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等同于一次大考,张作霖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候就要到来了。该给袁世凯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才会让袁世凯对自己放心呢?思考再三,张作霖拿定了主意:装傻!
因为他知道,过于精明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信任的,聪明人不招待见,这往往是社会规律。张作霖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却对这一套了然于胸。
于是他在初次入京的时候就特意嘱咐卫队随员,在北京的八大胡同包下所有妓院,让随员在此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动静越大越好,目的是传到袁世凯的耳朵里。果然,袁世凯的耳目把张作霖在京的秽行丑闻报告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心中大喜,以为张作霖胸无大志,不过尔尔。
正式拜见袁世凯那天,张作霖更是将自己的表演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张作霖小心翼翼地走进袁世凯办公地──富丽堂皇的居仁堂。这时候,袁世凯还没有出来。他就在客厅里故意四顾张望,对什么都惊讶不已,好像乡巴佬进城,看什么都新鲜。
等到袁世凯出来时,张作霖表现得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仆倒在地,行了跪拜大礼。本来民国后,官场已经废止了跪拜礼,而行鞠躬礼了。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至今想起来还让人捧腹。袁世凯在和张作霖说话的时候,随意拿出一块手表来看时间,张作霖看到怀表,表现出一副从来没见过的好奇模样,伸长脖子左瞧右瞧。袁世凯心里暗暗直乐:连怀表都没见过,真是一个老土。为了表示大方,袁世凯当场就将怀表送给了张作霖,而张作霖更是表现出喜从天降、一副不相信自己眼睛的样子。
本来去见袁世凯,张作霖不得其门而入,就找到了老搭档雷震春。雷震春过去曾经担任东三省右翼总统,后来进京担任袁世凯的处长。
袁世凯随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问张作霖:“是谁把你引见来的?”张作霖装作毫无心机地粗声答道:“报告大总统,是雷震春处长,他过去曾经是我的老总统。”雷震春就站在旁边,听到这个话很尴尬。但袁世凯并不是为了问这个问题,而是要看张作霖是否刻意隐瞒。没想到这个张作霖如此粗鄙,没有一点心眼。
从此,张作霖就在袁世凯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个很好并不是说张作霖如何优秀,恰恰相反,他认为张作霖土包子一个,只要给他小恩小惠,此人必定是自己的铁杆心腹。通过这次接见,张作霖在袁世凯心中的地位渐渐得以巩固,也为他的下一步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张作霖的人生目标开始有了变化,因为小小的师长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他的眼睛里已经出现了东三省最高长官的大印。
1912年9月,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东三省西边宣抚使,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的军务。这是袁世凯的一招棋,袁世凯对张作霖还是不太放心,就对张作霖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策略。
然而,事实证明,他太小看张作霖了,那个装了一回刘姥姥的年轻人,心机深沉,表演逼真,而且手段高明。张锡銮很快就领教了他的厉害。张作霖、张锡銮是表面逢迎,暗地里却处处排挤。张作霖只是个师长,不过这一师的官兵只听他一个人指挥。他还故意泄露消息给新闻媒体,说张某人多次秘密进京,想要得到奉天将军的职务。按说这都应该秘密进行的,怎么还要故意泄露呢?原来,他就是做给张锡銮看的,目的是想给张锡銮造成一种压力,以便逼迫张锡銮自动要求调走。
张锡銮感到自己的处境很尴尬,兵权不在自己手中,说话没有分量,老是受人家的窝囊气也不是个滋味,于是就向袁世凯提出辞呈。袁世凯不得不将他调走,同时另外任命了一位盛京将军。而这位注定将会作为张作霖升官路上的一片鲜艳的绿叶,他就是段芝贵。
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属于段祺瑞的铁杆皖系人马。1913年授陆军上将,任陆军第1军军长。1914年授彰武上将军,署理湖北军务。他这次是和张锡銮对调。1915年8月,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又封为一等公。
段芝贵不仅是袁世凯的心腹,他和张作霖还有一段交情。原来,在张作霖受抚时,段芝贵的父亲曾出过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段芝贵有恩于张作霖。可见,袁世凯的这个安排,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段芝贵走马上任,只带了少数人来奉天,当天下榻于张作霖第27师的司令部,以表示对张作霖的信任。张作霖是了解段芝贵的来历的,硬碰肯定不行,所以应该等待最佳时机。因此,他表面上对段芝贵毕恭毕敬,还时不时地拿出白花花的银子贿赂,又派人四处搜集珍稀古玩送给段芝贵。慢慢地,段芝贵对张作霖放松了警惕。接下来,张作霖真正的大戏开场了。
第一场:序幕。主角:张作霖、袁世凯。主要故事情节:袁世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皇帝,当即遭到全国的反对。同年12月底,逃出北京的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首先举起反袁的大旗。此后,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起兵讨袁,一致要求取消帝制。在四面楚歌之时,袁世凯想到了向他表忠的张作霖,他要求张作霖出兵湖南,并许诺以后可以封公封侯。这是袁世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张作霖满口答应,表示自己一定尽全力消灭叛乱的军队,让洪宪皇帝这个位置坐得踏踏实实的。袁世凯满心欢喜,但突然张作霖面露犹豫之色,袁世凯问他原因,张作霖吞吞吐吐地说:“我出兵打仗绝对没有问题,可是他们势力很大,我的兵力不足,最主要的是我缺少武器和钱啊!”
袁世凯安慰他:“没问题,你要钱我给你钱,你要枪我给你枪,你只管放心上前线!”很快,袁世凯就将张作霖要的银元和军火全部一股脑地给了张作霖,并叮嘱他尽快出兵。张作霖满载而归后,早就将袁世凯的话抛到了爪哇国去了。过了一段时间,袁世凯没看到张作霖一点出兵的动静,便发电询问。张作霖似乎这才想起这事来,但他不慌不忙,用一天的功夫组织了一个“公民请愿团”,让他们在大街上游行,高喊:“奉人治奉”,反对张作霖离开奉天。然后他就给袁世凯打电话说:“您看怎么办?我实在走不了啊!我要是走了,没准奉天又让革命党人占了。”
袁世凯心中暗说不妙,自己好像上了张作霖的道了,但是现在木已成舟、生米煮成了熟饭,他又能怎么样呢?张作霖说的也不是没道理,现在全国都在反对他,奉天也不是世外桃源,也的确需要一位强力人物坐镇。想来想去,只好罢了,但是袁世凯可是太心疼那批军火了,还有他白花花的大洋啊!但老江湖袁世凯当然知道,这个是不可能回来的了。
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不得不取消了帝制,但依然把持着大总统的权力不放手,不过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张作霖的政治嗅觉极其敏锐,他立马意识到袁世凯不行了,准备抛弃他。另外,他必须干一件小事。
第二幕:驱逐段芝贵。导演:张作霖;主演:张作霖、冯德麟、段芝贵。
张作霖布置军队于某夜开枪,然后假意到段芝贵处报告,说冯德麟要率28师部队进城,惩办帝制祸首段芝贵,自己的实力无法制止,段芝贵十分紧张。张作霖就“好心好意”劝段芝贵先躲一躲,段芝贵觉得不错,便马上电报发给中央请求离开奉天。得到批准后,段芝贵随身带着巨额官款和一些军火,乘一列专车逃往天津。
这些情况张作霖和冯德麟看得一清二楚,但就是假装不知道,还特派孙烈臣旅长率一营兵护送,随后让28师的一个团在沟帮子车站拦截了专列。团长邱恩荣上车,以奉天军民的名义,拿出了两封电报给段芝贵看,说的是奉天人民正在大游行,要惩办帝制祸首,现在发现已经携带官款二百万逃走,请求旅长派兵就近截留,押送回去。
段芝贵赶紧把把中央发来的批准电报拿给孙旅长看,孙旅长故意说:“哦?有这事,你等等,我去问问。”一去就不回来,留下段芝贵在站台上苦苦等待。他是越等越心慌,越等越着急,生怕夜长梦多,赶紧自己主动将官款和军火卸下,堆在站台上。
好半天,孙旅长终于回来了,他报告段芝贵说“奉天各界人情汹汹,一定要截留专车押回奉天,经张代督(张作霖)婉商多时,才答应不扣专车,但官款和军火务须点清留下,并电请中央查办。”段芝贵无法,连忙点头认可,下令将所带的两百万官款和军火卸下,交由邱团长清点带回。
看见目的达到了,张作霖就指示孙旅长放行,段芝贵就这样灰头土脸地离开了奉天,躲进了天津租界。
现在奉天又成了权力真空,急需找人上任。可是想来想去,袁世凯都没有准主意。因为奉天闹得很凶,声称绝对不接受外人来治理奉天。看来只能在奉天本地找了,可是真正合乎条件的似乎只有两个人:冯德麟和张作霖。他犹豫不决,就问段芝贵的看法。
搞笑的是,受了这般窝囊气的段芝贵还蒙在鼓里,一直以为是冯德麟和他作对,是张作霖救了他一命。所以回到北京后,在袁世凯面前对张作霖是好话一箩筐,但却切齿痛恨冯德麟,于是极力主张任命张作霖。
1916年4月22日,袁世凯下令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就这样,张作霖凭着自己的演员天赋,成功得到了奉天最高统治权力。
本文摘自:《威震东北张作霖》作者:元坤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