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24|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cclave 发表于: 2004-8-23 17:33:1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走遍中国──南充》今日开机

 [复制链接]
作者:丁梦妮  央视《走遍中国──南充》今日开机  镜头重点:“嘉陵江畔新南充”、“告诉真实之三国”、“丝绸之府话南充”、“川北民俗昔与今”、“阆中古城寻往事”、“古今南充德名扬”、“条条大路通南充”  本报讯 记者丁梦妮报道 秋风送爽,金果飘香。《走遍中国──南充》今(23)日开机。  美丽的南充迎来了央视海外中心专题部《走遍中国》栏目组的数10位嘉宾。他们将花一周的时间走遍南充,为南充打造富有文化魅力、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名片”。  《走遍中国》是CCTV-4国际频道全面改版后创办的新栏目,于2002年9月2日正式开播,这是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现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大型电视栏目。该栏目以独特的人文视角、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海内外开启了一扇直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窗口。《走遍中国》栏目选取中国某一城市或地域最具特色的历史传承、风土人情、杰出人物、山水风光和发展变化,以连续每天30分钟的容量,向海内外全景式地展现新世纪的中国城市或地域新形象,开播以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今日起,《走遍中国》栏目组的摄制人员将把镜头对准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南充。他们通过现场踩点、调查,已经敲定了7个方案。即以南充人津津乐道的北湖为切入点的“嘉陵江畔新南充”、以阆中古城汉桓侯祠中“八分书”书碑为切入点的“告诉真实之三国”、以点击四川新闻网“市州论坛”上帖子《南充、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为切入点的“丝绸之府话南充”、以大木偶剧团15年来第一次招聘新成员为切入点的“川北民俗昔与今”、以古城入口处的状元坊为切入点的“阆中古城寻往事”、以仪陇巨型“德”字摩崖石刻为切入点的“古今南充德名扬”、以3个时代的人谈去省城之艰难为切入点的“条条大路通南充”等。  据悉,该片总长210分钟,拍摄内容涉及我市的文化积淀、旅游景区、城市建设、支柱产业、交通航运、民俗民风、三国文化、红色历史、杰出人物等方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cclave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cclave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cclave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就这样怜听来自天地的声音 [转帖]东方歌舞团将现身南充大剧院竣工揭幕礼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4-8-23 19:17:2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以古城入口处的状元坊为切入点的“阆中古城寻往事”──终于还是这样定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安蓉 发表于: 2004-8-25 11:56:55|只看该作者
如果真是那样,对于南充来说,倒也是一件幸事。
4# 金佛山
 何晓 发表于: 2004-8-27 22:54:11|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何晓在2004-8-23 19:17:21的发言: 以古城入口处的状元坊为切入点的“阆中古城寻往事”──终于还是这样定了。
贴篇与状元坊和保护古城相关的小说原创 和风水有关 何晓/文袁师傅早上六点半就守在状元坊下面,等赵市长。他打听过,这位新市长虽说来古城才一个多月,却已经和所有地地道道的古城人一样,爱上了古城的传统小吃牛肉凉面。这状元坊的西面,是古城区,第一家铺面是有三百年经营史的“唐凉面”。状元坊的东面,是新城区,第一栋大厦是占地面积和古城中学差不多的市政府。赵市长只要不出差,每天早上都一定要从这里过。袁师傅站在状元坊下面没事做,就想他的“手谈”知己李校长,想李校长最近总是把第一手棋下在“小目”,想昨天下了棋,离座之前,又听到李校长说,我们两个面对面坐着,为的就是要下好这盘棋啊。袁师傅一想到这话,就忍不住暗暗地笑,下棋嘛,不面对面,咋看得清棋盘?等了不多久,袁师傅看见赵市长徒步从官菜园街那头过来,进了“唐凉面”。袁师傅摸摸自己肩上的黄布口袋,也跟了进去。赵市长要了三两面,袁师傅也要了三两面。老板娘把第一碗端给先打招呼的赵市长。赵市长说给那位师傅吧。袁师傅接了碗,说声谢谢,顺杆杆又装猫吃象地问你是不是赵市长哦?赵市长笑着点点头。袁师傅也笑着点点头,说我是管星街的袁铁匠。赵市长说原来是袁大师呀,失敬失敬。袁师傅把一大口面哽下去,偏起脖子说市长也晓得我?赵市长边往面里加保宁醋边回答,在古城怕是没人晓不得古时候的袁天罡李淳风、也没人晓不得当今的袁大师和李校长哦。赵市长放下蓝瓷小醋壶,接着又说,古城中学的李校长常跟我提起过你。袁师傅问李校长有没有和你说起搬迁学校破风水的事情呢?赵市长想了想说没提起过风水。袁师傅说那我给你谈谈要得不?赵市长说要得,我们吃了面去办公室谈。市政府是五十多年前修的,清一色的两层木楼,有二十多栋,都象军队一样规矩整齐地排列着。木楼虽旧,楼间的花园却很别致,把政府大院装扮得象江南园林。进了市长办公室,袁师傅接过市长端来的水,边喝边问为啥要把古城中学搬到嘉陵江对岸的开发区?市长解释,搬不搬,还没定,只是先征求一下市民的意见。中学在古城和滨江西路之间,有人提议在那里修建一座大型停车场和购物中心,以便游客徒步由西门进古城。开发区距市区不过十里,又在212国道旁,有利于学校发展。袁师傅也不正眼看赵市长,象啥都没听到似的,从自己的黄布口袋里摸出一卷一尺见方的毛边软羊皮,铺在市长的办公桌上,边翻边说这是古城龙脉图、这是古城南部砂山图、这是古城四周砂山格局、这是明古城街道图──你看到没有,古城建在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完完全全顺应了“龙”、“砂”、“水”、“穴”的意象,是一块世间罕见的形胜之地,古城中学所在的这一片,就是地穴所在哦!所以,古城虽偏虽小,却文华昌盛,旧时候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现在有这座全国重点中学…… 赵市长拉开抽屉,笑着打断他说你讲的这些好专业哦,我听不太明白,我这里有一份报告,是你的老朋友李校长写的,你看了再继续说,好不好?袁师傅接过报告,见上面写着:古城中学原址为古治平园,是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太守朱寿昌所建,清干隆时,知府庄学和将锦屏书院迁建于此,规模宏大,甲于全川,清末改为保宁府公共学堂,民国初更为保属联中,抗战期间,国立四中迁到这里。现虽因多次扩建校舍,古迹无存,但文风相袭,时处可见。开发古城旅游,治理古城环境,乃大势所趋,建议搬迁政府大院,在状元坊外修建大型停车场和购物中心,以便游客由东门进古城。袁师傅看到这里,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你看人家文化人多会说话啊!赵市长拍拍他的肩膀说,搬迁政府大院基本上已经定了,这下你放心了吧?不过,古城中学不搬迁,可与风水无关哦。袁师傅收好自己的羊皮图纸,看市长小心翼翼地正把李校长的报告放回抽屉,心里又想起了李校长说的那句话──我们两个面对面坐着,为的就是要下好这盘棋啊。他看着,想着,突然明白了,这话和风水有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06,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