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56|回复: 11

[企业大连扇贝回北海道老家?獐子岛:它又不是大马哈鱼

 [复制链接]
獐子岛发公告称遭大风气象灾害 网友:扇贝又跑了
獐子岛公司公告

长海当日天气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8月11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所在地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发生大风气象灾害,瞬时极大风速达到13级,但公司已经投保,相关理赔工作正在进行。

獐子岛扇贝劫事件
事件经过

  2014年10月30日晚间,位于大连长海县的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前三季业绩“大变脸”,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约8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2014年7月20日,长海县政府官网刊文称,小长山乡虾夷扇贝的养殖进入收获期,没有听到有养殖户因冷水团受灾的信息。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深交所责令獐子岛“进行自查”。

事件结果
  经过一个多月的自查、核查,獐子岛的“黑天鹅事件”终于有了进展。2014年12月5日,来自证监会的信息显示,经过核查,未发现獐子岛在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不过,公司仍存在不规范之处。
  证监会发布相关事项之后,獐子岛随即召开说明会,并就相关事项再次发布公告,对投资者关注的诸多问题,例如死亡扇贝为何不能打捞、有无虚假存货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时宣布,12月8日公司股票复牌交易。
  公司称,死亡后的贝壳较轻,会随着海流被冲走,死亡的扇贝壳大多数不会留存在海底……
  在大量质疑面前獐子岛虽涉险过关,但或为“平息民愤”,公司还是出台包括董事长自掏1亿元补偿上市公司、总裁办成员集体降薪并增持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系列措施对冲利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姑凉可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姑凉可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姑凉可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十三五水利投资规模约2.43万亿 企业家成书画艺术品高端玩家
12#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2-19 17:4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大连扇贝回北海道老家?獐子岛:它又不是大马哈鱼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大连的扇贝回北海道老家了?獐子岛回应:扇贝又不是大马哈鱼!

  2月16日,大年初一,正是阖家欢乐的日子。
  同一天,獐子岛(002069),这家在2018年经历了从“扇贝跑了”到“扇贝饿死了”的A股公司,也通过公司官方微信号发布了拜年信息。但它们可能没想到,自己会在春节期间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一篇题为《扇贝的秘密》的网文提出:“獐子岛扇贝可能大量迁徙到日本北海道”
  对于上述文章,2月17日晚间,獐子岛相关人士予以坚决否认。
  春节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新华社点名;大年初一,又被一篇网文“骚扰”,看来,獐子岛这个年,过得并不愉快。

獐子岛的扇贝跑到北海道了?
公司回应:扇贝又不是大马哈鱼!

  2月16日晚间,微信公众号“拳王的故事”发布了一篇题为《扇贝的秘密》的文章,其作者,在文章中自称是“前生命科学工作者,现金融工作者”。
  虽然文章声称:“最近某上市公司的扇贝再次宣布跑路,在金融圈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所谓的扇贝再次宣布跑路的某上市公司,其实是暗指獐子岛。
  根据獐子岛公开披露的公告,“扇贝是饿死的,不是跑路了”,而《扇贝的秘密》却试说:“扇贝真的会跑路,不,它们是在回家。”
  獐子岛主要从事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育苗、养殖、加工和销售。而虾夷扇贝的产地就在日本。
  作者引用日本渔民的话说:“扇贝是对振动极其敏感的生物,所以我们日本一直在研究用扇贝预报地震。而正是基于此,大连的扇贝能够感受到从北海道传来的振动波,对于它们来说,那是故乡的呼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苏杰德 摄
  《扇贝的秘密》一文称,日本的专家在给大连方面提供养殖建议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下撒式的方案,所以大连的扇贝都是放养在海底。这给它们跑路提供了便利,每年冬天,大连的扇贝在感受到同胞的呼唤后,就会循着振动波开始一场伟大的回归。2016年,共计有1.3万吨大连扇贝从獐子岛游回北海道。“这是史上最伟大的迁徙,堪比当年智人从非洲走向欧亚大陆。”
  此前,果壳网上有文章介绍称,扇贝通过快速开壳,从前方吸水,然后用缘膜遮住前方开口,再奋力闭上壳,把水从后方喷出去,就可以游泳了。

不过,扇贝游泳的高度不过一米,速度不超过每秒半米,一次最多游五六米就会精疲力尽地掉回海底,接下来多半要休息好几个小时才能完全恢复。
  就算是烂成这样的游泳本领,但如果搭上了洋流或者潮汐,理论上扇贝也能跑很远。因此,有人猜测某些野生扇贝能随季节进行迁徙,只不过还缺乏实打实的证据。
  不过,挪威海产局在其官方微博上曾表示,扇贝会大规模迁徙,根据潜水者的说法,某个水域可能前一天一只扇贝也没有,而第二天则布满了成熟的扇贝。
  对于文章中的观点,2月17日晚,一位长期关注獐子岛的金融界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不难发现,作者其实是在嘲讽獐子岛。如果读者连这样的文字都当真,只能说大家对一些基本的自然常识都没有,就真是没资格评价獐子岛的是与非了。
  这位人士表示,对于文章当中的说法不想多说什么,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新的伤害。
  “这篇文章的说法已经突破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底线,据我们所知,扇贝不具备文章中所说的迁徙能力。”上述獐子岛的相关人士表示,科学的角度是,黄海暖流北上,经韩国分支,向中国为黄海暖流,向日本为对马暖流(从海洋动力来分析,这也是日本核辐射对中国未造成影响的主要证据)。文章中的说法也不符合虾夷扇贝的生物习性和能力,除非北黄海虾夷扇贝像鲑鱼(大马哈鱼)一样会逆流而上并顺对马暖流进入日本。
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獐子岛的春节不好过

  獐子岛早在2014年就曾因北黄海出现异常冷水团,使得其即将进入收获期的百万亩虾夷扇贝绝收。而獐子岛1月30日晚披露了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的消息之后,人们当时的第一反应即是“獐子岛的扇贝又游走了”。虽然獐子岛之前已经对造成底播虾夷扇贝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公告,但是这篇网文的内容再次将獐子岛推上了风口浪尖。
  2月5日,獐子岛公布了扇贝事件的调查结果
  由于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扇贝不是跑了,而是被饿死的。这是獐子岛给出的调查结果。但《扇贝的秘密》一文再次指出扇贝跑了,因此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对獐子岛来说,今年春节并不好过,不仅在大年初一被一篇网文质疑,在春节前夕,獐子岛还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大连证监局对上市公司及3名涉事高管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大连证监局认为,獐子岛在底播虾夷扇贝采捕、销售存在异常情况,对公司2017年三季报作出的2017年度盈利预测数据将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实际经营业绩与预测业绩存在重大偏差的情况下,公司未及时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或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
  2月14日,新华社刊文称,獐子岛曝出“扇贝逃跑”2.0版后,短短7个交易日股价重挫逾四成,投资者损失惨重。业界提醒,“靠天吃饭”使得农业类上市公司存在存货审计难等特点,对于行业潜在不确定风险,公司应当说清楚、讲明白,减少“天灾”、避免“人祸”。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2-19 07:48:04|只看该作者

獐子岛:扇贝不会跑到北海道 它不是大马哈鱼

  原标题 獐子岛:扇贝不会跑到北海道
  獐子岛(002069)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其会在春节期间又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这一切皆缘自一篇题为《扇贝跑路的秘密:关于扇贝跑路的一个调研》的网文。对于作者提出“獐子岛扇贝可能大量迁徙到日本北海道”的说法,獐子岛相关人士予以坚决否认。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该网文于2月16日22时54分发表在新浪微博,在2月17日获得广泛传播并迅速发酵。截至2月17日23时,该文章的阅读量业已突破500万,评论超过1300条。虽然文章声称:“最近某上市公司的扇贝再次宣布跑路,在金融圈引发渲染大波。”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所谓的扇贝再次宣布跑路的某上市公司,其实是剑指獐子岛。

扇贝是饿死的还是跑路的?
  獐子岛1月30日晚公告,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公司预计2017年净利润亏损5.3亿元~7.2亿元。
  对于造成底播虾夷扇贝损失的原因,獐子岛2月5日发布公告称,初步归结为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目前,獐子岛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根据獐子岛公开披露的公告,“扇贝是饿死的,不是跑路了”,而《扇贝跑路的秘密:关于扇贝跑路的一个调研》的作者在文章中却试图告诉大家:“扇贝真的会跑路,不,它们是在回家。”
  作者在文章中说,“扇贝到了每年初冬,会因为发情而扇动贝壳,由于通过绳索相连,很快就形成了共振。不要小看这共振,虽然西海岸远离地震带,不至于形成地震,但是每天凌晨,超过50万只扇贝产生的共振波,还是能够沿着海底地壳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比如中国东北。”

扇贝跑路缘自“故乡的呼唤”?
  作者还引用日本渔民的话说:“扇贝是对振动极其敏感的生物,所以我们日本一直在研究用扇贝预报地震。而正是基于此,大连的扇贝能够感受到从北海道传来的振动波,对于它们来说,那是故乡的呼唤。”
  为此,日本的专家在给大连方面提供养殖建议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下撒式的方案,所以大连的扇贝都是放养在海底。这给它们跑路提供了便利,每年冬天,大连的扇贝在感受到同胞的呼唤后,就会循着振动波开始一场伟大的回归。2016年,共计有1.3万吨大连扇贝从獐子岛游回北海道。“这是史上最伟大的迁徙,堪比当年智人从非洲走向欧亚大陆。”

扇贝不是大马哈鱼!
  獐子岛早在2014年就曾因北黄海出现异常冷水团,使得其即将进入收获期的百万亩虾夷扇贝绝收。而獐子岛1月30日晚披露了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的消息之后,人们当时的第一反应即是“獐子岛的扇贝又游走了”。虽然獐子岛之前已经对造成底播虾夷扇贝损失的原因进行了公告,但是无疑这篇网文的内容更能引起人们的质疑。
  “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不难发现,作者其实是在嘲讽獐子岛。如果读者连这样的文字都当真,只能说大家对一些基本的自然常识都没有,就真是没资格评价獐子岛的是与非了。”2月17日晚,一位长期关注獐子岛的金融界人士对e公司记者表示。
  针对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说法,e公司记者于2月17日晚间向獐子岛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求证。这位人士表示,对于文章当中的说法不想多说什么,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对上市公司造成新的伤害。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质疑这是否是獐子岛在进行危机公关。例如,一位资深媒体人士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并表示:“这个写手,不是缺少常识,就是獐子岛终于成熟了,找到了最好的危机公关方式。”
  “这篇文章的说法已经突破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底线,据我们所知,扇贝不具备文章中所说的迁徙能力。”上述獐子岛的相关人士表示,科学的角度是黄海暖流北上,经韩国分支,向中国为黄海暖流,向日本为对马暖流(从海洋动力来分析,这也是日本核辐射对中国未造成影响的主要证据)。文章中的说法也不符合虾夷扇贝的生物习性和能力,除非北黄海虾夷扇贝像鲑鱼(大马哈鱼)一样会逆流而上并顺对马暖流进入日本。
源自:证券时报网
10#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2-17 11:42:00|只看该作者

扇贝跑路的秘密:关于扇贝跑路的一个调研

源自:新浪综合
源自:MC拳王

  关于扇贝跑路的一个调研
  最近某上市公司的扇贝再次宣布跑路,在金融圈引发渲染大波,我作为前生命科学工作者,现金融工作者,有必要写一篇文章来谈谈这个事情。算是我自己的一个独立调研。
  2016年冬天,我去日本北海道度假。富良野寂静的雪地,函馆瑰丽的夜景,洞爷湖星垂平野的视界,都令我沉醉。当然,最让我流连的是札幌的二条海鲜市场,那里有比乌贼还大的帝王蟹,有现杀现做的海胆,有玲珑剔透的鱼子,以及扇贝。
  北海道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扇贝,学名帆立贝,由于北海道古称“虾夷地”,所以又叫虾夷贝。虾夷贝和我们平时吃到的舟山或者广东扇贝不大一样,是长这样的:

  端的是个大肉多,盘靓条顺。由下图可见,虾夷贝拥有硕大的闭壳肌,所以它开闭起贝壳来可谓虎虎生风,据估算,如果90万只虾夷贝同时开壳闭壳,足以引发一场小型海啸。

扇贝的闭壳肌
  日本气象局的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假说,2011年福岛地震就是因为东北部海域的扇贝集体扇动贝壳所致。后来日本人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改良了扇贝的养殖方式。过去的扇贝采用“串养法”,学名“垂下式”,即用绳子将扇贝穿成串,垂到海中养殖,便于统一管理与捕捞。

  如上图可见,垂下式的优点是不用担心扇贝跑掉或躲起来,并且可以优化空间分配利用。但缺点就是扇贝能够通过绳索传递共振,一旦一只扇贝开始扇动,绳子上的所有扇贝都会予以共鸣,以彰集体主义。由于所有的绳索都互相联通,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这片养殖场的所有扇贝都会在同一时间扇动贝壳,造成巨大振动。──福岛地震和海啸也许就是这样来的,那里曾经有着全日本最大的扇贝养殖基地。
  后来日本的绝大多数扇贝养殖基地都进行了改良,把垂下式改成了地撒式,通俗的讲就是放养。这下虽然给扇贝管理增加了难度,且有减产之虞,但是再也不用担心扇贝引发地震。对于日本这样一个位于地震带上的国家来讲,安全的重要性远在产量之上。
  但我在北海道发现,这里的部分养殖基地仍然沿用着垂下式的养殖方式。由下图可见,北海道岛的东海岸均改用地撒式,而西海岸仍使用垂下式。

北海道扇贝养殖方式分布
  我就此事咨询过当地渔民,渔民说他们也不知道原因,只知道这是政府的统一部署。他们说,北海道西岸的扇贝产量明显高于东岸,这足以证明垂下式养殖的先进性。
  我研究了一下日本地震带分布图,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原因是其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交界线在日本岛以东,所以东海岸的地震频率远高于西海岸。于是我得出初步结论:之所以北海道西岸采用垂下式养殖扇贝,而东岸采用地撒式,是因为东岸更靠近地震带,必须采用地撒式,避免扇贝集体扇动贝壳引发地震。

日本地震分布
  而西海岸离地震带较远,无需担心扇贝共振,所以仍采用养殖效率更高的垂下式。
  但生物专业毕业生的直觉告诉我,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注意到两个数据,2016年,北海道扇贝的出口量为6.3万吨,其中有70%以上出口到中国大陆。我计算了一下,也就是有4.4万吨的扇贝出口到中国。而另一个数据是,2016年北海道本地的扇贝消费量有3.2万吨。
  这就很奇怪了,就算北海道的扇贝只出口中国,不出口到其他地区,那本地也只剩1.9万吨的结余。这凭空多出来的1.3万吨扇贝是哪里来的?难道北海道自己也进口扇贝不成?
  带着这个令我辗转反侧的谜题,我在2017年的三月份再次来到北海道,这是北海道扇贝的捕捞季,无数的渔船在札幌的码头穿梭。我来到小樽码头蹲守,试图找到解开谜题的钥匙。
  一天的捕捞是从凌晨3点开始,我完全不明白为何要赶这么早,既然是垂下式养殖,像钓鱼一样把绳子拉起来不就完事了。但我还是和渔民一样3点就来到了码头,北海道初春的寒风就像一把昭和年间的武士刀,有一种古老的凌冽。我用大衣裹住脸颊,一旁的渔民大叔嘲笑我脸嫩、娇气。他说这算什么,充其量只能叫做流动的空气,你是没见识过真正的海风。
  到了清晨7点,第一抹晨曦已经染黄了码头的船舶和重型机械。这时我看到海浪明显增大
  风愈刮愈烈,船只随着浪涛上下起伏。我正欲开口,渔民做出了闭嘴的手势,让我侧耳倾听。
  我听见“隆隆”的响声,厚重而空灵,仿佛从无限的远方传来,听得我直欲断魂。我问大叔这是什么东西,大叔说,西稳多四科棱。我都不知道这是英语还是日语,但我也不敢多问,怕大叔掏出昭和年间的武士刀捅我。
  然后渔民们就此收工,这才不到8点,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他们相互吆喝,约着去居酒屋喝酒,从上午就开始一场宿醉。留下我在码头上傻眼不已,我冲大叔喊:扇贝在哪?
  大叔回头看看我,意味深长地笑而不语。
  说好的捕捞季呢?为啥不进行捕捞?从3点到7点整整四个小时,渔民们除了直直在海边站着张望,啥都没做。当他们听到那隆隆的响声,就像听到下课铃声一样准时收工。
  一连半个月每天都是如此。我都快被冻成面瘫了,仍然没有什么新发现。眼看假期就快到头,我不由得心急如焚。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我比平时晚起了半个小时,当我无精打采来到码头时,发现渔民们的表情与往日不同,异常的肃穆,感觉就像在朝圣,又像是在迎接着什么。那隆隆的响声越来越清晰,仿佛音源已经来到了近海。
  一个渔民突然大喊道:ki马西大!ki马西大!我掏出有道词典查了一下,这是日语“来了”的意思,而且是一种敬语。
  渔民们纷纷涌到岸边,大声狂呼ki马西大!ki马西大!我从一个渔民手里接过望远镜,看见漆黑的天际线处有无数的暗流在涌动,似是有庞大的事物在靠近。我吓得差点把望远镜都掉海里,比划着问渔民:“哥斯拉?”
  渔民白了我一眼,告诉我那是扇贝,一大群扇贝,不计其数的扇贝。
  那是扇贝在迁移。
  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而且,扇贝原来真的会跑路?
  等到天亮时,这一大群扇贝已经靠岸了,这时,渔民们终于开始了半个月来的第一次捕捞,准确说是扇贝自投罗网,一头扎进了早就备好的大网中。这大网绵延数公里,每个网眼里都拥挤着四五只扇贝,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网打尽下来,少说也有20万只。
  一道闪电划过我的海马体,我觉得自己找到了那把开启谜题的钥匙。
  原来北海道并没有进口扇贝,扇贝是自己跑来的!这1.3万吨的差额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问渔民,为啥这些扇贝会哭着喊着跑到北海道来受人捕捞?
  渔民说,它们没有哭着喊着跑来,它们这是在回家。就像倦鸟思归。
  我问渔民这些扇贝是从哪里回来的?渔民警惕地盯着我打量,半晌后问我,你是哪国人?
  我愣了一下,心想为啥讨论个扇贝还需要查户口?此中定有隐情。于是我没跟他讲实话,而是告诉他我是台湾人。
  他紧绷的额头一下放松了,满面春风地说:“自己人!自己人!”
  “这些扇贝都是产自北海道的帆立贝,我们每年秋天会出口贝苗到中国大陆,养殖在大连的海域。好像叫做獐子岛。
  我们北海道最大的秘密,就来自于西海岸的扇贝。之所以采用垂下式养殖,并非考虑垂下式便于管理和捕捞,这只是幌子。秘而不宣的核心是共振。
  扇贝到了每年初冬,会因为发情而扇动贝壳,由于通过绳索相连,很快就形成了共振。不要小看这共振,虽然西海岸远离地震带,不至于形成地震,但是每天凌晨,超过50万只扇贝产生的共振波,还是能够沿着海底地壳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比如中国东北。
  扇贝是对振动极其敏感的生物,所以我们日本一直在研究用扇贝预报地震。而正是基于此,大连的扇贝能够感受到从北海道传来的振动波,对于它们来说,那是故乡的呼唤。
  日本的专家在给大连方面提供养殖建议时,提出了下撒式的方案,所以大连的扇贝都是放养在海底。这给它们跑路提供了便利,每年冬天,大连的扇贝在感受到同胞的呼唤后,就会循着振动波开始一场伟大的回归。”

水下摄像机捕捉到的扇贝奔跑
  我感觉自己在听天方夜谭,就算扇贝真有这本事,大连和日本之间还隔着个半岛呢,它们顺着振动波游过去,只会游到朝鲜。
  渔民仿佛看穿了我的疑虑,他解释道,扇贝的本领不仅仅在于感知振动,它们还对温度敏感。扇贝的适宜生存温度是5度以上,所以它们会本能地循着暖流游动。
  我颤抖着点亮手机,百度了太平洋的洋流图。

  黄海暖流和日本暖流(对马暖流)在朝鲜半岛南端汇合,给扇贝形成了一条完美的赴日航线。
  “每天早上三点,我们会准时来到码头,观察远道而来的大连扇贝,这是它们的起床时间──扇贝也需要休息的。接下来大连扇贝拼命地扇动贝壳游啊游,这也形成了共振,和北海道扇贝发出的振动波在大海中央碰撞,就产生了这隆隆声。”渔民继续给我科普。“隆隆声越来越接近日本,终于在经过长达3个月的跋涉后,第一批大连扇贝在今天到达北海道。接下来每天都会有大连扇贝到来,2016年,共计有1.3万吨大连扇贝从獐子岛游回北海道。这是史上最伟大的迁徙,堪比当年智人从非洲走向欧亚大陆。”
  我沉默了,事实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却又无从辩难。我思考了很久,终于找出一个不合理之处,我问渔民大叔,既然双方都在向对方发出振动波,那为何只有中国的扇贝游回日本,而日本的扇贝却不游向中国?
  “所以北海道西岸的扇贝要用绳子串起来,他们倒是想去远方,可是走不了啊!”大叔奸笑道,大和民族两千年来的智慧全刻在他腮帮的褶子上。
  我的独立调查就此告一段落,我想,这足以给某上市公司正名了。扇贝真的会跑路,不,它们是在回家。
  作为调查的结尾,我去百度了该上市公司“扇贝减产”的公告,我看到在公告发布(1月30日)的前一天有如下新闻:

  这在三十六计里叫啥来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首相亲自出马掩护扇贝撤退,小日本真是苦心孤诣。
  回国后为了彻底验证这一理论的真实性,严谨的我还是设计了生物实验。
  在成都买不到北海道的扇贝,只有用普通扇贝代替:

给扇贝播放它们的家乡歌曲,唤起乡愁:

奇迹真的出现了,扇贝奔向了音源:

  当然,这批扇贝跑不到日本去,它们错把电磁波当成了同胞的振动,跑进了我的微波炉。没文化太惨了。

  在把扇贝肉吃进嘴里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渔民大叔那句“西稳多斯科棱”
  的意思。那是一句英语,“Seawind is calling”。
  那隆隆声就像海风,在Calling you coming home。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2-11 12:03:03|只看该作者

獐子岛为何说扇贝饿死?或希望政府免除海域使用金

源自:经济观察报


  热点栏目
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獐子岛和它的股东们
  郑淯心
  獐子岛的扇贝又出现问题,同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
  对于獐子岛的二股东来说,这一次却是头一遭。其二股东系和君旗下契约型基金,在2016年獐子岛资金紧张时带四亿多资金进入,现在深陷亏损之中。
  年报显示,獐子岛是集体企业,大股东的控股方是长海县政府,而政府对于獐子岛既是股东也是卖方,獐子岛向政府交1.17亿元海域使用金。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减免海域使用金可以松一口气,而对于政府,这是税收的一部分。
  而獐子岛的许多岛民也有多种身份,可能是员工,也可能是股东。
  扇贝存货异常,导致2017年报可能巨亏,这把獐子岛和他的股东们再次卷上风口浪尖。

扇贝怎么了
  同一片海域,在2017年三季度刚刚盘点过。2017年的秋季抽测从9月26日开始,当时抽测涉及2014~2016年底播虾夷扇贝的海域面积135万亩,调查点位120个,10月18日完成。抽测调查结果显示,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风险。
  獐子岛董秘孙福君对记者称,三季度核查并未发现异常。
  然而,在半年报、三季报均公告盈利的情况下,1月31日獐子岛公告年报业绩公告称将亏损5.3亿元~7.2亿元。
  此前,獐子岛在2017年10月披露的第三季度报告中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9,000万元~11,000万元。
  2018年1月18日~2月4日,獐子岛进行年终盘点,共盘点了131.46万亩海域。
  核查结果显示,公司拟对107.16万亩海域成本为57,758.13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24.3万亩海域成本为12,591.35万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110.04万元,上述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62,868.17万元,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
  獐子岛此次披露,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对此,有微博网民调侃,这一次獐子岛的扇贝是“饿死了”。

大股东的海域使用金
  獐子岛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渔业上市公司,主营海洋水产业,虾夷扇贝是其主打产品之一。
  根据各年年报,2006年其虾夷扇贝的在养面积是56.15万亩,这一数字逐年攀高,到2011年獐子岛营收29.37亿元,归母净利润4.98亿元时,在养面积已经为323.7万亩。
  2014年发生了冷水团事件,扇贝游走。2016年其在养面积为231万亩。
  针对风险,2018年2月5日,獐子岛公告称,欲优化调整,关闭风险敞口,重新布局海洋牧场。预计方案是:调整234万亩确权海域的用海规划,将确权海域划分为资源区(约100万亩)和生态区(约134万亩)。将虾夷扇贝底播区面积由234万亩压缩至约60万亩,按3年轮收轮播方式,推动该60万亩精选区域恢复至2006年公司上市前后的传统稳定高产模式。在资源区内设立土著品种海螺的资源养护区,加强海参资源的养护与增殖,逐步提升产量与质量。海参、海螺均为毛利率超过60%的高毛利品种。
  海域扩张而扇贝的亩产却在降低。
  今年2月7日据獐子岛披露,2017年12月捕捞的2014年底播的虾夷扇贝平均亩产23公斤,2015年底播的为23公斤。在2017年秋测中,其2017年收获的2014年底播虾夷扇贝、2015年底播虾夷扇贝的存量分别为30公斤/亩、34公斤/亩。
  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177公斤/亩。
  按照2018年2月5日披露的公告显示,这些海域需要给政府交纳海域使用金,目前总海域为234万亩,每亩海域使用金为50元,也就是獐子岛一年要交纳1.17亿元海域使用金。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司高层对记者称,希望政府减少甚至免除远海海域的使用金。
  獐子岛也在公告中称,根据财政部、国家海洋局下发的《海域使用金减免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三项减免海域使用金的规定:“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经核实经济损失达正常收益60%以上的养殖用海”,可依法按程序申请海域使用金减免。
  长海县有1500万亩海域面积,确权从事养殖海域面积为950余万亩,全县4000多户纳税人从事水产品的浮筏、底播养殖。养殖业实现产值占全县GDP的一半,实现税收占税收总收入近30%。以海域面积算,獐子岛海域面积234万亩,占一定比重。
  如果减免獐子岛的海域使用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地是如何考虑?记者给长海县政府发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獐子岛是一家集体企业。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的股东是长海县獐子岛镇人民政府。政府是大股东,显然也是卖方,每年收取獐子岛的海域使用金。
  根据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獐子岛的第一大股东是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股比例30.76%。二股东是和君旗下契约型基金──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董事长吴厚刚为第五大股东,持股4.12%。
  第三、四大股东是村民持股平台,其股东分别是长海县獐子岛镇褡裢村村民委员会、长海县獐子岛镇大耗村村民委员会。第七大股东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

外部股东的焦虑
  公开信息显示,獐子岛的大股东频繁进行股权质押。2017年1月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把4110万股质押给民生证券,2018年1月到期后,又加入了一定股份,总计4950万股质押给东吴证券,本次质押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22.63%,用途是用于融资。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持有本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中,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累积数为13,8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50%。
  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邹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称现在很忙。“这个事情需要政府出台帮助企业,我们只能是獐子岛提需求,我们去协调。”
  2016年,獐子岛处于*ST阶段。
  据獐子岛2015年年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期末,獐子岛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9.75%,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为17.25亿元和11.91亿元。2015年期末獐子岛有息负债达到32.07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2.87倍,当年支付利息1.93亿元。
  早在2014年6月,獐子岛曾公告拟以12.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 7936.51万股~10873.02万股,募集资金区间为10亿元~13.7亿元,计划该笔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
  但三季度爆发“冷水团”事件,獐子岛于2014年11月14日撤回定增申请。
  半年以后的2015年6月獐子岛再次停牌。8月复牌后,獐子岛表示拟以17.24元/股的价格向6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8410.7万股,募资不超过14.5亿元,用于种业平台建设项目、O2O新业态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偿还贷款的规模约11亿元。
  然而,獐子岛复牌后股价迅速下跌至增发价以下,定增再次失败。
  2015年底,獐子岛再重启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仍是14.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种业平台建设项目、O2O新业态建设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大股东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拿出2.5亿元进行投资,而正是这笔投资,激起了2000岛民实名举报,再次失败。
  2016年5月23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正在与上海和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襄投资”)筹划通过转让其所持5%~15%的公司股份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及相关事宜。后和襄投资成功进入。
  2016年6月18日,公告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受让投资发展中心股票5,916.12万股,占獐子岛总股本的8.32%,转让价格为7.89元/股,涉及金额4.67亿。北京吉融元通为上海和襄的全资子公司
  依据工商资料,和襄投资是出自和君的股权投资公司。和君集团为中国本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咨询公司。
  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2017年3月份到期,有机会退出,但并未有动作。
  2017年5月,证监会颁布减持新规,要求三个月内通过集合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到9月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才发了减持公告。公告称,计划在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比例3%。
  截止目前,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共减持股199.85万股,均价8.068元/股,套现1612.39万元,手中还有股份5,716.27万股,占獐子岛总股本的8.04%。
  2月9日,獐子岛再次跌停,报4.56元/股,与进入价格7.89元/股对比,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已浮亏。
  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在年报业绩预告修正前还在参加达沃斯论坛。据接近人士称,其这两周行程紧张,2月7日、8日在北京处理相关事项,又重新回到大连。
  吴厚刚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2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连万达广场獐子岛办公地,董秘孙福君称其不在办公室,并今日不会返回办公室。
  2018年1月31日,业绩预告修正当天,孙福君发朋友圈晒海参,并配文“压力下见品质”。几乎每天,孙福君都在朋友圈晒海参,其中吃法有海参春饼、海参咖喱、海参炒面、辽参柿子炒蛋等。
  关于此次扇贝事件,孙福君只转发了一篇名为《獐子岛扇贝死亡凸显海洋牧场建设性系统风险》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农业部网站转载中国水产消息,文中称“据了解,近日出现的獐子岛扇贝事件,的确出现了扇贝大面积死亡,这次的问题不再是大家怀疑的苗种、财务造假,而是实实在在的系统风险”。
8#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2-7 15:08:00|只看该作者

扇贝饿死还丢过鲍鱼 獐子岛的员工却“富”过同行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扇贝饿死了,以前还丢过鲍鱼,但獐子岛的员工“富”过同行

  扇贝去哪儿了?
  2014年,獐子岛给出的解释是,被冷水团冻死了。时隔四年后,扇贝悲剧再次发生,獐子岛这次给出的答案是“饿死了”。一时间引发大量的质疑和群嘲。但是鲜有人知的是,獐子岛此前还曾因风暴丢过鲍鱼。
  不仅如此,新京报记者翻看獐子岛近几年财报后注意到,獐子岛对自家员工相当大方,薪酬水平远远高过同行业,除此之外,公司多年来依靠海域使用权抵押取得的借款金额也让同行望尘莫及。

獐子岛还“丢”过鲍鱼
  扇贝被冷水团弄死了!这是2014年财报的说法。
  扇贝饵料不足饿死了!这是2017年财报即将的说法。
  但很少有人会去翻看獐子岛更早先的财报。
  獐子岛于2006年登陆中小板,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3月,辽宁、山东、河北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风雪和寒潮天气,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受此次风暴潮影响,海上产品及陆地固定资产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600多万元,其中海参的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鲍鱼损失较大,损失约 350万元,为帐面库存三分之一,其中含成品鲍鱼约 3 吨,按市场价格计算约 240万元。
  而后在2011年6月26日、8月7日,强热带风暴“米雷”、“梅花”均对公司位于山东省荣成市的荣成分公司造成养殖网箱及鲍鱼、海带等产品部分损失。后经上市公司确认,荣成公司受台风影响损失金额合计为 1.06亿元,具体损失项目分别为:丢失鲍鱼393吨,损失金额5817万元;幸存鲍鱼经历高温期后,死亡率比同期增加17.9个百分点,损失165吨,损失金额2297万元;浅海底播增殖的马粪海胆全部死亡,损失金额972万元;台风前购买在养用于鲍鱼饵料的鲜海带菜15000吨和自养的海带菜5500吨全部脱落损失,损失金额1187万元;被推毁不能使用的养殖台筏物资及装备损失金额 365万元。
  在这之后,命运多舛的獐子岛还遇到了2014年冷水团事件以及2017年饵料不足事件。

“领先同行”的员工薪酬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在A股市场中,水产养殖行业除獐子岛外,还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海洋(002086.SZ)、创新医疗(002173.SZ)、晨鑫科技(002447.SZ)、百洋股份(002696.SZ)、国联水产(300094.SZ)、大湖股份(600257.SH)、好当家(600467.SH)。其中,创新医疗原简称为千足珍珠,2016年转型医疗服务。
  獐子岛2016年年报显示,短期薪酬项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下简称为“工资等收入”)为2.93亿元,而当期员工人数为3253人,以此可大致计算出獐子岛员工的当年人均工资等收入为89988元,月均为7499元。
  这一薪酬水平远超同行上市公司。以主要从事海水鱼虾贝藻育苗、养殖及海洋水产加工出口业务的东方海洋为例。其2016年年报显示:短期薪酬项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当期增加5285万元,当期员工人数为1696人,经记者大致计算,东方海洋员工的当年人均工资等收入为31163元,月均为2597元。
  另一家类似的同行业公司为晨鑫科技,该公司致力于各类海珍品苗的繁育及科研,先后掌握了虾、蟹、扇贝、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苗的工厂化培育技术。其2016年年报显示:短期薪酬项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当期增加4076万元,当期员工人数为824人,以此可大致计算出晨鑫科技员工的当年人均工资等月收入为49467元,月均为4122元。
  同样照此方法计算,除了上述两家之外,从事水产科技研发、种苗选育生产、加工、贸易的百洋股份2016年员工人均工资等月收入为4152元;从事对虾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的国联水产人均工资等月收入为4007元;拥有淡水鱼养殖销售业务的太湖股份人均工资等月收入为3669元;主营海参鲍鱼对虾等海产品的好当家员工人均工资等月收入3969元。
  獐子岛员工高达7499元的人均工资等月收入,与这些同行的平均水平相比几乎翻倍,且这种情况已持续多年。早在2012年,獐子岛员工彼时的人均工资等月收入已将近5000元,而同行的百洋股份和晨鑫科技分别为2356和2773元。

“了不起”的海域使用权
  獐子岛既然有大规模扇贝养殖,那么海域使用权就是必不可少的。
  自2002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明确指出: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 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管理法还明确指出,养殖用海的海域使用权最高期限为十五年。
  2007年实施的《海域使用权管理规定》则指出:海域使用权出租、抵押时,其固定附属用海设施随之出租、抵押。
  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中,獐子岛称:公司目前已确权的养殖用海共计110宗,总面积66万亩,均已获得海域使用权证书。财报显示,獐子岛2006年年底域使用权账面价值净额为134万元。到了2009年,年报则显示:截至2009年底上市公司海域使用权账面价值净额为1286万元。
  随后在2010年年报中,獐子岛进一步披露:根据本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收购大连蟒仙水产有限公司特定资产的议案》,本公司以2.6亿元的价格购买大连蟒仙水产有限公司在长海县乌蟒岛拥有的确权海域、土地、房屋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船舶、设备及物资等,其中海域使用权的购买价格为2.12亿元。獐子岛2010年末的海域使用权账面价值净额为2.09亿元。
  此后,獐子岛再没有过大手笔买入海域使用权。因此,在做摊销处理后,獐子岛2011年至2016年海域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净额反而逐年下降,分别为1.94亿元、1.81亿元、1.66亿元、1.5亿元、1.34亿元、1.19亿元。
  无形资产项内,海域使用权账面价值始终不高于3亿元,但獐子岛这些年多次依靠抵押海域使用权获得借款(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种)。
  截至2010年12月31日,獐子岛以67万亩海域使用权、14万亩海域的海底产品以及账面价值1064万元的养殖用物资作为抵押,共计取得短期借款1.9亿元、长期借款2.55亿元。(年报中并未披露海域使用权这一单项的抵押借款数额)
  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借款金额在2011年出现第一次大幅度增长。这一年獐子岛因为风暴丢了鲍鱼。
  截至2011年12月31日。,獐子岛以83万亩海域使用权、账面价值9786万元的房屋建筑物以、账面金额1099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共计取得短期借款5.5亿元(未计入447万元美元)、长期借款4.32亿元。不过,2010年和2011年的财报中均未披露借款具体细项。
  类似的情况在2014年也曾出现。
  2013年底,獐子岛以139万亩海域使用权、账面价值4687万元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2.25亿元的房产、账面价值1.87亿元的在建工程作为抵押,共计取得短期借款6.29亿元、长期借款4.16亿元(未计入660万元美元)。
  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借款金额在2014年出现大幅度增长。这一年扇贝被冷水团弄死了。
  截至2014年12月31日,獐子岛以220万亩海域使用权(累计评估价值87.28亿元)、账面价值1.79亿元的房屋建筑物、账面价值58万元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共计取得短期借款22.93亿元;又以19万亩海域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累计评估价值2.12亿元人民币及3940万美元),共计取得长期借款2.6亿元(未计入660万元美元)。
  獐子岛并未披露海域使用权单项导致的借款数额,但以2013年为例,年报披露有61万亩单独抵押的海域使用权即取得短期借款5.29亿元和长期借款2.8亿元,合计8.09亿元,占全部借款10.45亿元的比例达77.42%。(均未考虑17万亩海域使用权抵押取得长期借款660万美元)
  相比于此,其他上市公司就望尘莫及了。以晨鑫科技为例,其2011年年报显示:抵押的海域使用权面积为1万亩,原值1380万元,已摊销 184万元,净值为1196万元。2012-2016年年报均显示:公司以海域使用权作为抵押物,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瓦房店支行签定抵押合同,抵押价值5000万元,评估价为2.66亿元,实际取得贷款5000万元。
  2017年扇贝饿死了,獐子岛如何应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2-5 15:43:00|只看该作者

獐子岛调查结果:价值6亿的扇贝是热死饿死挤死的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獐子岛公布调查结果:价值6亿的扇贝,是“热死”“饿死”“挤死”的!
  1月30日下午17:52,@獐子岛集团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信息(目前已删除):
  “最近在憋大招,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快过年了嘛,想搞个福利。”
  当晚,獐子岛真的憋出了一个令4.2万名投资者吐血的大招:
  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和现存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两项因素影响,2017年的业绩从预盈调整为预亏5.3亿元至7.2亿元。
  今天(5日)上午,复牌后的獐子岛股价一字跌停,截至午间收盘报6.96元,市值蒸发了5.5亿元。
  与此同时,獐子岛还公布了扇贝事件的调查结果,以下是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根据公告内容制作的图文解析:

图解獐子岛公告的扇贝调查结果(制图:每日经济新闻)
獐子岛称扇贝是“饿死”的
  对于市场关注度的扇贝“消失”原因,獐子岛2月5日早间公告称,由于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每经记者直击獐子岛风雪迷雾,码头杂物堆发现死亡扇贝(视频截图)  公告还表示,根据盘点结果,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獐子岛拟对107.16万亩海域成本为5.78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对24.3万亩海域成本为1.26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5110.04万元,上述两项合计影响净利润6.29亿元,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獐子岛2017年度亏损。同时,底播虾夷扇贝可销售资源量大幅减少、毛利率大幅下降,将给獐子岛2018年度经营业绩带来较大压力。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獐子岛自2006年9月底上市至今的12年时间里,在2006年2016年间,有两年即扇贝跑路的2014年和2015年出现巨亏,分别亏损11.89亿元和2.43亿元,其他9个年份多多少少赚了些钱,11个年头盈亏其实是赚了4.39亿元的。
  但此次6.3亿元的损失,也意味着獐子岛12年白干了……

未来还有几个跌停?

獐子岛东獐子渔港(每经记者 苏杰德 摄)  今天复牌的獐子岛“一字板”已经跌停,未来几个跌停板打开已成为中小投资者更关注的问题。
  据国际金融报消息,经济学家宋清辉判断,獐子岛坑惨了股民,估计复牌后最少有三个跌停。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认为:
  “将财务游戏架构在不确定性极强的外部原因上,既无法证实、也不能证伪。正常的投资者都应该远离这类上市公司,但不排除有另类喜好的投资者反而更喜欢这样的上市公司。”
  也有乐观者指出,2014年那次,獐子岛复牌后只有两个“一字”跌停,第三个交易日跌停板即打开。甚至有股民揶揄到:
  上次獐子岛扇贝跑了,结果来了一波牛市!这次扇贝又跑路了,哈哈哈哈哈,难道是牛市要来?
  但此一时彼一时。近几个交易日,个股表现堪忧,“闪崩”频现。别说像獐子岛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哪怕上市公司仅仅发布一个业绩预减公告,也至少有一个跌停等着。
  而另一方面,即使獐子岛真的如同其所公告的那般频繁遭遇天灾,那么作为国内最大的海珍品底播增养殖企业也同样有许多地方急需反思与改善。獐子岛独立开发海域养殖面积居全国首位,虾夷扇贝底播增殖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作为技术领先的企业,当突发事件一再来临时,何以总是手足无措没有应急预案呢?
  对于此次事件,新华社也在近日发表评论称,中国资本市场不允许用这么多带有戏剧色彩的公告,损害市场的严肃性;不能用业绩变脸、信披违规等手段,践踏市场规则;不能让股民真金白银的支持,换得“一地鸡毛”。
6# 青城山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2-1 07:26:00|只看该作者

走失的扇贝会让獐子岛戴帽"ST" 短期偿债危机在路上

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热点栏目
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走失的扇贝 会让獐子岛戴帽“ST”短期偿债危机“在路上”
  张丽华 王娟娟
  顽皮的扇贝这回可能真的要闯祸了。因再度“走失”扇贝影响,獐子岛(002069.SZ)净资产将低于注册资金7.11亿元,即每股净资产将低于每股股票面值,从而触发特别处理,再度戴上ST的帽子。
  1月30日,獐子岛发布2017年度业绩修正预告,称因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和现存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两项因素影响,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5.3亿至7.2亿。
  一位专业会计师告诉记者,如果扣除所得税影响,此次计提的存货减值数额,可能高达7亿至10亿,甚至可能更高,减值幅度堪比2014年年末獐子岛发生的“十亿扇贝”走失事件。
  2016年末,獐子岛归母净资产为10.92亿元,如果2017年全年亏损5.3亿元至7.2亿元,则归母净资产可能下降为3.72亿元至5.62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极少,可忽略),远低于注册资金7.11亿元,每股净资产也将下降为5毛或8毛钱,低于1元的股票面值。按证监会上市公司特别处理的其中一条规定,獐子岛年报一出即可能戴上ST的帽子。
  2014、2015年獐子岛连续两年巨亏,分别亏损11.89亿元和2.43亿元。2016年獐子岛被ST。2016年末,依靠出售资产、政府补助、保险理赔等非经常性手段扭亏,实现盈利7900余万,避免成为*ST一族。2018年若再被ST,则是獐子岛“二进宫”ST。
  第一财经先后多次致电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董秘孙福君,电话均被挂断或未接听。

或出现短期偿债危机
  萌萌的扇贝,这次闯的祸,可能不仅仅是戴上ST和引发估值危机,就经营而言,很可能还将引发债务危机。
  此前,农行大连长海支行、工行大连普兰店支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辽宁省分行向獐子岛出贷的3亿元长期借款,即有一部分是由11801万枚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
  2011年增发股票后的獐子岛,近几年因经营亏损和恶性存货管理等原因,导致净资产持续下降,以至资产负债率不断飙升,由2011年末的38.50%,攀升至2017年三季末的74.63%,第四季度来袭的这次存货“大洗澡”,预计将使2017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迅速攀升至86%至91%。
  除资产负债率之外,獐子岛面临的当务之急恐怕是短期到期负债的偿付危机。2017年三季报账面上,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合计超过31亿元。如果不进行债务重组,需要短期偿付的后两者,合计超过20亿元。而账面可供短期偿付的货币资金只有6亿,再加上面临7亿至10亿元减值的17亿存货(未),即便流动资产倾囊以付,也不足以偿付短期负债,短期局势陡然陷入危局。

扇贝何辜?
  资本市场上,獐子岛善于搞“突然袭击”几乎出了名。三个月前,獐子岛还在三季度中预告全年度有望盈利约9000万至1亿元。四季度再出扇贝走失和减值事件,令投资者和债权人措手不及。
  1月30日獐子岛公告称,导致此次业绩修正预先的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
  二是2017年四季度,底播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境外扇贝产品冲击国内市场,对公司扇贝类产品的收入、毛利影响较大,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及毛利下滑,部分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以及汇率波动对海外公司和出口业务造成冲击,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与原绩预测偏差较大。
  资本市场仍然没有忘记,2014年10月份,獐子岛突然宣布因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决定对受灾的价值十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存货核销,直接导致公司2014年亏损近12亿元。
  此后,獐子岛连续两年巨亏,分别亏损11.89亿元和2.43亿元,2016年更是披星戴帽。
  事件发生后,监管当局责令獐子岛公布扇贝所属的存货明细科目──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详细历史数据,这是獐子岛上市以来,首次公布作为公司主要资产的该类科目明细数据,数据公布后,第一财经第一时间质疑海参、鲍鱼等生物资产数据不明显违背常理,质疑扇贝成为公司“自由裁量”的道具,以及存货或营收数据的真实性。(见《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2月8日,《獐子岛“偏袒”扇贝海参鲍鱼不答应》,《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1月5日,《獐子岛顾头不顾尾的存货迷雾》)
  三年过去了,第一财经记者查询此后公司的年报和公告数据,发现公司在后续的年报以及公告中,仍然我行我素,再也没有公布过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数量的分产品明细数据,以致本次走失的扇贝占应有扇贝存货的多少,无从知晓。
  2015年年中,獐子岛预备再一次增发股票,彼时增发股票之前,獐子岛公告称,公司2015年5月又对新的海域进行抽测,结果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扇贝未收获的海域160余万亩,不存在减值风险。
  尽管公司意在释放利好,力保定增平稳进行,最终此次增发还是因为2015年年中的股灾而流产。
  走丢了,又游回来,游回来又走丢了。狼来了的谎言,超过三遍就不再有人相信。曾为市场估值明星的獐子岛,三次在扇贝数据上做文章,是否意味着公司已经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对估值的挽救?

第二大股东刚刚完成近200万股减持
  在2014年獐子岛“黑天鹅”事件后,相关监管部门曾专门对獐子岛进行了专项核查,发现其存在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海域收购决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论证等问题,并对其出示了“责令改正的决定”和“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货异常前不久,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刚刚完成了若干减持。公开信息显示,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下称“和岛一号基金”)分别于2017年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实施减持。四次合计减持獐子岛199.85万股,减持比例占总股本的0.28%。减持后,和岛一号基金持有獐子岛5716.2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8.04%。
  在2014年的那次扇贝走失后,獐子岛曾在半年后表示“扇贝又游回来了”。
  值得玩味的是,彼时这则“扇贝又游回来了”的公告,正值獐子岛想要实施定增的前夕,其中用意值得质疑。而这次,走失的扇贝又会不会再次任性回来不得而知,不过在此之前,獐子岛无疑有很多问题是躲不掉,必须要回答的。
  本次扇贝再次走失,监管当局是否会责成獐子岛再次公布生物资产存货明细数据让市场检验,獐子岛又将出台怎样的数据应付投资者的滔滔疑问?第一财经将持续关注和分析獐子岛后续对本次事件的解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1-31 16:26:01|只看该作者

獐子岛扇贝再次走丢 监管部门措施已经在路上

源自:一财网


  热点栏目
资金流向千股千评个股诊断最新评级模拟交易客户端  獐子岛(002069.SZ)家的扇贝再次说走就走,一走就让公司可能亏损数亿元。对于再度走失的扇贝,外界都想要个像样的说法,但獐子岛的高管们目前都颇为回避,拒不接听电话,第一财经最新了解到,对于扇贝再度走失,监管部门的措施已经“在路上”了。
  昨日晚间,獐子岛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同步实施监盘。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由此造成公司2017年归母净利润将亏损5.3亿至7.2亿。
  早在四年前,也就是2014年10月,獐子岛也曾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将由预计中的盈利变为亏损8亿余元。此后,獐子岛连续两年巨亏,分别亏损11.89亿元和2.43亿元,2016年更是披星戴帽。
  在2014年獐子岛“黑天鹅”事件后,相关监管部门曾专门对獐子岛进行了专项核查,发现其存在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海域收购决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论证等问题,并对其出示了“责令改正的决定”和“警示函”。
  2014年扇贝走失因为冷水团,那么这次呢?原因为何、公司又将如何计提、走失真相究竟如何?对于这些疑问,第一财经先后多次致电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董秘孙福君,电话均被挂断或未接听。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货异常前不久,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刚刚完成了若干减持。公开信息显示,獐子岛第二大股东股东北京吉融元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岛一号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和岛一号基金)分别于2017年11月13日、11月17日、12月18日和12月19日实施减持。四次合计减持獐子岛199.85万股,减持比例占总股本的0.28%。减持后,和岛一号基金持有獐子岛5716.2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8.04%。
  在2014的那次扇贝走失后,獐子岛曾在半年后表示“扇贝又游回来了”。2015年6月,獐子岛曾公告称,公司又对新的海域进行抽测,结果显示,2012年、2013年、2014年底播扇贝未收获的海域160余万亩,不存在减值风险。
  值得玩味的是,彼时这则“扇贝又游回来了”的公告,正值獐子岛想要实施定增的前夕,其中用意值得质疑。而这次,走失的扇贝又会不会再次任性回来不得而知,不过在此之前,獐子岛无疑有很多问题是躲不掉,必须要回答的。
4# 金佛山
 台北人 发表于: 2018-1-24 13:56:00|只看该作者

“拷问”獐子岛:扇贝游走了为何发生在2014年三季度


  北纬39°盈利之谜:“拷问”獐子岛(上);一座边远渔岛的前世今生
源自:经理人杂志

  “世界上只有一个北纬39°,北纬39°只有一片獐子岛(中国大连)海域。”这片世界唯一的神奇海域,被公认为世界最佳海珍原产地。

  獐子岛上原住民多是渔民,渔民后来成立了一家集体企业,再之后,经过股份改制,2006年9月,以同名的獐子岛为上市公司名称,实现登陆资本市场。

  2014年,一次带有黑色幽默般的所谓“冷水团”黑天鹅事件,使得这家渔业公司从此站上风头浪尖。此后,经过ST、*ST之后,公司连续两年实现盈利,而在盈利过程中,不仅让人怀疑獐子岛当初爆发黑天鹅事件的动机,同时,围绕其后继的收入、产品结构及产量、产品价格走势、毛利率、费用、资产减值、非经常性损益等方面,就公司收入与净利润增长的匹配性等疑问上,獐子岛不断经受监管部门对其的问询。问询更像是对獐子岛的拷问,幸运的是,獐子岛迄今没有收到过任何的谴责、处罚。

  作为一家具争议的上市公司,獐子岛的管理层,现在更需要兑现自己所说的“20152019年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30368.43万元的目标”,算起来,就是5年平均为2.61亿元。但是,由于2016年不达标,2017年也预计不达标,这意味着獐子岛在仅剩的2018、2019年的2年内,必须出现一轮暴增,否则,獐子岛管理层当初说的,或是一句空话。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沈伟民

“拷问”獐子岛
  如果不出“冷水团”黑天鹅事件,獐子岛只能算是一家明星企业,但其“亮度”也不足以在资本市场上路人皆知。自2014年出现年度巨额亏损,獐子岛的业绩又在2015年陷入更低的低谷,由此被冠以“*ST”,直到2016年第二季度后出现反弹,并将净利润正数水平维持至今,但期间的业绩和财务匹配性问题,一直存疑,也由此被深圳证券交易屡次用问询函的方式,要求做出明确且详实的解释。
  从2014年第三季度发生“冷水团”黑天鹅事件至今,每年的第三季度,资本市场、投资机构、投资人、竞争者,甚至海鲜交易市场,对于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的扇贝在海底的库存情况,都想知道最终结果。
  2017年10月25日,獐子岛披露了《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的公告》,称对“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除此,在11月29日对外发出定于2017年12月6日~7日来公司体验獐子岛原产地海参“大雪采捕”、虾夷扇贝苗种底播、海洋食品制造等三项调研邀请。
  前有抽测结果,后能主动邀请外界对公司调研,依此看来,獐子岛再次发生黑天鹅事件的概率已经极低。而按照獐子岛预计的“2017年全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00万元至110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3.07%、38.20%”看来,应该也能兑现。理论上,这也将是獐子岛摘掉“ST”之后的第二个盈利财年。
  因此前“冷水团”黑天鹅事件爆发及后续经营问题,獐子岛在2014年度、2015年度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獐子岛公司的股票自2016年5月4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也由“獐子岛”变更为“*ST獐岛”。其后,在2016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0.52亿元,同比增长11.93%,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59.34万元,同比增长132.76%,公司在2017年初成功摘帽。
  每年年底之前,ST公司都在谋求摘帽保壳,尤其是*ST公司更是频出大招,但也不外乎三招:第一、通过合规的经营,促使自身业绩增长,转亏为盈;第二、通过变卖资产,实现盈利;第三、通过引进第三方投资或其他资产,进行公司重组,使得业绩增长,转亏为盈。曾经,有一些*ST公司通过这三种表面手法,实际违规,却实现了摘帽保壳,但是在2017-2018年,要想玩摘帽保壳的游戏需要当心。
  2017年11月10日,证监会在其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某些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财务数据调整以摘帽扭亏的情况,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利润调节的监管力度。同时,进一步优化退市制度,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另外,2017年11月14日,深交所也再次强调,强化针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创利的监管手段。目前,在A股市场中计有55只*ST类股票(不含6家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前路如何,尚不明朗。
  不管用什么手段,*ST公司要摘帽保壳,唯一的就是在业绩上转亏为盈。但是,证监会对于*ST公司摘帽保壳,一直就没有放松过监管。以獐子岛为例,这家曾经的*ST公司在其业绩变化,及至转亏为盈的整个过程中,至少接受过证监会对其8起重大的问询函。蹊跷的是,獐子岛均涉险而过,没有出现过一例处罚或者警告。
  獐子岛转亏为盈并成功摘帽是一个特殊案例:獐子岛成为*ST公司,以及此后转亏为盈,甚至之后再是连续两个会计年度持续盈利,或都源于当初的“冷水团”黑天鹅事件。尽管该案扑朔迷离,至今也只能以獐子岛官宣为唯一定论。
  獐子岛的“冷水团”黑天鹅事件,不是孤立事件。以该黑天鹅事件发生在2014年第三季度为时间中枢,从2013年第一季度到2017年第三季度为时间轴,来看獐子岛营业收入及归属母公司所有的净利润(以下均简称“净利润”)变化情况。发现:
  獐子岛的营业收入存在一个基本且稳定的规律线—营业收入一年四季分明,即每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呈现规律性的阶梯型增长,最近五年(其中,2017年第四季度,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长情况,预测营业年收入呈现增长)均保持这一状态,即使将每年分季的营业收入同比来看,每年的差距其实不大。比如,以第一季度为观测,2013年为5.55亿,同期的2014年为5.98亿,同期的2015年为6.27亿,同期的2016年为6.33亿,同期的2017年为6.72亿,依次类推,其他三季大致一样。
  但是,和营业收入相比,净利润的曲线在五年中呈现三次波段走向:第一个波段是2013年度,净利润逐季走高,最高为当年第四季度,达到9.7亿,这一业绩也是近五年中最高业绩纪录;第二个波段是2014年度,从当年第三季度开始,因“冷水团”黑天鹅事件影响,净利润呈现落体,出现了-8.12亿,到了第四季度更是加大下降,为-11.89亿;第三波段是2015年到今天,獐子岛的净利润变动基本沿着1亿不到的区间内平稳发生。
  通过数据变动曲线比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存在着匹配问题,而对于该问题,此前证监会对獐子岛发出的问询函中也多次提及(详见下文)。然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关系问题,只是獐子岛从2014年年报开始到目前,众多被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座边远渔岛的前世今生
  如果没有“冷水团”黑天鹅事件,地处大连海域离岛,从事海洋渔业的獐子岛,恐怕远非如今天人们对其的认识程度。
  獐子岛的位置在北纬39°。这条纬度上有北京、纽约、芝加哥、罗马、希腊、爱琴海、地中海、日本海、青海湖等享誉全球重要的城市和自然胜景。但是,同一纬度上,不代表所有地方都享有同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北纬39°恰恰横贯了整个獐子岛,而该地的海洋环境又同时处在寒暑交界处,从海洋生物的适宜角度,这里正是它们绝好的生存、繁殖、生长之地。由此,北纬39°的海洋资源成为獐子岛独有资源,即使放在整个全球上,此处海洋环境和资源也是罕见。
  因此,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只有一个北纬39°,北纬39°只有一片獐子岛海域。”这片世界唯一的神奇海域,被公认为世界最佳海珍原产地。
  獐子岛世代原住居民,大多以捕捞海上自然渔业资源为生计。及至上世纪80年代,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成立,组建了一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捕捞船队。此时的獐子岛渔业是一个典型的、政企合一的乡镇集体企业。
  在管理模式上,政府作为一个企业型政府进行着大量经营性的工作,委派镇委书记担任董事长,镇长担任总经理。獐子岛渔民捕捞的产品全部由獐子岛渔业总公司进行收购。在这种体制下,岛内经济围绕着捕捞业而蓬勃发展,獐子岛拥有自己的修造船厂,捕捞范围也逐渐扩大。
  进入90年代后,獐子岛渔业的收益开始出现大幅波动。主要是由于多年来捕捞业的规模逐渐扩大,而其海洋环境优势只能保证海产品品质上乘,却无法保证资源取之不竭,此前粗放的采捕,终于显现出其后继乏力。除此,国家对海洋渔业开始开放经营后,一些渔民在利益驱使下,私自将渔产品卖给私人收购者。
  獐子岛渔业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捕捞产量严重下滑,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亏损接近5000万。这此背景之下,刚刚担任獐子岛镇长不久的吴厚刚,决定采取一场变革: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将獐子岛历史上最大的一个产业—捕捞业全部切除,将49艘集体渔船都卖给了私人。
  然而,剥离捕捞业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渔业资源枯竭了,獐子岛人靠什么吃饭呢?
  其实,吴厚刚领导的獐子岛渔业管理层一直坚持对养殖业进行探索,尽管起初尝试的品种都以失败告终,但从日本引进的虾夷扇贝使獐子岛渔业看到了曙光。起初,养殖虾夷扇贝采用的是浮筏养殖方法,这种方法是在上层水面进行的,一些小的虾夷扇贝苗种可能会散落到海底。
  但是,有一次,在潜水员下潜到海底进行海参捕捞时,无意中发现这些被遗漏到海底的扇贝,居然依靠自身条件和自然资源生长良好,而那些进行浮筏养殖的扇贝死亡率却很高。这一发现大大的启发了吴厚刚,他开始思索,能否不依靠浮筏养殖的方法,而直接将扇贝苗种放到海底去养殖。于是,獐子岛渔业进行了首次相对大规模的虾夷扇贝底播,直接将苗种撒向海底进行自然增殖,范围达到一万亩。
  此时,岛上很多渔民都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担心就这样把钱往海里一扔,几年之后,万一这些虾夷扇贝长大后,游走怎么办?
  海底,作为一种无设施化养殖地,所有生物都在海底自由生长和活动,这使人为力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力缺乏任何能力。但是,吴厚刚还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和行动。
  不曾想,经过3年的生长期,首次底播的虾夷扇贝获得了丰厚的收获,且品质良好。于是,獐子岛渔业决定告别浮筏养殖时代,加大底播虾夷扇贝的规模,所有浮筏设施主要用于育苗。1996年,獐子岛渔业进行底播增殖的海域已经增加到了10万亩。由此,底播增殖的虾夷扇贝成为獐子岛渔业的主要收入。
  其后,獐子岛渔业决定开启IPO计划。由于吴厚刚既是獐子岛镇委书记兼镇长,又是獐子岛渔业的总经理,只有他最了解獐子岛的历史,也最熟知獐子岛渔业的企业现状,并最清楚獐子岛渔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公职,将借来的530万投入公司,加上政府对他个人的奖励,吴厚刚在獐子岛渔业持股10%,其余部分属于全体岛民,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在这段改革的过程中,獐子岛渔业将管理层搬到了大连市区,这是獐子岛渔业第一次踏足大陆,也是獐子岛渔业从一个小型海岛企业向更高更远发展的第一步。
  在獐子岛渔业做上市准备的同时,并没有停下扩大经营规模的脚步。他们通过借贷资金进行买海、扩大确权海域、投入苗种等抢占资源的工作。
  自2000年以来,吴厚刚带领獐子岛渔业的管理团队对中国沿海海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试图寻找适合獐子岛渔业养殖的海域。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吴厚刚得知了“北鲍南养”的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将在北方冬季生长极其缓慢的鲍鱼运往南方海域过冬,这样鲍鱼的生长速度就不受温度影响了,成长期明显缩短。
  借助于这一技术,獐子岛渔业在福建莆田建立了一个养殖基地,专攻北鲍南养工程。于是,獐子岛鲍鱼的成活期从4年缩短为2年,成本降低了90%;在售价上,人工饲养鲍鱼每公斤最低价格为60元,而獐子岛712厘米的底播鲍鱼每公斤价格可达300600元。
  2005年,獐子岛渔业对其周边海域开始推广一种“政府+银行+科研机构+公司+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为养殖户提供科技、资金、市场等平台。
  在这种模式下,养殖户可以和獐子岛渔业签订长期订单,獐子岛渔业对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品牌支持,并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苗种,从而保证了渔业订单的产品和獐子岛自身海洋牧场的品质一致,保证了品牌的质量。2005年,獐子岛渔业从养殖户手中收购虾夷扇贝、海湾扇贝等原料6700多吨,比2004年增长了76%,这一举动带领了大连、山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近1.6万渔民致富。
  此外,吴厚刚带领獐子岛渔业进行了产业链拓展。2005年,獐子岛渔业还投资1.2亿元建设的金贝广场正式投产。金贝广场具有鲜活贝类净化、蓄养、加工、配送、批发、销售、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其中,暂养净化功能不仅可以保证贝类产品在出售之前得到净化处理,还能通过提前储备的方式保证金贝广场的货源充足,即使天气恶劣不能及时通船也不会影响销售时效。
  同时,精深加工开发出的香辣裙边、脆贝裙、美味海参、原味鲍鱼等即食产品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此外,金贝广场的建设地点选在了国家级风景区金石滩,这里与獐子岛距离近又拥有码头,运输十分方便。依托大连便利的交通体系,产品可以从这里迅速发往全国72个水产批发市场,獐子岛渔业将销售平台前移,直接将产品送到了市场上。
  经过6年时间,獐子岛渔业的产业模式完成了转变:将捕捞业全部剥离,专心经营海洋牧场,以增殖养殖业为主,还包括一部分交通运输业和餐饮服务业。
  2006年,獐子岛渔业已经拥有确权海域65.63万亩,占当时全国渔业用海的5.53%。虾夷扇贝的底播面积、养殖规模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1%,海参在底播增值领域也拥有18%的市场份额,皱纹盘鲍的市场占有率为3%。至此,獐子岛渔业的发展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待上市了。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渔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83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5元,募集资金7.1亿元。
  上市后,吴厚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出了“资源+市场”、“市场+资源”、“技术+市场”等“三步走”发展战略。所谓的“资源+市场”是借助獐子岛得天独厚的自然增殖环境这一不可复制的天然条件,靠优越的产品品质和精良的加工技术赢得市场,获得市场对品牌的认可。
  “市场+资源”是依托已有的品牌和渠道向市场推出更多的产品,在继续进行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的同时,争取掌控更多的资源满足市场的需要;“技术+市场”是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创新,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再依托已有市场进行推广。
  其后,“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历年的经营中被得到不断丰富和理解。2014年,吴厚刚提出了“互联网+海洋”概念;2015年,吴厚刚提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海洋牧场资源整合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供应链保障平台、以互联技术为核心的O2O消费者服务平台”三个平台打造目标;2016年提出向“市场+资源”、“技术+市场”转型,以及“食材企业向食品企业”升级的新战略。
  看起来,獐子岛应该是一家兢兢业业,且力图进取的公司,但是又怎么会允许“冷水团”这样黑天鹅事件发生?回顾一下—当初獐子岛启动虾夷扇贝底播养殖时,岛民就说过,“万一这些虾夷扇贝长大后,游走怎么办?”那么,这个所谓的“万一”,最终为什么没有被预测、没有被控制?又为什么要选择在2014年的第三季度发生?
  (未完待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0:49,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