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2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08-9-1 17:20:1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开端[转帖]人类文明史曾起源于大地震

 [复制链接]
人类文明史曾起源于大地震
据国外媒体报道,人类文明到底是如何出现和演化的?或许,促成这一过程的因素并非仅局限于肥沃的土壤、独特的资源或技术。一位美国科学家日前就宣称,文明的发源地很可能与地震活动存在着密切关系。

http://www.phoer.net " o3 A2 r9 `4 ^" F( p4 s
http://www.phoer.net ; n% ~; s1 z% {  ]% u1 B( Y) m/ z
就职于亚利桑那大学的地质学家埃里克·福尔斯认为,在自然灾害和人类的社会进步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http://www.phoer.net , e2 v- Q, n  h* p8 i# `( a$ U7 J0 l# {& R, U' p5 C! z http://www.phoer.net
埃里克·福尔斯是在将一份地质图和人类古文明发源地分布图进行对比后得出上述结论的。他发现,在15个著名的欧亚古文明发源地中,竟然有13个都是沿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分布的。需要指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正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http://www.phoer.net ; X! Z2 M9 ^1 B) H# z1 F
http://www.phoer.net , n% [) }1 E8 f# C; n* l
埃里克表示:“虽然两者间的联系目前还显得不是特别明确,但现在获得的结果却是不能忽视的。”
据介绍,在所有著名的古代文明中,只有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出现在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以外的地区。而其他文明则几乎全部分布在距离地质运动带7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事实上,有关地震活动与文明现象间存在联系的观点已不是第一次被人提出了。目前已出现多种不同的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在地震多发区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要比其他地区更快一些。
5 {* k6 _3 U* A: ?; O' s; g http://www.phoer.net
2 a, D+ F/ Y4 A http://www.phoer.net
例如,地质资料证实,在板块发生频繁碰撞的地区,水资源往往也更丰富──这对于由外地迁入的移民来说,应该算是一个非常有利于繁衍生息的条件。

http://www.phoer.net * K" o- a8 P5 w* U: j3 Z3 |
http://www.phoer.net 2 p2 Z1 O/ {! \( T, a, X
此外,我们也不应忘记火山活动也完全有可能孕育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肥沃土壤,例如,在两河流域和印度就是如此。

http://www.phoer.net ; i* h9 T, B& u6 v  K; V$ P
http://www.phoer.net 3 R* k% \& {# ~( B: R; j
埃里克·福尔斯同时也承认此前就有人提出过有关人类文明与地质活动存在联系的理论,但他强调说,之前还从未有人发现过在两者间居然存在着如此多的吻合之处。

http://www.phoer.net / N4 w  k8 n! r) a  `! ^+ Y( v: M( W http://www.phoer.net
埃里克表示,虽然目前的各种理论均无法非常完美地解释在人类文明与地质活动间存在的如此有趣的规律,但他非常赞同英国约克大学人类学家杰夫·贝利的观点。
杰夫·贝利认为,当人们必须经常面对种种危险环境时,父母们便会更为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以使他们能适应这种环境,而这种现象无疑会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并增进本族群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
评论:其实从四川古大地震堰塞湖到盆塞海的中华远古文明史的研究,在中国民间已经进行了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但直到2008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历史总是和洪水、干旱、地震等灾难联系在一起,但我们这个民族从没有溃散过,反而愈挫愈奋;几千年来,我们国家都是灾难和文明进步伴随在一起”的观念才解禁。所以所谓的“在所有著名的古代文明中,只有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出现在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以外的地区”是人为造成的,不是中华远古文明全部真实史。请看《评李学勤中华古文明非高斯性识读──盘古文明信与不信之间引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评李学勤中华古文明非高斯性识读 苏联与“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
2# 四姑娘山
 何晓 发表于: 2008-9-4 17:24:0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切经过都是文明的土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5:07,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