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61|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1950-1977年历史真相 杨尚昆澄清文化大革命中对彭德怀的污蔑

 [复制链接]
■《彭德怀全传》出版的曲折经历  2b92c7a943515bbe0a07eecd26a9679a.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雪儿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雪儿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雪儿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中毛泽东批彭德怀真相 杨尚昆被毛泽东冤批:你是彭德怀的尾巴
2# 四姑娘山
 楼主|雪儿 发表于: 2012-9-28 11:0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记者:何教授,您好!《彭德怀全传》出版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为彭德怀传记组成员,您能介绍一下为彭总立传的过程吗?
  何定: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为彭德怀举行追悼会,邓小平代表中央致悼词,为彭德怀恢复了名誉。会后,经杨尚昆、黄克诚等老革命家的提议,由中央军委办公厅和北京师范大学支持,成立了基于自愿参加的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准备以两三年的时间,写出一部彭德怀传,把长期被歪曲颠倒的彭德怀的历史再恢复过来。
  彭德怀元帅,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彭总。他的生命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华民族近百年的苦难、追求与奋斗,反映出中国现代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人民革命的必然性及其辉煌胜利,也揭示了革命进程中曾经发生的错误和应当吸取的教训。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从新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在接踵而来的“阶级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他的“罪行”不断升级,从“投机革命”、“伪君子”、“野心家”到“里通外国”。
  基于这一历史情况,要写出一部彭德怀的信史,需要直面一段给人们留下痛苦回忆的历史,突破一些历史研究的“禁区”,也需要传写者不断摆脱自己思想上的束缚。因而,《彭德怀全传》从1979年开始收集资料、写作到和读者见面,经历了30年的时间,其间不无曲折。
  记者:《彭德怀全传》可谓是“三十年磨一剑”!那么,能谈谈为彭德怀立传过程中的一些曲折经历吗?
  何定:从1959年9月至1978年12月的近20年间,彭德怀的手稿、笔记大部被销毁,关于他的公开的、内部的文字资料,则充斥着对他的历史“罪行”的清算。面对连篇累牍的“批彭”材料,从1978年春起,传记组沿着彭德怀生活和战斗的足迹,访问了上百名的老将军、老红军、老八路、老民兵、老乡亲。从他们的深情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彭老总。正如张爱萍上将所说,他不是一个“完人”,但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在传记组3年的采访中,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传记组向彭德怀的战友杨尚昆同志了解情况的一段事。在红军时期,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团长,杨尚昆担任政委。当时杨尚昆在深圳工作,公务十分繁忙,有时要忙到深夜12点。但是,即使到了12点之后,他还是放弃休息时间,接受彭德怀传记组的采访,有时一谈就是到深夜两三点。杨尚昆对彭德怀如何参加革命、领导平江起义以及在百团大战中的功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澄清了“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对彭德怀的污蔑之辞。这是一个革命战友发自内心的对彭德怀的肯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雪儿 发表于: 2012-9-28 11:06:20|只看该作者
  ■《彭德怀全传》与《彭德怀传》有哪些不同
  记者:1993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58万字的《彭德怀传》,也是由“彭德怀传记组”编写的,那么这部《彭德怀全传》与《彭德怀传》有哪些不同?
  何定:为彭德怀立传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的过程。《彭德怀传》和《彭德怀全传》都是在中央军委办公厅的领导下,由“彭德怀传记组”编写的。从1983年8万字的《彭德怀传略》到传记初稿的120万字,到1993年压缩为58万字《彭德怀传》出版,其间也很不容易。虽然1978年就为彭德怀平反了,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在有些问题上,对彭的研究仍是很敏感的。因此,《彭德怀传》成书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研室主持召开评审会,中间,也有对个别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但令人欣慰的是,最终还是出版了。众所周知,从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上书为民请命被罢官,到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恢复名誉,20年间对这位功勋赫赫、刚正清廉的革命元戎,务在“批倒批臭”。本迹淹没,谬误流传,世人莫识彭大将军庐山真面目。

4# 金佛山
 楼主|雪儿 发表于: 2012-9-28 11:06:38|只看该作者
  但1993年《彭德怀传》出版时只有58万字,主要删去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历史事件的详细过程和有关史料,更多地留下了“骨”,去掉了“肉”。现在出版的《彭德怀全传》,既对彭总一生百战沙场、悲歌慷慨的英雄主旋律进行了鲜明的概括,又对其人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述,便于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彭总的一生。
  二是表现彭总思想感情、生活旨趣、家庭情况、与人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即58万字的《彭德怀传》更多的留下了大事,去掉了小事;留下了事业,去掉了生活。这样,所余70万字中的一部分内容,虽相对属小事,从中却可深窥彭总的人格、节操,恰是他既有雷霆万钧之威,又具赤子之心;既是历史巨人,又不失平民本色的生动写照。只是由于《彭德怀传》是属于正传、正史,对这部分内容,才不得不忍痛舍割。如今,这些内容得以在《全传》中恢复。
  三是尚难定论的问题,其中或系历史谜团未解,或有待重新认识。这类问题,当时虽已窥其大略,正传仍难展述,“文献不足故也”。近数年,党史、军史专著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年谱、传记、回忆录相继出版,披露了许多史实,使我们能够在《彭德怀全传》中对这类问题进一步分析、考证,提出个人的看法。比如,关于1954年“华北座谈会”批判彭德怀的问题,过去出版的《彭德怀传》中只是简单带过。如今出版的《全传》,根据近年来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和学者研究成果,专设一个篇目“华北座谈会之谜”,详述了这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再如,1962年彭德怀又给毛泽东写了一篇长达8万字、共五部分的申诉信,以前只在《自述》中披露过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此外,这次出版的《全传》,对于庐山会议、彭德怀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情况,特别是关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记述得尤其详细,澄清了所谓彭德怀“整人”的真相。还要提及的是,“附录”部分的“六十五年辨是非”一文,对于“彭德怀关于《谈民主教育问题》”这桩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作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这也是新内容。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解放,有若干过去仍未能触及的彭德怀历史公案,终于可以由时间来澄明是非。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一方面,老一代革命家的身影在新一代青年的心中渐行渐远;另一方面,人们对历史的永恒探索,又在激发更多的人去研究彭德怀、撰写彭德怀。我们相信,作为根据原始材料记述的这一部全传,对今天、今后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3:5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