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3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风来来过 发表于: 2013-3-20 19:42:4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3年真珠舍利宝幢:北宋苏州工艺集锦

 [复制链接]
  本文作者:黄薇

真珠舍利宝幢(chuáng):真珠舍利宝幢,北宋年间作品,高122.6厘米,现藏于苏州博物馆。
  在苏州城西南盘门内有一座千年古塔,叫做瑞光塔,为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至天圣八年(1030年)所建。真珠舍利宝幢就藏于塔身隐藏的“天宫”(塔心窖室)之中。
  塔是由梵文“Stupa”窣堵坡的音译简化而来,在印度的原义是“坟墓”,最初是用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骨殖。我国的古塔,是汉代随佛教传入而出现的。它是印度的窣堵坡与汉代高层楼阁两种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除了少数埋葬佛舍利和佛经等一切佛的纪念物的佛塔外,多数为高僧的墓塔。我国大量建造舍利塔的风气始于南北朝。起初是将舍利置入塔基下的石函内。盛唐以后,塔下建地宫,以金棺银梓盛放舍利。五代后,开始流行在塔身内以塔、幢安置舍利。瑞光寺的真珠舍利宝幢便在此之后诞生。

小学生偶然发现宝库
  宝幢被发现极为偶然,还得归功于三个苏州的小学生。1978年4月12日,三名小学生追逐小鸟,跟着鸟儿一直到了瑞光塔。捣鸟窝的过程中,他们爬到瑞光塔的第三层,无意间摸到了一块松动的塔心砖。好奇心萌发的他们掀开沉重的砖龛,竟发现下面是一个黑黝黝的地洞。靠着墙壁破洞中透出的微弱亮光,三个孩子发现地洞中还有个1米多高的“黑箱子”。他们怎会想到,一个沉睡千年的宝库就此被打开。闻讯赶来的文物专家打开“黑箱子”,里边装有一个银杏木制作的内木函(即木箱子),四面彩绘着四大天王的形象。再打开这个木函,一件稀世珍宝便耀眼夺目地展现于众人眼前,这就是后来成为苏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真珠舍利木幢。
  盛放舍利的容器历经了形制的变化。隋至唐初,舍利多安置于石函内的多重容器,通常由内至外为玻璃瓶、铜函、石函。舍利函造型是中国式盝顶盖方函。唐高宗时期,迎法门寺佛骨舍利,皇后武则天笃信佛教,由她首创以微型中国式葬具棺、椁为容器,“为舍利造金棺银椁,数有九重,雕镂穷奇”。到了唐武宗时,佛教势力日益膨胀,甚而威胁到中央统治,加之武宗本人又是一个虔诚的道教徒,因此他即位后,便开始推行灭佛政策。舍利容器的定制一时中断。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重又尊佛。从宣宗复法至唐亡,除沿用金棺银椁外,更新兴以小型塔子为容器,常在多重宝函中最内置盛舍利的小型塔子。唐以后,随着佛教的世俗化,瘗埋舍利的人的身份,逐渐由唐时的皇帝贵族、高级官吏和寺院高僧,变为不论贵贱、不论男女,众生皆可出资制作舍利容器。于是舍利容器的艺术造型也开始多样化,突破了隋唐时期由皇帝创立的统一规制,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宝幢、宫殿、宝塔及匣、柜等,大小各异,质料不同。真珠舍利木幢便是其中举世罕见的精品。

七宝汇聚华丽雕刻
  幢是佛教中通常刻着佛经、佛号的圆形或多边形石柱。而这件宝幢却是金碧辉煌,十分华丽。它制成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之前。主体由楠木构成,高122.6 厘米,自下而上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部分:须弥座、佛宫和塔刹。
  须弥座有八足,呈八棱形,每一棱角底部有燕尾形牙脚。最上层下袅部分呈宽大的曲面,每面有两个漆雕人物。其下八面台阶上有银铸的小狮,或奔或蹲,姿态生动。须弥座通体描绘宝相,缠枝图案,中间束腰,上面环绕着木制描金勾栏。栏杆内雕刻的就是须弥山海。
  须弥山海由宝山和大海组成。在佛教中,须弥山是四大部洲的中心,为帝释天所统领。山腰分别住着四大天王与他们的眷属,各护一天下。周围是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之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着的咸海。其外即四大部洲,都有人类居住。须弥山海正是参照传说,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所构造:须弥山自大海中耸出。海面四周八朵祥云冉冉升起,四天王和四天女站立其上,天女恬静婀娜,天王竖目雷吼,面容丰满,神态各异。被托起的须弥山山顶,十六个峰头分立木雕护法金刚力士八尊,手足舞动,肌肉饱绽,裙带飞扬,环卫宝幢,给人灵动之美。与前述的天王天女像,皆是小型雕塑的精品。须弥座整体以楠木构成,通体描金,并点缀以贵重的金银丝、玛瑙、碧玉、水晶、使西天佛国显得金碧辉煌,气象不凡。山根接海处蟠绕着一条银丝鎏金串珠的九头龙,银丝编织的龙爪龙须清晰可见,极为精细。宝幢的整体设计构思,即是通过海、山和神人、走兽的活动,表现一个巨大的神所统治的世界,体现了佛教的宇宙观念。
  再往上便是幢殿,即存放舍利的地方。一座宝蓝色的八角经幢,八角上分别以楷、草、隶、篆书,阴刻梵语音译“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大智大慧,可到达彼岸乐土。经幢中空,内置两张雕版印《大随求陀罗尼》经咒,与一乳青色葫芦小瓶。打开小瓶,内藏有九颗晶莹的舍利。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留下的身骨,由于舍利代表了佛,圣洁崇高,对于佛教徒来说极为珍贵,因此都用很高的规格保存供奉。
  华盖上方即为塔刹部分,以银丝编织而成的八条空心小龙为脊,做昂首俯冲状,代表着八大龙王。塔刹顶部有一颗大水晶球,四周饰有银丝火焰光环,寓意为“佛光普照”。至此整座宝幢被装扮得璀璨夺目,令人流连忘返。
  在制作宝幢时,制作者选用了佛教所说的世间“七宝”,即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和银等材料。整个宝幢上用于装饰的大小相等的珍珠就达四万多颗。在制作手法上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展示了多个独立的局部构件的轻巧结合,让观者得以亲睹,“组装”这一技术方式在宋代已达到何等高度的成熟。这件精美的宝幢不仅是研究佛教史的实物依据,也是研究佛教工艺史、美学史的不可多得的无价之宝。人们从它可一窥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美术达到的繁荣精美程度,和当时人们高度的审美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专家点评】 选择这件北宋真珠舍利宝幢,一是因为它有具体的出土时间。这件宝幢制造于北宋年间,时代很早,在同类木刻作品中是少数保存这么完好的。二是工艺极为精湛,使用了镂雕的技术,分作三层,刻画了各种飘逸生动的仙人形象。塔顶嵌了一颗水晶珠,作为顶部的装饰,全身上下用了大小相等的四万颗色彩斑斓的珍珠,玲珑剔透,装饰极为珍贵。运用了玉石雕刻、金银丝编制、金银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种特种工艺。整座宝幢造型优美、工艺之精巧举世罕见,代表了整个北宋时期苏州工艺的集锦。

专家简介:李久芳,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1930年出生于河北抚宁。1952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一直从事博物馆的陈列与研究工作。曾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雕漆》、《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金属胎珐琅卷》、《竹木牙角雕刻卷》等。
源自:《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风来来过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风来来过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风来来过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五牛重金购回的神妙绝品 定窑孩儿枕:观音赐子,栩栩如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08:24,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