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碾铁路|查看: 39962|回复: 148
[创业

科创板将于7月22日开市

 [复制链接]
129#
 浊气 发表于: 2019-2-28 00:23:00|只看该作者

科创板步入最后冲刺,规则公布后交易所将开始受理

源自:一财网
原文标题:科创板步入最后冲刺,规则公布后交易所将开始受理

  在上亿位投资者的关注中,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完成了他的首秀。
  在27日这场发布会上,易会满第一次向公众全方位阐释了自己的改革及监管理念,也第一次系统、细致地公开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准备进展。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任“守夜人”,易会满花了一个月时间来熟悉资本市场,开始形成自己的监管理念。
  这一个月对他而言“如履薄冰”“不敢懈怠”,但面对被称为“火山口”的新岗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在这一前提下,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黄红元介绍,交易所层面的规则在征求意见完成后将进行修改,并在履行报批程序后,很快公布实施。
  “目前没有首批名单。”黄红元称,第一家企业何时挂牌上市目前还不好估计,不过相关规则公布后,交易所就将启动受理工作。交易所摸底发现,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科技企业较为集中。
  科创板关键词:市场化
  在27日发布会后,面对第一财经记者关于“科创板首发企业如果破发,证监会是否会干预、是否会叫停”的提问时,易会满停下脚步,微笑而坚定地回应了四个字:要市场化。
  行政监管与市场化配置,在资本市场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这说明,要处理好二者关系并不容易。
  不过,在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工作上,易会满“敬畏市场”的态度十分坚定。
  他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证监会的重大改革任务,对于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资本市场化改革和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设立科创板的目的,是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
  设立科创板的意义,不仅是新设一个板块,更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在发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设立科创板的原则,是坚持“严标准、稳起步”,细化相关制度安排,完善风险应对预案,加强投资者教育,注重各市场之间的平衡,确保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平稳启动实施。
  易会满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资本市场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月22号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进行的进一步谋划,都是中央对资本市场的殷切希望,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求,也是证监会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总纲领。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敬畏、敬畏、再敬畏。第一,敬畏市场,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毫不动摇地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第二,敬畏法治,坚持依法治市、依法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敬畏专业,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第四,敬畏风险,坚持底线思维、运用科学方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作为一个在银行业工作35年、刚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兵”,易会满对证监会主席这一“火山口”的位子已经做好心理准备。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这一个月我已经感受到了什么叫‘火山口’,也感受到了‘火山口’的味道。”易会满表示,他将保持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一步一个脚印,不浮躁、不急躁,完成各项任务。
  受理工作启动在即
  科创板的准备工作正在做最后冲刺,目前进展如何?从证监会及交易所透露的信息来看,首批企业启动申报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规则层面,证监会此前制定的两个规章(即《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于28日完成意见征集,待后续修改完善之后就将尽快对市场发布。上交所层面的六个规则已于2月20日结束征求意见,上交所收到意见500多份。在修改报批之后,也将很快公布实施。
  除需要征求意见的规则,还有一部分不需要征求意见的配套规则。目前正在按照“急用先行”的方式分批分步地发布。
  除了规则,上交所还需要完成为科创板准备专门的审核机制和审核系统、交易机制和交易系统等等基础设施的搭建。另外中国结算、证券公司等也需要完善技术系统,提供保障支持。
  组织方面,交易所已经设立上市审核中心,其下还会设立按照职能分配的二级部门,设立科创板专门的公司监管部以及企业培训部。规则发布以后,上交所还需要抓紧组建上市委员会和科创板的咨询专家委员会。
  技术系统方面,为配套科创板需要专门建设一个审核系统,交易机制方面需要调整,同时涉及到交易系统的改造,以及行情、业务系统的建设。完成之后,上交所还将组织全行业、全市场联调联试,保证系统尽快上线。
  “第一家什么时候上?目前不太好估计,因为涉及的因素和环节比较多。规则公布以后交易所要启动受理工作。”黄红元在发布会上表示,第一家公司挂牌上市还取决于企业的准备情况,投行还要做一些尽调工作,还有申报材料的准备,然后才是交易所的审核,“我估计各个方面都会积极加快推进”。
  对于市场集中关注的首批企业,黄红元表示目前没有名单。但交易所确实进行了摸底。
  “按照科创板的定位和准入条件,以及这些企业自身的意愿,后备的科创板可以上市的企业数量还是比较适当的。”黄红元透露,从这些企业的准备来看有快有慢,预计不太可能会出现大批量的集中申报。
  交易所摸底发现,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武汉、成都、西安等地的科技企业集中,后备企业数量较多。从行业分布来看,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多。
  科创板是当前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对市场建设者而言,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获得更大包容和支持。科创板上市存在的不确定性要比传统行业大,制度创新也需要磨合期、试验期,不排除科创板开板初期可能出现个别公司定价并不完全符合市场各方的预期,也不排除科创板开板初期部分股价出现一定的波动,同时也不排除市场各方会质疑个别公司是否完全符合科创板的定位。
  “对于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多给予一定的包容度和宽容度。”李超说,不过从证监会的角度,将努力工作,使科创板与试点注册制能够平稳推出、稳健运行。
责编:石尚惠
128#
 区区之众 发表于: 2019-2-20 23:2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科创板细化指引将陆续出炉 各家券商已着手储备工作

源自:澎湃新闻
  科创板多部细化指引将陆续出炉,各家券商已着手项目储备工作澎湃新闻记者 刘歆宇 来源:澎湃新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资本市场改革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春雨。2月20日,科创板配套规则的公开征求意见期正式截止,这意味着,科创板的推进工作又迈入了新的阶段。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各家券商已经着手进行了项目储备工作,但目前仍未进入倒计时阶段,还在等待交易所的统一部署。
  据悉,当前层级的规则征求意见将会在本月底前正式结束,下一步,针对科创板上市的行业指引、申请材料格式指引如招股书编报规则、战略配售细则等细化的指引文件将会陆续出台。
  科创板规则体系框架已成
  1月30日晚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具体制度安排出炉。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6项业务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涉及科创板发行承销、上市门槛、交易行为、监管执行、中介责任、法律衔接、司法配套等多方面。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筹备工作期间,上交所党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理事长黄红元担任组长,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此外,上交所内部还新成立了三个相关部门,抓好各方面配套。
  紧接着,为期三周的公开征求意见期开始了。
  期间,上交所牵头组织了多场座谈会,召集多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创投机构等进行研讨,同时面对个人投资者发布了意见调查表,从投资者层面收集对规则的反馈意见。
  澎湃新闻记者获悉,在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全程主持并多次发言,他提到,科创板的推出是整个证券行业改革的“牛鼻子”。
  另一家中型券商参会负责人称,看得出,监管层对于本次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工作寄予厚望。
  上交所2月17日发文介绍,与会代表对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6项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一些市场化创新举措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
  可以说,目前科创板规则体系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进一步细化指引出炉在即
  尽管科创板还没有正式开板,但有券商已经体现出了执行力。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不少证券公司已经指派高层专人负责,抓好科创板相关工作。某大型券商人士透露,公司今年开始关于科创板的一切工作都要向上汇报至副总裁级别。
  对于科创板的政策设计,东方证券认为,科创板政策设计覆盖板块定位、注册制上市门槛流程、交易制度与退市制度、中介机构职能等多个领域,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上市公司的审核权力下放至上交所,基本取消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硬性要求,并设置了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有望重塑A股的估值体系。
  据了解,下一步监管层将会推出的文件包括审核标准、守法审核问答,上市保荐书、审核程序指引、受理程序指引、具体推荐指引、非公开转让指引、红筹会计准则差异、交易监控指引、投资者适当性指引等。
  上交所方面表示,将认真研究论证、充分吸纳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建议,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抓紧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稳步有序做好规则发布、人员准备、技术改造、企业储备等方面的工作。
  而在此前上交所组织的通气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即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上交所已经做好准备,承担这一改革重任。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7#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2-19 01:38:00|只看该作者

科创板意见征求收官在即:定价改革如何兼顾“防炒”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科创板意见征求收官在即:定价改革如何兼顾“防炒”

  本报记者李维北京报道
  科创板冲刺
  还有一天,科创板征求意见就到期,这预示着“游戏规则”制定已进入冲刺阶段。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市场对于科创板的市场化期许颇高。不过在征求意见稿中,IPO51条等审核红线以及定价机制等仍无明确是否延续,此前建立在发审制上的新股发行制度,在科创板的“实验”博弈最后结果如何,仍有待观察。(巫燕玲)
  导读
  监管层在考虑如何在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兼顾防范科创板开板后可能带来的炒新风险。
  有关科创板的公开意见征求已经处于收官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有关科创板的配套规则正在加紧制定,而业内对于科创板的意见较多集中在新股的发行定价环节。
  一方面,市场机构正在密切关注科创板公司发行定价改革的具体安排,以及能否打破此前的新股限价发行模式;而监管层则在考虑如何在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兼顾防范科创板开板后可能带来的炒新风险。
  事实上,这种担忧或许并不多余。就在科创板落地后,围绕与科创概念相关的创业板指(399006.SZ)已经“先声夺人”。
  据Wind数据显示,自春节过后的首个交易日2月11日以来,创业板指累计上涨达11.20%,较同期上证指数(000001.SH)涨幅高出6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建议在科创板IPO项目中进一步尝试老股转让机制,提高新股流通盘比例,进而对新股炒作形成平抑作用。
  发行定价之辨
  科创板开板后,如何防范新股炒作及可能带来的衍生风险,正在被监管层和机构关注。
  “科创板因为有国家层面的设立意义,所以容易被市场理解成一种潜在背书,这很容易激发市场的炒作效应,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后流通盘较小的情况下。”2月18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
  “目前监管层也在考虑如何通过制度或窗口方式来防范科创板的炒新问题,希望引导市场预期良性发展。”2月18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亦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科创板首日不设涨跌幅,但其发行价能否打破目前A股市场IPO的23倍天花板,仍然值得关注。
  2月16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9年年会”时指出:“建议先改革二级市场的价格。因为二级市场的价格改革相对容易,如果改好了,能够较快达到二级市场的均衡点以后,其实是为今后IPO的价格改革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否则IPO的价格改革也没有参考。”
  有业内人士担心,方星海的这一表态可能意味着,23倍首发市盈率的窗口指导仍然会在科创板被延续。
  “方主席建议先改二级市场,那么有可能一级市场的发行价还要按照窗口指导的23倍市盈率做。”2月18日,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保代坦言,“因为发行价和首日价两者选其一,就能一定程度遏制后续的炒作。”
  不过,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认为,发行价照搬23倍市盈率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如果按23倍限价走,券商的子公司直投就会变得缺乏约束性。”该分析师指出,“因为后续价格很有可能超过23倍,拿这个规定反而成了对券商的利好。”
  而在一些买方机构看来,当前的科创板定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虽然说首批企业大概率还是会要求盈利的,但再统一规定23倍市盈率已经不再适用了,比如亏损企业就无法用这个指标。”18日,上海一家公募机构基金经理表示。
  该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公募参与的主要痛点,也在于如何为IPO企业进行定价。
  “国内没有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先例,公募基金也缺少做这方面投资的经验,所以比较难给这类科创企业定价。”前述基金经理指出,“我个人如果投肯定还是非常谨慎的,但不排除公司有可能为了开辟这个产品线发新产品。”
  老股转让再破题
  在如何防范科创板的新股炒作问题上,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股炒作的问题之一在于老股具有锁定期,而流通盘占比较小,对此应当加大老股转让力度,增加新股的流通盘供给,进而起到平抑新股炒作的作用。
  “老股转让机制是2013年底IPO重启后开始实施的,但真正实现老股转让发行的企业并不多,这也让新股炒作程度在近年来有增无减。”2月18日,上海一家投行人士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老股转让制度实施以来,真正利用该机制的IPO项目少之又少。Wind数据显示,自2013年12月以来,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1135只,但实施老股转让的新股仅有67只,占比仅为5.90%。
  上述67只实施老股转让的IPO项目中,39只均完成在该制度刚刚实施2014年1-2月份,此后,老股转让现象则在逐年减少,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的老股转让家数分别为9家、6家、4家,而到2018年仅有养元饮品(603156.SZ)一家上市公司实施过老股转让。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老股转让有在科创板恢复尝试的制度空间。
  “老股转让空间很大。”前述投行人士指出,“这种模式其实也符合多方利益,一方面能够让持有期限较长的原始股东实现较早退出,进而鼓励一级市场的早期投资,促进双创,另一方面也能够缓解新股上市后流通盘占比过少的稀缺性问题,平抑新股炒作。”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不限定首发市盈率的情况下,存量发行的叠加有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大股东高位套现的质疑。
  “首发市盈率如果不限价,再加上大股东存量发行,很有可能导致发行人以一个较高的市盈率定价来转让老股,进而引发市场关于老股东IPO套现的质疑。”前述非银分析师指出。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有关老股转让的质疑虽然存在,但仍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根据现行规定,实施老股转让有着严格的门槛限制,必须要持股达到一定年限才具备资格,在完成上市时变现反而是对这些股东长期投资的一种回报。”“舆论有质疑是正常的,但不能任由专业的金融领域完全被舆论所左右;也不能光盯着变现的问题,要看他们之前投资用了多长时间。老股转让没有必要被妖魔化。前述投行人士表示。
126#
 qyq163 发表于: 2019-2-18 08:46:00|只看该作者

9场科创板座谈会谈了啥?这些问题最受机构关注

源自:证券时报
  上交所日前召集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及部分个人投资者举行9场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会上讨论最多的包括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新股定价有效性以及投资者门槛是否过高等问题。

聚焦上市委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据了解,参会机构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中有关发行承销、上市门槛、交易行为、监管执行、中介责任、法律衔接、司法配套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涉及保荐工作底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上市条件设置等最受关注。
  目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规定,保荐人应当在报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同时报送保荐工作底稿。而参会的保荐机构大多认为不宜全部提交,建议后续出台具体的指导目录,并给予时间宽限。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审核是议论的焦点,包括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按目前的意见稿规定,上市委的主要职责是对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进行审议。也就是说,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审核之后,出具报告,再由上市委审议。
  参会的投行表示,希望实质审核的权限和标准一定要具体,即确定由谁来审,交易所与证监会分工明确而不是双重审核。
  此外,就目前信息披露的“新三性”原则要求──审核从充分性、一致性、可理解性的角度进行,保荐机构对此表示比较认同,尤其强调突出重大问题的披露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于投资者理解。

保荐机构跟投比例 能否灵活调整?
  科创板企业的发行承销,实际上对投行是一个大挑战,首先是定价,其次是跟投。
  在上海的座谈会上,上交所提及目前的七类专业投资机构参与询价,哪些环节会导致定价失灵?降低引入战投和实施超额配售权的门槛、试点保荐机构跟投等,这对促进股价稳定是否有效?
  有参会投行表示,养老机构的配售比例较高,还有亏损企业的估值和定价依然是最困难的,这是真正考验投行的估值定价能力。
  但最让投行担忧的是,科创板企业将由保荐机构跟投,如果是强制每个项目都跟投,而且比例太高,保荐机构根本无法承担风险,希望可以灵活降低比例,或先放开保荐+直投。
  另外,监管层设置新股申购佣金这一机制,本意是有效促进审慎报价、促进主承销商培养长期客户,但保荐机构方面反映实际操作有难度。

期待出台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目前意见稿规定,非公开转让方式是通过询价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以及由保荐机构集中托管首发前股份、组织首发前股份的非公开转让,那么询价配售的定价、形式、受让方资格等方面也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过,投行反映的部分市场声音认为减持规定较为严格。
  对投行有直接影响的还有持续督导职责的安排,大部分保荐机构都表示压力很大。但最难的还是估值体系的建立──从申报到上市整个过程,企业的估值会有较大变化,预计市值如何确定,尤其是亏损企业的估值。还有投行提出,希望后续能出台关于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50万资产门槛是否过高?
  目前,科创板的交易特别规定(意见稿)设置,投资者适当性条件为资产不低于50万元和证券投资经验不少于2年。这一点在市场中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对此,不少机构认为50万元的资产要求过高,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将资产要求调整至30万元,甚至10万元。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股票账户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占比极少,这个门槛相当于挡住了九成以上的投资者。
  不过也有的机构认为,投资者适当性与科创板的高风险匹配,虽然大部分散户无法直接投资,但仍可以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也有利于我国A股的投资者结构转化。
  另外,对于科创板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同时实行T+1交易机制的规定,仍有参会人士表示疑虑,认为是否可考虑T+0和放开涨跌幅限制。
  另外,上交所召集各机构参加上述座谈会的通知中也提出,从境外实践来看,境外主要市场有分散化交易安排。科创板拟通过券商在连续竞价交易阶段,对投资者单位时间(如1分钟)单只股票单方向的最大申报金额进行控制,这种技术方式是否可行还需评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5#
 chiaki 发表于: 2019-2-2 10:0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市场学会:科创板2019年全年上市企业在100家左右

源自:证券日报
  中国市场学会:科创板2019年全年上市企业或在100家左右

  2月2日消息,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认为,科创板市场发展初期以稳为主,之后分化加剧,最终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新陈代谢。预计首批达到上市要求的企业最快3月份就可以向上交所提交IPO申请,科创板在2019年上半年即可初步成形、全年上市企业100家左右;2020年阶段性成熟成果可期,相关配套基本到位。(证券日报)
124#
 zhenshiyaya 发表于: 2019-2-2 08:46:00|只看该作者

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新征程

源自:证券日报
原文标题: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新征程

  沈建光
  1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布科创板公开发行及持续监管的重大举措,科创板及其试点注册制将正式落地。科创板在上市规则、后续交易及管理方面创新性较高,顺应了国际化、市场化的改革趋势。科创板的推出速度快,改革步伐大,发行、交易、监管制度趋于完善,较好地弥补了创业板、新三板的不足,是资本市场重大改革的试验田,亦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新征程。

科创板开启中国资本市场
市场化、国际化征程

  相比创业板、新三板原有的上市及管理规则,科创板有较大幅度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市场化、国际化的两大思路:
  第一,市场化。一方面,科创板对公司上市条件松绑,放松盈利要求,首次试点有一定核准的注册制,上市门槛采取5套标准,未盈利科技企业满足市值/收入等一定要求后即可上市;发行价不设限制,全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方式定价,取消23倍市盈率限制。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做到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过度干预。未来随着试点注册制的大面积推行,预计会将更多选择权交还市场。
  第二,国际化。目前科创板交易制度开始与国际接轨,上市前五天不再设置涨跌限制,之后的涨跌幅为20%,上市首日即可卖空。此外,科创板开始对标美国达斯达克,支持VIE同股不同权。A股散户投资者占比较高,科创板的设立适度匹配了50万元的投资者门槛,是设立多梯队、分层式市场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引入长线资金,改善市场生态,对接国际标准。未来应当继续加深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国际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稳定监管预期、降低交易费率、加大市场深度、推进衍生品市场发展等。

科创板上市条件
更加合理高效

  科创板推出之前,现有上市规则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因为暂时未达到上市盈利门槛、不愿意低估值发行和牺牲灵活的股权制度,而选择了赴美上市。
  笔者按照国际通用的GICS行业分类方法对A股及美股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了信息技术及医疗保健两个科技含量较高行业,进行跨市场间盈利能力的对比。比较后发现,部分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后盈利能力单边下滑,严格的盈利要求并未创造价值。
  从盈亏比例来看,由于严格的上市财务要求和连续三年亏损需要退市的条件限制,绝大部分的A股上市科技企业都能实现账面上盈利。样本中586家A股科技股中,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当年的科技企业没有亏损的,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亏损企业比例不断抬升,上市七年后,科技企业已有10%比例出现了亏损。此外,虽然初始上市时A股科技股没有亏损,但大部分上市后净利润率出现了严重下滑,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当年利润率在18%左右,从上市第一年便开始逐年下滑,上市后第三年利润率平均值便跌到6%,第五年之后开始亏损。
  美股市场则与A股市场存在反差,一方面,中概科技股的上市公司盈亏比例在上市后的几年均是基本稳定的,盈利企业与亏损企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1:1左右的态势,说明并未有A股市场上特征鲜明的,上市前全部盈利,上市后盈利企业逐年减少的现象。此外,根据统计,美股中概科技股公司的净利润率也大多呈现稳定态势,从上市前二年到上市第七年,盈利平均值基本维持在18%到21%间波动,并未出现像少数A股公司上市后即盈利下滑的现象。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严格的利润要求管理并不完善,部分企业或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粉饰盈利、虚增收入,满足上市要求,之后盈利能力每况愈下。相反,试点注册制、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宽进严出,维持良好新陈代谢、将优胜劣汰的选择权还给市场,方能有助于真正优质的科技企业脱颖而出。而这也恰恰说明设立科创板符合市场化需求,恰逢其时。

加强资本市场监管
亦势在必行

  近期A股集中出现因商誉减值导致的业绩变脸,截止到1月31日下午6时,101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其2018年年度业绩中预亏下限超过10亿元,远高于2017年的19家。多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仍是正数,第四季度巨亏后业绩反而转盈为亏,业绩变脸,其中不乏前期部分野蛮生长、靠并购迅速扩张、无形资产较多的小型科技公司。
  这次大批公司业绩预亏的原因要追溯到1月4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商讨,委员会讨论对商誉减值进行摊销,而非减值测试,曾经高溢价收购的企业当期利润会受到较大影响。此后2019年一季报业绩预披露中马上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和商誉减值,企业担心未来连续三年利润无法覆盖商誉摊销亏损,会被迫退市,便选择在还可以一次性大幅减值的时候提前操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市公司集体业绩“洗澡”反映出公司治理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存在部分公司借减值转移公司资产,通过大举并购、买入劣质资产、做出虚高业绩抬升股价、减持质押套现、再趁大幅减值勾销过去亏损等一系列操作实现变现,现有的管理制度没有对此类现象做出强有力约束。
  此外,商誉减值、业绩变脸集中的核心原因是核准制下“壳资源”仍是稀缺资产。核准制容易导致上市公司为保“壳资源”操纵业绩,也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及早推进全面注册制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未来注册制和强监管双管齐下,企业壳资源不再是稀缺资产,也缺乏利润操纵的手段,大幅减值预亏等现象将会相应减少。

市场化、国际化基础上
资本市场发展还需落实法制化

  A股市场在上市公司治理上任重道远,一刀切式的管理并不能保护投资者,未来资本市场仍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创新。科创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在通往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在法制化方面仍需尽量完善。
  实际上,目前科创板已设立了严格的退市标准,除了“宽进”,亦要求“严出”,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直接永久终止上市。然而,主板创业板的退市制度还不健全,没有真正到位。2000年以来820家公司实施了ST,同时期722家公司撤销ST,撤销率达到88%,退市规则执行效果差,未来完善退市机制仍是改进方向。此外,提升资本市场法制化水平,严格规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为、防止业绩操纵、内幕交易,保证信息透明,避免科创板沦为部分企业圈钱的新场所。
  总而言之,科创板是国家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树立国际竞争力的桥头堡、试验田,未来随着更多改革项目的落地,在实现市场化、国际化的基础上,沿着法制化道路改革,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本助力。(作者系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3#
 幻想式流浪 发表于: 2019-2-1 18:23:00|只看该作者

北大教授:打造中国“纳斯达克”,科创板至少要做好三点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北大教授:打造中国“纳斯达克”,科创板至少要做好三点

  备受市场关注的科创板和注册制联袂而来。1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随之上交所也发布了科创板的一系列规则性文件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如何评价科创板相关细则?科创板是否会对创业板造成冲击?如何才能让科创板真正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试点注册制是重大改革举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认为,科创板和注册制的试点改革方案,或者说注册制通过科创板来试点,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对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均有重要意义。
  姜国华指出,通过科创板的试点,在上市发行制度、交易制度、持续监管、退市制度等基础制度方面的创新,未来如果能推广至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等其他的板块,将会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和质量提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创板的开设,做好科创板需要监管机构和所有资本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
  而对于注册制的相关细则,姜国华强调,与主板、创业板的规则相比,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相关细则有重大变化和突破。比如,科创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基本取消了对盈利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改进:一方面能促进我国高科技企业未来通过A股直接融资,另一方面更是服务了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上市公司定价方面,取消直接定价,通过市场化询问定价,打破市盈率倍数的约束,有利于在发行阶段对上市企业合理定价,这对即将上市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它是一种合理定价、科学定价的方式。
  此外,姜国华补充,支持同股不同权企业,支持VIE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于高科技企业、新兴企业同样是一个重大利好。虽然同股不同权、VIE结构等机制的设立符合相关企业发展的科学规律,但长期以来A股上市规则把这些企业排除在A股市场以外,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损失。新的细则实施后,这些问题将得以纠正。
  科创板不会冲击创业板
  科创板来了,创业板会不会下跌?这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姜国华认为,科创板的推出对创业板而言不应该是利空的,也不会冲击创业板。
  姜国华指出,一个应该被纠正的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观念,就是“股票IPO发多了,股票就要跌;IPO发少了,股票就会涨”,大家担心科创板会冲击创业板的背后也是这套逻辑,这是错误的。姜国华说,“我们再发1000家公司上市,中石油该值多少钱还值多少钱。大家信了这句错误的观点,所以看到有时候IPO多了,股市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其实是一种预期造成的。股票价格等于价值加投资者情绪。当投资者情绪不好时,价格自然会受到影响”。
  虽然短期来看,投资者依然会抱有上述心态,但姜国华认为,可以相信两个板块各自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分展现。科创板的推出并不必然导致创业板的利空,并不必然影响创业板企业的发展。价值决定价格是一条最基本的规律,但在股市中往往被忽视。
  中国版“纳斯达克”应做好自由交易等三点
  在“科创板”的概念甫一提出之时,就有评论认为,科创板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对于这一说法,姜国华认为,让科创板真正健康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最核心的是做到三点:独立企业、自由交易及中立监管。
  姜国华解释,独立企业的意思是,企业一定要独立自主,股权上是受控于控制人的,但是企业一定是要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只有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才是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才称得上是独立企业。
  而对于自由交易,姜国华认为,监管机构不应该介入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判断,不应该介入投资者之间的自由交易。
  在中立监管上,姜国华提出,监管机构做好裁判,不要在运动员当中偏向任何一方。
  在他看来,这三点是确保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健康发展,能够真正反映经济成果,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建议取消投资者门槛中部分限制
  虽然科创板的诞生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但姜国华认为,现在公布的很多细则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确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甚至纠正的地方。
  对于上市公司的资格门槛,姜国华认为,虽然取消了强制盈利或者盈利水平的要求,但是对预计市值、收入、研发、现金流等还有要求。一般来讲,作为市场主办方,这个市场让什么人来、不让什么人来,固然是他的权力,但是,资本市场不同,它是一个社会公共产品,这种属性与一般市场不同,所以我不认为有必要通过市值、收入、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把一部分企业排除在外。一个企业如果有价值,投资人自然欢迎;如果没有价值,投资人也必然抛弃。姜国华建议,科创板可以笼统地对拟上市的企业在行业、业务、创新等方面做定性规定,但不要含有目前披露的这些定量的规定。比如,“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等。
  此前,有评论提出,这些定量的要求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的质量,但在姜国华看来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A股市场过去这些年的实践已经表明,这样的限制并没有防止一些质量差的企业上市。所以现在科创板细则中对上市公司门槛的要求,仍然是监管机构或交易所,在替投资者做价值判断,这是不应该的。
  其次,对于投资者门槛,姜国华建议取消投资者门槛中资产均值不低于50万,加两年交易经验等限制。投资者是每一笔股票交易的主体,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他们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目前细则“每日股票均值不低于50万”的投资者门槛,姜国华将其理解为监管层希望把一些收入水平或者财富水平低的散户排除在科创板之外。这个要求类似于新三板对市场参与者的资产金额要求,这是不够科学、不够合理的。
  姜国华称,A股市场上有一个流行了很久的说法,说散户是可以收割的“韭菜”,不让他们参与新三板是保护他们的利益。主板没有对股民最低资产的限制,但社会舆论也认为散户股民是被割了的“韭菜”,这就说明无论是否存在对股民资产最低限额要求,都不能避免他们在投资股票中遭受损失。按照这个逻辑,主板市场也应该设立资产最低金额限制。像新三板一样,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很大程度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所以这些只有负面影响、没有正面优点的措施,基于此,姜国华建议去掉对于投资者的部分门槛。
  “我们不能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因为认为散户、普通股民不理性,缺乏财务分析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就把他们排除在新三板、科创板之外,这是不合适的。如果我们认为他们不理性,缺乏财务分析和价值判断能力,那么就应该完全把他们限制在股票市场之外,而不是有选择地安排,允许他们在主板交易,不允许他们去科创板交易。针对小散户身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做的是普及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和股民们学习财务分析,学习价值评估判断,做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姜国华说。
  对于股价日涨跌幅限制,姜国华认为,股价涨跌限制本身就是监管机构直接干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的举措,是“裁判直接参与比赛”的一个案例,建议去掉。事实上,从主板市场10%的涨跌停限制来看,其限制并不能发挥让投资者冷静的作用。千股涨停、千股跌停,连续涨停、连续跌停的现象比比皆是。
  姜国华提出,恰恰相反,设置了涨跌幅限制对散户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比如,如果一个股票因为某一个重大事件价值翻了一番,没有涨跌停的限制,可能在一天当中股价就涨了100%;而有涨跌停限制的情况下,大概需要8个10%的涨停板股价才能够翻一番。这两者哪个更容易诱惑散户高价进入?姜国华以为,8个涨停板更容易把散户套进去,因为它制造了一种涨的趋势。而且涨跌停板这种制度,并不是A股市场创立的时候就有的,也是后来加进去的,没有一种理论说它能保护投资者利益。姜国华认为,一种没有好处但是又可能有坏处的政策,应该借这个机会取消。
  在退市机制上,姜国华建议不要包含以会计指标为标准的退市制度。同时,也应该取消ST制度。企业到了ST阶段时,企业盈利数据早已公开,ST本身并没有为投资者增加任何新的信息含量,建议由交易所自行制定退市机制。
  在减持制度方面,姜国华对于高管或者大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建议采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锁定期和锁定政策不宜定得过严。董监高固然是内部人,要防止内部人利用内部信息来操纵股价减持,伤害其他投资人利益。“我认为,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要求内部人减持,应该在一定时间之前,比如说一年之前就要公布自己的减持计划,包括减持的量和减持的时间。监管机构监督内部人是否按照自己公告的减持计划来真正减持。这个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内部人操纵股价来为自己减持服务。因为至少一年之前市场就了解了他们的减持计划,如果大家认为这会造成负面影响,还没有等到内部人减持,股价早已被打压下去了。”
  总的来说,姜国华表示,资本市场应该是经济当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市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们在监管上设定了一些非市场化的政策,包括涉及上市、交易、退市、投资者资格等相关措施。也许它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是有的措施已经不合时宜,或者已经成为阻碍资本市场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他建议借此次推出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的同时,纠正一些不科学、没有发挥正面作用、但存在潜在负面影响的措施,让我国资本市场真正实现市场化,服务好企业和企业家,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记者:张思源 编辑:李薇佳 校对:李立军
122#
 dilei110 发表于: 2019-2-1 09:46:00|只看该作者

科创板终于来了 中国版“纳斯达克”成色几何?

源自:《财经》杂志
⊙记者:管艺雯/文 宋玮/编辑

  科创板的一小步,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步。但也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担忧,此次注册制的底色仍是审核制,建议大力优化信息披露规则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下,更多交给市场去自行判断和选择。
  深改委会议通过实施方案短短七天之后,科创板细则正式出炉,围绕发行上市标准、发行承销方案、交易制度、持续监管及注册制试点方案,给出了明确答案。此时,距离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首提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仅仅过去86天。
  1月3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同时,《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上述三大规则成为科创板及注册制落地的制度框架。
  上交所也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涉及审核、承销、上市、交易等六项配套业务细则征求意见稿。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第一时间对《财经》记者表示:“科创板最核心的则是信息披露和注册制试点机制,在此次细则中有几个关键点,一是股权治理和架构的创新,二是交易规则的改变,三是退市规则的特殊性。”
  中泰证券首席经纪学家李迅雷对《财经》记者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是对过去30年A股市场种种问题的修复和优化,注册制试点成功的话可能会推广到主板,前期融资量有限,对A股的冲击不会太大。”
  证监会的规则中诸多创新尤其令市场关注,包括上交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允许尚未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上市前5天涨跌限制完全放开,之后涨跌幅限制为20%;科创板企业达到科创板退市指标的企业将直接退市,不再作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的安排;投资者门槛为50万资金及24个月投资经验。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表示:“科创板的一小步,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步。”
  但也有资深投资人士表示担忧,此次注册制的底色仍是审核制,建议大力优化信息披露规则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下,更多交给市场去自行判断和选择。

五套市值标准
  此前市场纷纷猜测,哪些“硬科技”能够登陆科创板,《实施意见》给出了方向:
  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章和资本管理合伙人高国垒对《财经》记者表示:“如何审核认定‘科技创新企业’,将是科创板及注册制试点过程中的最大难点,也最容易产生权力寻租、交易所与证监会各自定位分工交错混乱等问题。”
  如何在科创企业中选美,《注册管理办法》对发行条件、注册程序、信息披露等做了详细规定,为试点注册制搭建了整体制度框架。
  与主板不同,亏损企业可以登陆科创板,发行条件取消了关于盈利业绩、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比限制等方面的要求,规定申请首发上市应当满足以下四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组织机构健全,持续经营满 3年;二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控制度健全有效;三是业务完整并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四是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相关主体不存在《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违法违规记录。
  对于红绸企业回归也做出明确规定,明确将以CDR的方式登陆科创板。
  高国垒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征求意见稿已列明的四大条件相当低,既远低于现有A股发行条件,也根本体现不出‘科技创新’企业应有的特点,这就给上交所在实际‘审核’当中带来远大于以往A股发行审核中的中间地带,产生利益寻租、审核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的概率可能会提高,建议进一步明确科创企业的认定标准。”
  此前,中信证券预计,科创板在上市门槛会以市值规模作为核心考核标准,放松利润规模上的要求。1月30日,上交所在《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中给出了5套市值指标。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影响非常大,会重塑投资逻辑。”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财经》记者表示,过去部分投资机构不投未盈利企业,不是企业不好,而是投了无法退出,导致很多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只能引入外资股东,只能去港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今后投资机构将更偏好硬科技企业,科技企业估值水涨船高。
  针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交易制度也有着不小的创新,包括引入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放宽涨跌幅限制、调整单笔申报数量、上市首日开放融资融券业务、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等。
  此次细则明确,科创板企业上市前5天涨跌限制完全放开,之后涨跌幅限制为20%。对于科创板的个人投资者门槛,上交所设下两项指标,一是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二是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盘中连续交易的补充,科创板引入了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指在竞价交易结束后,投资者通过收盘定价委托,按照收盘价买卖股票。
  申万宏源首席经纪学家杨成长对《财经》记者表示:“科创企业的成长性跟其他企业不一样,所以在股票估值上有差别。设涨跌停板就没有交易量了,前五天不设涨跌停板就保证市场有非常好的流动性。”
  洪泰基金董事长盛希泰对《财经》记者表示,投资者的门槛还是太高了,科创板的流动性或将不足。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则表示,50万金融资产的门槛并不高。

注册制成色几何?
  距离注册制的提出已经过去五年之久,此次细则中给出了试点方案,由上交所负责发行上市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与香港联交所的聆讯制模式相似。
  根据《注册管理办法》,交易所将设立独立的审核部门、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上市委员会,通过向发行人提出审核闻讯、发行人回答问题的方式展开审核工作,基于科创板定位,判断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审核意见将在3个月内形成。另外,审核工作将高度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在收到交易所报送的审核意见及发行人注册文件后,证监会在上市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履行发行注册程序,这项程序将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
  杨成长表示,注册制不是一步到位,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模式,将保证稳步推进。
  “审核权从证监会发审委移交给上交所,事实上和过去没有变化,还是审核制。”盛希泰担忧道。他认为,真正的注册制只需要两条,一是充分的信息披露,二是对造假者严刑峻法,不需要代替投资人来判断企业是否达标。
  “注册制的底色还是审核制。”高国垒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建议,交易所在“审核”过程中,主要遵循制度明确的形式标准进行形式审查,淡化企业科创能力、科技含量方面的实质审,政府大力优化信息披露规则和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前提下,其余的更多交给市场去自行判断和选择。
  此次更多放开了发行定价制度,英博投资CEO冯志向《财经》记者表示,要求承销企业入股和机构询价,就是希望发行和投资者双方共同发现初始价格,这也要求券商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和招揽投资者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就是定价和卖掉股票,承销也有了风险。
  张驰也同样提到了券商角色的转变:“过去审核制制度下,证监会的出发点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而注册制之后交易所的出发点是把交易做活跃,而且将审核权力交给了中介机构,信息披露由中介机构把关,出了问题就会问责。”

如何监管科创板?
  如果说科创板的核心是信息披露,那么全面监管则是信息披露的最大保障。
  《实施意见》表示,证监会将加强对上交所审核工作的监督,并强化新股发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持续监管办法》围绕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股份减持、重大资产重组、股权激励、退市等方面,作了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杨成长认为,关于科创板的监管,一是强调进行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尤其是持续信息披露,比如股东的变动、并购重组等等,二是强调承销商的责任,对于承销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一线监管,特别是上报的材料、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把关,三是通过最严格的退市制度来保证上市公司质量,无论是估值、交易量、财务指标等。
  “信息披露制度是科创板及注册制的核心。”赵锡军认为。在他看来,与主板上市公司不同,科创公司的信息披露有了特殊安排,一些重大事项可以暂不披露,而科研水平、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等需要重点披露。
  在制定更包容的上市制度的同时,退市制度作为科创板的“出口”变得更加严格。此次《持续监管办法》中明确,科创公司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股票直接终止上市,不再适用暂停上市、恢复上市、重新上市程序。上述标准涉及科创公司股票交易量、股价、市值、股东人数等交易指标,具体标准由交易所规定。另外终止上市情形还包括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等几项。
  上交所在答记者问中表示,退市标准重点落实“从严性”,在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设计中,充分借鉴已有的退市实践,重点从标准、程序和执行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针对“空心化”企业粉饰财务数据规避退市,上交所表示一经证实将启动退市。
  对于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上的宽容,在减持上则更加严厉,明确“股份锁定期应适当延长”。上交所则明确规定,控股股东和核心技术人员应承诺36个月不减持,公司上市时尚未盈利的,在公司实现盈利前,特定股东不得减持首发前股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1#
 文思泉涌 发表于: 2019-2-1 07:38:00|只看该作者

科创板对股市影响有多大?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科创板对股市影响有多大?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

  作为2019年资本市场头号大事,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科创板与注册制即将到来。
  1月30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随后,上交所发布了科创板6项配套细则,上述细则将在征求意见结束后正式发布。
  从正式宣布设立科创板到相关细则草案推出,仅用了86天,科创板落地推进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在证监会、上交所加班加点的工作下,具有多项创新设计,助力创新技术企业,影响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科创板制度,或将在一季度正式完成。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实施意见》来看,在上交所新设科创板,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前期市场关心的未盈利的创新型企业,此次也被纳入科创板上市范围内。《实施意见》指出,科创板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试点注册制,严打违法行为
  除了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科创板自身还兼具了注册制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
  《实施意见》明确,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合理制定科创板股票发行条件和更加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上交所负责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证监会负责科创板股票发行注册。证监会将加强对上交所审核工作的监督,并强化新股发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这意味着证监会将首次下放发审权力,A股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此外,《实施意见》强调,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将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释,建立健全证券支持诉讼示范判决机制;根据试点情况,探索完善与注册制相适应的证券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科创板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大?短期会分流一部分资金,优质公司更获重视
  1月31日,科创板细则推出首日,A股高开低走,截至收盘,沪指涨0.35%,深成指涨0.12%,创业板指跌0.23%。
  从全天来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对券商形成实质利好,券商板块再度受到投资者重视,另一方面,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个股开始受到市场挖掘,部分投资科创企业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场欢迎。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认为,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最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国内股票市场没有注册制的缺陷。虽然从短期来看,由于科创板会分流一部分资金,将给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改革不可能没有成本,应着眼于长远目标,不要由于短期的阵痛就放弃。注册制如果能够真正落实,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开放,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有很大好处。
  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科创板的主要意义是,可以对机制和体制上带来重大的改变。对A股的影响主要在估值以及资金分流效应,应当辩证看待。“好公司总归会得到市场好的估值和资金方面的认可,两者是并行不悖的。所以我们觉得对A股来说形成一定的分化,业绩优良,成长稳定的公司,始终会受到大型机构和长线投资者的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只有中国新经济的代表公司来A股上市,A股的投资者才能够分享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和转型发展的红利,科创板落地可增强A股的投资功能,长期有利于养老金、银行和保险资金的优化配置。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科创板的推出长期来看将提升A股上市公司的代表性,优化A股市场的资金供需格局,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同时,现阶段市场普遍预期改革步入深水区,试错成本提高,科创板制度设计上能够取得突破本身就有稳定短期风险偏好的作用。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成功的顶层设计,中国经济的转型也需要成功的顶层设计。
  国盛证券认为,科创板推出有望提升二级市场稀缺科技企业估值。该机构认为,科创板的设立,有利于筛选真正具有技术护城河的优质企业,同时使得优质科技公司得到重视,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主板、中小板还是创业板,都可以看出监管层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重视和鼓励。科创板面世后,不同板块之间对优质科创企业的争夺将会更加明显,优质公司得到更加重视。

科创板和创业板有何不同?科创板退市更严;证监会负责注册
  科创板与现行的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等相比,主要不同包括,科创板投资者准入门槛50万,需24个月投资经验;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涨跌幅限制扩大至20%;未来严格退市制度,简化退市流程,不再有暂停上市、恢复交易环节等;科创板将采用市场化定价。在发行审核方面,意见稿规定,科创板企业由上交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红筹企业上市。
  应该说从发行审核、定价制度、交易制度、退市制度等多方面,科创板都与创业板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以科创板退市制度为例,科创板在退市方面更严。
  上交所表示,《上市规则》中的退市标准重点落实“从严性”。在科创板退市制度的设计中,充分借鉴已有的退市实践,重点从标准、程序和执行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其他合规指标方面,在保留现有未按期披露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等退市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等合规性退市指标。
  另一方面,简化退市环节,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程序,对应当退市的企业直接终止上市,避免重大违法类、主业“空心化”的企业长期滞留市场,扰乱市场预期和定价机制。压缩退市时间,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第一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然触及将直接退市。不再设置专门的重新上市环节,已退市企业如果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可以按照股票发行上市注册程序和要求提出申请、接受审核,但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不得提出新的发行上市申请,永久退出市场。
  上交所表示,现行退市制度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是,个别主业“空心化”企业,通过实施不具备商业实质的交易,粉饰财务数据,规避退市指标。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科创板退市制度特别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收入,有证据表明公司已经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将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启动退市。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容易,退市更容易,毕竟触发退市的点比较多。“科创板上市公司受到的最大威胁是直接退市,这种威慑是非常强大的。”
  此外,针对规定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公司,其控股股东、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统称“特定股东”)的股份锁定期应适当延长。董登新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大股东、关键股东的短期行为,例如急于将股份变现或者抛售之后走人等,这一措施是与科创板的包容性相互配套的。
  广证恒生认为,科创板在退市制度的突破主要在于丰富了交易类退市情形并简化退市环节。当前科创板的退市制度更接近于美股。配合注册制,科创板市场或将实现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买科创板股票要注意什么风险?

买科创板股票需两年经验,研发、团队等信息可重点关注
  根据上交所对科创板股票交易的相关规定,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符合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以及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等多个条件。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上述对科创板股票投资者设置的门槛,从目前来判断,是处于一个恰当水平的,这些投资者也能够承受上市公司股票比较大的波动。
  记者注意到,根据相关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科创板股票竞价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比例为20%。同时,还规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增发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多项制度的设置,使得投资者投资科创板股票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赵锡军提示,因科创板股票涨跌幅的幅度增大等制度安排,投资者投资科创板股票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股票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要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其次,科创板上市公司有可能存在技术不成熟、研发失败等经营风险,此外,管理团队、技术团队的核心人员出现变化等,也会带来公司股票风险的变化。“另外,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发展等因素,将带来股票的波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更密切关注公司的研发、团队、技术进展等具体情况。”

谁将率先登陆科创板?高新技术、科创类企业将尝鲜
  科创板《实施意见》强调,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来自上述行业的企业才能登陆科创板。
  其次,尚未盈利的企业也能上市。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在具体上市规则方面,科创板的制度设计大幅提升了上市条件的包容度和适应性。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可以满足在关键领域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突破核心技术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财务表现不一的各类科创企业上市需求。
  具体来看,5套上市标准分别为(一)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二)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三)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获得知名投资机构一定金额的投资。
  广证恒生认为,在发行上市审核中,上交所可以根据需要就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向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提出咨询。此外,符合规定的红筹企业、拥有同股不同权结构的企业将可以登陆科创板,这一规定大大加强了科创板对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超出市场预期。
  根据IT桔子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估值排行榜,在计算机板块,人工智能、云计算、企业级服务、智能制造是最有望率先在科创板上市的领域。
  有何制度抑制暴涨暴跌?“绿鞋机制”稳定价格,市场化定价遏制首日爆炒
  在科创板《上市规则》中,“绿鞋机制”获得应用。“绿鞋机制”指的是“超额配售选择权”,一般指获发行人授权的主承销商可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内,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对于可用“绿鞋机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内快速上涨或下跌的现象将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价格波动会有所收敛。
  上市规则中明确,将允许科创板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普遍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取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限制,促进科创板新股上市后股价稳定。
  此外,《实施办法》明确路演推介时主承销商的证券分析师应出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承销股票的证券公司应当向通过战略配售、网下配售获配股票的投资者收取经纪佣金,并为主承销商自主选择询价对象、培养长期优质客户留有制度空间。为加强对股票减持行为集中监管,《实施办法》要求发行人股东持有的首发前股份托管于保荐机构处。
  除了采用“绿鞋机制”稳定价格,科创板有望消除新股爆炒现象。
  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细则显示,科创板新股发行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具体而言,考虑到科创板对投资者的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更高,科创板取消了直接定价方式,全面采用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方式。
  为了鼓励战略投资者和发行人高管、核心员工参与新股发售,上交所拟放宽战略配售的实施条件,允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1亿股以上的发行人进行战略配售;不足1亿股、战略投资者获得配售股票总量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0%的,也可以进行战略配售。
  根据境内外实践经验,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这一安排,在引入市场稳定增量资金、帮助发行人成功发行等方面富有实效。建立发行人高管与核心员工认购机制,有利于向市场投资者传递正面信号。
  财通证券认为,科创板的这些制度,分别消除了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加大机构投资者定价权限、加大新股炒作难度,无论是从基本面层面还是交易层面都在尽力减少新股爆炒现象,新股爆炒的现象有望在科创板上消失。
  该机构认为,科创板还加大了对投资者长期持股的政策引导力度,这些措施将加大科创板投资者的持股期限,鼓励长期投资,有效减少科创板的价格波动。
  科创板对券商有何影响?

利好券商板块,倒逼券商提高自身能力
  1月30日晚间,上交所公布了科创板细则的相关征求意见稿,对于券商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申万宏源研报观点认为,科创板落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相对明确,券商和创投主题直接受益。联讯证券研报观点则认为,科创板的设立后续将会带动相关主题投资机会,利好券商及创投板块。
  实际上,早在科创板细则出台之前,就已有不少券商对可能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进行了摸底,或者招兵买马,为深耕科创板相关业务储备人才。
  不过,科创板的出现也给券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安信证券非银团队观点认为,(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后)市场化竞争将促使券商投行转型,进入“强者为王”的时代,定价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此外,上交所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答记者问中指出,应进一步发挥券商在发行承销中的作用。增强保荐机构的资本约束,强化其履职担责。为此,允许发行人保荐机构的相关子公司等主体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股票配售,并设置一定的限售期。中泰证券研报认为,这样可以迫使券商在承销时更加认真、审慎,倒逼券商提高自身的资金实力、研究能力、合规风控能力。
  注册制会导致企业一窝蜂上市吗?证监会首次下放发审权力,注册制不意味着大批量企业上市
  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细则中明确将设置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简称上市委)与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简称咨询委)。证监会发审权力将下移至上交所,上交所上市委负责审核,证监会仅负责注册。
  上交所表示,设置上市委是为了保证试点审核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提升审核工作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试点过程中,上交所层面的发行上市审核职责将由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以下简称审核机构)与上市委共同承担。审核机构承担主要审核职责,提出明确的审核意见。上市委侧重于通过审议会议等形式,审议交易所审核机构提出的审核报告,发挥监督制衡作用。
  上市委管理办法明确了上市委运行机制。一是在人员构成上,注重专业性与独立性。上市委主要由上交所以外专家和上交所相关专业人员共30-40人组成,专业上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专业人士,来源上包括市场人士和监管机构人员。二是在工作职责上,突出监督与把关。上市委审议会议对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及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进行审议,参会委员就审核报告内容和审核机构是否同意发行上市的初步建议发表意见,全面、充分讨论,形成合议意见。三是在工作程序上,强调公正、勤勉。
  上市委相关制度依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委员选聘、参会委员抽选、会议通知、回避要求、审议机制、审议工作监督等,作出全面、细致的安排,确保上市委切实履行职责。

试行注册制是否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企业上市?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科创板率先试点注册制,这是进行资本市场增量改革。但注册制的试点并不意味着降低门槛,更不意味着大批量企业集中上市。在注册制之下,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状况以及市场的承受能力来决定新股发行的数量,而不会出现大量的企业集中上市,从而对市场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杨德龙表示,在国外成熟市场,注册制属于比较成熟的新股发行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新股的定价和发行,更能够体现上市公司本身的投资价值,同时有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

科创板能不能吸引投资者?专家认为,科创板主要吸引的是专业投资者
  科创板到底能否吸引投资者、能否有足够的流动性也是资本市场比较关注的问题。从专家及创投界人士观点来看,大多数观点偏乐观。
  赵锡军认为,科创板主要吸引的不是普通投资者,而是专业投资者,因为判断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一旦判断不清,投资者自身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所以,这种判断是要求投资者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辨别能力的。
  “目前,市场的风投资金越来越多了,另外,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进入科创板,资金量挺大,而且,科创板一开始吸引的公司数量也不可能像主板一样达到几千家,第一批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可能也就是几十家,所以整个资金量的需求也并非天文数字,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创板的流动性不是太大的问题。”赵锡军表示。
  龙树资本董事长骆江峰认为,50万元+24个月交易经验的要求基本上把80%的散户投资者挡在科创板之外,但这其实是一种投资者保护机制。因为科创板执行史上最严退市制度,这对投资者的专业素质提出极大挑战,因此对于散户投资者而言,最好通过专业机构参与科创板投资。“科创板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为一级股权投资市场,提供一个较好的退出渠道和方式,因此科创板的推出对于一级市场而言,也起到了吸引投资者的作用。”
  恒丰泰石总经理韩玮称,科创板需要依靠上市公司的持续成长和长期的赚钱效应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而投资者也必须紧扣上市公司基本面,避免炒作消息概念才能取得长期投资成功。
⊙记者:王全浩 潘亦纯
120#
 sunsu888 发表于: 2019-1-31 18:38:00|只看该作者

利用科创板平台,诞生中国“微软”“谷歌”等并非不可能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利用科创板平台,诞生中国“微软”“谷歌”等并非不可能

  1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并就《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同时,上交所就涉及科创板发行承销、上市、发行上市审核、交易、上交所科技创新咨询委工作、上交所上市委管理等内容的6项科创板配套规则,也开始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科创板真的来了。
  从《实施意见》看,科创板在多个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今后,尚未盈利或存在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同股不同权的企业、红筹企业等科技创新型企业都可在科创板上市,这在此前是不可想象的。新股发行方面,将实行注册制。上交所负责审核,证监会负责注册。新股发行审核权下放交易所,同样是制度创新。在退市制度方面,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拖泥带水,过程冗长相比,科创板不再设置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环节,退市将“一步到位”,一退到底,退市公司不再有重新上市的机会。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科创板的设立,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架构,在沪深股市对于相关企业的上市设置了障碍的前提下,科创板将能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提供服务。可以说,科创板的设立,将大大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此前,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目标。但由于条件不成熟,A股先推出了一个中小板,后来又设立了创业板。客观上,目前的创业板虽然有“创业”之名,却无“创业”之实。许多在创业板挂牌的上市公司,并非创业型企业,而是成熟的企业。而且,创业板除了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外,在其他方面,与主板、中小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设立科创板,最重要的是在制度方面进行创新。其实,设立科创板,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设立科创板,主要是为高端制造、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服务,毫无疑问,这对于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对于今后我国实体经济的战略转型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而且,科创板的设立,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高科技企业也可借助于科创板这个平台,实现做大做强。利用科创板这个平台,今后诞生中国的“微软”“谷歌”等类似的企业并非不可能。因此,科创板设立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但科创板的设立,也会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比如根据科创板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50万元的门槛,将会把中小投资者排除在外,这将不利于提升科创板的活跃度与流动性,特别是在设立科创板之初是不利的。另外,科创板的设立,无疑会分流市场上的资金,对主板、中小板以及创业板等都形成资金面上的压力。
  对于新股发行制度而言,注册制改革无疑是最终目标。此前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注册制没有顺利推出。此次注册制在科创板试点,不仅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不会形成压力,而且,如果注册制试点成功,也有利于今后在A股全面铺开。新股发行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实际上也将凸显出市场的进步。
  在注册制环境下,即使同样需要审核,但新股发行的门槛已然降低,是有利于解决IPO堰塞湖问题的。而且,今后新股发行也将更加市场化。但注册制在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注册制背景下,今后的新股发行或将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新股密集上市的情形下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目前IPO审核从严,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是有益的。注册制下,只要发行人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质量较差的企业混入市场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如此格局下,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A股整体投资价值都会有负面影响。
  当然,设立科创板与试点注册制,制度创新固然重要,但监管显然更重要。监管的缺失或缺位,将对科创板的发展,以及注册制的全面铺开产生阻滞。
⊙曹中铭(财经评论人)编辑:王宇王进雨 校对:何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22:29,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