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16|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自由如风 发表于: 2008-11-3 09:13:08|显示全部楼层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建筑·社区2008-11-1日:徒步宋家祠堂

 [复制链接]
徒步宋家祠堂
──内江凌家古镇游记

  凌家镇,自古是内江自贡的交通要道,以一凌姓大族而命名。场镇往右行1000米,越过内昆铁路,在一池秋水旁,有一座树木环绕、掩藏在新式建筑后面的一处宅院,她就是至今仍不掩光泽、很中国味的凌大湾宋家祠堂。2008年11月1日,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们走近了她。
  祠堂是中国起主导思想的孔孟儒教在明代发展的又一大成果,也是朱熹理学的标志性产物。儒家思想所代表的传统思想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要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人的思想脉脉,祠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而凌家镇宋家祠堂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早晨近8时,我们一行31人从内江坐车到凌家镇下车后,就四处打探宋家祠堂的具体位置,总群珍珠来自凌家,对宋家祠堂却不得而知。附近村民很多人只知晓钟家祠堂,却不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难道这座有着60年历史、在“国史、方志、家谱”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宋家祠堂已经消亡了吗?内江著名的曾家祠堂(黄花岗72烈士之一的喻培伦大将军祠)曾在市中区中央路廖家巷,现已经被拆除。开创内江甜业雄霸一方的白马曾氏祠堂(俗称曾家大院)我们也曾几登其门,但这来自乡间、保存较为完好的普通家祠我却从未曾光临过,强烈地吸引着我。
  经珍珠回忆,最终确定了祠堂的方向。一路前行,不一会儿就抵达祠堂口。远远地看见祠堂门口堆放着一大捆的木板,群里大姐大让我留存此照,收藏好“历史“。木头黑嘿的,部分地方已经腐烂,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估计是居住在此的居民拆除的。
  沿着一条林荫大道徐徐进入,两旁树木林立,楠木、美人树、桂花树、桂圆树一棵棵名贵树种目不暇接,靠近入户道路的池塘边,满眼都是碧绿的湖水,悠悠的湖水见证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1941年抗日战争第4年,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尤其是以自贡盐业为经济命脉的经济产业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有力地支援着前方的军事斗争,海盐产地已经沦陷为敌占区,四川自贡的井盐支撑其经济抗日一片新天地。在凌家有个头脑灵光叫宋敬民的人,靠着经营自贡的两处盐井创造了巨额财富,也创造了修建位于凌大湾宋家祠堂的财力。
  宋敬成不投资店铺,不买房置地,却大兴土木,这是为何呢?走进宋家祠堂的殿堂厢房楼亭院落,答案就在其中。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昔日庞大的院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在大祠堂前,凌家派出所的办公大楼将曾经辉煌的院落彻底遮掩,只有大池塘东西两边的不同凡响的长廊里的绿荫里似乎还透着往日的光芒。祠堂布局严谨,中规中矩,儒家思想成为建筑理念。整个祠堂分大门、侧门分别进入,四周都是高大的围墙包围着,侧门左右摆布,我们从左侧门进入就能看见下厅,下厅是一处2层的房子,呈凸型将中堂与正殿围拢,正殿就是凸型上方的那个凸出的部分,体现着尊贵与霸气。2层的下厅阁楼设计了许多的窗户,阳光照射进去,房子就通亮通亮的。我们顺着下厅绕行到中堂,路已经被堵死。一楼的房间里还居住着人,居住在此的临时主人告诉我们,阁楼还能上去,可以看见整个祠堂的全貌。翻过临时砌成的矮围墙,就来到了中堂间,是一个很大的院坝,高大的正殿就在院坝的正前方。正殿与下厅正好围成一个大的天井,雨从天而降,飘进天井,落进了我们心底。
  站在正殿下,人显得很小,正殿是祠堂的核心建筑,是祭祀、红白喜事、家族议事的场所。在正殿正上方都要悬置大扁额,一般都有“流芳百世”、“忠贯云霄”等扁额,扁额越多,这个家族就越发达显贵。抬眼还能看到粗大的房梁及精美的花窗,据说是自贡来的能工巧匠雕刻的。正殿的6根滚柱上盘着镏金的飞龙,石墩上刻着许多动物,巧夺天工。从正殿左右都可以登楼上阁,现在左木梯步已经破损,楼梯间已长出青苔。顺着还完好的右楼梯,可以扶梯而上,踩在楼板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压力,咚咚声不时发出,似乎即将步入已远去的历史空间里。阁上分布着十一间房间,据说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场所,房间暗幽幽的,光线不是很好。站在阁楼上就能看见那盘龙立柱装饰的正殿以及殿上青华瓷装饰的屋顶,最有气势的是风火墙,远看就像盘在正殿屋顶的二条龙,煞是好看。
  雨一直在下,丝丝细雨将这座有些破旧的祠堂迷雾般的笼罩着,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踏在木板上,生怕不小心戳穿了有些年头的木头,也怕大声地喧哗将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主人”惊醒。耿老壳还是不小心一脚将朽木踩穿,手中相机还差点摔坏。电视剧《大祠堂》曾对中国祠堂历史进行了一次还原,料想我们的先人也曾有这般场景:祭祀当天,家族人早早起床,家长(家族之长)先在祖先神位前放置新鲜的水果,然后降神、焚香、叩首,如此等等,繁缛复杂。企求祖先保佑,神灵降临,希冀家族后人光宗耀祖,多子多福。
  现今家族的概念已经淡漠,祠堂早已无,家谱不再修。中国祠堂,这个过去中国人家族联系的纽带、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如今却像祠堂大门外的那一堆拆下来的木头,早已是七零八落,不见了往日的神圣。凌家的宋家祠堂哟,你还会存在多久?修建祠堂的木头早已腐朽,而精忠报国、修身养性、淡薄名利、宁静致远、做人立德的家训却永久地保存至今,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自由如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自由如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自由如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自由如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自由如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自由如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声枪响 [转帖]重庆出租车司机因运价低等原因举行全城罢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4:34,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