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447|回复: 33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山脉·森林青海救援队回应“失联女大学生遭野兽袭击”:初步排除野兽致死

 [复制链接]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
  2017年7月7日下午13时,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2017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杨旭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杨旭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杨旭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驳香港文汇报周奕副社长 网友:傅矿工死了!居然还什么“享年42岁”
3# 峨眉山
 红星 发表于: 2017-11-24 19:28: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可可西里等三大保护区联合发布公告:禁止非法穿越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三大保护区联合公告:禁止非法穿越

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宁静旷远的风景,藏野驴、藏黄羊等这片土地的主人们自由自在地觅食,四周一片安宁祥和。东方IC 资料图
  11月24日,澎湃新闻从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发出公告,禁止在上述三个保护区内进行非法穿越活动。
  公告称,近年来,部分户外运动探险者在网站论坛公然发帖,擅自组织,随意进入三大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进行非法穿越活动,严重破坏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特公告称,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对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保护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对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的人身伤亡等事故,责任由开展非法穿越活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附]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于禁止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国家级自然护区进行非法穿越活动的公告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是青藏高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基因库,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和生态价值。近年来,部分户外运动探险者在网站论坛公然发帖,擅自组织,随意进入三大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进行非法穿越活动,严重破坏了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障珍惜物种栖息地不受威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促进自然保护区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公告如下:
  一、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活动。
  二、青海可可西里、新疆阿尔金山和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建立“联合、联动、联防、联打”机制,将对涉及三大保护区的非法穿越活动进行严厉查处。
  三、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处,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
  四、对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保护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单位或个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五、对因非法穿越活动造成的人身伤亡等事故,责任由开展非法穿越活动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监督举报电话:
  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 0979~8416301、8492911
  新疆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 0996-2106128、2106125
  西藏羌塘保护区那曲管理局 0896~3820895、3800315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红星 发表于: 2017-8-30 03:48:01|显示全部楼层

可可西里成中国四大无人区首个接入互联网地区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8月29日电(孙睿)29日下午,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正式开通卫星通信固定站,标志着可可西里成为中国四大无人区中首个接入互联网的地区。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区,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是中国第一个为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藏羚羊而设置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1个关键区域之一。
  据介绍,一直以来,传统通信网络在可可西里都难以实现,使得通信问题限制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据了解,卫星通信固定站开通后,索南达杰工作站周边500米到1公里范围已接入互联网,可实现互联网访问、卫星电视、远程视频通讯等需求。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介绍,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互联网传输、定位系统还将陆续投运于可可西里境内不冻泉、卓乃湖、五道梁、沱沱河其它4个保护站,以及保护区各个进出关口和主要观测点。今后几年,可可西里各保护站将全面实现内外互联互通,有望为巡山队员反盗猎、反非法穿越、救援等日常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及科技支撑。同时有望对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动植物的监测、环境监测、到访者识别、数据实时传输、电子安防等物联网应用。
  今年7月7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青海可可西里跻身世界自然遗产行列,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世界自然遗产的历史。 ●
1# 贡嘎山
 红星 发表于: 2017-7-8 15:48:02|显示全部楼层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背后:8年未发生藏羚羊盗猎案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背后:连续8年未发生藏羚羊盗猎案

2005年5月的可可西里。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中新网北京7月8日消息,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波兰当地时间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2014开始申遗路
满足世界自然遗产两大标准

  可可西里的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被称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总面积450万公顷,是世界三大无人区之一。
2005年5月中旬,两只灰雁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多格错仁附近的冰河中嬉戏。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夏季的时候,这里依然一片冰雪世界。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寒冷的高原气候,造就了可可西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区域内拥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以及极其多样的湖泊盆地和高海拔内湖湖泊地形。广达数万平方公里的荒野和野生动物、高山、冰川、湖泊交织在一起,美不胜收。
  这里有被称为“风雪仓库”的唐古拉山口,有沱沱河,有202种高等植物、30种已知哺乳类动物、56种鸟类。
可可西里给高原野生动物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野生动物的“快乐天堂”。中新社记者 胡友军 摄
  2014年10月,青海省政府发文决定,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评估报告里提到,可可西里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vii):无与伦比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美景或审美价值。同时,还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x):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
  据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传科此前介绍,此次申报区总面积共600万公顷,其中提名核心区面积370万公顷,外围缓冲区面积230万公顷,涵盖了该保护区全境以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可可西里的美丽经幡。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曾经藏羚羊被疯狂盗猎
如今连续8年未发生盗猎案

  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里,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藏羚羊。曾有一度,因其绒毛织成的披肩“沙图什”受欢迎,藏羚羊遭到了无情的猎杀。陆川曾在电影《可可西里》里描述这个场景──
  “在那海拔4700米的无人区,危险的荒漠之地,有人可以因为贪婪去掠杀藏羚羊,有人可以因为5元钱残忍地做帮凶,好坏善恶、理想现实、震撼愤怒无奈,所有这一切,都在那片土地上纠缠博弈。”
2005年5月23日,中国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在西宁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通过前一阶段的科考和调查,初步显示在可可西里和周边地区,藏羚羊种群数从1998年的1.5万只恢复到了现在的5万只左右,藏羚羊的保护取得了实质性成效。图为一批藏羚羊五月在可可西里无人区内觅食。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1997年,可可西里被设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力度的加大,盗杀藏羚羊的行为日渐减少。早前,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布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可可西里连续8年没有发生藏羚羊盗猎案件,藏羚羊种群数量逐步恢复,目前已达到6万多只。
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中新社记者 才仁桑周 摄
  据《青海日报》报道,巡山队员旦增扎西也提到,“20年来,可可西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藏羚羊数量的成倍增长,如今沿着青藏线走上一圈,至少能看见近百只藏羚羊,还有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这要是放在以前,恐怕连十几只藏羚羊都看不到”。

网友担心被过度开发
巡山队员与同事相拥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后,大批网友欢呼雀跃,有网友提到,“巡山队员这下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
  据媒体报道,23岁的才索加是“土生土长”的可可西里人,已经当了三年的巡山队员了,当听到“申遗”成功的消息时,情不自禁地与身边的同事相拥。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恢复明显,以前很难看到的藏野驴、藏羚羊等动物如今在青藏公路边随处可见。中新社发 赵凛松 摄
  “我特别激动,通过‘申遗’,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了解可可西里,了解可可西里的巡山队员们的辛勤工作,还能呼吁人们更好地保护这里的珍惜动植物。”才索加如是说。
  然而,也有网友担心可可西里被过度开发。不过,记者在多家旅游网站上看到,目前虽然有多种赴西藏的自驾线路,但只会在可可西里做短暂停留。
  可可西里申遗过程:
  2014年10月,青海省政府发文决定,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2016年,地方性法规《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施行。
  2016年,IUCN专家对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
  2016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函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青海可可西里”作为2017年自然遗产项目。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
 红星 发表于: 2017-6-13 00:28:00|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建议将可可西里列入世遗名录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6月12日电(孙睿)记者12日从青海省住建厅获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日前对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发布专家技术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建议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评估报告共涉及文献资料、自然价值综述、与其他区域比较、完整性和保护及管理、附加说明、价值描述、推荐七部分,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基于自然标准(vii)和(x),建议将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图 一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在可可西里保护区散步。中新社发 赵凛松 摄
  评估报告认为,青海可可西里提名遗产地是世界上最大、最年轻的高原的一部分,拥有非凡的自然美景,其美丽超出人类想象,在所有方面都叹为观止。可可西里充满着极具冲击力的各种对比,得天独厚的高原生态系统宏伟壮观,无遮无挡的草原背景下是活跃的野生动植物,微小的垫状植物与高耸的皑皑雪山形成鲜明对比。提名地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支撑着藏羚羊不受干扰的迁徙,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之一。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vii):无与伦比的自然现象或自然美景或审美价值。
  评估报告认为,提名地植物区系的高度的特有性,与高海拔和寒冷气候的特点结合,共同催生了同样高度特有的动物区系。提名地内发现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靠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的食草哺乳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提名地是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乡,而这些动物在提名地时常可以观察到。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x):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
资料图 藏羚羊通过青藏公路。中新社记者 才仁桑周 摄
  评估报告高度评价了遗产提名地在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突出的普遍价值,肯定了世界自然遗产完整性、保护和管理要求,认为该遗产提名地能够代表青海可可西里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价值,能够支撑起青海可可西里满足(vii)和(x)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同时,评估报告对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和要求。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评估中,由10-20个不同领域的外部专家对格式审核通过的申报文本进行书面评估,同时,联合国环境署下属的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对世界遗产提名地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和研究,确定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之后,委派专家赴实地开展考察,与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当地政府、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开展访谈,确定其遗产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规定的世界遗产评估程序,保证了世界遗产列入工作的公正公平。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1:3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