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86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名人齐白石在成都

 [复制链接]

结缘“胡开文” 翰墨留香
国画大师齐白石与春熙路有着不解之缘。这要从“胡开文笔墨店”说起。

胡开文的创始人是安徽绩溪人氏胡天柱(1742—1808),原名胡正,字柱臣,号在丰,绩溪县上庄乡人。

1926年之后,胡开文笔墨店在成都春熙路开设了分店。胡开文为了结纳文人名士及在文化界中有影响的人物,又为金石、书画家代收润例。这对爱好并需求金石书画的社会人士,也起到一定的媒介作用。当时,与该店建立了代收润例的书法、金石、国画等艺坛人士先后有:谢无量、盛光伟、郑曼陀、林君墨、唐耕耘、施孝长、姚石倩、陈亮清、张嵩容、周申甫、木鱼等名家。

鉴于齐白石的书画影响力甚大,成都书画爱好者纷纷要求通过胡开文店求索齐白石墨迹。经该店在北京的人和白石老人反复联系沟通后,白石老人同意书字作画,这不仅方便了顾客,也因此使白石老人与成都结下了翰墨之缘。1933年齐白石让三子齐良琨到四川,以印画广泛交友。

据《齐白石年谱》记载,1935年5月下旬的一个上午,齐白石不小心撞到屋前为加紧门户自装的铁栅,戳伤了腿骨,数月方愈。1936年3月初,应四川省主席王瓒绪之邀,他携宝珠及良止、良年三位美女翩然入蜀,还在“诗婢家”刻印作画。白石来成都,求书购画者络绎不绝。由于胡开文店的宣纸、画料、笔墨应有尽有,为齐老挥毫提供了方便,满足了需求。之后齐老还亲临店堂和该店人员亲切交谈,并兴致勃勃地为全店人员作画留念。他随后还去了新都、青城、峨眉等地。9月5日才回到北平。

相交军阀 秀才遇到兵
齐白石1936年入川,一方面是因为王瓒绪的邀请,另一方面是他的第二个夫人胡宝珠是四川丰都人,可以借此机会返乡探亲。

当时,齐白石是带着宝珠和两个孩子经汉口,过沙市、万县,抵嘉州,一路风尘到成都。这次远行,齐白石有不少收获,认识了不少艺朋好友及门人弟子,包括神交多年当时又正在成都的金松岑、陈石遗、黄宾虹等人。齐白石先生莅临蓉城,应邀住在文庙后街王瓒绪家中。他与王瓒绪的交往始于王氏求印购画。约1931年王托在北京的友人请齐白石刻印。王瓒绪曾一再邀请白石老人来蜀一游,说入蜀可挣丰厚润资。据郎绍君先生文章回忆,王瓒绪赠给白石老人一个侍女淑华,为他“磨墨理纸”,淑华在侍候老人近一年后送归家乡。王家大公馆本就是一座富丽的花园,小桥流水,楼台亭阁,很适合画家求静悟道的习性。

据《白石老人自述》记载,1936年,“四川有个姓王的军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乡,常来请我刻印,因此和他通过几回信,成了千里神交。春初,寄来快信,说:蜀中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不可不去玩玩。接着又来电报,欢迎我去。并于五月十六日到成都,住南门文庙后街。”

在清末民初时期,成都就流行“南唐北李”之说。“北李”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作家巴金的故居──李家官宅。“南唐”指清末民初的唐家宅院,位于现今文庙街一带。1932年唐家宅院卖给了军阀王瓒绪,改名治园。“南唐”的后人──当代著名文史专家唐振常先生回忆说:“故居是四进大宅,大小房间不下六十余间,园中既有戏台、假山、水池,还有西方园林的开阔的大草地,活动的天地极为广阔,有山可望、有湖可入、有水可涉,花木丛中、鸟语花香。”

齐白石老人应王瓒绪之邀在宅院居住了三个月,他在这儿画画治印,或会见朋友学生。余中英早年为赵熙弟子,善于书法,精于绘画,后来也成了齐白石的弟子,齐白石特地为余中英画了四纸一堂的《送余中英归蜀》画屏(现藏成都市博物馆),另还画了《螳螂爬香图》等许多流传后世的作品。

齐白石来成都,王瓒绪出示了很多他历年的藏品,请他代为鉴定,并在鉴定后的作品上题记作跋。让齐白石为难的是,这些东西大半是赝品,不过是官场酬酢之假货。据说王瓒绪原来答应给3000元酬金,等齐白石离开时,王只给了400元。这让认真的齐白石非常不满。他在8月24日的日记说:“某某(原文用墨涂去)以四百元谢予。半年光阴,曾许赠之三千元不与,可谓不成君子矣!”连邀他游蜀的人名都已涂去,但细看还可以看出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四川军阀王瓒绪。

5年后,齐白石耿耿于怀,又在《蜀游杂记》末页题了两句话:“翻阅此日记簿,始愧虚走四川一回,无诗无画,恐后人见之笑倒也。故记数字,后知翁者,翁必有不乐之事,兴趣毫无以至此。”由此可见白石老人对军阀的认识。

老人还有同一年的《丙子账册》一本,记的都是画店送款收件的事。其中一页有横书“补损失”三个大字。下面写:“寄成都二尺二幅、四尺二幅。王瓒绪收到隐瞒,已现实之事情勿论,今补还荣宝,已免事。” 可见真是秀才遇到了兵。

这里涉及一个重要人物的出场,那就是陈子庄先生。他早年到成都后曾向武术名家马宝学习拳术,并在成都参加国术擂台比武,当场打死二十九军军部武术教官,因而名扬一时,遂被王瓒绪聘为军部教官。王瓒绪成为四川省主席后,又聘陈子庄为私人秘书,并为他鉴收文物字画。

早年陈子庄居住荣昌“兰园”期间,曾潜心研习史诗及绘画书法。抗日战争前,黄宾虹、齐白石先后到成都,都曾住王瓒绪私邸,作为主人秘书的陈子庄,也曾为之牵纸磨墨,亲历大师们绘画的全部过程,并得到向他们求教的机会,从此画艺大进,胸臆为之开阔。由弟子陈滞冬辑录的《石壶论画语录》里,晚年时节的陈子庄指出:“齐白石画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去画蚂蚁?齐白石自己好笑,说:‘买我虾的人特别多,他看得懂?’他把虾的两个大钳画得比真的还大几倍,实际上他的寓意是说这个世界是个鱼虾世界。他画的螃蟹懂的人多些,因为他曾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反正结果是油炸下酒,不然就画个巴篓,爬出去也跑不远的。王朝闻说他的虾画出了半透明体,此真外行之谈,那是技巧,齐白石的画最可贵的是思想性,那是学不到的。”

两游春熙路 有情有趣
时任《新新新闻》记者的邓穆卿先生,为我们记录了白石老人游历成都以及春熙路的情况,时隔70余年,依然是那样清晰可感──

白石山翁到成都三天,以身体疲乏,尚未挥毫作画。昨日(5月30日)午前八点钟,记者刚要出街的时候,恰逢他老架着眼镜,光着头偕其姬人移步踱入本报社来,蓦然看见,高兴至极,便请他老偕其姬人,在本报客室里坐坐……在室里坐了一会儿,谈了些话,他便约记者出街,向春熙路北段走去。他老精神颇佳,步行甚健,只上下阶沿时,姬人恐其费力,稍用手搀扶。

在春熙路上,他老向记者说,成都饮食,他是食得惯的,不过他是在乡里住得久的人,喜欢吃“乡味”,厨师弄的菜味浓又辛辣,有时加入些“味素”更不好吃,且不合养生之道。他很喜欢吃蔬菜,只是放点盐,用水煮熟便是好食品。他说他做客异乡,弄菜殊感不便,他要买汽炉、小铁锅,好自己烹饪。

记者知道他要买汽炉等具,便同他到春熙路百货店去看。在路上,他问我病好了没有,因为记者前天拜访他的时候,曾着凉头痛,他问清楚后又谈了药方,叮咛珍重,令人感到他老对人的亲切。

在“万利长”百货店买汽炉,索价每个十元多,钞价较上海高一倍以上,货又不好。又看了两家后,同他老到“益大”商店,货色稍好,结果他老以六元八角钞购汽炉一个,他取中央银行十元钞券一张,嘱商店找补点角票以便坐街车,店中答无角票找补,记者也向店里人说,请找些角票以便此老零用。店里人称实无办法。他老不禁喟然而叹:“人人都说成都好,谁知道拿着钱都不好用。”店里人听他老口音是异乡人,才多方设法,找补了五角票六张,二角票一张。他的姬人看中了“益大”的檀香木折扇,想买一柄,他老看见便说,檀香木折扇上截是竹子接成,下截才是檀香木,不耐用,香味也香不多久,他老说竹子折扇要好得多。他的姬人也便未买了……

这个买煤油炉子的细节,倒是很能体现白石老人的性情。邓穆卿先生又在1936年6月26日《新新新闻》里进一步披露新闻:

他偕其姬人散步春熙路,沙白的长髯,手里摇把白纸未书画的折扇。他说他日前曾去新都一游。当天便转成都。他说灌县青城山风景秀丽,暑气稍减时,他是要去一游的。刘君(启明)当时向他介绍成都古迹,诸葛武侯观星台(在天府中学内)、外西抚琴台以及赵子龙洗马池(在和平街)、子云亭等处。他说他一定要去一游,并请作向导。齐说:当时天热,他清晨作画或雕刻,午后一热便休息,作画与治印成时,便为人取去,寓所里无余留,每天必画,从未间断。

谈到吴昌硕、黄宾虹诸氏,他未表示意见,不过在他的谈话间,对吴有大纯小疵之感。谈到一般作画的,他表示失望,他说:“作画与读书一样,要读画多,才能有得,动辄下笔实少希望。”他说他的画,一般人恐怕看不来,因为不守成法,不落昔人窠臼,不胜曲高和寡之慨。

2004年5月1日,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小女儿齐良芷和外孙女齐媛媛,重走当年齐白石的蜀游之路,并为新画作收集素材。74岁的齐良芷老人一出双流机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春熙路闹市等处,寻访父亲当年入蜀刻印的百年老店“诗婢家”。当晚,齐良芷还和岑学恭等四川书画界名家共同作画,聊起父亲齐白石当年的一些生活点滴,齐良芷感慨万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新老年法草案强调关怀 道家养生 成都平原的长寿之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02:18,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