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125|回复: 41
 2熊猫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画范曾回校谈南开精神

 [复制链接]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a,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别总说“百年屈辱”了 廖老先生的饮酒与书法
11#
 采风 发表于: 2008-9-1 00:14:31|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范曾的绘画  1242250_n8.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采风 发表于: 2008-9-1 00:12:52|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9_n7.jpg  保存到相册
9#
 采风 发表于: 2008-9-1 00:11:18|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8_n6.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59:48|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7_n5.jpg  保存到相册
7#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58:17|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用印  1242242_n4.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55:47|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2_n3.jpg  保存到相册
5# 华蓥山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53:06|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2_n2.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50:47|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的绘画  1242242_n1.jpg  保存到相册
3# 峨眉山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48:35|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 庚申 42岁
  与张仃先生联合展览于香港举行。
  赴黄山写生,作诗词八十余首,并于安徽合肥举行“庐州行”画展。画法大变。此年有《灵运临风图》、《步出夏门行》、《载酒行》、《广陵散》等代表作。
  北京──东京都建立友好城市,林乎加市长代表北京市赠送范曾所画《齐白石像》为礼品。
  彭真委员长访日参观岚山周恩来总理诗碑,赠送范曾所画《彭祖图》给吉村孙三郎。
  同年应叶嘉莹先生之邀赴加拿大u.B.c大学和哥伦比亚太学讲学。
  为邮电部创作中国古代科学家徐光启、黄道婆、贾思勰、李冰纪念邮票及齐白石肖像白描邮票。出版《范曾画辑》。

1981年 辛酉 43岁
  应日贩株式会社之邀赴日本于东京举办个人画展,出版《范曾中国人物画》。获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设计一等奖。

1982年 壬戌 44岁
  南通广教寺法乳堂建成,范曾画十八高僧壁画。此堂之设得赵朴初先生支持并为起名题匾。由巨赞大师、净慧法师拟定名单。开幕式时有楼适夷、侯宝林、张仃、丁玲、文怀沙、康殷、净慧、方成、黄宗英、袁运甫、郭兰英等参加。由邢白、朱剑、徐虎、曹从坡等南通市领导主持其事。
  应日本高岛屋之邀举行画展于东京,符浩大使夫妇出席开幕式。平山郁夫先生于NHK电视台介绍范曾艺术。
  《范曾画辑》出版。

1983年 癸亥 45岁
  应日本西武百货店之邀举行个人画展于东京,宋之光大使夫妇出席开幕式。获日本诸大学联合所赠“中日文化交流奖杯”。

1984年 甲子 46岁
  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冈崎嘉平太先生为名誉馆长,松田基先生为馆长。范曾因故未能赴日出席开馆典礼。
  《范曾画集》、《范曾绘画集》、《范曾的艺术》出版。调南开大学筹建东方艺术系。
  父亲去世。

1985午 乙丑 47岁
  “范曾美术馆”一周年赴日,与宋之光大使夫妇同赴冈山参加庆祝隆典。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先生和原南通市市长、挚友曹从坡先生亦应邀赴日参加盛会。
  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教授。
  发表《祖国、艺术、人生》演说, 由中央电视台转播。
  《范曾吟草》出版。

1986年 丙寅 48岁
  北京中国美术馆和天津博物馆先后举办“范曾画展”。为筹备赴日展览,与楠莉于南开大学冒大暑作画百余幅。
  发表《胸中浩气,笔底雄风》演讲,提出新思维十条。
  同年与亚明、宋文治、崔森茂、米景扬等组成画家代表团访美。

1987年 丁卯 49岁
  为捐款建造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赴日本东京、大阪、冈山举办“范曾画展”,画展大获成功。
  范曾捐款累计已达一百万美金。得日本冈崎嘉平太委员长所赠银杯。在建楼过程中,邵逸夫先生和香港陈氏兄弟公司皆有赞助。于人民大会堂与李平凡先生接受“中日文化交流金奖”,符浩大使和宋之光大使应邀出席颁奖会。
  高教委通过世界各国大使馆将范曾所书《忧乐关天下》、《猛态常在》、《月是故乡明》、《砥砺品学》条幅印刷品赠送中国留学生,受到一百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留学生热烈欢迎。
  任全国政协委员和民盟中央委员。被聘为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
  在七届一次全国政协会上发表题为《再造民魂,重振雄风》的讲话。

1988年 戊辰 50岁
  东方艺术大楼动工,冈崎嘉平太、松田基等国际友人参加典礼,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捐款五千美金。
  台湾名人画廊举行全部范曾假画的伪展,被范曾隔岸揭发,画商丑行共为天下所识,侯军出版《范曾假画案》。
  是年五十寿辰,出版《范曾自述》、《抱冲逸兴》、《范曾怀抱》、《范曾自书诗稿》等十种书籍。

1989年 己巳 51岁
  与宋雨桂、冯大中举行联合画展于香港,出版《莽神州赋》画集。出版《祖国、艺术、人生》演讲集。
  日本出版《现代中国画坛的巨匠范曾》画集, 日本评论家陈舜臣先生著《三绝之人》一文为序。
  经杨振宁先生视察,以为台湾寒舍画廊颇具规模,范曾同意于台湾举行首展,出版《范曾作品集》。
  是年4月丰桥·南通友好城市建立,丰桥市美术博物馆举行“现代中国画坛的鬼才范曾美术名品展”。

1990年 庚午 52岁
  应西武百货店之邀,“范曾、宋文治画展”于日本东京举行并出版画集。
  于新加坡举办“范曾画展”,出版《范曾新作集》。与楠莉赴欧洲游学考察。

1991年 辛未 53岁
  于台湾举行“范曾巴黎新作展”,并出版画集。

1992年 壬申 54岁
  应瑞典皇家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之邀到斯德哥尔摩大学讲学。
  《范曾精品集》出版并获香港出版优秀奖。

1993年 癸酉 55岁
  游欧回国,继续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并被任命为学术带头人。
  同年11月1 3日在巴黎与楠莉结婚。

1994年 甲戌 56岁
  出版《范曾绘画一百幅》、《范曾书法一百幅》。

1995年 乙亥 57岁
  应罗拔教授之请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讲学。

1996年 丙子 58岁
  画风大变,更重简笔泼墨,有代表作《简笔老子》、《泼墨钟馗》等。
  深圳举行“范曾书画展”, 出版《范曾画集》。

1997年 丁丑 59岁
  《范曾诗稿》、《十翼还甲自寿》出版。

1998年 戊寅 60岁
  《范曾的艺术世纪大展·献给2000年》于香港会展中心隆重推出,有陈省身、杨振宁、季羡林、李锐、吴祖光诸先生致贺。作品《丽人行》以一千二百万港币出售。
  散文《风从哪里来》获散文奖。

1999年 己卯 6l岁
  《范曾自书七绝百首》出版,书法风貌大变,此为转折点。《中国名家作品精选,范曾》出版。南开大学80年校庆举办“范曾画展”,画展开幕式由赵忠祥、倪萍主持,陈省身、季羡林、侯自新、洪国起、陈洪、冯骥才、盛中国、王刚、苏民等人参加了典礼。
  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2000年 庚辰 62岁
  《画外话·范曾卷》出版。
  散文《梵高的坟茔》选列于1 999年全国散文排行榜。
  为纪念母亲缪镜心先生,于她任校长二十八年之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修“镜亭”完工,举行隆重典礼。
  《沙尘,我奉上永恒的诅咒》散文选列2000年全国散文排行榜。是岁杪,特绘越纪之作《老聃千岁图》并题诗跋。

2001年 辛巳 63岁
  《范曾谈艺录》、《范曾散文三十三篇》、《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范曾卷》、顺兴和斋珍藏本《当代大师范曾》出版。
  7月,山东梁山县摩崖石刻范曾先生文并书《水泊梁山记》竣工,携博士生、硕士生及友好十数人往观。
  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博物馆系名誉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任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2002年 壬午  64岁

2003年  癸未  65岁
  1月《范曾临八大山人》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值“非典”流行,3-5月间在青岛修养作画。

2004年  甲申  66岁
  1月《范曾插图本〈鲁迅小说经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后现代,我看出你的冷漠》一文在《中华文化画报》第1期刊出。
  3月受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5月到河北石家庄,亲自参与校对《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并有阱陉县苍岩山、秦古道之游。
  《范曾自述》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7月21日开笔创作《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两天完成。陈、杨二先生专程到抱冲园赏画。
  8月8日人民大会堂澳门厅,21卷本《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首发式。
  8月10日回巴黎,10月3日回。《范曾诗书画集》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10月17日南开百年校庆,《奇文共欣赏──陈省身与杨振宁》在东方艺术大楼揭幕,陈、杨等先生出席。
  12月在青岛。

2005年  乙酉  67岁
  1月《故园卮言》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月6日在荣宝斋举办《范曾乙酉新作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采风 发表于: 2008-8-31 23:47:11|显示全部楼层

范曾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1938年生,江苏南通人,常署“抱冲斋主十翼江东范曾”。
  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出版有画集、书法集、诗集、散文集、艺术论、演讲集等百馀种,近年《范曾序跋集》(海南出版社)、《画外话·范曾卷》(人民文学出版社)、《范曾散文三十三篇》(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范曾卷》(人民美术出版社)、《范曾临八大山人》(人民美术出版社)、《范曾谈艺录》(中国青年出版社)、《范曾诗稿》(华宝斋出版)、《鲁迅小说插图集》(线装书局·广陵书社)、《插图本鲁迅小说经典集》(海南出版社)等影响甚大。

范曾先生近照(崔自默摄影)  范曾1.jpg  保存到相册

范曾年表

1938年 戊寅 1岁
  7月5日(戊寅年6月初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市诗书世家,据地方志书记载和香港曾克斋教授《近世海内两大诗世家》一书详考,范氏于明季自江苏吴县(今苏州)徙南通,其先祖为北宋范仲淹。自父亲范子愚先生上溯明末,凡十二代诗人,皆有专集传世。其中十一世祖范凤翼,《清诗纪事》称之为“东林眉目”,以气节获誉士林。曾祖范伯子先生为同、光朝诗坛巨擘,与陈散原两老契好,遂结儿女姻缘,近世颇享大名的画家陈师曾(娶范孝嫦),为范曾姑祖。外祖父缪篆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为人狷介不阿,鲁迅先生《两地书》中对此颇有赏叹。缪篆与范罕同时游学日本,志同道合,许为亲家。父亲范子愚、母亲缪镜心皆南通教育家,以清名闻于江左。
  1938年为避日寇难,潜居南通城外乡村潮桥。范曾襁褓中以颖异动乡里,一岁而始识字,两岁而始诵诗,至四岁即背古文词章。而生命第一记忆为村童夜捕萤火虫贮于玻璃瓶中供范曾赏玩,莹莹其辉,足启灵智。

1942年 壬午 4岁
  自乡居返城,室中四壁萧然,家产被盗卖一空。父亲所庆幸者为尚余上千部线装书,自谓永留儿孙阅读。此时范曾已可背诗逾百,亦学作短句,宿彦张梅庵先生命题写鸡冠花,范曾即口占“绿羽顶红冠,花开处处啼”,张公大讶,以为神童。
  开始学画达摩, 以至满墙千佛,其兴趣浓烈如此。
  入城北小学幼稚园。南通儿童智力比赛,诵《岳阳楼记》、《木兰辞》,并自为短诗,得特等奖第一名。

1943年 癸未 5岁
  入城北小学读书。名列第一。

1945年 乙酉 7岁
  入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母亲缪镜心先生为校长,范曾品学兼优,累获嘉奖。
  家中巨变,大兄范恒因参加革命活动被追捕,到苏北参加共产党,越明年潜赴上海做地下工作。二兄范临应舅父缪孝威之聘至香港中南银行任职。范曾知爱兄远游难归,孤寂中日临张廉卿书法以解忧。
  对丰子恺先生作品最为倾服,时时描摹。尔后又对张乐平先生《三毛流浪记》情有所钟, 作为习画范本。

1949年 己丑 11岁
  南通解放,大兄范恒自苏北解放区进城,为市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后为《南通市报》主编。
  夏,考入江苏省立南通中学。

1950年 庚寅 12岁
  加入中国少年儿童队,为机械化中队拖拉机小队队员,范曾对少儿队荣誉极为珍爱,肩章一枚,保存至今五十一年矣, 自幼深信“不珍惜过去,便没有未来”。

1951年 辛卯 13岁
  加入南通市美协。与袁运生、顾乐夫并称“南通三小画家”。积极画宣传画、漫画,于“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运动中发挥其绘画天才。

1952年 壬辰 14岁
  入高中,从学于名师家翁范子愚并徐质夫、顾昌祖、顾尔亦、颜若愚、苏蕴吾、冯德吾、 张慎余、张子通、黄幼松、顾云墩、季修甫、李效成等。

1955年 乙未 17岁
  考取南开大学历史系,从学于著名教授郑天挺、雷海宗、王王哲、杨志玖、杨翼骧、魏宏运、黎国彬、杨森茂、来新夏、辜燮高、谢国祯等,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等生。

1956年 丙申 18岁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7年 丁酉 19岁
  家庭剧变,大兄被划为“右派”,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从此品德高尚、学识过人的大兄受尽磨难,前后逾二十年。
  此年由恩师郑天挺推荐、魏宏运先生支持,经挚友李群超奔走,转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时“反右”正烈,美术史系主要教授王逊先生被划为“右派”,而精通美术史的江丰先生亦在劫,美术史系半年后解散,范曾转入中国画系。由于“反右”前期与李群超、倪明近、蒋原寰以“四右派人士”署名发表支持储安平先生的大字报,被视为“右倾”,万幸未划归“右派”。

1958年 戊戌 20岁
  “大跃进”开始。时初见美院中国画系老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郭味蕖、李斛、刘凌沧、常任侠、尚爱松、黄均、宗其香、沈叔羊诸先生,其中受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诸大师影响最深。少年风华,刻苦自励,猛志常在,一年级时成绩尚不足观,二年级后,各科成绩均为优秀,尤受李苦禅、李可染先生所激赏。

1960年 庚子 22岁
  入蒋兆和画室。蒋先生为当代著名人物画家,谦逊为人,不骛名利,其学养品格,深深感染着一代青年学人。
  在北京学习期间,姐范泰任职化工部,假日每相聚。大学时学费皆由二兄范临、姐范泰供给,亲情云隆,没齿难忘。

1962年 壬寅 24岁
  毕业创作,辅导老师为刘凌沧先生,画《文姬归汉》。画毕呈郭沫若先生赏阅,郭老大悦,夜不能眠,起床伏地作五言古风二十四韵四十八句题于画上,笔力遒劲、风华婉转,并书“江左小范索句,爰成此诗”。前辈垂爱,由此可见。
  《徐悲鸿》一书出版。
  毕业时沈从文先生力荐范曾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做《中国古代服饰资料》之绘图工作。对范曾爱护备至,师生情谊,永葆厥美。

1964年 甲辰 26岁
  至陕西西安山门口公社沙井村参加社教。与王宏钧先生同时被打为“右倾”,至《社教二十三条》公布始得平反。

1966年 丙午 28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现行反革命”、“漏网大右派”诸罪行被造反派揪斗。(附记其时范曾亦曾给沈从文先生写一张仅百余字之大字报,造反派以为“假揭发、真包庇”,范曾遂遭斗殴。近两年国内报刊所载“文化大革命”中范曾写出揭发沈从文罪状数百条之大字报,并发表据称为沈从文先生的“没有发表的大字报稿”{未见原稿},皆为子虚乌有、诬陷不实之词。此已经历史博物馆史树青先生、范世民先生、黄明远先生等著文或提供证词予以驳斥,范曾亦有《忧思难忘说沈老》一文发表于《读书》,予以廓清。)

1970年 庚戌 32岁
  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

1971年 辛亥 33岁
  回北京,继续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作画,其间所画《韩非子像》为代表作。

1972年 壬子 34岁
  创作《毛主席在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
  母亲、大兄、二兄相继病故。

1974年 甲寅 36岁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
  与贺捷生、白桦、张锲等联名上书周恩来总理,揭发“四人帮”于文艺界倒行逆施的累累罪行。

1976年 丙辰 38岁
  “天安门事件”发生。
  因书大挽联和写悼总理文而被批斗。
  10月,“四人帮”被粉碎,普天同庆,“天安门反革命事件”彻底平反,心情无限兴奋。

1977年 丁巳 39岁
  新年于人民大会堂作大幅泼墨钟馗,以喻正气伸张,《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于《人民日报》发表《怀念周总理》一词,由吕远、唐珂谱曲,郭兰英曾独唱此曲于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
  结肠息肉病发,血色素5.6克, 时时晕倒,命在垂危。住北京医院由名医周光裕大夫开刀,院长吴蔚然先生监临,始得脱险。病中自以为来日无多,乃受荣宝斋挚友米景扬先生鼓励,奋力创作《鲁迅小说插图集》并于医院中完成。

1978年 戊午 40岁
  《鲁迅小说插图集》出版。
  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讲师、副教授。
  姐范泰去世。

1979年 己未 41岁
  应日本西武百货店之邀,参加荣宝斋代表团访日,与董寿平先生于东京举行联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3 13:48,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