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1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讯《改革红利》新书发布会在京召开

 [复制链接]
发布会现场
  2013年,是改革重要的“窗口期”,多方面对“改革红利”释放寄予厚望。与过去相比,未来几年改革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关键在于牢牢抓住“机遇、潜力、红利”这六个字,以改革的最大红利,抓住国内需求潜力的最大战略机遇,释放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
  2月1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改革红利──十八大后转型与改革的五大趋势”新书发布会。
  中改院院长、该书主编迟福林教授介绍,中改院每年都推出中国改革年度研究报告,选择“改革红利”作为2013年改革研究报告的主题,就是力图从消费主导、人口城镇化、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市场导向改革、政府转型与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改革政策决策,服务于改革研究。
  迟福林认为,未来5~10年的转型改革,有三点判断很重要:第一,关键是客观把握机遇、潜力、红利。未来10年,我们拥有巨大的内需红利与城镇化红利,但这些红利的释放都取决于改革红利的释放,取决于体制机制创新的进程。第二,要通过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关键是尽快实现五个方面转型改革的实质性突破:破题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破题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破题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破题市场导向的转型与改革;破题以优化权力结构为重点的政府转型与改革。第三,把政府改革作为顶层设计的关键,明确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尽快实现转型改革的新突破。由此才能使改革跑赢危机,才能真正抓住战略机遇。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指出,十八大后出版《改革红利》这本书非常及时,对实现“中国梦”很可能找到了一条路。这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提出了以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个方面为重点的综合改革模式;二是提出经济改革与社会改革紧密结合的改革路径;三是这本书特别强调了公民参与,这对凝聚改革共识,实现改革新突破非常重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从过去几年改革的实践看,由于既得利益格局的掣肘,改革可谓“举步维艰”。能否打破既得利益格局,以尽快形成改革路线图,正成为社会多方面的迫切期盼。他认为,《改革红利》坚持了改革研究的“问题导向”,从转型的现实需求谈改革,较好把握了转型与改革的客观趋势和主要矛盾,体现了转型与改革的有机结合,给出了十八大后改革的一个比较符合实际、也比较清晰的路线图,适应了十八大后开局之年对改革重大决策的现实需求。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我特别赞成本书提出的未来是“改革与危机在赛跑”的关键时期。这本书中提出的三个事关全局的改革:一是建立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过去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必须加快推进改革;二是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改革,这是建立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三是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要相信市场力量。总体上看,这本书提出了未来5-10年改革的路线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研究员指出,迟福林跟的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有三个特点:独立性、持续性、建设性。这本书也体现了这三个特点。这本书突出了改革这条主线,涵盖了五大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的改革路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释放消费潜力,还是推进人口城镇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高度依赖改革突破。总体上看,这本书的研究对凝聚改革共识,营造改革氛围,形成建设性改革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指出,迟福林教授主编的《改革红利》一书,按照十八大精神对我国改革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重点阐释,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一是着眼全局,立足长远,鲜明而系统的对改革红利进行了重点研究,这是国内第一本论述改革红利的著作,是迟福林院长领军的中改院这个改革智库20多年来研究改革问题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是对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清晰的研判,显现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三是该书既有战略规划,又有政策重点,既有行动方向,又有操作办法,体现了深化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要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产”中国》关注新兴社会经济力量 当代德语文学大师彼得·汉德克作品集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3 21:00,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