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094|回复: 15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文化·节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公示,重庆9项上榜!

 [复制链接]
  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前公布,共196项非遗入选,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10个类别。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郑师傅 辛亥革命时期的奖章与货币
3# 峨眉山
 巴哥 发表于: 2018-5-7 08:51: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重庆首个非遗市集6月在南山开街 可品尝特色美食

  (记者:颜安 通讯员:杜开舟)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南岸区获悉,位于南山的全市首个非遗特色市集──九街壹华里将于6月开街。届时,市民可前往南山感受非遗文化,品尝特色美食。
  重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艺留存其间,是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非遗食品技艺和手工美食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山壹华里作为重庆首个非遗市集,以传统手工食品市集为定位,采取联营模式,让手艺人在这里居住、生产和销售,并重新孵化、带动一批非遗老字号品牌,以期成为重庆手艺人的聚居地。
  九街壹华里项目位于南山风景区内,街面长约500米,建筑形态以具有重庆巴渝特色的民居商业院落为主,街巷市肆纵横,院落晒坝俱全。目前,该项目各项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在招商方面吸引了永川俏表嫂寿司大头菜、磁器口千张、蝶花牌怪味胡豆、白市驿马师傅板鸭等30余个非遗传承项目落户,预计今年6月份将与市民正式见面。
  九街壹华里项目运营方表示,九街壹华里不仅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的集聚地,还将把地道重庆美食与川剧等传统文化相融合,让这里成为重庆美食消费的购买地和极富人文气质的旅游目的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巴哥 发表于: 2017-6-11 10:51:00|显示全部楼层

你天天吃的这些重庆美食都是非遗 最后一个超级流口水

源自:重庆日报
原文标题:你天天吃的这些都是非遗,最后一个超级流口水

  重庆美食甲天下
  作为一名重庆的好吃狗
  你可知道
  有些你天天吃的
  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哦。


  6月10日是世界非遗日
  就让我走进重庆的非遗美食
  来趟有文化的美食之旅吧!


九园包子
  九园包子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早在清光绪年间,内江富商郑贤源的家传私房菜一品点心,由于皮料、馅料与众不同,风味独特,受到食者好评。后来郑氏技艺的传承人郑均林到重庆等地谋生,把一品点心制作技艺带到重庆,1931年郑均林在九园食店任厨时,以一品点心为基础创制了九园包子。
  九园包子与其他普通包子的做法完全不同,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技。以酱肉包子为例,选用最好的猪前夹肉,把瘦肉和肥肉剥离,然后将瘦肉和肥肉切成小块,在锅里炒制20分钟,还要人工剁成0.5厘米大小颗粒的肉,馅要三分肥肉七分瘦肉,最后再回锅炒和加料。

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是重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技艺类型。据考证,黔江鸡杂的历史已达150余年,其间,经历了四次变化,演化成现在集色香味形于一体的佳肴。目前,黔江鸡杂已从黔江走向整个武陵山区,走向全国。

鸡肉抄手
  鸡肉抄手是一款起源于合川的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有鸡肉等。鸡肉抄手已有80年的历史。鸡肉抄手因其馅心细嫩、汤汁鲜美、面皮洁白、软而不绒、油而不腻,令食客赞不绝口。重庆市政府1999年将其命名为“重庆名特风味小吃”。

邮亭鲫鱼
  邮亭鲫鱼由60多岁重庆大足邮亭镇向姓老人发明,是重庆烹饪鱼的又一杰作。目前,邮亭鲫鱼已成为大足的一张名片。邮亭鲫鱼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江湖菜,麻辣汤料的做法,让鲫鱼具备了川菜的色香和味道,经典的碎米花生、榨菜、葱花等佐料更让这道菜增香不少。

石宝蒸豆腐
  石宝蒸豆腐,热菜,咸鲜味型。色泽红亮,咸鲜微辣,炬嫩爽口。是一道忠县的传统名菜,原为忠县石宝寨寺庙的斋菜,后来流传至民间,故名石宝蒸豆腐。

城口老腊肉
  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城口老腊肉,因其工艺独特、香味纯正,早已成为享誉市内外的知名品牌。一片片金黄剔透、香味纯正、肥而不腻的城口老腊肉,给人以齿颊流芳、回味悠长之感。吃上一嘴,便马上感到一种浓浓郁郁、香香醇醇、滋滋润润的鲜美,令人荡气回肠,垂涎欲滴……

北碚豆花
  据《北碚志》等史料记载,北碚豆花早在清朝末年就颇负盛名。北碚因地处嘉陵江边,得江之利,取水之便,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挑夫由江边挑水上街,供豆花馆点豆花。到抗战时期,不少政府机关、大专院校迁至北碚,人口骤增,吃豆花饭成为了时尚。时任北碚峡防局长的卢作孚,曾以北碚豆花招待过郭沫若、冯玉祥、老舍、梁漱溟、梁实秋、晏阳初等社会名流。

土沱麻饼
  土沱麻饼是汉族传统名点,属于川式糕点。已有80多年历史。底面呈褐色,块形饱满完整,每块50克,皮薄馅大,松酥滋润,味美甜香,风味独特。

麻辣鸡块
  不少人吃过麻辣鸡块,却不知道麻辣鸡块的传说。从汉朝开始,丰都便在平都山(今名山)大兴土木,在唐朝时修仙都观,就是现在的“天子殿”。仙都观门前左右站立有高两米的鸡脚、无常二神:白面无常爷,迎孝接善;青脸鸡脚神,锁恶拿顽。传说鸡脚神生前为一只好色的大公鸡,做尽淫秽之事,死后虽有悔改之意当了无常的跟班,但民间始终憎恶唾弃,民间吃鸡,将其大卸数块,拌以麻辣大料,既可食美味,也泄了心头之恨,同时也成就了一道地方名菜,即丰都麻辣鸡块。

白市驿板鸭
  白市驿板鸭已有100多年历史,白市驿板鸭是重庆著名的特色小吃,以产于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而得名,蒲扇状的板鸭可蒸、可煮、可爆炒,来上一盘佐酒下饭,给个神仙都不换!

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客人进家,主人就煮一碗油醪糟(有的地方要加上鸡蛋)让客人享用。这一待客方式地方说法叫做“吃开水”。因为油醪糟在客人心目中有“第一印象”的作用,因此,油醪糟的制作就尤其精细和讲究。长期积累的结果,涪陵油醪糟就声名远播,最终走进了涪陵饮食业,享有了“重庆名特小吃”的美誉。

重庆火锅
  最后,轮到重庆人最喜爱的火锅啦!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汉族民间,历史悠久。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其由来是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各种奇妙的香料,不仅塑造了重庆火辣的味道,也染红了大半个中国!

  没想到吧
  这些都是重庆的非遗!
  走,约个夜啤酒
  把这些非遗美食一网打尽。
#
 巴哥 发表于: 2016-5-28 15:51:00|显示全部楼层

打望重庆老字号和非遗 各种民间绝技让你看花眼

⊙记者:徐菊 ◎摄影:甘侠义

  本周末,市民品鉴老字号和打望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了好去处。昨日,由重庆市商委主办的首届中国(重庆)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南坪会展中心举行。三百多个老字号及民间艺人亮相,邀你前去品鉴和观赏。
  在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店中,有始于清宣统元年的“桥头老火锅”;有起源于光绪二十四年的邓氏厨具──“邓家刀”;有百年历史的重庆传统特产“土沱麻饼”;有早在汉唐时期就被列为皇室贡茶的“四川米仓山茶”;还有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列为“中国十大名砚”的嘉陵峡砚……
  此次博览会有160个老字号、20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来自省外的100余家企业和韩国16家企业参展,各种非物质文化、美食产品等市民前往品鉴。
  重庆目前有中华老字号19家,重庆老字号113家,国家级非遗39项,市级非遗388项,区县级非遗1852项。
  此次参展的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携带看家产品和技艺与市民见面。
  这些民间技艺如果你没有亲眼见过,可以来看看。

秀山龙凤花烛
龙鳞用4种蜡有上百片

  栩栩如生的白龙、青龙,盘旋在朱红色的蜡柱上,吐须扬角,雍容华贵的凤凰展翅欲飞。秀山的龙凤花烛,其精美的制作工艺令围观市民赞叹不已。
  早在2007年,秀山龙凤花烛就被列为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秀山远近闻名的龙凤花烛民间艺人陈建友,昨日早早就来到了展会现场。
  他说,制作“龙凤花烛”最为复杂的是贴鳞片。鳞片所用的材料是含有黄色、蓝色、橙色、桃红色这4种颜色的蜡,溶化后需要用专门的7个小模具一片片地粘上去,光一条龙就有几十上百片龙鳞……一对“龙凤花烛”做下来,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川东竹琴
一竹筒一简板就开唱

  一只手抱着三尺长的竹筒,一只手拿着简板,穿着灰对襟衬衣、布鞋的表演者,怡然自得地坐在椅子上自打自唱。他就是曾任重庆市三峡曲艺团团长的潘光正。
  68岁的他也是川东竹琴第八代非遗传人。潘先生介绍,川东竹琴是巴蜀传统曲艺形式之一,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表演时,演奏者根据剧情节奏或疾或缓地敲打竹筒和简板,心到神到,这样,竹筒和简板就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茅古斯舞
现场再现土家习俗

  赤裸的身上扎满茅草,一群舞者手舞足蹈地登上了舞台。昨日,古老的土家茅古斯舞出现在了南坪会展中心。
  茅古斯舞是我国首批5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茅古斯舞表达了土家人对赐以自己衣食的山野的崇敬,以及对自己血脉永续的渴望,再现了父系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人的渔猎、农耕生产、生活及婚姻习俗。

蜀绣
传承人现场教人刺绣

  作为国家级非遗蜀绣的市级传承人,昨日,李淑兰亲自来到现场教大家制作刺绣。她出身于蜀绣世家,从小跟随父亲李尚余学习蜀绣,如今是国家级高级技师,她的刺绣作品曾获得国内、市级金银奖。
  李淑兰说,刺绣要做得漂亮,关键是要根据丝线的光泽和运针的条理分析,将绣花线多色阶搭配、交叉,创造性地运用和变换针法。

现场制作的手工小面是不是看起来更加诱人?  o0I7-fxsrkwk3185115.jpg  保存到相册
川东竹琴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_Scb-fxsqxxs7812495.jpg  保存到相册
展出的秀山龙凤花烛  -OMt-fxsqxxs7812499.jpg  保存到相册
土家茅古斯舞现场演出  OWaQ-fxsqxxs7812504.jpg  保存到相册
参观者被精美的“谭木匠”木梳所吸引  M8aF-fxsrkwk3185119.jpg  保存到相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8:0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