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8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提升“双核”发展能级 成渝签署五个合作协议

 [复制链接]
源自:重庆发布
原文标题:提升“双核”发展能级 成渝签署五个合作协议

  12月17日,重庆、成都两地相关部门和单位分别签署了5个合作协议,围绕科技创新、汽车产业、文旅发展等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提升“双核”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功能,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重庆、成都标志性建筑物(资料图)
  助推西部科学城
  加快形成全链条创新体系
  1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西部(成都)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共同助推西部科学城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下称《协议》)正式签订。
  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创新平台优势和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形成“基础科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成为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
  共建成渝科创走廊,辐射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跃迁,打造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科学高峰”和“科技高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部槽谷,涉及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区,规划面积1198平方公里,核心区为重庆高新区直管园(313平方公里)。
  西部(成都)科学城构建以“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规划面积394.2平方公里,涉及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双流区。
  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一环,是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西部(重庆)科学城(资料图)重庆高新区供图
  对此,双方将重点从10个方面加强合作。
  ▲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协同布局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推动成都超算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跨区域共享共用。
▲ 协同推进高校院所交流互动,构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系,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建设环成渝高校创新生态圈;推动高校院所在两地互设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协同开展高水平研究活动。
  ▲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重庆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高能级成果转化平台深度合作,探索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机制;探索建立拍卖、挂牌、招投标等市场化的科技成果定价机制和交易模式,协同共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
▲ 全力打通跨区域投融资通道,利用“创富天府”“高新金服”平台,围绕两区域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及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开展投融对接;合作共建多元化、跨区域的投融资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共同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共建产业创新联盟,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高新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上下游加快对接;共同制定城市机会清单,在城市大脑、智慧园区、智慧生态等领域相互开放应用场景。

重庆城市风光(资料图) 邹乐 摄
  推进共建
  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7日,重庆市科技局和成都市科技局签订《加强双核创新联动 推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下称《协议》)。
  双方将聚焦增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合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引领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事项包括9项。
  ▲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
  ▲共同争创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
▲ 协同推进科技人才共引共培共用
  ▲推动两地科技金融融合发展
▲ 推动成渝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联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仙桃数据谷(资料图)渝北区委网信办供图
  围绕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双方将推动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研究机构,支持建设天府实验室、重庆实验室,联合重组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围绕协同共建西部科学城,双方将共同规划布局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项目,联合打造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在智能制造、智慧文旅、城市大脑等领域相互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创新产品试验场。
  围绕共同争创成渝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双方将按照“中心+若干专业化技术创新机构”的组织架构,统筹布局建设若干专业化技术创新机构,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立足成渝、面向西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策源地。
  围绕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双方将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支持两地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和技术创新联盟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合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联合拟制成渝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强链补链科技项目招引,做强全产业链优势。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展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互聘互用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共建科创投资基金,支持两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延伸服务功能,面向成渝地区提供科技金融服务。
  共同编制成渝两地“科创资源地图”,推动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科技服务、科普资源和重大创新活动一图尽览、一网呈现。
  协同共建技术转移联盟,打造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
  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重庆洪崖洞夜景(资料图)邹乐 摄
  共同培育
  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共同发展汽车产业,成渝两市定下新目标。
  17日,重庆市经信委与成都市经信局签署《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双方将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攻方向,在规划协同、技术攻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计划到2025年,两市汽车产量将达到300万辆,实现产值6000亿元。

长安汽车的智能化车间(资料图)长安汽车供图
  按照《协议》,成渝两市将在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配套、示范应用、市场拓展和平台互动等6个方面展开合作。
  ▲在顶层设计方面,两市结合双方汽车产业基础现状,在制订汽车产业规划中体现协同发展思路、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燃料电池电堆、自动驾驶系统等领域,支持两市车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在产业配套方面,将充分发挥两市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加强汽车产业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互强,共同提高两市汽车零部件配套水平,支持两市车企到双方基地建立研发中心、软件中心、营销中心等。
  ▲在示范应用方面,两市将联合申创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一批示范应用合作项目,加快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等商业化运营,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运营跨平台、跨领域、跨区域多数据互联互通。
  ▲在市场拓展和平台互动方面,两市将支持相关行业协会整合资源要素,共同举办成渝两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线上线下系列活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共同培育和引进产业人才团队,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平台。
  为推动上述措施落地落实落细,成渝两市经信部门还将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支持两市汽车产业相关组织进行对接、推广、交流等活动,建立健全配套服务平台。

重庆城市景观 张坤琨 摄
  五个方面深化合作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
  西部金融中心如何建设?17日,重庆市金融监管局和成都市金融监管局签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五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金融机构聚集的重庆江北嘴曾英豪 摄
  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体系
  协同支持境内外大型金融控股集团、银行集团、保险集团在成渝地区布局区域总部,设立后台服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功能性中心;
  协同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商业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
  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合授信机制等。
  共同构建具有区域辐射力的金融市场体系
  推动在担保、不良资产处置、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领域跨区域合作;
  共同支持成渝地区股权交易平台依法开展登记托管、交易品种等业务创新,探索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
  建立健全成渝两地保险监管协调机制、保险行业自律协调机制,探索建立保险理赔通赔通付制度等。
  共同构建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共同推动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依托成渝两地绿色企业(项目)库,打造绿色金融数字化发展平台。
  支持成渝地区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制为绿色生态科技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成渝两地设立普惠金融专营机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依托重庆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推动成渝两地在金融科技认证、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等。
  共同建设法治透明高效的金融生态体系
  协同构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在信息共享、风险处置、信访维稳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协调配合;
  健全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协同完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建立金融稳定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搭建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金融风险联防联控;
  完善金融风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机制和协同处置机制,坚持守住风险底线等。
  共同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动金融综合统计数据共享,共同提升金融统计数据处理能力;
  推动政务数据与金融数据融合共享;
  推动信用体系一体化、市场化建设,在行业政策制度体系框架下,逐步形成统一的区域信用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
  推动地方征信平台互联互通,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加大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开发利用力度;
  推动成渝地区深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合作等。

重庆十八梯夜景(资料图)邹乐 摄
  发挥各自优势
  共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17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与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签署《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携手共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推进文化旅游协同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共促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在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促进文旅产业合作等方面,共创新模式、共推新项目、共塑新特色、共享新成果,构建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南岸夜色 张坤琨 摄
  ▲共同落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突出重庆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极核地位,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配合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编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并协同抓好落地实施。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市文化旅游的行业组织和企业交流与合作,联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共同开展境外旅游营销和产品推介,互相参与对方举办的国际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共同开发和培育旅游精品线路。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两市文化旅游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搭建平台,引导旅游企业主体实施,联合开发和培育串联重庆、成都两市的精品旅游线路。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便民共享。共同推出以居民身份证社保卡为载体的“惠民一卡通”等公共文化服务共享产品,构建跨区域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协作联盟,开展馆际交流合作,促进两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共建。
  ▲推进文物保护合作。围绕两市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展示方面的合作交流,联合开展重大考古发掘,开展文物保护成果交流宣传合作,组织开展学术研讨会,共同推进文物保护项目申报,积极申报“考古中国”重大课题,进一步发掘和彰显两市的历史文化魅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推动博物馆协同发展。推动两市博物馆改革发展和示范领先,加快馆际交流,强化业务合作,制定两市博物馆合作年度项目清单;联合创建全国非国有博物馆示范区(成渝先行区)。
  ▲开展艺术交流。建立艺术交流合作机制,每年组织一次两市艺术家联合采风、联合创作、联合展演。共同推动两地优秀原创剧目交流展演。加强两市文艺院团交流互访。
  ▲共同促进非遗传承发展。依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加强重庆和成都在非遗领域的合作,两市联手共办传统民俗活动,联合创办巴蜀美食节。充分发挥两市非遗资源优势,打造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共同开发文旅新产品。深入挖掘巴蜀文化精髓和现象级文创IP,推动两市文旅企业共同开发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开拓文旅消费新市场。
  此外,双方还将加强音乐产业交流合作、文旅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文旅人才,建立合作工作协调机制、行业交流机制、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协作机制等,实现合作共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贡嘎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贡嘎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贡嘎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港交所:SPAC上市制度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印尼最大科技公司GoTo拟明年第一季度IPO 融资10亿美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20:39,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