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3-3-22 14:24:1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国家急需补充人口:宋代和尚为何能娶妻

 [复制链接]
  众所周知,和尚是不能结婚的。究其原因,是因其结婚以后,就会有有子女的累赘,有家务事缠缚身子,不能荷担如来大法,到处宏扬佛法,普渡众生。4 N0 d, _+ H5 g) L http://www.phoer.net
  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以来,佛教教义虽有多种变化,但独身灭欲是一直不变的,并视为教规之一。* h7 N) d8 y. H# S1 B* t! ` http://www.phoer.net
  然而到了宋代,却出现和尚娶妻生子的奇怪现象。据宋代《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家室,故其妇女多嫁于僧。”8 W( e. n7 K4 `6 P http://www.phoer.net
  《鸡肋编》,古代笔记,宋朝庄绰所著,后人推为与周密之《齐东野语》相埒。书中所记先世旧闻,当代事实,多可供史家研究,有些可补正史之不足;所记各地习俗,异闻琐事,亦可资参考。此书所记载的宋代的社会状况和各地风俗,历来为史学家和民俗专家们所看重。
http://www.phoer.net # a5 A! `/ g3 a7 u4 Z+ e+ O  宋代和尚尤其是岭南地区的僧人为什么能娶妻生子?世俗女子为什么敢于嫁给和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6 E6 d( b; s' k http://www.phoer.net
  一是佛儒两教融合并世俗化的结果。自唐朝中期以后,佛家以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派的影响日益扩大。由于该派摒弃了烦琐的宗教仪式,强调心既是佛,佛在心中,人一旦醒悟,立刻就可成佛,无须长期入庙专门修炼,简化了程序,受到民众的欢迎。到了宋代,禅宗发展到了新的程度,世俗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其教徒心中,皇帝成了“佛”。宋代皇帝推崇文人儒家,反过来对佛教采取了宽容扶植的政策,加深了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这又更加加深了佛教的世俗化和儒家化。( w8 k3 z0 E3 Z/ W5 W6 d http://www.phoer.net
  凡此种种,均导致了佛教戒律的松动。儒家传统思想和世俗观念都推崇“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宋代禅宗推崇儒家的孝道,无疑有意无意地促成了和尚娶妻的现象。
http://www.phoer.net $ O3 T! [- y9 n5 ?  二是国家人口急需补充的需要。经过五代十国的多年战乱,国家人口需要补充,而佛教的禁欲修身恰与儒家思想相驳,为了更适应国情、民意,和尚能娶妻生子这种两全其美的现象有意无意的也就出现了。5 v% ?5 J5 Q- V7 @ http://www.phoer.net
  三是由于宋代僧侣是比较富有和特殊的群体。宋代寺庙大都广有田产,还能经商,放高利贷,香火收入也不菲,犯了罪处罚也较轻,俗人犯罪入了僧门还能免去一定的罪过。大概是由于利益所趋,世俗女子觉得嫁给和尚是个不错的选择。
http://www.phoer.net 1 w% c  N  [5 b1 C" J) `  四是执法不严导致的现象。其实,宋朝的礼法制度相当严格,当权者曾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和尚、道士们不得有性行为!这一点以宋太祖和宋太宗最为严格。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宋太祖诏:“道士不得畜养妻孥,已有家者,遣出外居止。”雍熙二年(公元985)九月,宋太宗要求岭南地区的地方官员,将“僧置妻孥”之禁在当地逐渐加以推广。宋代法令规定:“诸僧道辄娶妻,并嫁之者,各以奸论,加一等,僧道送五百里编管。”而宋朝的法律虽然严,但执行不严,这条法令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http://www.phoer.net 5 p( a7 e- c" ~* }/ ?) x+ Q  C" k4 s  不过这种现象起于何时?终于何时?最后因何消失?宋代和尚娶妻现象有无普遍意义?北方情况又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Y  Y# K9 w4 s; ?: I http://www.phoer.net
本文摘自:《历史的迷踪:你所不知的历史真相》,刘继兴 刘照兴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心想事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心想事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心想事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希特勒之死仍是谜:苏联人带走尸骸受质疑 七千人大会:林彪袒护毛泽东拿人命作学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5:47, Processed in 0.5928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