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黑密林小妖|查看: 13684|回复: 55
[灾害·事故

江西籍哀牢山牺牲地质调查员回乡:铁骑护送安葬南昌西山

 [复制链接]
#
跳转到指定楼层

[灾害·事故江西籍哀牢山牺牲地质调查员回乡:铁骑护送安葬南昌西山

 [复制链接]
  2021-11-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15日,当地村民进山搜救,当地政府接报后成立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进行搜救。截至19日9时,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
  2021-11-22日,从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获悉,在云南哀牢山野外作业时失联的中国地质调查局4名人员全部找到,均已遇难。
  有救援现场视频资料显示,4名失联调查人员的名字为杨敏、张金榜、张喻、刘宇(音)。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称,这些失联人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曾经都当过兵。
  值得注意的是,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但从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黑密林小妖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黑密林小妖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黑密林小妖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黑密林小妖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黑密林小妖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黑密林小妖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通报员工“摸鱼”后国美再发声:将追责外泄内部通报者 【省应急管理厅】全面加强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管控
2# 四姑娘山
 冈仁波齐峰 发表于: 2021-12-16 07:05:52|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关注】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源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文标题:【关注】云南哀牢山4名地质调查人员因公殉职原因查明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消息,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4人系低温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
  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2021年11月13日,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入云南省哀牢山腹地镇沅县至新平县区域,执行国家年度森林资源调查专项任务,于11月14日16时失联。失联事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云南省委省政府会同有关部门,全力组织搜救,共投入8000余人次,动用直升机10架次、无人机50余架次,搜救队伍于11月21日18时33分和22日8时32分发现4人已无生命体征,不幸因公殉职。23日22时左右,历经38小时遗体被转运下山。11月24日至12月5日,完成了法医学检验和联合现场勘察。
  据了解,4名地质调查人员所在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昆明中心),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任务。昆明中心从2019年开始承担云南和广东两省森林资源调查任务,每年以具有野外工作经历的人员为骨干,组成森林资源调查队伍,按照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集中开展野外作业培训与考核。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通过了培训考核,今年他们已完成云南省5个州(市)32个样地的调查任务。
  此次4名地质调查人员前往的6134号样地,海拔2691米,属国家森林连续清查样地。10月23日,他们聘请当地向导一同进行了前期路线踏勘。11月13日,他们在聘请向导未果的情况下,为尽快完成任务,根据作业需要,携带了RTK、平板电脑、森林罗盘、工兵铲、砍刀、蛇药、防熊喷雾、皮尺、充电宝等20余种调查作业装备及食品,上山开展工作。殉职时身边遗留的作业装备齐全,背包里尚有食物。配发的卫星电话遗留在车上,未随身携带。

  工作区所在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地理位置特殊,地貌类型复杂,山地气候多样,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高大乔木遮天蔽日,灌木藤蔓交织丛生,苔藓遍布,通视性差。4名地质调查人员殉职的位置山形陡峭、沟壑纵横,行进异常艰难。从联合现场勘察结果看,事发区域湿度极大,温度变化快,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出现局部暴雨、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导致原始森林中长时间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给方向判别造成巨大困难。
  向因公殉职的
  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
  4名地质调查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愿逝者安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冈仁波齐峰 发表于: 2021-11-25 17:46:00|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队”成员谈哀牢山搜救:这次救援难度大,磁场干扰待调查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国家队”成员谈哀牢山搜救:这次救援难度大,磁场干扰待调查

救援人员在哀牢山中艰难行进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供图  094700rgbhiercgzjee0s7.jpg  保存到相册

  11月13日,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4名地质调查队员进入云南哀牢山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失联8天后遗体被找到。4人中年龄最小的仅25岁,最大的也只有32岁,他们的遭遇令人惋惜。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4人失联后,各方累计投入救援人员8000余人次。搜救范围沿着哀牢山西南、东北、正北3个方向,延伸覆盖至普洱市镇沅县、玉溪市新平县、楚雄州双柏县地域的哀牢山原始森林……
  “位置没法确认的情况下,几乎就是‘大海捞针’。”11月25日,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长李业凌向澎湃新闻回忆了搜救过程,他谈到,哀牢山多变的天气和特殊地理情况,也给这次救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李业凌告诉澎湃新闻,11月19日队伍接到命令赶赴普洱参与救援,41名指战员携带个人72小时保障物资、专业救援装备出发。20日晚间,队伍抵达哀牢山2号补给点,进行了休整和分析研判工作。
  21日一早,救援行动正式开始。“队伍分成了两个大组八个小组,对任务区域和一些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搜救。”李业凌告诉澎湃新闻。当天中午,队伍发现了一些失联者的线索,“我们找到了失联者的雨衣,还有遗留的食物包装袋。”他回忆,当时本计划顺着线索继续追踪,但接到指挥部的指令,大雨来袭,需返回二号补给点。

救援人员在哀牢山中艰难行进  094701tvlse7000ipxt5sk.jpg  保存到相册

  21日晚7点,指挥部命令再次传来:通过各方信息研判,有一处区域疑似发现失联者。李业凌和队员们迅速出发赶至现场,这一地点距离二号补给点约有1.9公里。李业凌向澎湃新闻介绍,晚间在哀牢山内行进难度极大,“白天都会迷路,更别说晚上了”。哀牢山地形地貌复杂,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我们要翻悬崖、过沟壑、越溪水”。同时,队员们随身背负的补给、救援设备等物品,合计重达约25公斤。
  “我们当时想着万一失联者还有生命体征,所以争取着一分一秒。”约1.9公里的山路,队员们不间断地行进了5个半小时,到达后发现了3名失联者的遗体。李业凌的队伍也是最早达到该区域的救援队伍。
  随后,李业凌和队员们又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4名失联人员开展搜索,但因夜色浓重,未能成功。直至22日8时许,第4名失联人员被找到。
  作为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的队长,李业凌有着充分的山岳救援经验,多次前往哈巴雪山、石卡雪山等地参与山岳救援任务。但他坦言,这次的救援难度更大。首先,无法确认失联人员位置,需要“大海捞针”。哀牢山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山上植被极为丰富,密集的竹林,让我们根本无路可走。”同时山上气候多变,常有降雨和大雾,能见度极低。
  “不下雨时晚间温度大概只有三五度,下雨就更冷了。”李业凌告诉澎湃新闻,山上没有手机信号,救援队需要用卫星电话才能与指挥部沟通,需通过北斗有源终端、GPS导航仪等科技产品才能尽可能地精准定位。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此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曾表示,初步认为失联者失联因素为方位判断失误。也有民间搜救队员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搜救过程中有罗盘受磁场干扰的现象。
  对此说法,李业凌表示,需等官方调查结果。他还告诉澎湃新闻,救援结束后,自己手机的陀螺仪出现了故障,至今仍未恢复正常。
  另外李业凌谈到,此次救援,对于救援人员自身的身体状况也带来极大挑战。队员们背负50斤的装备连续行军,接近身体极限。山内还有野兽出没,他透露,在此次救援中,有救援队差点遭遇黑熊袭击。
#
 冈仁波齐峰 发表于: 2021-11-19 14:46:00|显示全部楼层

云南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已被找到,均无生命危险

源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关注
原文标题:云南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已被找到,均无生命危险

  11月19日中午,《百姓关注》记者从云南一名知情人处了解到,13日在进入云南哀牢山野外作业后失联的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找到,并且均无生命危险。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前报道:4名地质调查人员哀牢山失联,参与搜救村民曾发现疑似生活痕迹
  (记者:赵敏)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进入云南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腹地野外作业后失联。15日,当地村民进山搜救,当地政府接报后成立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进行搜救。截至19日9时,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
  樟盆村村民罗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14日晚10时,他从同村村民那里得知有4名地质调查队员失联的消息,15日7时,五六十名村民上山寻找,当天搜救到晚7时左右,没有找到人,接着通知镇里和县里。
  罗先生参与了15日至17日连续三天的搜救,他表示,搜救人员每天分成不同的组进山搜寻,从16日晚开始,搜救人员在山上扎营,其他村民每天为搜救人员送饭过去。
  罗先生称,同去搜救的人员曾发现疑似4名失联人员留下的痕迹,“16日的时候发现有烧火的痕迹,还发现了做标记的红油漆、红袋子、砍刀、矿泉水瓶等。”18日,有村民反映看到了火烟,搜救人员立即围绕周边进行寻找,搜救一直持续到19日凌晨2时才结束,但仍未找到失联人员。
  据其他媒体报道,13日9时许,4名失联队员进入哀牢山野外作业,计划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因此,他们仅带了一天的干粮。但4名队员没有在预计的计划时间内下山。
  新京报记者从普洱市委宣传部获悉,11月15日晚7时28分,镇沅县人民政府接到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于2021年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
  接报后,镇沅县委、县政府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组织省、市、县、镇、村共投入搜救人员1000余人次、车辆110余辆、卫星电话14部、无人机5架、直升机2架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
  由于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截至11月19日9时,暂未搜索到失联人员,各项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公开资料显示,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起于大理州南部,止于红河州南部,长近千公里。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率85.1%,最高海拔3156.9米,以保护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黑长臂猿、绿孔雀、灰叶猴等珍贵野生动物为目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云南省3个州(市)6个县(市),在普洱市镇沅县内的有13.5万亩。
  中国地质调查局4人在云南失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17:39,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