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241|回复: 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吴茂华 发表于: 2005-6-7 21:54:2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伪托古人说真经

 [复制链接]
伪托古人说真经成都 吴茂华说文人好空谈,是指所谈皆不关乎政治经济实用操作之宏旨而言。但文化人论道说文,又讲得头头是道精彩绝伦,那就是其当仁不让的正业与本色了。三位心性颇高,无权少职,不官不僚的人物,围坐一张桌子,一把茶壶,三只杯子,或瓜棚豆架于夏夜,或拥雪为炉在冬日,煮水品茗之际,放言无忌臧否人物。把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细加爬梳翻检,经纬纵横、发凡择菁间,把那些文界尊神、媒体宠儿,从大文豪到小混混,从真文人到假作家,通通用庄子笔下那只九天大鹏鸟的鹰隼眼瞄上一眼,为中国二十世纪现代文学衮衮诸公造像立影。发出的绝对是独立见解,民间人士的声音。且有幸成就了这一本谈诗论文评骘人物的《齐人物论》。文学是人学,本来就属社会 民间,应与“官学”井水河水不相犯。官方可以搞“宣传”,但与文学应当保持比风马牛还远的关系。因而与其去读那些空疏枯涩无味的高头讲章,钦定文学史之类,真爱文化的人还不如来听听这当代“庄周”先生所著《齐人物论》中的片语闲言。不仅长见识,还能寓目娱心。这一朵闲云、两只野鹤的“庄周”先生,是当今三位文章高手张远山、周泽雄、周实“化蝶”之名。《齐人物论》初刊于“书屋”杂志,就我耳目所闻见,当时就有“满村争说蔡中郎”的效应,并引起多方人士的惊讶猜测:这著妙文的辣手,是何方神圣?如此不客气之睥睨正统,挑战流俗!对所论之人,所述之事,皆是其是、非其非,黑白分明而媸妍不混。读来使人心情一惊一诧一振,拍案又拍腿,尤为痛快淋漓。全书三百四十多篇,前面五分之四部分是对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方面的著名或不著名的文学人物,有名的鸿篇巨制或少有及见的短章作品,皆有的放矢的进行品人评文。后面五分之一部分,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坛诸种状态、文学现象进行散点式的透视和阐发己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评述方式和以往那些摆出一副“全面、客观、公正”的长篇文学评论文章大相异趣,而是坚决拒绝作一只“公允的猫”,不仅“不求闻达于诸侯”,甚至不求周全,对所评价的文学人物或文学现象,采取知道多少说多少,一事一论,一书一述,乃至一篇一说,以其少少胜其多多之法品题人与文。此类短文,似有《世说新语》之言简约意丰瞻,蕴积洒脱又不失其锋芒的笔意神髓。例如针对近几十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中国作家“会员制”,且分为国家级、省市级、县区级的情形,作者问道:“作家有执照,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因为从庄子、施耐庵、曹雪芹到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卡夫卡,中外大作家无一例外都是‘无证经营’。然而当代中国有许多自视甚高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至今还在著作的勒口上炫耀自己是国家级或地方级的“会员”。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了证明他的作品相当于‘国优’、‘省优’,还是暗示他经常得到官方的订单。”作家“会员制”,是中国国情下的特色景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作家不仅身份归口“公家”,而且数量之多、阵容之庞大,有如鱼讯泛滥时的过江之鲫,其浩浩汤汤的势头气派逼人。君不见文坛上经常出现什么“陕军”、“川军”、“湘军”……等提法,并摆出一副野战部队作战兵团浴血拼命打肉搏战的吓人样子么!但常识告诉我们,文学创作永远是作家个人的事情,与公家、集体无关,作家也大可不必参加地方“军团”、乃至于“青红帮”、“袍哥”、“武侠帮派”什么的。可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会员”队伍过于庞大,在此高数量级的基础上,“著名”作家也水涨船高,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地州都大量涌现,有如快餐或可口可乐般批量上市形成了大大小小梯队与规模,我们大家就可以理解而见怪不惊了。但在《齐人物论》中,作者对此的看法有些相左而且发出杂音:“刚刚到及格线的人就足以被称为‘大师’,那么未到及格线的人被称为‘著名作家’也就并非意外。当代中国有许多著名作家,却没有什么著名作品──即使有,也不是以艺术著名,而是以丑闻、官司、炒作著名。因此‘著名’之于作家,如同‘亲自’于领导一样,不提也罢。”诸如此类文学文坛话题,于书中俯拾皆是,比如分派作家“体验生活”的荒谬、伪浪漫主义虚假抒情、所谓的“革命现实主义”、生造概念的“新概念作文“、语句不通或病句连篇的“文人无文”、中国文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病态情结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作者对其都有如骨鲠在喉,冲口而出的大实话与见解。“庄周”先生基于他对现代中国文学现状深度认识和准确的价值判断,因而其文章议论风生见解独到并切中肯綮。纵观整个世纪,他认为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学的创始者倡导并实践的白话文,在语言上有先天的不足,远未达到文言文曾经的高度,对“西化”的态度至今都显得暧昧。因此我们至今使用的实际上是一种粗陋的语言和创作,这是文人的沮丧,文化的悲哀。再加上二十世纪中叶以后,因政治历史的原因,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支配,大量非文化的因素渗入文学,导致文人人文素养薄弱,作家犬儒化、作品侏儒化,使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差距越拉越大,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下滑线。“庄周”先生总结出的“当代作家十大病”、“小说戏剧十大病”、“散文十大病”等等,正是站在如他自己所说的“世界级文学的度量衡”的高度来观照来中国文学,为此朔其津源,探其功过究竟。钱锺书先生曾有言,文人能做到不媚上有时倒还容易,难的是做到不媚下。以此标准看看当今在媒体上各色“大师”、“著名作家”演出的“包装秀”,以及有时下作到不惜一切手段的炒卖吹嘘自己,哪一桩不是在直接或宛转媚上又媚下,媚官又媚民。一眼望去如此景观下,文化市场都快与杂耍班的大棚子场地无异了。和这些聪明人、魔方脸孔大相异趣的是《齐人物论》拒绝媚俗的本色之文:礼赞大师、讥诮小厮,既敬文学大方之家,又绝不对傻瓜保持礼貌。书中文章精短几乎无一篇超过千字。随手翻开任意一页,那五六百、七八百字锦绣珠玑之文,语言佻荡活泼,文字雅正练达,行云流水的述论中,倨恭得体,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赞其一点,不及其余。诱使你放不下书本,不得不读将下去,所获文思文意“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真乃不亦悦乎?书中论人论文获我心的篇章多多,兹忍不住借花献佛抄录二三则如下,一过诸位的法眼,以证我言不虚也。伪抒情的“抒情散文”中国的课堂八股中,最可恶的就是所谓的“抒情散文”。抒情抒情,把人类所有纯正朴素的美好感情都抒成了虚假的滥情。连表达感情都有了程式,那么该民族精神之麻木、良知之泯灭就难以避免了。……所有大抒特抒其滥情的散文,无一不在伪抒情。伪抒情的惟一功能就是献媚──它原本是娼妇的拿手好戏──向权力献媚,向趣味低下的庸众献媚。真正的抒情决不一味的赞美或谄媚。……真正发自内心的抒情,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而所有奴颜婢膝的效忠,只能让人无比厌恶。茅盾《白杨礼赞》像挖深井油田那样试图在一花一木中找到莫须有的理想、精神、气节,是中国文学的一道传统招牌菜,其滋味通常不会在一盘麻辣豆腐之上。茅盾先生的这篇名文也没有成为例外。也许,正因为传统文人对讴歌蚂蚁,褒扬石灰,礼赞白杨过于热衷,才使得中国文化的博物识性之学迟迟得不到发育。不必说,它除了容易滑入滥套以外,还与“虚伪”有着暧昧的共生关系。余光中《乡愁》余光中陈义高峻,诗风矫健如天风。凭着超人的胆识才华,他几乎用“数目字”的方式再次证明了诗歌是文学的皇冠,再次捍卫了诗人在文学世界睥睨万物的地位。……余光中与自己的诗笔存在着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在使用任何一个汉字前,他似乎先与该汉字确立了恋爱关系。“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相信也是他的基本作派,只是由于才气过于丰盈,文思如一台高能处理器,才会在“一毛不拔”间神速作成锦词嘉言。汪国真(任何一首)千年诗国的最新国耻,是新时期诗名最著的、连诗歌幼稚园都没毕业的汪国真。如果汪氏分行押韵的涂鸦之作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我没意见,但要跻身诗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汪氏的灵感大都来自对浪漫主义名诗的拙劣模仿,比如“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是对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模仿;把这种东西判为弱智都显得过于菩萨心肠。既然他愿意如此吟唱:“要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那么我只好这样感叹:要永远保持这样的弱智,更不容易。或有人认为,以这样小言詹詹的文字来品题人物文章太过于随意和片面,然文贵在言之成理的精心妙造,贵在慧眼独具之见识高超;著文章又不是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果,岂能以大小多少论英雄?而且哪怕就是大师巨匠的伟著,也完全可能是一家之言的“片面真理”,但正是这种“片面”相加累积,才有可能趋近于事情的全面和真相。且文学优长之处在于诉诸于心灵。《齐人物论》中的评述,正是立足于丰富感性,于评述对象在整体把握基础上突出其特点,用短少精当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智性感悟与个性。比起某些全面性评述,从内容到形式、从作者个人经历到社会大背景的宏大文章,此种方式更具有中国传统文论的特色,也最易引起不同层次读者性灵共鸣,并为之接受。罗素曾说过,我们仰望“大师”的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而我们应该尽量站立起来。《齐人物论》这本书就是写给坚持不跪并正在站起来的人看的,我认为这点是此书风貌表现最佳气质之处。而对于著者,只有在智识与文格上坚持诚实,对文化艺术保持谦卑崇敬,才有可能写出如此尖锐恳切之文;也只有胸中无芥蒂,不屑于世故之人才能这样洒脱,翻着白眼说三道四于中国现代文学。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当代的“庄周”先生,还真有点像那位当漆园吏的祖宗之后世重身,洋洋洒洒著文二十万余言,不仅立意高远,其文化批判的血脉基因时时闪现于字里行间。读此书,使我突然想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或可对比联想,一窥中国当代文坛及现代文学状态之一斑。对中国现代文学,“庄周”先生爱之深,责之切,性情中人作性情之文。他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作了一次盘点和最后的审判,结论虽是不容乐观,然找出病灶,发现荒诞,正是希望之所在。04.8于成都 此文先后刊于《粤海风》2004年第五期、文汇报“笔会”2005.1.19、《山西文学》2005年第二期。且只有山西文学全文刊登,其余处则被肢解刊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吴茂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吴茂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吴茂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吴茂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吴茂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吴茂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饮食菩萨文化高 西科大新校区
2# 四姑娘山
 安蓉 发表于: 2005-6-8 10:05:1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受益匪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7 15:17,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