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341|回复: 0

[往事萧功秦:台湾人悲情与两岸张力

 [复制链接]
⊙作者:萧功秦

  陪我在花莲旅游的这位东华大学研究生J先生,说现在的台湾人,中间派占多数,但中间派中的渐独派比渐统派人数越来越占多数。这是民进党当政者不断宣传灌渝的结果,久而久之,台湾国家意识就这样发酵起来。J先生还说,台湾人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危险,大陆说得久了,他们已经麻木了,觉得有美国保护,不会有什么。他说,这正如当年伊拉克一样,全世界都相信美国会攻伊拉克,就是伊拉克人不相信一样。他认为这是大陆方面狼来了喊得太多了有关。他觉得奇怪的是,当年新党就是提醒台湾人要警惕大陆打过来,结果反而票数少下去。

  台湾问题发展到这一步,也是很自然的事,一方面,我们大陆人过去是这样想问题的:我们本来要解放你,现在不准备用武力来解放你们了,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你们应该满意了。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意的思维。然而,国民党则认为,他们是带着一个国的框架到台湾去的,久而久之,台湾人就有了“中华民国”的政治认同,他们不同意把他们认同的“中华民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自治省的安排。用他们对我说的话来说,“一国两制好是好,就是请问,在一国两制里,中华民国往哪里摆?”他们要求对等谈判,而我们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台湾太小了,没有资格享受东西德模式的对等地位。在我们看来,蜜蜂与大象没有资格要求对等。于是两岸统一的谈判就一直拖了下来,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七年在这关键的十多年里,主张统一的外省籍掌权的国民党老人们一个一个谢世,本省籍政治精英进入政治中心已经大势所趋,此前没有谈成统一,以后就越来越难办。九七前,情况已经开始发生重要变化,民进党的崛起,与大陆没有关系的新生代缺乏老一辈那种对大陆的亲情感受,他们在台湾的政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我第一次去台湾是1998年,那时在台湾的统派朋友就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一变化。此时并没有人能提醒我们要考虑反省对台战略,以适应这一新变化。直到邓小平逝世后,我们的思考并没有什么新意。我们担心改变原定的一国两制统一方案设想,会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大家仍然以不变应万变。直到老谋深算的李登辉把国民党元老李焕、俞国华、郝伯村一个一个赶出政治舞台。统派即外省人政治影响力的式微于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台湾总统直选是以一人一票为基础的普选制民主化,这无疑极大地有利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本省人取得比外省人更优势的政治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统一,我们大陆采取以“飞弹促统一”的政策,这反而使他们产生台湾人的所谓“悲情”,台独政治家则十分聪明地利用这一点来强化他们的台独诉求,他们的话语在台湾政治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主流,相反,外省人反而越来越被边缘化。陈水扁这样的台独派掌权后又进一步利用手中的权力资源,来进一步推进“脱中国化”的政治与社会政策,这又进一步加强了本省人的“本土意识”,即台湾认同。两种因素相互激荡,最后形成现在这个结果。
  用他们的话来说,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两岸关系走的是以下逻辑:大陆打压──激起台湾悲情──台独派推动以族群划界──形成强调台湾独立的民粹动员──台独派选战中轻易地获得多数──民进党上台──进一步刺激大陆──大陆再次打压”的恶性循环。其中,台湾本省籍占人口85%是问题的关键。只要实现了以族群划界,那么,台独派利用民主政治上台就是稳操胜券了。而要实现以“本省人与外省人”对立的“族群划界”,最好的办法是让大陆打压台湾,于是台独分子不断刺激大陆,便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利器。他们说,“在选战前,就怕大陆不打压我们。而所幸的是,每一次大陆当政者总是满足了我们的心愿。”用他们的话来说,大陆的强硬政策是台独派的甘霖。这话说得很刺激,也是我们不能同意的,但这些话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什么是民粹主义民主?用一位台湾学者的话来说,就是十个不识字的老太婆所作出的选择,胜过九个博士所作的选择。
  我在东华大学的招待所里住下,校园有两个弱点,一是离花莲市区太远,有二十多公里,二是校园面积大而无当,以致校园内冷冷清清,没有人气,更谈不上文化气氛。这实在是极大的浪费。
  我对此行的一点认识。台湾人文之美,在于它有像花莲这样的与世无争的小城市,这里有着一种战前日本的那种感觉。我在车站外等候接我的人的时候,注意到那些车站里的工作人员,初看起来,他们的服装及气质颇象三十年代日本相片里的乘务员。这里很安静。人也缺乏快节奏与竞争意识。然而,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也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呢?这里的人们对大陆已经够陌生了。也许由于花莲在地理上处于大陆更远的东边,太平洋在其东边。大陆更象是山外山,天外天一样。与世无争加上与大陆文化的脱节,很像是一个世外桃源。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位J先生与我相处整整一个下午,我们谈到了许多有关大陆、台湾及相关的问题,他也完全能理解,也颇能对应,也谈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些看法也给人启示,绝非没有感悟的人士,但总使人觉得他对大陆没有真正的兴趣与热情。这与台北人有很大的不同。包括这里的教师,这种兴趣上的隔阂与冷漠,可能比不理解更为致命。
  入夜,我住在东华大学旅馆的一间很不错的房间里,台币六百元一天,合人民币一百五十元,相当便宜了。这个招待所没有服务生,整个楼空空的,只有我一个人。窗外就一片树林。有一种荒凉之感。好在我把电脑带在身边,现在可以尽情地在电脑上抒写自己的旅行感受。
  今天早上,我离开了花莲这个小而美的城镇。上午三个小时在火车上也是在电脑键盘的打击中渡过的。我想起了高尔基在他的处女作《马卡尔楚得拉》中的老牧人的那句话:“人生就是这样,到处走走,到处看看,看够了,就躺下来死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始终是一个人,对一切感到新奇,见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你此生中见到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就象是两颗流星在天际偶然相遇,又匆匆离别。然而却在记忆中永远留下了这些淡淡的然而又美好的回忆。我喜欢一个人的旅行,孤单中可以防止多人组团旅行形成的团体气氛封闭性。这种漂泊感会使你不得不融入到新环境中去,去感受周围的一切。早在七十年代初期,我就作为一个青年漂泊者在中国大地上漫游了二万里,并沿途记下了七万字的日记。现在我又一次进入那种漂泊式的旅游的新鲜感受中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现代家里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现代家里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现代家里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你不能不去的全球十大奢华SPA 杨念群:破坏原生态不是“文化重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4:27,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