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688|回复: 12
#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画邱笑秋: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将中国彩墨画推向世界

 [复制链接]
  邱笑秋,1935年生于四川成都市,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香格里拉彩墨画研究院院长,四川张大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舞厅的世纪沧桑 一环路改造的重大败笔!
2# 四姑娘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27 12:30:19|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邱笑秋:画出熊猫的喜怒哀乐

源自:四川日报
⊙记者:文杰

  采访手记(10月17日  成都)
  邱笑秋有一幢非常漂亮的别墅,它依山而建,坐在露台上喝茶,便可一览龙泉平地风光。
  因建别墅用的是紫红色石头,故名“紫堡”。主人亦称其为“饮泉居”。当然,如果你从门前经过,只会看到一个牌子:“四川彩墨画研究院”,邱笑秋乃院长。
  在国画界,邱笑秋名气很大。他是客家人,1935年10月出生于成都,7岁开始学画,历经种种磨难之后,终成大器。他的作品题材为青藏高原和川南丘陵,以及大熊猫,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天安门城楼、中南海紫光阁等处收藏、展示。邱笑秋艺术创作有着鲜明的特色,他秉承上世纪30年代由徐悲鸿、林风眠开创的“彩墨画”运动精神,独创了自己的高原“彩墨画”。
  我对艺术不甚了解,只听说徐悲鸿他们发起的“彩墨画”运动未能成气候,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是对中国画水墨韵味的扭曲。但邱笑秋这人似乎天生具有挑战性,或者说,除了绘画,还热爱戏剧、音乐的邱笑秋,看待艺术的角度注定会多元。他尊重传统,更尊重生活本身,面对大自然所呈现出来的丰富色彩,他的态度是绝不回避。
  正因为有如此的勇气,才成就了邱笑秋闻名世界的“生态熊猫画”。和一般只在动物园写生画大熊猫的画家不同,邱笑秋真的是走进了大熊猫的栖息地,住在能够看得见野生大熊猫的观察点,他说自己是大熊猫的近邻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当一个人和大熊猫亲密到邻居的程度,自然比外人多了感情,画出来的大熊猫一定就有了“人性”。
  我真是爱死了邱笑秋的“生态熊猫画”,像爱情、母爱、孤独、狂放、自由、寂寞等等人类熟悉的情感,皆从画面中流露出来。我相信观者很容易被邱笑秋画的大熊猫所打动,继而恍然:不仅仅是大熊猫,其实所有的动物都和我们人类一样,如果我们会因失去亲人、朋友而悲伤,会因失去家园而凄惶无助,那么,它们一定也会有着同样的感受。
  从这个意义上讲,邱笑秋已经超越了普通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他真正表达的是生命的价值和平等。

与熊猫结缘
  记者(以下简称“问”):邱先生,你在国画界有“生态熊猫画国内第一人”之称,这是否也表明你是第一个画大熊猫的画家?
  邱笑秋(以下简称“答”):不是的,我们四川有个老画家吕林,在我之前画过熊猫,他已经去世了。从全国而言,吴作人画熊猫也很知名,但他们都不是第一人。我个人认为,中国画熊猫的第一人应该是张善孖, 张大千先生的哥哥。张善孖这个人很了不得,他追随孙中山闹革命,是最早的同盟会会员。我是在内江市文化馆馆藏的册页中偶然发现了一幅熊猫图,一看,是张善孖画的,时间为上个世纪30年代。

  :像大熊猫这样历史非常悠久的动物,进入国画的时间为什么却如此之晚呢?
  :1978年的时候,美国人夏勒也有过同样的疑惑,当时他也把我误以为中国画大熊猫第一人,所以他到过卧龙之后,回去在书里大加感慨,不明白大熊猫这样可爱的珍稀动物,为什么过去没人去画它。大熊猫原来是少有人画,因为人们太少看见它了。依照过去的交通工具,一般人想进入到大熊猫栖息地,也就是青藏高原东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河谷地区,难度很大。近代中国画家,只有张大千走得最远,到了康定,他还是靠当地军阀的支持才到达的。

  :你与大熊猫因何结缘?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在北京画画的时候,碰到我们四川林业厅的一个老朋友,他到北京是去请示建立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见到我后,他很希望我能到卧龙去一趟,帮助规划保护区的布置。从北京回来后,他专门派车把我接进去,我就是在那里见到了大熊猫。当时我女儿也跟我一起,她才6岁,但雄性大熊猫敏感得很,一下感觉是女的,就扑上来抓她,幸好有护栏隔着。我在一旁写生,觉得大熊猫真的是憨态可掬,灵动可爱。它吃饱了特别善良温顺,给人感觉特别“哈”,“哈乖、哈乖”的,可它饿了,和敌人争斗的时候,又特别彪悍。我非常喜欢大熊猫,第一次在野外见它的时候,我激动得都流泪了。

  :难怪你会对大熊猫情有独钟。说起来,它其实很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的。
  :对呀,大熊猫全身为黑白两个极色,特别适合中国画在宣纸上表现,它大面积的白色就是纸本身的颜色,只用墨画黑,大熊猫就出来了。当然,我们画画时不能用焦墨把它画完,里面有过渡色,像外轮廓,得用淡墨来表现。

  :这么简单,是不是就很好画呢?
  :单从用色来说,是很简单,但要画好,不容易。我曾经把熊猫画成猪,画成熊,画成狗,就像古人说的,“画虎不成反类犬”。归根到底,还是对熊猫的内外特征没有掌握好──内是性情,外是形体的外轮廓线,对它的整体结构没有驾轻就熟。中国画不像油画,在布上一笔一笔地添,一刀一刀地刮上去,要不得又刮下来,制作性很强;写意的中国画基本上没有制作性,主要是应急性,好不好跟临场发挥关系很大,艺术效果具有偶然性,全看当时有没有找到感觉。所以我感觉好时,可以一气呵成画出好几张很好的熊猫,感觉不好时,几天都画不出一张,浪费了一大堆宣纸。到现在我都还有这个毛病,并不是随时都能画好。比起来,我画山水容易多了,基本上是画一幅成一幅。

  :为什么?
  :山水创作的可塑性强得多,比如画山,先画成尖的了,但我实际想画成方的,那我就能改。画大熊猫不行,一笔下去,既不能少,也不能多,不对只能撕掉,一点修改的余地都没有。所以如果要说市场经济的话,我并不是很愿意给别人画大熊猫,花费的心血比画山水多得多。

“原生态”的熊猫画
  :虽然我知道你画的大熊猫被命名为“生态熊猫画”,但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个中缘由。
  :我在卧龙写生的时候,基地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中外专家小组在做科研工作,前面我说的那个美国人夏勒也是专家组成员,他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WWF)代表,就是他说我画的大熊猫是“生态大熊猫”。我觉得这个说法很准确。因为过去画大熊猫的前辈,很多是从照片等间接资料中寻找素材,最好的也不过是动物园写生,这里面就有很多问题。比如,吴作人画的大熊猫,配的景是大楠竹,可实际上,除了竹子开花饥不择食的时候,野生熊猫只吃小竹子,主要是冷箭竹,还有滑节竹。另外,动物园的大熊猫过于温顺,毛茸茸的,很乖,但真正的大熊猫是很强悍的,肉食动物,具有攻击性,一个我认识的科研人员都被熊猫咬伤过。我画熊猫和他们不同,我是在野生大熊猫保护基地写生,住的帐篷就搭在五一棚,那是卧龙最高的大熊猫观察点。正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看到过一次半野生大熊猫──有次只是晃了一眼,算半次。尽管我只看过一次半野生大熊猫,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那绝对是原生态的,所以动物学家把我的画叫做“生态熊猫画”。

  :我理解的生态应该还有人类、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看这几幅画,熊猫融合在山水里,有的小得只有一点,过去的国画似乎没这么表现过动物。
  :这是我的一个创意。中国画分山水、人物、花鸟三个类别,花鸟是大的动物类,一般少有人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我过去是画山水的,碰上大熊猫后,我除了单独画大熊猫以外,也把它放进大山大水里,这个也是生态熊猫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你看这幅,它叫《求爱》,骄傲的那个是雄性大熊猫。真的是这样,雄性大熊猫对配偶很挑剔,很霸道,颇有王者之气,所以大熊猫的繁衍才极为困难。还有这幅,《忘不了那年初夏》,初夏是大熊猫交配的季节,也是高山杜鹃开花的时候,而大熊猫嗜水成性,所以我画了九寨沟的水,这里是高山杜鹃。

  :它们都能做科普图片了,你怎么弄得那么清楚?
  :我事事请教那些专家呀,我画的熊猫专家都认得到。要把熊猫画好,就得掌握它的个性,把科学知识和艺术创作融会贯通后,才能把它人性化地表现出来。大熊猫和人类一样,情感丰富。刚才我们谈到求爱,雄性大熊猫是傲慢,雌性则表现得执著,而怀孕之后,雄性大熊猫很无情的,它记不倒了,抛下“老婆”、孩子自己就走了,剩下的事全部留给雌性大熊猫。“母亲”太了不起了──我给一法国友人画了幅画,题名就是“伟大的母爱”──在产仔之前,它就开始营造自己的产房,一般是安置在树洞里,还会做一张很厚的产床,我亲眼见过,用了大量的竹子,简直像席梦思。生下幼仔后,它彻夜不眠,一直要等到幼熊猫发声之后,“妈妈”才放心睡觉。熊猫妈妈太爱自己的孩子了,要抱着孩子睡觉,结果又产生一个问题:很容易把幼仔压死,这也是大熊猫繁衍困难的原因之一。

我的三大骄傲
  :邱先生,我看这张资料图片的说明是1984年,山中部分箭竹枯死,大熊猫遭灾,你在内江义卖书画。类似这样的情况你遇到几次?
  :大的有两次吧,后来一次是箭竹开花。当时国家为了募集捐款帮助大熊猫,还专门到日本去做了展览。我画了一幅大画,8尺横幅,叫《大熊猫逃荒图》,把熊猫画得很瘦,竹子全部发黄,几只大熊猫倒在路上,还有几只艰难地往前走,表现了大熊猫和人类一样,面对自然灾难时,既恐惧,又有强烈求生欲。这幅画被带到日本展出,林业部的人告诉我说,很多日本朋友看了很震动,有的甚至跪到在画前捐钱。

  :那样凄惨的大熊猫你后来还画过么?
  :没有了,因为科学家想了很多办法,使竹子的品种增多,这种竹子枯死或者开花,那种竹子依然可以保证熊猫的生存。另外,各种保护措施已经比较有效地阻止了人类的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正在变好。我觉得这几十年间,整个人类,特别是中国人对大熊猫的爱护意识提高了很多,加上法律保障,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听到捕捉和伤害大熊猫的事情,经常听到的是救助和放归大熊猫的好消息。

  :是啊,大熊猫作为动物保护的旗舰品种,已经越来越受到整个人类的关注。作为一个著名的熊猫画家,你感觉如何?
  :很骄傲。有一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来拍大熊猫,专门把我接到北京去,在华侨饭店给我布置了画室,让我画熊猫。他们后来又去卧龙,使用航拍技术拍摄大熊猫的栖息地,制作成一本专集,在全世界影响都很大。WWF还出了一本熊猫画册,里面收录了4幅画,其中就有我一幅。画册印了1000册,每本1000美元,因为当时大熊猫只有1000只。这些都令我很振奋,因为我是熊猫故乡的画家,我的画能在世界扬名,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关心和保护大熊猫,同时也间接了解了我的故乡四川成都,真的很值得我骄傲。我人生中有三大骄傲,一是30多年前就选择了画青藏高原;二是选择了研究画家张大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政治原因,他是个很受争议的人物。第三个骄傲就是我画了大熊猫。

不走寻常路
  :邱先生,我发现你三个骄傲有个共同点,套那句广告语是“不走寻常路”。
  :对,用焦裕禄的话来说“不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就是另辟蹊径。现在艺术界大量地抄袭和自我抄袭,作品非常雷同,原因就是他们太急功近利了,从人性来说乃惰性所致,懒嘛。相反,他们还说我,何必这把年纪还要到青藏高原上去呢──我过段时间又要进藏,他们认为我疯了,说现在那么多摄影集、纪录片,买来坐在屋里看就行了。

  :也是啊,你都去过青藏高原10多次,素材应该也够了,71岁的年龄还进藏,是有些风险。
  :可亲身感受与别人告诉你的感受,绝对是两回事,就像动物园的熊猫和野生大熊猫一样,感觉完全不同。而且我这人有相当的冒险精神。你看我这房子,14年前修的,当时敢修这样大的房子,说实话,心头还是有点怕,万一政策又变了怎么办?要花几十万呢。但最后我还是修了,负债修的,你说我胆大不胆大?到90年代中期,市场好起来了,我国香港、台湾人都买了我些画,才逐渐把债还清了。

  :在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现在你一切都很好了,心里还有愿望吗?
  :有,我想把彩墨画推广出去。现在中国画还是陷于水墨者居多。徐悲鸿、林风眠发起过彩墨画运动,后因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去。但我在创作当中,很直接地感觉到水墨不能容纳我的绘画,必须得有彩才行。你看蓝天白云,总不能要我把云画成黑团吧?还有九寨沟的水,米亚罗的红叶,那么美的色彩,难道我就只能回避?我做不到,我一定要用色彩来表现中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推广得怎么样?
  :还是很难,很多人固守传统,说中国画就是水墨画,不能改变。但是我也不管他们认不认可,我还是要和我的学生、朋友以及一些同仁们继续努力,把中国彩墨画推向一个相当的高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5-9-9 21:21:04|显示全部楼层

邱笑秋的雪域情结

⊙记者:刘燕

  我省画家邱笑秋上世纪70年代后,以画西藏题材见长,《恋高图》、《荒野流天籁》、《永恒的藏歌》、《六字真言》、《羌塘流韵》、《苍穹延梦》等作品,在文化艺术界内外都曾产生很大影响。
  上个世纪70年代,是邱笑秋精神炼狱的特殊时期,他冥思苦想要在艺术创作中找到新的载体和艺术表现手法。他把艺术的变革之路寄托在大香格里拉──这个神秘仙境的魂脉之中。
  喜马拉雅山的雄伟壮观,青藏高原的伟岸瑰丽,让他面对神山圣水时禁不住惊心动魄,魂不守舍。同大自然的交流使他与灵感不期而遇,终于找到最得意的艺术题材,那就是青藏高原大香格里拉这一人间仙境,同时也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段,那就是把心中流淌出的鲜血化作彩墨,以表现亚丁三座神山的雪峰、冰川、草地、五花海子及人文之美。
  置身于人迹罕至的冰川峡谷中,思考于林密水深的海子旁,邱笑秋创作出高原的博大、精深;点染尽大自然的豪迈、辽阔。那些神山圣水是他艺术作品的放大,那些彩墨画卷是大自然的缩影。他从东部高山河谷地带起步,几乎走遍西南、西北藏区。走遍扎达、普兰、那曲、双湖,他与青藏雪域原始的粗犷舒坦、一眼望去的广袤无垠、触目惊心的雄浑悲壮溶化在一起,岁月的厚重,时空的豁达如黄钟大吕铿锵地震撼着他的心扉,让他魂牵梦绕。
  他以青冈林里松茸勃发的小芽表现着生命;以成群结队的藏羚羊表现原生态;以天湖边醉饮的大熊猫表现人文之爱。他以活灵活现的彩墨让人们听到鲲鹏展翅的仰天长笑;鸥鸟成群的低吟浅唱。他把高山的宣言,生物的求偶、山峦的寂寞、湖水的叹气、浮云的闲愁、毡房里的奶香以及雪域大地心脏的跳动全都泼洒在这个让他深深眷恋的世界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读懂了青藏高原神山圣水的他,以山为画骨,以水为画诗,以雪为画情,以云为画韵,展现着大自然的不巧及艺术创作的辉煌。
  曾12次走进西藏的邱笑秋,以他独树一帜的用彩墨手段进行艺术创作的“香格里拉艺术流派”赢得了世人偏爱。
  他创作的《山海千秋》、《源远流长》等巨幅山水画陈列于天安门城楼和中南海、北戴河中央机关会议场所。1988年,参加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四川美术家协会联办、在中国美术馆展示的“四川八人中国画展”。这一年及1989年又在成都、广州举办个人作品展。1992应美国《国家地理》之邀,在北京大学进行大熊猫专题创作;1998年,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2001年7月,在拉萨举办数百幅“美丽的西藏”邱笑秋“香格里拉风情”彩墨画展。今年1月、3月先后在成都、上海举办邱笑秋“香格里拉风情”彩墨画展。所到之处,观众接踵而至、展馆爆满、好评如潮,无论艺术同仁及普通市民都被他作品深深感动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20:40, Processed in 0.156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