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43|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5-5 03:45: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试论生态民族理论研究

 [复制链接]
源自:《黑龙江民族丛刊》  : 李乔杨 肖锐 黎岩
  导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关系中国各族人民现在及未来的大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中国民族发展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生态民族理论研究是以生态的视觉与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  关键词:生态理念/民族理论/时代研究需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Oikos),意思是指家(House)。生态,现在通常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简单地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人们为了弄清楚人与自然即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它,先后产生了生态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民族(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等一系列与生态相交叉的学科。它们从不同的视觉研究、诠释人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论述的生态民族理论研究就是运用生态的视觉与方法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
  一、生态民族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民族理论学科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在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问题是民族理论学科研究的根本任务。民族不能游离于自然界和社会而独立存在,民族的产生、发展乃至消亡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即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即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民族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利用、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提高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质与量。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其生活的地域及其地理位置、地貌、地质、各种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生态环境。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民族发展的自然条件也会有差别。民族的发展是民族自身因素──民族结构与素质、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2]167,是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有序地向前推进。一个民族发展程度的高低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是该民族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与作用于赖以生存的资源之后所取得的成果。一般来说,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占用与消耗资源的量就大。占用与消耗自然资源,就是主体即民族作用于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也即生态环境会受到民族实践活动的影响。民族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再生产、不断地摄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从野蛮时代到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物种延续发展的过程中,无一不依赖生态环境的恩赐。
  世界各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以消耗生态资源为代价的。根据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自然界的一些物质能量,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稀有金属等,一旦耗费掉就不可能再生。世界各民族为生存发展消耗的自然界的一些物质能量,会转化为对世界各民族生存发展不利的一些能量。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巨大进步,往往都伴随着人口的迅速发展。在原始社会中,客观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原始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维持在50%左右的高水平上。人口再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和几近于停滞的增长状态。据考证分析,100万年前全球人口仅有1~2万;距今10万年时,也只有2~3万,千年人口增长率不足1%。直到新石器时代,由于原始农业的出现及普及,血缘婚姻制开始向对偶制过渡,使世界人口第一次进入极其缓慢、但有意义的增长状态。公元前8000年,全球人口缓慢增长到750万;公元前4000年时达到8500万;公元前3000年,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资料来源,人口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到1650年,世界人口达到5.6亿[1]。2011年10月31日凌晨前2分钟,作为全球第70亿名人口象征性成员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3]。据《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90亿,人口过亿的国家将增至17个。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现有各族人民的人口数据为13.7亿,其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4]。
  现实的状况是世界各民族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有科学家从理论上对地球的承载量进行了计算,地球上的资源可供82亿人生活。然而,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资源却在不断地减少。随着生产方式的改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世界各民族攫取自然的能力就越强。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按现在的增长趋势不变,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就会在一百年内的某一年达到极限。这些都说明。无论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还是中国各民族的发展,都面临着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严峻问题。因此,在民族发展理论研究中运用生态的视觉是必要的。
  二、生态民族理论研究的现有基础
  生态民族理论研究可借鉴生态学以及生态学与民族学相联系的两门学科──生态民族学和民族生态学的研究成果。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生态平衡等等,生物是其研究主体。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E.P.Odum,1971,1983)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中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被生态学界广泛接受的生态学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实质是研究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规律与调控机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迅猛增长,使得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之便产生了很多与生态相关的学科。民族学家从民族学的角度提出了生态民族学,生态学家则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民族生态学。虽然这两门学科都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民族与生态,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是研究民族与生态,或者生态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均为两门学科的交叉研究。
  生态民族学是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将人的适应与介入放进自己的研究领域,通过生产方式来说明人的生活。它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各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规律,侧重于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生活、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的影响[5]。18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生态问题日显突出,亦日显尖锐,这时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生态与人类的关系了。20世纪初一些民族学家如莫斯(M.Mauss)、福德(C.D.Forde)和埃文思-普里查德(E.E.Evans-Pritchard)的著作中已包含有生态民族学的内容。但当时没有提到生态民族学这个词。20世纪50年代,斯图尔德(J.H.Steward)倡导的“文化生态学”理论开辟了民族学研究的新视野。他本人因此被公认为生态民族学研究的开创者。1968年,美国学者维达(A.P.Vayda)和拉帕波特(R.A.Rappaport)首次提出了“生态民族学”这一词汇[6]85,自此西方学者便开始了这门学科的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先后形成了生态系统论、文化生态学、环境决定论、文化唯物论等诸多理论。
  中国较早涉足该领域的学者有杨庭硕、罗康龙等教授。他们于1992年就提出了关注民族与生态保护的理论,希望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来解决切身的经济利益,为此提出了三项指导原则[7]。1993年,宋蜀华撰文介绍了生态民族学,指出从生态的角度研究民族共同体,以揭示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阐明生态与文化的相互渗透性[8]。2002年他又撰文进一步论证了生态与民族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种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到并发展起来的。据此,他把中国的文化分为三个文化区,即:北方和西北游牧兼事渔猎文化区,黄河中下游旱地农业文化区,长江中下游水田农业文化区,并呼吁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发扬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加强其科学内涵,使其在现代化中继续发挥作用。(宋蜀华,2002)。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门学科在中国逐步得到了发展,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新世纪头10年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译介并运用国外的生态民族理论来探索、诠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已取得了较为可观的进展。2004年,任国英的《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一文,对生态民族学这门学科的含义以及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进行了归纳论述,并阐述了生态民族学的新近发展倾向,指出对于生态民族学来说,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多地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其应用价值,扩大其社会影响,争取更多的公众关注[6]85~91。这也说明,中国生态民族学还处在译介国外理论层面,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是也足以说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开始需要这些理论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原来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诸如酸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及各种职业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也愈发明显,并且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因此,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参照物,国外民族生态学理论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借鉴作用。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关注人与生态之间的和谐,意识到古人之“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性,直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不同民族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在不同民族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的变化机理、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民族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生态学与民族学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属于生态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学科[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逐渐从自然环境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但这并没有改变人的生物种姓,如何对待、利用自然常常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人类的这一特点说明了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并不是无止境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强烈影响,对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劳动成果使用不当,会给人类的生存适应带来危害。一旦人类不能适应其生存的环境,就会迁徙或者毁灭,同时,所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热爱自然与破坏生态环境的双重特点。现在,人类已经由于破坏生态环境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因此,分析各民族文化中影响生态平衡的种种因素就成了民族生态学的主要任务[10]。
  也就是说,生态民族学(eco-ethnology),侧重于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生活、语言等等的影响;民族生态学(ethno-ecology)侧重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里,美国社会生态学家、激进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早就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奥康纳从马克思“理论空场”的存在和生态问题等动因,建构了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即用自然改造文化观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以此为基点,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奥康纳以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为切入点,着力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资本的生产不足而形成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在生态上的不可持续性;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他将社会主义与绿色思潮和生态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以生产性正义为导向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制度构想。虽然这一理论的提出存在很多诟病,诸如重构历史唯物论的形而上学性;资本主义危机论的不彻底性;生态社会主义构想的乌托邦性,等等[11]。但是,奥康纳的把生态观念融入马克思主义,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来的观念,对我们探索与选择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模式和道路还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也是值得深思的。
  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代表人物除了奥康纳外,还有高兹(André Gorz)、莱易斯(William Leiss)、福斯特(J.B.Foster)、佩珀(David Pepper)、伯格特(Paul Burkett)等。他们阐发理论的依据是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萌芽的生态思想,从而构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了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丰满。
  众所周知,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出发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归宿点;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生成及运动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立论之魂;实事求是、辩证统一分析、全球视野以及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考察和分析问题、研究和论述问题、解决和预示问题的根本方法[12]。因此,以民族与民族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2]1,应以生态的视觉研究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充分借鉴生态民族学、民族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有的理论成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民族理论研究。
  三、生态民族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然资源在日益减少,有些资源甚至面临枯竭,或者已经枯竭,自然生态、自然资源问题已成为民族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生态问题是中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的自然资源大多蕴藏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大多处于边疆或接近边疆地区[13]。石油、天然气、煤炭、稀土资源的主要产地基本上在这些地区。中国的自然资源开发在近30多年来异常迅猛且有所过度,自然资源在日益减少,有些资源甚至面临枯竭,再加上水资源目前面临严峻挑战,沙漠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来自官方的数据表明,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已经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14]。50年来消失的湖泊共243个,新疆居榜首消失62个[15],包括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的罗布泊。现在罗布泊已经尘封历史之中,甘肃的青土湖现在已奄奄一息。以甘肃民勤县青土湖为例,近年来沙化土地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每年有7000亩土地沦为荒漠,并且,这种沙化的速度还在不断加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距离越来越近,而绿洲面积却在不断缩小。有关专家提醒人们,如果民勤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就会合拢,这会变成仅次于塔克拉玛干的中国第二大沙漠。如果这样,河西乃至整个大西北将蒙受巨大灾难,约2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可能变成人类难以生存的荒漠[16]。民勤县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1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与流动暂住少数民族群众3000多人[17]。其原有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这些民族无法继续生产,无法维持自己原有的文化,无法抵御自然的惩罚,现在他们正在纷纷向内地迁徙。
  民族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发展就是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协调作用下,民族自身的整个内部结构、素质和诸种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推进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综合实现民族的民族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与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2]71。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果不与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研究相联系,那么,这种研究是不完整的,也是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而且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民族地区发展方向,实质地解决民族发展问题。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从尊重文化的视角来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从生态的视域着手也许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18]这是古人留下的教训。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各族人民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在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就是生态民族理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生态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在具体运用中,有很多的地理空间信息需要处理,因此,除了必须运用两门学科的传统研究方法外,如能假以GIS的运用,那么对于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将是如虎添翼。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中国有句古话,即“民以食为天”。生态建设、天人合一也绝不是让人们把脖子扎起来,而是要求如何使人类生活得更好。李克强谈心中的生态文明:要“山清水秀”也要“殷实小康”[19]。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就为各族人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解决中国少数民族发展与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无论从其研究的内容还是任务上,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造福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同胞,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人类。

§ 参考文献
  [1] http://www.wsqpop.gov.cn/pop_rkbk.asp? ClassID=802&DisplayID=466
  [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3] http://baike.baidu.com/view/45445.htm
  [4]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5]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328
  [6]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5):85
  [7]杨庭硕等.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83
  [8]宋蜀华.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学与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J].民族学研究,1995,(11):1
  [9]冯金朝.民族院校理科学科建设的新趋势──关于民族生态学[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3):268
  [10]汝信.社会科学新辞典[k].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615~616
  [11]金雪芬.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李爱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12,(4):53~55
  [13]赵智奎.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2010~12~08. http://www.mpsc.org.cn/djyd/html/?207.html
  [14] http://www.cb-h.com/2008/shshshow.asp? n_id=33505
  [15]天山网讯.50年来消失的湖泊共243个,新疆居榜首消失62个[N/OL]. 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11~12/11/content_6411165.htm
  [16] http://baike.baidu.com/view/1234426.htm? pid=baike.box
  [17]民勤县委统战部.民勤县举行第九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Z].2012~05~12
  [18]易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1
  [19]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12~13/4406921.shtml

⊙ 作者简介
  李乔杨,肖锐,黎岩,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李乔杨(1968~),男,安徽广德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国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肖锐(1983~),女,河南郑州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民族理论研究;黎岩(1950~),男(朝鲜族),黑龙江延寿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主任,教授,从事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研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弘扬与传承,不能关在“房子”里谈 密切联系群众,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06:50,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