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13|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作家阎连科再入围国际布克奖长名单

 [复制链接]
阎连科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笑言将陪榜进行到底
阎连科(配图来自网络)
  (记者:田超)中国作家阎连科获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的消息公布后,再次激起国人对世界级文学奖的关注。昨天,阎连科称,自己习惯了作为各项文学奖的“陪榜者”,他笑着说:“我之前也获过很多奖项的提名,有的还是最后一轮被刷下来的,我要将陪榜进行到底。”

陪榜者姿态面对提名
  聊到这次被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阎连科称自己觉得多少有些意外,他说:“这两天也有朋友打电话跟我说这事,布克文学奖还是一个很大的文学奖项。之前亚洲人,好像只有石黑一雄拿过布克文学奖,他是日裔英国小说作家。”
  阎连科表示,这次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自己还是以“陪榜者”的姿态面对,他说:“我有点习以为常了,这就是一个陪榜的过程,之前也获过很多奖项的提名,我要将陪榜进行到底。”
  此前,阎连科曾多次被一些世界级的文学奖提名,近些年让他留有印象的也不少。有的是在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评选的最后一轮被刷下来的,有的作品入围了英仕曼亚洲文学奖,也是在最后一轮刷下来的。还有的作品在西班牙的一些文学奖评奖时也是陪榜。

新作有望在今年面世
  今年布克国际文学奖的评委由3人增加到5人,旅美华人女作家李翊云是本届评委之一,她曾创作了《千年敬祈》和《漂泊者》等作品。问及此前是否跟李翊云女士有过接触,阎连科说:“我不认识这位李女士,后来听朋友说她在美国写作,作品也有很大的影响,之前我对她是完全不熟悉的。”
  阎连科表示,这次提名不会给自己的创作带来多少影响,一个作家最应该做的还是安心写作。问及最近的创作情况,他说:“现在有一部长篇小说已经基本创作完成,到了修改阶段,如果顺利的话有望在今年出版。”阎连科透露,这部长篇作品还是大家熟悉的“乡村题材”,将用农村发生的一些故事来观照中国当今的社会现实。

☆ 相关资讯
布克文学奖简介

  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24日公布该奖项2013年提名作家名单,中国作家阎连科获提名。
  该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克里斯托弗·里克斯当天宣布,包括来自印度的U.R.阿南德穆尔提、美国的莉迪娅·戴维斯和瑞士的彼得·斯塔姆等9个国家的10位作家获得提名。
  今年的布克国际文学奖提名是1月24日在印度拉贾斯坦邦举行的斋浦尔文学节开幕当天宣布的。
  布克国际文学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奖金6万英镑(约合59万元人民币)。在世作家无论国别,只要具有不懈的创造性,且曾以英文写作或作品有英译本发表,均有资格参评。评选考量候选人的全部作品而不是某部作品。
  布克国际文学奖是英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布克奖的补充。布克奖每年颁发一次,获得者只限于英国、爱尔兰与其他英联邦国家作者。这两个奖项分别由两个相对独立的评审系统进行评比。 ●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韩国作家金爱烂获李箱文学奖 郭敬明首次当导演坦承压力大2013将推5本新书
4# 金佛山
 又亮又热 发表于: 2016-3-11 17:3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阎连科再入围国际布克奖长名单

  据英国《卫报》3月10日报道,中国作家阎连科入围2016年度国际布克奖长名单。这是阎连科继2013年以后第二次入围国际布克奖。
  另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则凭借讲述街头小贩爱情故事的《我脑袋里的怪东西》(A Strangeness in My Mind)也成为名单一员,该书中文版刚刚由世纪文景出版。另一位诺奖得住大江健三郎再次入围靠的是被翻译成英文的第16部作品《水死》(Death by Water),小说主人公以大江亡故的父亲为原型。《水死》中文版也已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据悉,国际布克奖短名单的六部入围作品将于4月14日公布,入围的每位作者和译者将获得1000英镑。而最终获奖作品将于5月16日公布,奖金为5万英镑,由作者和译者平分。目前入围长名单的13部作品是从155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作者来自12个国家9种语言。
  【入围作品长名单】
  《A General Theory of Oblivion》作者:安哥拉作家José Eduardo Agualusa,译者:Daniel Hahn;
  《The Story of the Lost Child》作者:意大利作家埃琳娜·费兰特,译者:Ann Goldstein
  《The Vegetarian》作者:韩国作家Han Kang,译者:Deborah Smith
  《Mend the Living》作者:法国作家梅里斯·德·盖兰嘉尔,译者:Jessica Moore
  《Man Tiger》作者:印尼作家Eka Kurniawan,译者:Labodalih Sembiring
  《The Four Books》作者:中国作家阎连科,译者:Carlos Rojas
  《Tram 83》作者:刚果作家Fiston Mwanza Mujila,译者:Roland Glasser
  《A Cup of Rage》作者:巴西作家Raduan Nassar,译者:Stefan Tobler
  《Ladivine》作者:法国作家玛丽·恩迪耶,译者:Jordan Stump
  《Death by Water》作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译者:Deborah Boliner Boem
  《White Hunger》作者:芬兰作家Aki Ollikainen,译者:Emily Jeremiah &Fleur Jeremiah
  《A Strangeness in My Mind》作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译者:Ekin Oklap
  《A Whole Life》作者:奥地利作家Robert Seethaler,译者Charlotte Collins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3-5-27 00:32:00|只看该作者

阎连科回应落选曼布克国际奖:作家要安心写作

  英国伦敦当地时间5月22日晚,第五届曼布克国际奖在伦敦揭晓,美国小说家、翻译家莉迪娅·戴维斯获曼布克奖,中国作家阎连科遗憾落选。
  布克奖创建于1969年,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曼布克国际奖始于2005年,为布克奖的补充,不限用英文创作的作品,只要是有英译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
  早在2011年,苏童、王安忆就入围了当年的曼布克国际奖,但均与该奖项擦肩而过。阎连科是第三位入围曼布克国际奖的中国作家。在当地时间5月20日伦敦文学节的“阅读之夜”活动中,阎连科用中文朗读了其作品片段。此前,阎连科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这次被提名会以“抛砖引玉”的心态面对,同时他认为这次提名不会给自己的创作带来多少影响,一个作家最应该做的还是安心写作。
  昨天,记者还从《莫言文集》的出版方精典博维文化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将于近期出版十五卷本的《阎连科文集》,收录小说及文论、散文等著作。
2# 四姑娘山
 楼主|红叶 发表于: 2013-3-25 12:09:58|只看该作者

阎连科入围"布克国际奖"王安忆苏童曾入决选


  (记者:江楠吴永熹)日前,第五届曼布克国际奖终选名单公布,包括中国作家阎连科在内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位作家入选。以前布克国际奖的决选名单主要由诸如多丽丝·莱辛、米兰·昆德拉、阿摩司·奥兹、乔伊丝·卡罗尔·奥茨等知名作家占据,相较而言,今年的终选名单则包括了很多此前国际知名度并不高的作家。
  本届的名单展现了极大的地域广阔性,除阎连科外,还包括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和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印度作家U.R.阿南德穆尔提(U R Ananthamurthy)、以色列作家阿哈伦·阿佩尔菲尔德(Aharon Appelfeld)、来自法国的玛丽·恩迪亚耶(Marie NDiaye)、巴基斯坦作家依提扎·胡塞尼(Intizar Husain)等。在这些人中,只有曾经两夺普利策奖的玛丽莲·罗宾逊在2011年入围过布克国际奖终选,其他人都是首次入围。而入围作家中,只有三位是用英语写作的作家。本届评委之一,作家兼评论家蒂姆·帕克斯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这个名单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意外。这十个极棒的作家,有九个我是在评这个奖时才第一次读到。”
  曼布克奖没有提名,其评选过程完全由评委会决定。与往届的一大区别是,本届的评委人数由过去的三人变成了五人,其中包括克里斯托弗·里克斯、蒂姆·帕克斯和华裔作家李翊云等。评委会认为,正是由于评委人数的增加导致了今年这份有点出人意料的名单,来自不同地域的评委对于本地域文学的熟悉程度,使得我们对于世界文学有一个更全面的关注。
  布克奖工作人员菲亚梅塔·罗科(Fiammetta Rocco)认为,今年的评选结果展示出评委们更青睐现代主义写作而非传统叙事。罗科说,“评委们对于那些对小说形式做出创新的作家非常感兴趣。”
  阎连科是第三位入围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在2011年布克国际文学奖中,中国作家首次被提名,苏童、王安忆双双入围,但最后奖项被菲利普·罗斯夺得。
  曼布克国际奖已经评选四届,今年的结果将于5月22日在伦敦公布。获奖者将获得6万英镑的奖金,而一位由获奖者指定的英译者也可同时获得1万5千英镑的奖励。之前的获奖者包括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斯、加拿大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尼日利亚小说家钦努阿·阿契贝和阿尔巴尼亚小说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 布克奖家族
  布克奖,或称曼布克奖(The Man Booker Prize),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也是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布克奖每年颁发一次,奖励当年度最佳英文小说创作,不限英国籍作者,但必须是长篇小说。与诺贝尔奖一样,只颁予仍在世的人。该奖从1969年开始颁发。
  曼布克国际奖(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为布克奖的补充,不限用英文创作的作品,只要是有英译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每两年颁发一届。曼布克国际奖于2005年创立,今年为第五届。

▲ 对话
  阎连科:我想《受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新京报:你知道自己入围曼布克国际奖了吗?
  阎连科:我也是从网上看到的消息。
  新京报:组委会没有事先通知你,是吗?
  阎连科:没有,就是网上公布完,一个朋友才告诉我的。
  新京报:你之前了解这个奖吗?
  阎连科:布克奖了解,全世界都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奖,但它的评选过程是什么就完全不知道了。就是它公布了这个名单,我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情况。布克奖好像是对一本书的,但曼布克奖好像是给整个的一个创作的什么奖。
  新京报:对,布克奖是只颁给英联邦国家的作家的,但曼布克国际奖是对它的补充,面对所有的国籍,可以是英语写作,也可以是翻译成英语的作品,你觉得是什么让曼布克奖关注到你?
  阎连科:我想这个奖应该是《受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受活》在美国被评为《纽约客》的好书,好像评论文章也蛮多,包括《纽约时报》都有专版的评论。所以我想《受活》应该对这个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我想还是别想拿奖不拿奖,这个奖也有一定的难度,我经常说第一首先我没有写得那么好,在国际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作家,第二我也是特别习惯于陪榜,这几年每年都发生这种情况,包括法国的奖、西班牙的奖、英国的奖,年年如此。
  新京报:《受活》在国外的影响很大,那国外对你小说的理解你觉得是准确的吗?
  阎连科:就对《受活》的理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令我意外的,它首先是在法国出版的,这本书因为语言的问题在法国换了两个译者,都是因为译了一部分觉得无法翻译,后来换成现在的译者,用两年时间翻译完成,在法国影响很大,几乎是一边倒的说好。我不懂法文,但是法国人都很喜欢(《受活》)这个语言,我就不太明白,但我是非常感谢译者。英文版是去年10月出版的,年底在澳大利亚出版,这个月,就最近几天在英国出版。我想他们的理解其实和我们非常接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只可以去想而不可以去说的意蕴,他们都会非常清晰地讲出来,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制度在文化上的碰撞,我们是不会去讨论这些话题的,他们都会讨论得很清楚,包括乌托邦问题,甚至比我们理解得更远一点,更深一点。
  新京报:你怎么看翻译对一个作家的影响?
  阎连科:我想作家还是首先要写出一个好的作品来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作品就什么都不要谈,遇到一个再好的翻译也没有意义。如果能写出一部好的小说,比如100分的小说,翻译没有那么理想,减10分也还有90分,减20分也还有80分,但如果你只写了一部60分的小说,翻译就非常困难,给你加上10分,也才70分。其实遇到好翻译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我是很幸运的,在法国、在英国、在西班牙、在挪威都是遇到了很好很好的译者,他们非常努力,让我非常感慨。包括在法国,《受活》的译者拿了他国家的翻译奖。
  新京报:你怎么看这次入围?
  阎连科: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为这个事情多高兴或者多不高兴,应该说文学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随着上一次王安忆他们被推荐,我这次被推荐,包括莫言拿奖,也许中国文学会被世人更加关注一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中国文学有多好,相反,不被关注就说有多不好。我觉得文学的好坏其实是恒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靠时间,即便入围,你也不一定拿奖,即便拿奖阎连科也还是阎连科,你的写作不会因为拿奖就显得特别有价值,而不拿奖就没有价值。因为年龄大了,无数陪榜的经验也多了,觉得这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19:4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