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73|回复: 1

[李商隐:相见时难

 [复制链接]
8 y' V5 j5 x3 ? http://www.phoer.net
  政治伤神,爱情伤心,李商隐为此纠结了一生,百转千回,把郁积心底的情思写成一串恢宏的谜语。不管是政治的情,还是男女的情,或是其它形形色色的情,情这东西,到最后,终究是满地碎片,一片狼籍。既然这样,就统统把它们变成谜吧,写进诗里,让你们猜。猜一千年,猜一万年,还是猜不出谜底。那些谜本身,已化作混沌,化为沧海蝴蝶,化为蓝田日暖,化为捉摸不定、稠密无边的意象。
http://www.phoer.net 6 l1 b" c/ B6 R2 f* s" {  李商隐自幼随父亲来到江南,在“花落一川烟雨”的好风景中度过人之初始的岁月。可是,刚到读书年纪,家里就遭了难,大约九岁时,父亲去世。想象一下,在唐穆宗长庆元年,一个小小少年,打着白幡,冒着风霜雨雪,从南到北,行过千山万水,把父亲的灵柩从江南引回故乡郑州。这是多么悲凉而艰辛的行程啊。& V8 e9 o' I) G7 i# A2 ? http://www.phoer.net
  为父守孝三年,当他脱下麻衣时,才是一个12岁的孩子,生为长子,他必须担负支撑门户的重责。天下之大没有可容他的地方,九族之众没有可以倚靠的亲人,在没有父爱笼罩的环境里,李商隐逐渐长成了一个隐忍的青年。山涧溪水缭绕,倒映着月光的小溪如同一条环绕的玉带,他于是给自己封号为“玉溪”。这默默流淌的溪水恰似他的心,这便是李商隐,一个有才有貌的翩翩少年,清瘦、颀长、孤僻、忧郁、含蓄。- p, M* {" M5 V9 g- p+ `) P7 D/ i http://www.phoer.net
  就在李商隐一边为人抄写文书、舂米,一边苦读的时候,他的诗文也在乡里流传开来,最终传到了河阳节度使的耳朵里,这个人就是影响李商隐一生的令狐楚。李商隐走进了令狐楚的幕府,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待遇。令狐楚对李商隐的赏识、爱护、培养,可以说真是做到由衷关怀、无微不至。他手把手地教李商隐写骈体文,让李商隐跟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学习,资助他进京参加科考,甚至临终前更委李商隐以代草遗表的大任,并嘱李商隐奉丧回长安,完全把李商隐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身为一方诸候,以令狐楚的声望之尊,权位之隆,如此厚待恩顾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却富有才华的年青人,不要说在唐代,就是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也是不多见的。
http://www.phoer.net & n0 j% k- B7 @6 Q$ c8 O  自小失去父爱的李商隐心悦诚服地认了令狐楚这个干爹。“拼爹”自古就是一种成功的捷径,李商隐“拼爹”这道程序完成了。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绹,待李商隐如同亲弟弟。8 |+ L9 s' z8 T) g+ t http://www.phoer.net
  李商隐17岁时入令狐楚幕府,那时令狐绹已经35岁。当令狐绹见到父亲极力夸赞的李商隐时,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感触?令狐楚可以凭借《才论》、《圣论》读出李商隐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学养,读出这位少年的凌云之志,而令狐绹可以么?当父亲将李商隐的文章放到他面前让他学习,并夸赞说,写出这些篇章的少年是不世之才。阅览完毕,令狐绹既疑惑又敬佩,同时还有几份羡慕嫉妒恨。父亲将李商隐带到他面前,反复叮嘱,要与其一起读书同游,妥善照顾。出身士族的官宦子弟与遭遇家庭变故、佣书贩舂的艰辛少年,他们之间交往的情感基础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由相识到相熟,由相熟再到相知,总该有些底色。但是,不管怎样,令狐绹竭尽全力给李商隐提供积累人脉的机会,凡是令狐家的朋友,都是李商隐的朋友。令狐绹此时仕途畅通,已经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http://www.phoer.net ; Y4 \. C$ p5 I/ w5 L7 L6 J$ Y5 c  还很年轻的李义山很快尝到甜头。唐文宗开成二年,25岁的李商隐在前三次连续名落孙山后,第四次参加大唐科考。主考官是令狐绹的铁哥们,他问令狐绹:“你有什么亲友需要照顾的?”问了三次,令狐绹次次毫不犹豫地回答:“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得到令狐绹暗中助力,李商隐高中大唐进士。在科举成功就意味着可以从此有机会进身仕途走向通达的唐朝,这本来是李商隐春风得意的绝妙契机。
http://www.phoer.net $ V: w& Q, K" U. I. {" M4 g$ x+ U  ]1 F http://www.phoer.net
& K- n& d; K6 W0 Q7 |" f  z4 n1 D8 } http://www.phoer.net
  就在他前途露出曙光的那一年,恩公令狐楚去世。在这节骨眼上,李商隐做了一件“坑爹”的事。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甘肃泾州进入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欣赏不已,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王茂元是“李党”的关键人物,跟令狐楚所属的“牛党”派系是死敌。令狐楚对李商隐恩重如山,可如今恩公尸骨未寒,李商隐就投奔“反对党”并娶了政敌的女儿。他的行为,在“牛党”中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改换门庭和忘恩负义之举。于是,本已科举及第的李商隐在复审时被除名了。7 c' k7 B' |6 A" R* @- n, O" U' @  l http://www.phoer.net
  这时,正是“牛党”春风得意的时期,权力格局对被众人普遍视为“叛徒”的李商隐极其不利。李商隐参加了吏部招录公务员的考试,在岳父王茂元的运作下,他很幸运地过了吏部这一关,但在上报中书省时,上级官员在李商隐的名字前批示:“此人不堪任用”。这是绝无仅有的,一般吏部录取的人,中书省是不会阻挠的。直到第二年,才通过重新考试,在秘书省得到一个低级官职,却又因为处境艰难而辞职不干。显然,他进入王茂元幕府并娶王女为妻的选择,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政治上,李商隐太不成熟了,他站错了队,跟错了人。李商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代价竟然是一生的代价。
http://www.phoer.net 5 E$ e7 f" N; i  晚唐的政治肌体中,与宦官专权并生的毒瘤,就是官僚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长达四十年,两党之争旷日持久,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衰败的唐王朝被消耗得虚弱不堪。两大党派别各自结党为营,互相排斥,勾心斗角。穆宗时期牛僧儒为相,于是排挤李德裕,把他贬为地方节度使;武宗即位,李德裕为相,又把牛僧儒贬到地方去了;后来到宣宗时,“牛党”又得势,直接把李德裕贬死崖州。牛僧儒还朝的时候病死。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四十年党争,一片惨烈。从朝廷高层到地方小吏,不计其数的人有意无意卷入其间,为此一生大起大落乃至蒙冤至死。李商隐原本无意介入这场争斗,但命运还是将他推向残酷的党争漩涡之中。
http://www.phoer.net 2 M$ e6 G+ k# T  李商隐的运气一直背下去。好不容易时来运转,“李党”重新得势,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的充分信任,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期待着受到重用的机会。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大唐的伦理和法令,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挤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前途的打击是致命的。他闲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等到守完母丧,该出来了,可又一轮党争轮替上演了。李党下野,牛党上台。李商隐的政治作息规律正好与两党的轮替错开,见过命运这么开玩笑的吗?错过了对他有利的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再度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接着祸不单行,岳父王茂元病故,李商隐的处境雪上加霜。
http://www.phoer.net   x% M' D9 u1 H, D$ d6 K/ i% M  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他一直沉沦下僚。在中央混不下去了,就只好转到地方寻找出路,在各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角色。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二年去世,三十年中有二十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他在幕府游历的动荡岁月中逐渐耗尽全部的政治热情。
http://www.phoer.net 7 b  _4 B4 B: f  他跟随着被贬的“李党”官员、宰相郑亚去了桂林,投身郑亚幕府中。很快郑亚再次被贬官,他也随之而失业。李商隐不得不回到长安。穷途潦倒之际,再不能保持最后的矜持了,只能写信求助于旧日的哥们令狐绹。令狐绹一路加官进爵,李商隐却始终失意落魄,令狐绹成了李商隐怎么也过不去的一道关卡,李商隐不得不写信给少年时代的这个朋友谋求生路。令狐绹还念旧情,施予援手,提拔李商隐在京城做了个小官,但友谊是不可收拾了。在“牛党”得势独大、“李党”全面终结的政治形势下,令狐绹没有用自己日愈显要的权势打压挤兑李商隐,反而帮助他顺利返京调选,对李商隐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但李商隐是纠结的,自尊心无法承受,到头来还得向令孤家的人乞怜。况且,当年27岁时是县尉,兜了一大圈,如今37岁还是县尉。
http://www.phoer.net 6 @2 g% t( d4 k  唐宣宗大中三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虽然曾得到过府主的器重,但终被视作一个文牍之才,不到一年,卢弘止病逝,李商隐不得不再次另谋生路。& z+ M3 U: d  e  V% r. Y3 j6 \0 x  T) p http://www.phoer.net
  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四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亡故,子女寄居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人格和内向型性格,使他格外多愁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都能随时随处引发他丰富的情感震荡。“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http://www.phoer.net : D: K. v, t  [. ?6 m; Q  困苦之中,李商隐又一次求援于已任宰相的令狐绹。令狐绹对李商隐的陈情于求很快作出反应,引荐李商隐做了太学博士,官阶是正六品上。这个品级并不低的职位,实际上是李商隐一生当中所任过的级别最高的一个正员官职。8 x+ d  D5 ^7 k2 e: Y( V( m http://www.phoer.net
  还是在令狐绹的推荐下,他被西川节度使柳仲郢聘到四川的梓州幕府。这一年冬天,李商隐又得上路了,去四川寻求最后的政治前途,此时,妻子已经离逝,再也没有人替他整理衣裳,再也没有人与他共剪烛花,凄凄惶惶乘舟西行,遇到的只有那巴山那断魂的夜雨。梓州长达四年的幕僚生涯中,大多数时间他在郁郁寡欢中度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刘维开教授谈蒋介石如何丢掉大陆 《质数的孤独》作者最新作品《人体》出版
2# 四姑娘山
 楼主|现代家里蹲 发表于: 2013-7-15 18:40: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http://www.phoer.net + k  p5 @( W4 O9 v" _" f  正统的儒家道德观无法原谅李商隐的忘恩负义,从唐末对李商隐诗文的恶评开始,《旧唐书·文苑传·李商隐》中多次提到时人责难李商隐“背恩”、“无行”、“无特操””、“恃才诡激”;宋代学者更是认为,李商隐在人品上无操守,在诗品上流于绮艳。, j6 c: v" ]8 U6 U$ a4 x: U http://www.phoer.net
  李商隐真的是一个见利忘义、冷血无情的势利小人吗?他真的是一个在投降和背叛之间见机滑翔的“蝙蝠”吗?这时候,用儒家的仁义观来规定和解释人性,可能很教条,也很不公平。李商隐自有委屈,李商隐是个敏感的才子,处于被援助被恩赐的位置,对他未必是一种幸福,那些早期对令狐家族感恩戴德的诗,或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他内心无时不刻不感到某种压力。寄人篱下的生涯只会强化他的纠结和忧郁。毕竟,做王家的女婿和做令狐家的义子,感受和地位是不一样的。才子大多自视甚高,对自己的获得,常常觉得理所当然。以考中进士为例,固然是令狐绹为他出了大力,但是难道以他的才学,不配当个进士吗?对于恩惠,施予者和接受者的计算方式常常不同。在中国古老的年代,真正的文人是最难收买的一类人,他们有时候看上去聪明懂事,仿佛深谙世故,却会在突然之间荒腔走板,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办事。你跟他讲官场规矩,讲保持队形,他跟你讲真性情,讲个人意志。
http://www.phoer.net % P" V4 O* K0 T0 a: ]8 O  曾经亲如兄弟的李商隐与令狐绹后来形同陌路,虽然令狐绹一直遵照父亲的遗愿,从未放弃过对当年这位义弟的热忱帮助。他们最大的分歧,是对于双方关系理解的分歧。令狐绹的理解是官场式的,你得了我家的恩惠,你是我们的人;李商隐却是文人式的,那只是我的寄寓之所,我不过是个过客。有史以来,争议不一,后世的研究者们分别显示自己的价值倾向,有的挺李商隐贬令狐绹,有的扬令狐绹抑李商隐。这两个人,其实无所谓谁对谁错,各站各的队,各走各的路,各是各的命运。
http://www.phoer.net 8 D: r' V' x# n( R# ]8 O1 q  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了爱情。李商隐在政治利益和爱情之中,选择了后者。这是多情才子很容易犯的“错误”。李商隐结识了王茂元的小女儿,那神态身姿,集青春与成熟于一身,令他梦萦魂牵,那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奇妙的“眼缘”,他开始了深情的浪漫追随,写诗透露自己思慕王家小女的苦闷,“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为此,李商隐特意托朋友做媒牵线,这桩才子佳人两情相悦的姻缘赢得了王茂元的赞许和成全,李商隐如愿以偿。后世评价李商隐做了王茂元的女婿,因此断送了仕途,是做了此生最大的一件蠢事。这样的看法太势利,李商隐为了爱情,被卷入党争漩涡,他一生的仕途都受累于此,但他从未后悔过。9 Y9 x: ^& {$ d7 k  _5 F http://www.phoer.net
  相反,对于妻子王氏,他深怀愧疚。与王氏结婚后,李商隐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奔波,聚少离多,一直穷愁潦倒,生计艰辛,从未使妻子宽心过一天。但王氏一直任劳任怨,默默支持他。李商隐生性多情,但当他与王氏结婚之后,对爱情专一执着,与妻子感情深笃,从未有窃玉偷香之事。王氏死后,李商隐在四川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佳的年轻乐伎张懿仙赐配给他。当时李商隐正值中年,丧妻逾岁,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李商隐因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独居至死。妻亡之后尚能如此钟情自守,妻在之时更无可能轻佻放浪。
http://www.phoer.net , j8 F: v* H* m! o! A2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夜雨寄北》,多么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李商隐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诗中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李商隐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更足以见得他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 Q  v, ^4 q4 }5 o  d& I http://www.phoer.net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的这首千古绝唱,到底是他在妻子生前所写的思念诗,还是在妻子死后写的悼亡死,一直难有定论。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著名的一首寄情诗。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表达了心底对妻子的绵邈深情。
http://www.phoer.net 9 ?6 K6 `; [7 o  你们信不信,能写出这样两首诗的人,会是忘恩负义之人?
http://www.phoer.net 6 c& z0 [. L. X2 A. [1 i0 a( e  o$ w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y+ S' W& ?; s$ _- y. r  李商隐在唐代文人中,属于私生活相对保守的一位。除了结发妻子,他一生中最广为人知的两段感情,分别是和宫女宋华阳和富商的女儿柳枝,而且都在婚前。6 K4 ~8 N1 k- G http://www.phoer.net
  第一段恋情是李商隐23岁那年。宋华阳原是一位宫女,随同玉真公主在玉阳山入观修道。唐文宗大和九年,由帝王和宦官正面冲突导致的“甘露事变”爆发,仕进之途受阻的李商隐“志在玄门”,跑到河南济源县的玉阳山一带学道,认识了女道士宋华阳,这是一个使他终身难忘,付出了无限真诚和全部灵魂的初恋情人。他们一见倾心,产生了浓烈的爱恋,“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李商隐觉得自己如醉如痴地爱上了天上谪落的仙子,倾听了一首云中传来的乐曲。他的眼睛再也看不到昼与夜的区别,只有思念如海,茫茫漫过。紫云之阁,碧霞之城,城阙林立,曲栏环护,千年古松掩映下的山中仙宫,缭绕着袅袅慧香,全都成了李商隐爱情的迷幻境界,辨不清是梦是实,只是一片心旷神怡。这段最后无果而终的男女之情,带给李商隐无穷丰富的艺术灵感,《碧城三首》、《过圣女祠》、《河阳诗》、《重过圣女祠》等,分明都是李商隐为纪念这段情而作。
http://www.phoer.net - t2 M2 f) R9 v- l& x  另一段情的女主角名叫柳枝,初遇诗人时才十七岁,洛阳富户之千金。李商隐在当时是小有名气的青年诗人,深受大批文学女青年的追崇。面对柳枝的大胆追求,李商隐欣喜若狂,一口气写下了四首关于他与柳枝相爱的诗作。“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那一字一句中溢出的是他的无限伤痛,那是一种刚刚得到而马上失去的苦楚。诗里传达出他对柳枝的深深思念,悉心体贴,为她的命运担心,并为自己不能与她结合而感到无尽遗憾。3 _  M+ Q- q% ]- s: |: D http://www.phoer.net
  可见,李商隐绝非无情无义之徒,恰恰相反,他是一个长情重情的人。这在他的政治生活中如出一辙。牛党中的萧浣、杨嗣复被贬时,他曾前往贬所探望。唐武宗会昌年间令狐绹失势时,李商隐与他的交往反而密切一些。李德裕被贬之时,李商隐毫无顾忌地为其文集作序,对失势者的政绩人品给予崇高的评价,为一个被当政者严密监视下的下台宰相大唱赞歌,这需要不凡的胆识和气魄。仅此一点,便可相信李商隐不可能是趋炎附势之辈。写史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嘲笑他对“李党”的忠心耿耿,但我们也看到本可抽身另觅高枝的他,一直陪着李德裕一党走到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的坚持与勇气是让人动容的。
http://www.phoer.net 6 V. ^5 G0 O3 O$ }  对自己早年结识并受恩于令狐家族这一事实,李商隐一生都很纠结。在令狐楚身前和死后,李商隐对这一段际遇,曾经充满感激之情和报恩之心。此情此心,屡屡见之于李商隐所写的诗文。但随着李商隐政见立场的改变,随着他自己人生际遇的挫折,他对令狐楚的态度也改变了。从李商隐晚年写的两首诗,可以概见这种改变。“当时自谓宗师妙,今日唯观对属能”,又说“平生误识白云夫”,明白道出李商隐以认识令狐楚为人生大误,悔不当初之慨溢于言表。4 [( A& r  Y1 s1 `8 D http://www.phoer.net
  或许他只想以忠君爱国为己任,认为结党营私为可耻的;或许他太弱,不堪人事,载不动那翻云覆雨、云诡波谲的官场政治;或许他不想介入晚唐血雨腥风的朋党之争,只想做个逍遥派,虽然在政治斗争中永远没有逍遥派。1 X! F# }# L+ L7 I+ r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3 b0 F$ y" C/ I0 j; R0 M. i; n
http://www.phoer.net 6 l) O+ ?9 Z0 Q4 u7 F& Y3 E# X1 j  那一场巴山夜雨后,李商隐不再有爱情,也不再有事业,他在四川凄凄惨惨待了四年,于唐宣宗大中九年,回到长安,谋了个盐铁推官的闲职,最终回到家乡。然后,默默地死去。死于深秋,死于折磨他多年的疾病与积郁。死的时候,家无余财,灵柩停在空落落的堂上。留下一滴眼泪,在日照下飞为云烟;做了一场大梦,用一朵花开到花落的时间。蝴蝶已随杜鹃飞走,唯留下颤抖的弦,一声声,一声声,诉说着曾经惘然的华年。
http://www.phoer.net 3 o; X1 M  t: @4 _5 l  人生很短很苦,李商隐活着的短短四十五年中,唐朝竟然换了六个皇帝。有的被宦官杀死,有的口服丹药“成仙”了,有的力图改革以失败告终,也有的励精图治却回天无力。大唐结王朝束了,中原四分五裂,战火流离,民不聊生,长达120年。
http://www.phoer.net 3 Q; [, `& j; P, D6 p; H  文人不遇,缘于他是文人。古来才命两相妨,说是才高命薄也好,说是英年早逝也罢。也许在他活着的时候,用世俗评价标准来看,李商隐是失败的,令狐绹才是成功人士。一千多年的历史终究还是涤荡出真相,李商隐,这个被晚唐两党政治斗争不幸裹挟的苦命才子,最终以诗学和美学的价值胜过了他同时代的一切王候将相,当然也胜过了令狐绹。在唐以后的中国,世世代代流传李商隐那些神秘、怅惘、朦胧、梦幻、晦涩、优美、真挚的诗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首首缠绵悱恻,一句句落地有声。
http://www.phoer.net + o' |' _: Z$ B" Y  在中国的诗史上,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李商隐这样褒贬毁誉集于一身的人,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被误读千年、曲解千年的人,更找不到一个像他这样因为一首诗被争论、被猜测了一千多年也解不开谜底的人。在一片颓靡的诗国晚景之中,出现了这个令人惊艳的诗人,他以天赋之才开辟另一番天地,将自己细腻、深微、广博的厚重情感融入。并且,自他之后,再无人能臻至此境。李商隐的许多诗作,因为语言隐晦,用典繁密,其中诗意往往难有确解,历来众说纷纭。妇孺皆知的成语“心有灵犀”来自这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后世认为这首诗不知所云,没有人知道李商隐和谁“心有灵犀”。
http://www.phoer.net ; q4 T0 l! a  w  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李商隐的性格是内向自卑的,他的浪漫情怀无法像华清宫的温泉,庐山的瀑布那般倾泻而出。只能在曲折难解的意向下,孤独地抒发自己的款款深情,真挚而又脆弱敏感的爱恋,在无情的风雨人生中,显得极为易逝和易碎,只得寄情于那穿越时空,虚幻而又美丽的高唐神女,沧海蓬莱等奇情想象构建的缥缈温柔梦。他以自己荧彻玲珑的触觉,以冷艳而又忧伤,富丽而又婉转的秀灵文字,勾勒出镜花水月,琼楼玉宇般不可捉摸的清虚意境,始终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只能说似懂非懂,却有强烈震撼的共鸣,为诗人一往情深的痴情而感动,为诗人无怨无悔的追求而伤怀。李商隐的诗歌与性情,就像他的号玉溪生一样,有如温润的美玉,静静地躺在细水长流的小溪中,曲折地流过清灵的山谷,最终消失在雾气深锁的一片朦胧当中,不知向谁倾诉诗一般的爱情故事,谜一般的伤感人生。
http://www.phoer.net 1 o2 d+ L' A+ o6 }$ n3 S- R  李义山用颤抖的毛笔写下这一生的总结书《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8 G2 Y2 d. ~, e) k http://www.phoer.net
  这总结书成了万古流芳的千古之谜。写给谁的?不知道。写给结发爱妻王氏?写给恩师令狐楚?写给“毛根朋友”令狐绹?写给美貌的女道士宋华阳?写给洛阳富商女柳枝?还有说写给达官贵人的后房姬妾。每一种说法都言之凿凿,每一种说法都据理力争。
http://www.phoer.net 6 V4 i  G' o8 L1 e1 i  李商隐在四川梓州幕府生活的那四年里,功名心几乎全然褪尽,他曾一度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当地僧人交往甚密,甚至想过出家为僧。这首诗一定跟这段经历有某种联系。1 e& B  Z8 j" b8 m! X7 t http://www.phoer.net
  再诵读一遍这谜一般的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实这是写给他一生遇到的所有的人。有恩的,有怨的,有情的,有债的。这一生的苦难,一生的挣扎,一生的潦倒,一生的飘泊,路途上遇到了多少人多少事。与那些女子的款款深情,与令孤父子的恩怨交织,与“两党”政治人物的种种纠葛,都算是一种“情”吧。今生能遇到,都是“情份”。此情可待成追忆,来世,还能再见到这些亲人、情人、恩人、仇人吗?在不可预料的来世轮回里,谁也不知道各人会轮回成什么人什么鬼什么畜生,谁也不知道各自会轮回到哪里去,所以,要想再见恐怕太难太难了。相见时难别也难,道一声珍重吧。- F1 K" r% d0 C. ?3 _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F! ]1 F( S/ \4 K1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18:46, Processed in 2.386804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