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8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妮爱 发表于: 2014-2-13 11:09: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圆明园专家称7石柱应归还原址 质疑黄怒波炒作

 [复制链接]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3日消息(上官云)据多家媒体消息,在商人黄怒波的协助下,流散于海外100多年的7根圆明园石柱预计将于今年9月回国,届时入藏北京大学博物馆。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随即提出质疑,认为这七件文物回归圆明园原址更合适;并质疑黄怒波炒作,“在KODE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中仅选择七件价值不高的石柱,是利用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做文章。”
  质疑入藏地:七件文物回归圆明园更合适
  据北京日报消息,2013年,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在KODE博物馆意外地发现流落于此的7根圆明园石柱,后得知博物馆急缺捐款,主动提出捐款给该博物馆,同时要求归还7根石柱。馆方经慎重商议后同意此项合作,这笔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的捐款将用于修缮馆内中国艺术藏品展位。黄怒波与该博物馆于12月签订协议。预计今年9月,这7件圆明园文物回归后将入藏北京大学,通过其校内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展示。
  黄怒波表示,北大是他的母校,亦曾是圆明园的一部分,将这七根石柱放在北大博物馆收藏,教育意义最大。可以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知道究竟有怎样屈辱的历史,珍惜当下的生活。
  北京大学发言人也称之为有意义的好事,这批海外民间藏品能在博物馆得到专业性维护,不仅有利于文物保护,也有利于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
  但刘阳对此表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七件历尽沧桑的圆明园西洋楼石刻若能回到圆明园原址,对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感染力更大,因为“没有多少人参观大学是为了看石刻文物”。同时据刘阳说,放在北京大学里的已知的圆明园文物大部分都没有提示牌明示此物原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和气氛很重要。在这方面,北大并非最适合收藏七件石柱的单位。如果将这些文物放到现在的圆明园,众人参观完沧桑的西洋楼,再看到这历经劫难的石柱,爱国教育的效果会非常好。”刘阳称。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之为“回家”,刘阳对此也提出质疑,认为文物未回到圆明园,不能称之为“回家”,只是换了个收藏者。
  质疑黄怒波炒作:利用圆明园在国人心目中地位做文章
  关于自己的这次举动,黄怒波早前曾表示,因为这些柱子代表了民族苦难的历史,作为中国人都不能忘却,他此次促成七件文物归国是企业家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回报。
  刘阳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表示自己此前曾专注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多年,并一直关注KODE博物馆。挪威博物馆KODE有2000多件中国文物,为何只要回这七件柱子?因为只有这七件能确定是圆明园之物,而圆明园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又非同一般;另外,这七件石柱不太值钱,较容易达成“协议”;并且,预计文物9月归国却在2月便曝出消息。因此,刘阳质疑黄怒波此举为炒作,核心是利用圆明园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做文章。
  同时刘阳指出,即将入藏北大的这7件物品本身有重要文物价值,但不算稀有文物。它们分别来自圆明园内的养雀笼、海晏堂等地。作为圆明园内西洋楼的建筑构件,石柱主要用作扶手,同时起装饰作用,在当时曾生产不少,“现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还有很多一模一样的石柱。”
  呼吁“原址保护”:文物回流的最终目的
  经历了八国联军入侵等动荡时期,圆明园流散在外的文物非常多。一些流散文物在回归祖国后,入藏地却多非圆明园。曾有解释是,圆明园遗址暂不具备符合文物保存的库房。刘阳表示,北大并非专门收藏文物的机构。捐赠给何处是捐赠者个人意愿,应当尊重。但这种文物保护模式不值得提倡。
  “这些文物不回到圆明园,只能是国际流散文物变成国内流散文物,依然是流失在圆明园外。”刘阳直言。
  刘阳表示,圆明园历史只有一次流散文物真正意义的“回家”,即“大水法石鱼”,原来散落民间,后来曾做过巡展,给观众的震撼非常大。
  “现在圆明园博物馆已经具备收藏条件,虽可能仍不如北大,但不至太差。如果文物能回到圆明园,可配合当时被毁坏的佛头、琉璃瓦等文物一起巡展,在教育方面的效果绝非以北大身份做巡展可比。”刘洋表示。
  最后,刘阳呼吁让流散文物回到圆明园,原址保护是文物回流的最终目的。“只有回到文物最初的地方,文物才能真正恢复原貌,发挥最大的教育和实际意义。”
  背景:石柱历经沧桑 曾被挪威军官购得
  据悉,挪威的KODE博物馆收藏约2500件中国艺术品,其中就包括来自圆明园的7根汉白玉石柱。这些藏品由挪威人蒙特捐出。他曾是一名骑兵军官,1886年前往中国,供职于中国海关,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曾为中方作战,还被后来成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为副都统。在中国定居期间,他收集了大量雕像、陶器以及石构件等物品。1907年至1935年间,他将这些藏品捐献给KODE博物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妮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妮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新疆和田7.3级地震暂无人伤亡 黄怒波回应“赎回”圆明园石柱:还会继续做公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22:5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