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6|回复: 0

[其他远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冻状态:仅数千年变成“雪球”

 [复制链接]
科学家研究表明,“雪球地球”仅在几千年时间内形成,这一时间在地质学上相当于一场寒流。
  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冰川正处于快速融化阶段,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远古时期,地球曾陷入一种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冻状态,当时冰盖几乎完全覆盖了整个地球。然而,地球出现深度冰冻的次数、延伸范围,以及地球变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谜团。目前,科学家对埃塞俄比亚最新发现的岩石序列分析有助于解释大约7.17亿年前“雪球地球”事件,结果显示“雪球地球”仅在几千年时间内形成,这一时间在地质学上相当于一场寒流。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地质学家卡罗尔·德勒尔(Carol Dehler)称,这项基于地球岩石记录的最新研究意味着雪球地球假设是存在的,是影响地球地质变化的重大事件。
  至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地质学家就开始怀疑地球曾在远古时期出现快速冻结现象。但是尽管计算机模拟支持这一观点,但从地球岩石记录中并未发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博士生斯科特·麦克伦南(Scott Maclennan)和他的顾问们非常兴奋的原因,他们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地质学家罗伯特·布塞特(Robert Bussert)那里获得了一小块岩石样本,该岩石样本被认为形成于“雪球地球”时期。
  麦克伦南和他的同事来到埃塞俄比亚萨姆雷镇,在这里他们偶然发现一种类型岩石,其历史可追溯至7.17亿年前,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这些岩石叫做“混积岩(diamictites)”,是在冰川作用下巨大卵石移动较远距离过程中形成的。麦克伦南解释称,在这些冰川期岩石下面,是历史更久远的碳酸盐岩石。当远古罗迪尼亚超大陆(Rodinia)正在分裂的时候,在海洋微生物的帮助下,这些岩石在浅水域逐渐形成,这表明在相同位置历史更久远时期温度稍高一些。
  麦克伦南在6月份出版的《地质学》杂志上指出,综合来看,这些岩石层表明远古气候快速从热带天堂转变为冰冻荒原。由于碳酸盐岩层以一种平稳的方式过渡到冰川期岩石层,期间没有任何断裂带,这意味着在气候温暖和气候寒冷时期之间不存在长时间过渡,但是确切地分析冰冷时期的完成是很难进行识别的。他解释称,最新研究显示气候寒冷“雪球地球”时期是在1000-100000年之间形成。
  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此快速的冰膨胀是由于冰反射率反馈回路导致的,在这种循环过程中,冰原反射的入射阳光反射至太空,降低了大气温度。反过来低温促使更多冰层增多,随着更多冰层的形成,更多的太阳能量逃逸至太空中。这一过程就像滚雪球,最终完全将地球冰冻起来。德勒尔指出,远古地球时期可能存在一些你无法想像的变化。
  这项发现支持雪球冰川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一旦冰层延伸至地球纬度30度位置,随后就会出现全球范围的快速冰川作用。同时,它还支持了迄今为止已知的另一项发现──加拿大西北部的斯图尔特冰川岩层,暗示着“雪球地球”形成于7.17亿年前。麦克伦南表示,考虑到地球气候历史的变化性,出现“雪球地球”并不足为奇,但是这一假设理论的实证检验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叶倾城)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谁说的等待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谁说的等待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谁说的等待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侏罗纪公园在科学上可行吗?虽有瑕疵依然经典 头上长着巨大爪子的怪物:5亿年前的最早凶猛掠食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3:21, Processed in 0.124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