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y' V5 j5 x3 ? http://www.phoer.net
政治伤神,爱情伤心,李商隐为此纠结了一生,百转千回,把郁积心底的情思写成一串恢宏的谜语。不管是政治的情,还是男女的情,或是其它形形色色的情,情这东西,到最后,终究是满地碎片,一片狼籍。既然这样,就统统把它们变成谜吧,写进诗里,让你们猜。猜一千年,猜一万年,还是猜不出谜底。那些谜本身,已化作混沌,化为沧海蝴蝶,化为蓝田日暖,化为捉摸不定、稠密无边的意象。
http://www.phoer.net 6 l1 b" c/ B6 R2 f* s" { 李商隐自幼随父亲来到江南,在“花落一川烟雨”的好风景中度过人之初始的岁月。可是,刚到读书年纪,家里就遭了难,大约九岁时,父亲去世。想象一下,在唐穆宗长庆元年,一个小小少年,打着白幡,冒着风霜雨雪,从南到北,行过千山万水,把父亲的灵柩从江南引回故乡郑州。这是多么悲凉而艰辛的行程啊。& V8 e9 o' I) G7 i# A2 ? http://www.phoer.net
为父守孝三年,当他脱下麻衣时,才是一个12岁的孩子,生为长子,他必须担负支撑门户的重责。天下之大没有可容他的地方,九族之众没有可以倚靠的亲人,在没有父爱笼罩的环境里,李商隐逐渐长成了一个隐忍的青年。山涧溪水缭绕,倒映着月光的小溪如同一条环绕的玉带,他于是给自己封号为“玉溪”。这默默流淌的溪水恰似他的心,这便是李商隐,一个有才有貌的翩翩少年,清瘦、颀长、孤僻、忧郁、含蓄。- p, M* {" M5 V9 g- p+ `) P7 D/ i http://www.phoer.net
就在李商隐一边为人抄写文书、舂米,一边苦读的时候,他的诗文也在乡里流传开来,最终传到了河阳节度使的耳朵里,这个人就是影响李商隐一生的令狐楚。李商隐走进了令狐楚的幕府,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待遇。令狐楚对李商隐的赏识、爱护、培养,可以说真是做到由衷关怀、无微不至。他手把手地教李商隐写骈体文,让李商隐跟自己的三个儿子一起学习,资助他进京参加科考,甚至临终前更委李商隐以代草遗表的大任,并嘱李商隐奉丧回长安,完全把李商隐当作自己的儿子看待。身为一方诸候,以令狐楚的声望之尊,权位之隆,如此厚待恩顾一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却富有才华的年青人,不要说在唐代,就是在整个古代社会中也是不多见的。
http://www.phoer.net & n0 j% k- B7 @6 Q$ c8 O 自小失去父爱的李商隐心悦诚服地认了令狐楚这个干爹。“拼爹”自古就是一种成功的捷径,李商隐“拼爹”这道程序完成了。令狐楚的公子令狐绹,待李商隐如同亲弟弟。8 |+ L9 s' z8 T) g+ t http://www.phoer.net
李商隐17岁时入令狐楚幕府,那时令狐绹已经35岁。当令狐绹见到父亲极力夸赞的李商隐时,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感触?令狐楚可以凭借《才论》、《圣论》读出李商隐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学养,读出这位少年的凌云之志,而令狐绹可以么?当父亲将李商隐的文章放到他面前让他学习,并夸赞说,写出这些篇章的少年是不世之才。阅览完毕,令狐绹既疑惑又敬佩,同时还有几份羡慕嫉妒恨。父亲将李商隐带到他面前,反复叮嘱,要与其一起读书同游,妥善照顾。出身士族的官宦子弟与遭遇家庭变故、佣书贩舂的艰辛少年,他们之间交往的情感基础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由相识到相熟,由相熟再到相知,总该有些底色。但是,不管怎样,令狐绹竭尽全力给李商隐提供积累人脉的机会,凡是令狐家的朋友,都是李商隐的朋友。令狐绹此时仕途畅通,已经进入了权力的核心。
http://www.phoer.net ; Y4 \. C$ p5 I/ w5 L7 L6 J$ Y5 c 还很年轻的李义山很快尝到甜头。唐文宗开成二年,25岁的李商隐在前三次连续名落孙山后,第四次参加大唐科考。主考官是令狐绹的铁哥们,他问令狐绹:“你有什么亲友需要照顾的?”问了三次,令狐绹次次毫不犹豫地回答:“李商隐,李商隐,李商隐”。得到令狐绹暗中助力,李商隐高中大唐进士。在科举成功就意味着可以从此有机会进身仕途走向通达的唐朝,这本来是李商隐春风得意的绝妙契机。
http://www.phoer.net $ V: w& Q, K" U. I. {" M4 g$ x+ U ]1 F http://www.phoer.net
二& K- n& d; K6 W0 Q7 |" f z4 n1 D8 } http://www.phoer.net
就在他前途露出曙光的那一年,恩公令狐楚去世。在这节骨眼上,李商隐做了一件“坑爹”的事。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甘肃泾州进入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欣赏不已,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王茂元是“李党”的关键人物,跟令狐楚所属的“牛党”派系是死敌。令狐楚对李商隐恩重如山,可如今恩公尸骨未寒,李商隐就投奔“反对党”并娶了政敌的女儿。他的行为,在“牛党”中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改换门庭和忘恩负义之举。于是,本已科举及第的李商隐在复审时被除名了。7 c' k7 B' |6 A" R* @- n, O" U' @ l http://www.phoer.net
这时,正是“牛党”春风得意的时期,权力格局对被众人普遍视为“叛徒”的李商隐极其不利。李商隐参加了吏部招录公务员的考试,在岳父王茂元的运作下,他很幸运地过了吏部这一关,但在上报中书省时,上级官员在李商隐的名字前批示:“此人不堪任用”。这是绝无仅有的,一般吏部录取的人,中书省是不会阻挠的。直到第二年,才通过重新考试,在秘书省得到一个低级官职,却又因为处境艰难而辞职不干。显然,他进入王茂元幕府并娶王女为妻的选择,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政治上,李商隐太不成熟了,他站错了队,跟错了人。李商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代价竟然是一生的代价。
http://www.phoer.net 5 E$ e7 f" N; i 晚唐的政治肌体中,与宦官专权并生的毒瘤,就是官僚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牛李党争”长达四十年,两党之争旷日持久,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衰败的唐王朝被消耗得虚弱不堪。两大党派别各自结党为营,互相排斥,勾心斗角。穆宗时期牛僧儒为相,于是排挤李德裕,把他贬为地方节度使;武宗即位,李德裕为相,又把牛僧儒贬到地方去了;后来到宣宗时,“牛党”又得势,直接把李德裕贬死崖州。牛僧儒还朝的时候病死。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四十年党争,一片惨烈。从朝廷高层到地方小吏,不计其数的人有意无意卷入其间,为此一生大起大落乃至蒙冤至死。李商隐原本无意介入这场争斗,但命运还是将他推向残酷的党争漩涡之中。
http://www.phoer.net 2 M$ e6 G+ k# T 李商隐的运气一直背下去。好不容易时来运转,“李党”重新得势,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的充分信任,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期待着受到重用的机会。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大唐的伦理和法令,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挤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前途的打击是致命的。他闲居在家的三年,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等到守完母丧,该出来了,可又一轮党争轮替上演了。李党下野,牛党上台。李商隐的政治作息规律正好与两党的轮替错开,见过命运这么开玩笑的吗?错过了对他有利的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再度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接着祸不单行,岳父王茂元病故,李商隐的处境雪上加霜。
http://www.phoer.net x% M' D9 u1 H, D$ d6 K/ i% M 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他一直沉沦下僚。在中央混不下去了,就只好转到地方寻找出路,在各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角色。从大和三年踏入仕途,到大中十二年去世,三十年中有二十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他在幕府游历的动荡岁月中逐渐耗尽全部的政治热情。
http://www.phoer.net 7 b _4 B4 B: f 他跟随着被贬的“李党”官员、宰相郑亚去了桂林,投身郑亚幕府中。很快郑亚再次被贬官,他也随之而失业。李商隐不得不回到长安。穷途潦倒之际,再不能保持最后的矜持了,只能写信求助于旧日的哥们令狐绹。令狐绹一路加官进爵,李商隐却始终失意落魄,令狐绹成了李商隐怎么也过不去的一道关卡,李商隐不得不写信给少年时代的这个朋友谋求生路。令狐绹还念旧情,施予援手,提拔李商隐在京城做了个小官,但友谊是不可收拾了。在“牛党”得势独大、“李党”全面终结的政治形势下,令狐绹没有用自己日愈显要的权势打压挤兑李商隐,反而帮助他顺利返京调选,对李商隐来说实在是雪中送炭。但李商隐是纠结的,自尊心无法承受,到头来还得向令孤家的人乞怜。况且,当年27岁时是县尉,兜了一大圈,如今37岁还是县尉。
http://www.phoer.net 6 @2 g% t( d4 k 唐宣宗大中三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虽然曾得到过府主的器重,但终被视作一个文牍之才,不到一年,卢弘止病逝,李商隐不得不再次另谋生路。& z+ M3 U: d e V% r. Y3 j6 \0 x T) p http://www.phoer.net
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四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亡故,子女寄居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所秉赋的才情,他的悲剧人格和内向型性格,使他格外多愁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以及与朋友、与异性的交往,都能随时随处引发他丰富的情感震荡。“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多感”、“有情”,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在他的诗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http://www.phoer.net : D: K. v, t [. ?6 m; Q 困苦之中,李商隐又一次求援于已任宰相的令狐绹。令狐绹对李商隐的陈情于求很快作出反应,引荐李商隐做了太学博士,官阶是正六品上。这个品级并不低的职位,实际上是李商隐一生当中所任过的级别最高的一个正员官职。8 x+ d D5 ^7 k2 e: Y( V( m http://www.phoer.net
还是在令狐绹的推荐下,他被西川节度使柳仲郢聘到四川的梓州幕府。这一年冬天,李商隐又得上路了,去四川寻求最后的政治前途,此时,妻子已经离逝,再也没有人替他整理衣裳,再也没有人与他共剪烛花,凄凄惶惶乘舟西行,遇到的只有那巴山那断魂的夜雨。梓州长达四年的幕僚生涯中,大多数时间他在郁郁寡欢中度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