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79|回复: 0

[本科王利:中国大学的当下困局

 [复制链接]
表情迷茫的女大学生
  在欧洲,现代大学的起源与市民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
  市民社会经历了从经济上的商业社会向政治上的公民社会的转变,是理性化原则不断扩展的产物。市场经济要建立在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之上,同时又在不断推进着生活方式的理性化。以经贸活动为例,贯穿着所谓“数目字管理”(黄仁宇语),就是要用理性计算抵御风险,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来考察交易对象,建立成本收益分析,力求将不确定因素控制到最小。借用新制度主义的说法,为了减少交易成本,当很多交易对象不甚熟悉时,不得不建立一种身份认证机制。
  在根本上,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相互信任之上的契约关系。于是,各种社团组织开始充当起中介作用,借以提供信任资质。加入某一社团即意味着具备某些品质,或认同某些标准,这些社团就成为一种中间团体或中间力量,现代大学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中间力量的组织核心。一言以蔽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源生于市民社会的内部,现代大学得以成型。这是理性化的重要成果,在知识生产、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尤以德国、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建立为盛。由于大学作用日益显著,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社会力量纷纷进入其中,使得大学呈现出复杂的面相:一方面,依靠与市场联合,大学不断加强供给能力,逐步挤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空间;依靠与政府结盟,大学生产着政治精英和主流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凭借对反市场力量的包容,大学显示出独立自主的姿态,以避免受到激进性力量的攻击;凭借对政治异见的容忍,大学充当起自由思想的保护者,发挥着左右逢源的优势。
  在非西方社会,建立现代大学往往是各国决心走向现代化道路时迈出的关键一步。大学往往担负着培养新型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的重任。正是因为这一目标异常明确,非西方社会的大学更具国家主导的性质,更依赖官僚体制的支持,也更直接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通过近百年的发展,现代大学这个外来事物,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的社会机体之中,如同轴心一般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的每一次改革发展都与国家目标的调整休戚相关,无论是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旨在与中国工业化进程相配合,还是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与改革开放步调一致。而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享有特殊的地位,甚至成为一种意识形态霸权。国家主导的市场原则几乎将整个社会纳入自身支配之下,大学也未能幸免。
  从1999年开始推行的大学扩招,与教育产业化的政策设计密切相关。很多人曾经天真地以为,为了纠正大学的官僚化倾向,必须引入市场化原则,加强竞争,优胜劣汰──不仅在招生、专业设置、学生就业方面按市场竞争的模式运行,在教师的聘用、考核上,也得按市场模式改革。结果却是,大学的官僚化趋势与市场原则不仅相安无事,甚至联手共进,将中国的大学变为一个独特的政治经济载体。它所奉行的逻辑,既非单纯的学术科研规律,也非高等教育通则,而是被官僚化修正过的“价值规律”。它的真正客户,既不是广大学生和家长,也不是各种用人单位,而是可以为其提供资金和资源的各级政府和利益集团。它甚至可以忽略社会就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期待,按照自身的逻辑制造需求。比方说,近些年,大量理工院校多、快、省地建立起各种“投资小、见效快”的文科专业,不仅可以扩大招生规模,还可以争夺政府补贴。
  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已接近3000万,每年毕业生接近600万。这600万毕业生来自上千个不同的专业,但最后,有7%左右进入政府部门,20%左右从事销售,与所学的专业基本无关。以法学专业为例,一直属于热门专业。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法律人才的需求缺口将十分巨大。现实却是,法学专业连年被评为最难就业的专业。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为85%,排名倒数第一。去除掉继续读研的30%左右的学生,实际就业的法学专业学生在55%左右。而在这之中,又有15%左右的学生是转行做了销售。与法学专业境遇相似的,还有计算机、生物工程、动画设计等热门专业。现在,大学内部学科划分愈发细致。表面上看,这种情形既与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相适应,又与就业市场的变化相一致。实际上,学科专业化并未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专业化能力。从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多方反馈的信息都在显示,大学生们不仅缺乏足够的专业训练,也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学科专业化造成了知识积累的细碎分割,文科生缺乏基本的科学常识,理科生缺乏基本的历史素养。
  市场原则与权力逻辑对大学的控制,还体现在市场与权力联手塑造大学生的“三观”。它们为年轻人规划人生的道路,用不断升级、精致入微的成功学来引诱人;它们提供各种标准与价值来引导人,使人沉湎于功利;它们安排纷繁多样的工作来考验人,使人无力反抗。市场与权力对人的异化,正在决定着青年学子的身心。学生之间的些许摩擦,就能演变成暴力冲突,以至于现在人们流行的是相互调侃,感谢同屋室友的不杀之恩。人与人之间,也演变为一场生存竞争游戏中的敌友关系,剩下的只是利益,而无关乎友爱、尊重和责任。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现在的大学教育是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早熟、老练、精于计算、善于表演,哪门课容易得高分、哪些实习经历可以加分、哪些证书有利于申请出国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如何在学生会不同派系斗争中胜出、如何获得上级领导的青睐、如何争取各种项目资源是他们熟悉的技艺。这源于市场和权力对个体心性的塑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既是弱肉强食的市场化原则最坚定的拥护者,更是权力中心的官本位最强大的后备军。他们漠视理想和信念,对于崇高的东西缺乏理解能力,对于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内容缺乏兴趣。
  总体而言,市场与权力对中国大学的宰制,造成了三大问题。首先,是知识的自我矮化。古典时代,人们追求关于人生和宇宙的“整全性知识”,这是一种试图探求真理或“道问学”的世界观。现如今,在复杂的分工体系下知识成为一些信息片段,业已放弃了对德性完善和人格培养的期许。知识人也丧失了自信和勇气,成为市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谋生者。其次,是行动的效果主义。改造社会的理想被当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被摒弃,长远的人生筹划被视为超过人的理性能力而被否定。市场原则使人们相信立竿见影的行动才符合成本分析的逻辑,权力取向又使人们热衷于最能见效的短期行为。最后,是知识与行动之间的严重割裂。市场原则支配下的知识体系,细碎残缺、急近功利,无法为青年人提供行动的指南。权力逻辑又使人们质疑书本上的大道理,转而求助于各种生活经验中的潜规则。知识与行动变成两张皮,既无法帮助大学生们应对现实生活的空虚乏味,又不能抵御不期而至的困难和痛苦。
  必须承认,中国大学教育一直处于一种尴尬境遇。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其中充满问题,必须改革。但另一方面,无论进行何种改革,都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为各种利益所裹挟,寸步难行。平心而论,对于每一个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而言,不仅期待学到一种赖以谋生的手艺,更希望能借助大学的力量培育出自我的健全人格,探索出可以安身立命的伦理道德。显然,现在的大学教育很难满足这个要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麦家谈随笔集:好作品是烂作品堆出来的 郭德纲亲笔人生回顾 《过得刚好》上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29 06:5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