厚植成长的沃土。
  以国防科技研发、成果孵化、企业培育等为重点的海淀园;以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产业为重点的大兴—亦庄园;以应急救援、通信导航、高端装备等为重点的丰台园……一批各具特色的园区集聚发展,推动了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军转民”“民参军”并非简单的聚合就能相互投契,资源整合了、力量聚合了之后,还有一个结合的问题,在张晓明看来,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信任”,只有通过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军民之间的“车同轨、书同文”。
  政策先行。2013年,北京市政府印发《建设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初步形成有利于军地合作科技研发、军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各类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的融合。2015年,中关村海淀园规划构建“一体三园”军民融合创新模式,促进“民参军”,推动“军转民”。2017年4月,《中关村一区多园协同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出台,提出给予中关村军民融合特色园开发建设或运营管理机构每年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
  搭建平台。积极支持联盟、协会等社会组织与军方、军工集团对接,提高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应用效率。目前在中关村注册与军民融合相关的产业技术联盟有数十家,涉及智能机器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集成电路等多个行业,社会组织成为中关村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和资源。2016年12月,中关村军民融合军地对接平台暨军方联络处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等13家军队单位在海淀区设置联络处,为军民深度融合提供宏观政策指导,为企业参军提供直接需求牵引。
  培育企业。突出民口军工企业等主体力量建设,中关村上千家企业参与军民融合,涌现了一批“民参军”领军企业,一些企业已成长为我国民口企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第一个总师单位和总体单位,多个中关村企业先进科技成果获得军方关注和应用。未来,拥有重大颠覆性原创性核心技术的“中关村前沿科技企业”将成为中关村民口企业军工领军企业的重要来源。
  一体化全链条,打造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全新模式
  2016年上海CES展会和北京第五届中国国防信息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一家仅成立一年的公司引发了广泛关注,由芯盾(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获得多项专利的DR4H信源融合加密支撑技术体系,可实现全程全网加密通信,通过中关村联盟“红娘”牵线,这家公司成功实现“民参军”。
  “近年来,随着军民融合的深入发展,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大门已经向民口企业开放,但有相当一部分民口企业不知道‘民参军’的‘门’在哪里,不知道部队的需求是什么,许多民企不知道门槛有多高。因此,只有引导企业跨越门槛,才能使其参与到军民融合、国防建设中来。”张晓明说。
  促进军地需求对接与成果推广。举办50多次“民参军”“军转民”技术产品对接会、推介会,汇编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目录。2017年5月,针对军民科技创新需求,以“融合创新 科技兴军”为主题的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启动,获奖项目将推荐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前沿项目政策支持范围,一场创新需求与解决方案直接对接的盛宴将让更多的企业有“揭榜”的机会。
  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聚焦科技军民融合创新需求,促进军工集团公司和军队所属多家实验室认证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鼓励企业和院校建设开放实验室。目前中关村已有网络通信、软件信息、先进制造、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实验室为企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探索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017年7月,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发挥“互联网+”作用,激活社会化组织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支持中关村联创军民融合装备产业联盟探索开放式教学、汇聚式科研、引导式创业、一站式服务的军民融合创新创业服务新模式。
  大力支持成立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军民融合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目前,示范区已聚集天使投资人约2万名,活跃的创业投资机构900余家。同时,示范区率先开展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设立子基金72支,总规模达390亿元,其中出资与九鼎投资公司合作设立中关村九鼎军民融合投资发展基金,与某导航产业领军企业合作设立产业投资发展基金,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可复制可推广,运用市场手段激发融合创新活力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军工企业,因产品单一曾一度濒临破产。董事长王淑敏上任后,企业果断转型,从刹车盘(副)到刹车机轮,再到刹车系统,其产品有的已装配在新型武器装备上。如今,北摩正在全力冲刺国产高铁机轮的研制。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王淑敏对记者说。
  在张晓明看来,要消除军、民中间的缝隙,必须转化知识产权,二次开发后才能走向市场,其中解决融的问题十分关键。
  探索成立中关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由北大、清华、中科院等14家学术单位共同组建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采取高校院所、企业及社会资本有机“黏合”的发展模式,在硅谷、香港设立分院,遴选顶级科学家就地开展高水平研究,还建立了包括知识产权基金、协同创新子基金、银行融资及社会投资等在内的30多亿元“资金池”,助力多个项目达成技术转移协议,一些项目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促进了产融铰链。在中关村的支持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探索组建中关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开展无人机等军民共用项目试点工作。
  探索建设国防知识产权推广转化服务平台。中关村与国防知识产权局签署军民融合国防知识产权转化应用试点工作备忘录,共同支持成立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的发现、孵化及培育。目前平台集成多家军工单位、几千件专利进行技术二次开发。创客天下集团与中关村天合科技开展军民科技成果、科技资源进行交易和转移转化应用。
  探索创新军民融合措施办法。着眼政策引导、激励、扶持、补偿,组织中关村科技军民融合体系设计、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基地、军民技术转化特点规律等课题研究攻关和相关政策法规梳理分析,推动出台《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促进政策性障碍破解。
  探索实践多种“民参军”模式。引导协助企业积极探索了技术领先、民企军工、校企合作、基金联合、联盟推动、军地合作建园等模式,实现多种创新模式共享复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展望未来,中关村将推动军队、政府、企业协同发力,进一步推动民口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防需求无缝对接;助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联动,大胆探索破解军民融合体制机制“瓶颈”难题;构建军地双方协调机制,军民先进技术发现、对接和验证机制,军民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拓展军地协同创新路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6#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7-9-18 15:08:00|只看该作者

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开幕 将调为年办

源自:军报记者
原文标题: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开幕式现场

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开幕式现场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邓孟、记者邹维荣、韩阜业)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18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354家企业的422项技术成果参展,大部分是我国近年来在信息技术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金壮龙,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乐江,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李尚福(原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为张又侠)、政委安兆庆等出席了开幕式。
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开幕式现场
  为期一周的展览暨论坛活动,是当前国内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领域最具权威性、综合性、示范性的一项国家级展览和论坛活动,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中国科学院、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
  据介绍,从今年起,活动将由两年举办一次调整改为一年举办一次,并且将按照五年办一次综合展、其他年份办专题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本次活动以“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推进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为主题,由室内展示、网上展示和专题论坛三部分组成。其中,室内展区展出422项技术成果,网上展厅展出产品与技术成果936项,并针对军民融合发展重难点问题组织政策辅导、机制创新和信息技术3场专题论坛。
  近年来,军地积极创新制度机制、降低准入门槛、完善信息交互、培育竞争环境、强化监督管理,协调推进国防知识产权、军用软件计价、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军民标准通用化等规范出台,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创新性成果,发展势头良好。
35#
 一眼 发表于: 2017-9-18 10:28:00|只看该作者

日媒:北斗系统成科博会明星 堪称军民融合典范

源自:参考消息
原文标题:日媒称“北斗”系统成科博会明星:堪称中国军民融合典范

资料图片:2017年4月24日,在陕西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举行的2017“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上,参观者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日媒称,中国版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推进民间利用,这是中国“军民融合”政策的代表,目的是让中国企业与军队推进尖端技术和人才的交流,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9月14日报道,四川省绵阳市9月7日举行了“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科博会),军民融合领域的2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强调本届科博会对促进军民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道称,军民融合作为中国国家战略提出的重要政策,分为将军事技术用于民间的“军转民”和让企业涉足军事领域的“民参军”2个项目,本届科博会的亮点就是军转民的代表“北斗”。“北斗”是军队作为防空系统于1994年着手开发的,2000年发射试验卫星,开始用于军事用途。之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等军工企业继续推进开发,从2011年底开始面向民间开放,目前民间用途主要用于公交车和消防车辆的管理,以及船舶的导航仪等。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智能手机能接收北斗信号的机型超过1.5亿部,预计利用范围还将向共享单车等扩大。到2020年,“北斗”的相关市场规模被认为将达到2400亿元,在中国的卫星定位市场,“北斗”的占比也将由2016年的不到30%扩大至60%,反超GPS。
  推进“北斗”民间利用的九洲电器负责人强调,“北斗”的精度提高到了厘米级别,覆盖地区也在增加,用途将不断扩大,在本届科博会上也展示了“北斗”的最新服务,强调了精度之高。该公司与运营加油站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共同出资成立了利用“北斗”等管理汽油物流的公司“四川中油九洲北斗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已开始在四川提供服务,打算3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
  此外,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正大力开发利用“北斗”等的港湾安全管理系统。在军事技术的民间利用等军民融合领域,计划2020年实现1500亿元的销售额。据科博会事务局介绍,此次合计有19家企业展示了“北斗”相关的服务。
  报道称,中国表示,军民融合还在面向海外的民营企业开放。
  中国为何推进“军民融合”?报道称,除了提高企业和人民解放军的竞争力之外,中国还希望刺激经济增长落后于广东和上海周边等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经济。
  同时,报道称,举行军民融合博览会的是四川省绵阳市。由于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中国将武器工厂迁往内陆地区,因此绵阳市聚集了大量军工厂,今后将把一部分技术转为民用,力争扩大产业,计划将2016年仅为2800亿元的四川省的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到2020年增加到4000亿元。
  推进“北斗”民间利用的九洲电器负责人强调,“北斗”的精度提高到了厘米级别,覆盖地区也在增加,用途将不断扩大,在本届科博会上也展示了“北斗”的最新服务,强调了精度之高。该公司与运营加油站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等共同出资成立了利用“北斗”等管理汽油物流的公司“四川中油九洲北斗科技能源有限公司”,已开始在四川提供服务,打算3年内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国。
  此外,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正大力开发利用“北斗”等的港湾安全管理系统。在军事技术的民间利用等军民融合领域,计划2020年实现1500亿元的销售额。据科博会事务局介绍,此次合计有19家企业展示了“北斗”相关的服务。
  报道称,中国表示,军民融合还在面向海外的民营企业开放。
  中国为何推进“军民融合”?报道称,除了提高企业和人民解放军的竞争力之外,中国还希望刺激经济增长落后于广东和上海周边等沿海地区的内陆地区经济。
  同时,报道称,举行军民融合博览会的是四川省绵阳市。由于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中国将武器工厂迁往内陆地区,因此绵阳市聚集了大量军工厂,今后将把一部分技术转为民用,力争扩大产业,计划将2016年仅为2800亿元的四川省的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到2020年增加到4000亿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去哪里 发表于: 2017-9-5 10:26:01|只看该作者

军工企业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明确提升军民融合

源自:证券日报
  军工企业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券商认为,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有较大提升空间
⊙见习记者:杜雨萌

  今年以来,军工改革以及军民融合工作全面提速。近日科技部、军委科技委联合印发《“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进一步提升军民融合力度。
  今年以来,若干政策文件为军工企业改革、军民融合铺路,相关工作提速迹象明显。
  今年年初,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4月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6月份,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强调要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会议要求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6月下旬,国防科工局发布《2017年军民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圈定30项重点任务;7月份《关于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的实施意见》落地,宣布启动首批41家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在前期政策的推动下,军工企业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一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军工科研院所是军工集团“优质资产”。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完成后,将按照一定的资产证券化比例,分批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军工资产的证券化,由此将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特别是目前军工央企中的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电科、兵器工业等集团证券化比例仅20%左右,资产证券化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位来自国金证券的军工行业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多元投资主体格局将是军工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成为引入多方资本的首要途径。
  “军工集团混改包括科研院所改制、员工持股等基本路径。”上述分析师认为,资产证券化是贯穿军工改革的主线,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员工持股则有望成为军工混改的切入口。
33#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8-31 11:35:00|只看该作者

军民融合深度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源自:经济日报
  当前,我国科技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渐入佳境,一批军民融合研究院、产业园拔地而起,争当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随着科技军民融合顶层设计的出台,未来我国军民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将进一步统筹,基础前沿和关键共用技术研究持续推进,逐步形成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的科研布局
  近日,我国科技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出炉,由科技部、军委科技委联合发布的《“十三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部署了7方面16项重点任务,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穿戴方便的“空调背心”、自动瞄准的“导 弹灭火”产品、扫描地下管线的探地 雷达、24小时全天候监控的无人机……这些都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军民融合的产物。
  数据显示,2016年,航天科工军民融合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3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5%,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已超过2012年集团公司的整体营业收入。
  “航天科工以内部企业为‘试验田’,打开集团内部军工院所之间的数字围墙,打通军工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间的‘最后一公里’隔离带,推动科研生产能力由封闭固化自我配套转向竞争性共享配置,显著提升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运用效率。”董事长高红卫说,航天科工还将高度关注定制化个性化需求,将航天技术深度应用于民用领域,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深耕前沿技术创新,坚持商业化发展原则,一条具有浓重航天色彩的军民融合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2015年9月份,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花落四川绵阳。此后,绵阳科技城在破解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从设立20亿元的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成立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到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资质认定……去年一年,类似“开先河式”的探索在绵阳层出不穷。
  “绵阳科技城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引领,突出军民融合特色,大胆先行先试,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底,科技城GDP达到1289亿元、增长9.2%。”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表示,绵阳军工科技资源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下一步,绵阳还将聚焦技术、设施、人才、资金等关键要素,加快打通军民融合通道,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理顺机制应对挑战
  近年来,各领域军民融合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军民融合氛围日益浓厚,但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军民科技规划计划、基础资源共享等缺乏有效衔接,促进成果双向转移转化的评价标准不明确、激励措施不足,真正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军工技术比例还不高、规模偏小,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从用户下订单采购到最终提供发射服务仅用时8个多月,每公斤载荷运载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项目资金来源靠的是广泛吸纳民营企业参与和商业自筹……今年1月份,完全按照市场方式运作的一次纯商业航天发射就是利用“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的。
  “快舟模式”撬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大门,但其发展依旧面临挑战。“关键是还未建立良性的航天产业链条,有些需要军民资源共享的环节尚未形成商业化运行机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张镝说,以发射环节为例,火箭发射场还属于垄断性资源,航天发射计划必须按年度申报后才能获得发射许可。这对仅需几个月就能完成商业航天发射的目标来说是行不通的,还需要拿出相应的政策机制扶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首先运用于军事领域,但这些前沿成果在转化时就有不接地气的情况发生:譬如曾连夺六次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桂冠的“天河二号”在2015年底时的合作伙伴,还只是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央企国企以及大型民企等600家用户。
  “天河二号的资源申请没有门槛,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再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超算平台都可提供广阔的空间。”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袁学锋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通过一年多努力,天河二号在多元领域开疆拓土,辐射工业设计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智慧城市建设等产业,为更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数据库服务,甚至可以用于大众健康管理等。
  目前,天河二号已部署了700多个应用和工具软件,用户总数超过2000家,2016年度机时服务合同总金额突破7000万元,今年前5个月合同总数量较去年同期再增长60%,应用服务收益呈现持续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政府市场协同攻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的关键阶段。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加速发展,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交叉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渗透兼容越来越强,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是顺应全球格局变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科技部副部长黄卫表示。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已成为科技军民协同发展过程中联合攻坚的范本。自2012年起,北斗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服务,除常用的军事领域外,如今北斗产业已惠及交通、农业、水利及车载导航、个人(手机)位置服务等多个领域。《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市场上的千亿元“蛋糕”正吸引着各地客户纷至沓来。
  与此同时,重点破除“民参军”的瓶颈和障碍也是当前科技军民融合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已有超过8万多家高新技术民企,产值超亿元的有1500多家,并且部分企业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了军工标准,但能够参与装备科研生产的尚不足1%。
  目前,民用科技领域的优秀团队大量涌现,已成为我国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创新高地。“我们计划在改革意愿强烈、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军民融合优势明显的地区,建成10家左右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国内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区域和主要技术领域的平台网络。”军委科技委科技战略局局长李燕东表示,以创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为契机,集聚创新人才、科技服务、政策制度等,打造区域科技资源的“聚宝盆”,将是今后吸收民口科技重大成果和优势资源,践行“科技兴军”要求的重点任务。(记者:郭静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一眼 发表于: 2017-8-22 01:28:01|只看该作者

军民融合发展会议:有退休干部未经批准参加社团

源自:澎湃新闻
  @军报记者 官方微博8月21日消息,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在京召开“治理规范以‘军民融合’名义从事违法违规活动”协调会。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国防科工局、国家保密局,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政法委、军委战略规划办,解放军报社等15个部门参加了会议。
  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激发了各方面参与热情。相关社会组织、中介服务、媒体网站、展会、论坛业蓬勃发展,为推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注入了活力。但同时社会上也出现钻制度空子,走灰色地带,甚至打着“军民融合”旗号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现象。针对当前军民融合社会组织鱼龙混杂,中介服务机构良莠不齐,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多而杂乱,论坛展会遍地开花,甚至借机敛财,园区建设有同质化泡沫化的苗头,一些退休领导干部和退休军人未经批准参加社团组织等问题,会议传达了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通报有关情况,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协调机制,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分类治理规范;加强政策解读,强化正面引导;充分发挥信用惩戒、媒体监督作用,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源自:解放军报
31#
 华美达 发表于: 2017-8-1 11:26:00|只看该作者

国防科工局:把国防科工作为军民融合排头兵

源自:中国证券网
  记者1日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7月31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议,围绕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全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推进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国防科技工业重大工程等的思路举措。
  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唐登杰强调,要清醒认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要突出强军保军这一首要任务,把做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协调保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重大事项组织协调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军工核心能力体系效能型建设,加强军地协同,狠抓质量、进度、安全和保密监管。要突出深化改革这一根本动力,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改革方向,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好与其他领域改革的有效衔接,确保上下联动、左右互通、运转顺畅,激活发展活力,提高整体实力。要突出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导向,树立大科技的理念,准确把握科技兴军的目标指向,解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抓好重大工程实施,实现创新突破。要突出军民融合这一必由之路,切实把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和试验田,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加快制定有关具体实施方案,下大力气推动解决重点突出问题,努力实现率先突破。要突出法制建设这一基础保障,加快推进法治军工建设,构筑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多层次政策法规体系,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0#
 华美达 发表于: 2017-8-1 11:26:00|只看该作者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这样部署军民融合

源自:新华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部署军民融合
  新华网 黄玥 王雪
  【学习进行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一起品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习近平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曾听上去“高大上”的军工正逐步走下“神坛”。“军转民”在提速,“民参军”正热火朝天。习近平审时度势,擘画军民融合的宏伟蓝图,为其发展搭建起“四梁八柱”。

“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或军民一体化,以实现军事能力整体跃升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双赢,进而实现长期的国防安全。
  美国是其中之一。据了解,美国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生产军用品的企业同时也在生产民用品。
  在新军事革命的影响下,世界主要国家的武器装备建设也从机械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对抗,不仅是军事体系的直接对抗和较量,更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大体系对抗。
  军民融合的时代命题,应时而生。
  对此,习近平强调,必须立足国情军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路子,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领域全过程。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民融合发展核心在于一个“融”字,这就意味着不是简单化的叠加和捆绑,而是要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
  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习近平要求,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

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
  “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2013年,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对军民融合发展提出“深度融合”的更高要求。
  “深度融合”是军民融合思想的发展与深化。2015年,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再次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
  习近平说得很明确。“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是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是方向,这一要求为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等领域军民融合潜力巨大,要强化资源整合力度,盘活用好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发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最大效益。

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6月,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各有关方面一定要抓住机遇,开拓思路,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统、融、新、深”,是习近平为军民融合发展开出的四剂药方,同时也标志着军民融合战略思路的成熟。
  2015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2017年,习近平再次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用三个“重大”指明,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应运而生。
  习近平强调,在中央层面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集中统一领导。要以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为抓手,坚决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
  唯有立足国情军情、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才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国防两大建设的融合发展。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必将越来越深。
  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实绩。
  神舟飞船和“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使中国人实现上能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的梦想;北斗导航和风云卫星,让我们拥有了太空中的“千里眼”和“精算师”;C919首飞,实现了国产大型客机“零的突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整体精密铸造技术、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核心技术带给我们无限遐想……
  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完全有条件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
  2017年3月,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不是碎片似的、一枝一叶的局部创新,而是要“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立“创新体系”,就是“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是军民融合发展全局之要。
  习近平指出:“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时不我待。
29#
 牛涨 发表于: 2017-8-1 11:26:00|只看该作者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初心与路径

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初心与路径

  王泠一
  [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为经济发展同步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周边环境,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证]
  恩格斯早就说过:人类在科技上的最新成就,总是被率先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斗争。后世的人们对此有过很多注解,其中的重要共识则是:运用得好,军队就强盛、国家则富强。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之后,这一共识在国际社会尤其是军事强国被概括为“军民融合”。在中国,“军民融合”概念的前身叫做“平战结合”,即和平时期的兵源、武器、技术和储备等要素要及时向战争准备转轨。
  在改革开放拉开帷幕之前,中国社会心理是“大打、早打、拉进来打、打核战争也不怕”的准备状态。像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在上世纪70年代就常年进行着“抗侵略战争”的准备。那时,不仅兵工厂的地位最高、后勤物资保障最为有力,而且企事业单位都有日常训练的建制民兵,地下还有被孩子们称为“防空洞”的人防工事。然而,以应对全面战争为准备和动员的“全民皆兵、武装民兵”策略,在实施多年的过程中显得经济代价高昂、而军队本身战斗力的提升效果也无法合理体现。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做出了“世界大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等判断,并为全社会指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方针。
  近40年的发展证明,总设计师当年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更有意义的是他对于“平战结合”的思维改造,即从临战状态转为和平常态的“军民结合”。在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后,国防科技工业开始实行军民结合。他还要求国防工业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四个现代化”建设带动国防现代化。此后,国防科技工业为与国民经济相结合,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公司制和市场化改革,将航天、航空、兵器、舰船等军工总公司改组为10个集团公司,实行合同制,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供需分开,从而使中国国防工业走上了“军民兼容”、“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国防科技工业逐渐融入到国民经济中,由单一面向国防建设转为面向为工业、科技、经济和国防现代化服务,同时大力发展民品生产和第三产业。
  值得强调的是:从目前的眼光来看,“军民结合”还是一项国防战略并具有实事求是的大国风范。而将其发展为“军民融合”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在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他又大密度、多频率地调研、视察军地单位,并做出了新一轮的战略性改革部署,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在他的战略规划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在最近热播的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说明中,“军民融合发展”被誉为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真有这么神奇吗?不妨看看海外案例。限于篇幅,仅以中东军事强国以色列为例加以说明。众所周知,以色列地少人稀、资源缺乏,且建国后没几日就爆发了一场迎战所有接壤国家的战争。在之后的几十年中,陆地上的大小战役和西部海岸线上的入侵威胁,以及恐怖袭击,让所有以色列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为此,特殊的历史环境背景让以色列奉行严格的兵役制度,为保证动员顺利进行,以色列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兵员的充足,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兵役法》和《国防法》。多年来,以色列军费开支占到本国预算总额的1/3左右。这种“重军轻民”的畸形产业结构,让以色列财政遭受到极大考验。如何在增强军事力量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成了以色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经过长期探索后,以色列终于拿出系统性的军民融合体系──以国防工业为支柱;以军促民、强军富国。
  以色列的军民融合参与度是逐步提高的:建国初期,以色列尚需向欧美等国大量进口武器。而上世纪70年代末,以军的主要武器系统中,国产的份额越来越大,自行研发极大提高了其军备自给水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工生产链。80年代末,以色列军工企业有250多家,其中更是有以色列军备发展局、以色列飞机工业集团、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拉法尔公司等十几家规模巨大、举世闻名的军工企业。这些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向国外大量销售产品,每年总计军火销售额要占以色列工业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本世纪以来,以色列根据局势开始重新审定国家防务战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大力量扶持大型军工企业,开放军事工业的经营权给民营公司企业,以企业运作代替中央行政集权治理。
  在充分挖掘本国军工企业最大潜力的同时,以色列采用许可证生产、购买专利、共同研制、合作生产等方式,加强军民融合以及与美、英、法、德等国的军事技术合作。由此,建立起国有、私有、合资军工企业并行运转门类齐全、种类多样的国防工业体系。其中,国营军工企业由国防部领导,欢迎民资介入;而政府对于一些重要的私营军工企业也进行投资,使之成为合办企业。同时,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以色列因此走出了一条自主的复合式发展道路:国防力量不断强化、经营人才不断涌现、财政收入也不断跃升。
  而中国国情虽和以色列不可同日而语,但军民融合确实是一条值得探索和坚持的强国与强军路径。一方面,我国国防战略已经初步改变了陆地纵深防御、陆军重兵集团驻守的方针,转为海空联合、技术发轫、立体布局的策略,需要更多的资源、人才、研发、资金等新元素的介入。另一方面,在我国战略工业体系齐全、研发力量充沛的前提下,民用技术的突破往往领先于世界同类水平,如上海等中心城市能供应的卫星、火箭、探射器、导航仪、潜海设备等,在造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完全能成为军队装备和新型战斗力的重要来源。此外,在成本核算、资本市场、激励机制、国际合作、信息技术等方面,地方单位和民营企业往往有着近40年来的优势积累。军民融合,则可以实现如虎添翼。
  值得赞誉的是: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为经济发展同步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周边环境,提供了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证。目前,经济界、科技界和军工界等都已注意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已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务院、中央军委还制定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由此,极大动员了地方力量和民间资本的参与热情。至建军90周年前夕的统计,全国已出现100多个军民融合协作区、示范基地和科研中心,涵盖航空航天、船舶车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深海极地等具有战略价值的骨干行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具有先进制造、人才储备、研发实力、资本配置等优势的上海,也是军民融合的传统高地。如今,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在上海也已基本成型,笔者最近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上海西南区域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地闵行区,将代表上海创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突破、以人才育用为支撑”的“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而一些关键技术已在研发上取得了领先世界水平的突破,在项目驱动、联合孵化、军民两用、深度融合、预期明确的前提下,闵行年内将有23万平方米的空间载体资源可投入使用。相信,具有传统军工和新型思维优势的闵行,必将走出一条新路。
  (作者系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7 08:4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