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52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雨靖松 发表于: 2006-12-1 21:14:3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社会科学我国彝族语言与美洲印第安语可能有同源关系

 [复制链接]
  美洲印第安人起源于我国已被许多考古材料证实,如我国山西省朔县峙峪村遗址(距今29800年)和河北省阳原县虎头梁遗址(距今11000年)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与北美洲发现的石器文化属同一细石器传统。这种旧石器文化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区。同时我从中央电视台的《环球》节目中也看到,墨西哥今天的玛雅族农民使用的碾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与在我国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距今七千多年)与河北武安县磁山镇遗址(距今七千多年)发现的石磨盘、石磨棒几乎完全一样。从同一节目中我还看到在智利发现的红陶埙乐器与我国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中出现的陶埙也几乎完全一样。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彝族)在其著作《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一书中认为墨西哥玛雅人的太阳历与我国彝族的古代太阳历都是纯阳历,几乎一样。彝族太阳历每年10个月,每月36天,外加5天过年日。还有一种太阳历每年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过年日。后一种与墨西哥玛雅人的太阳历相同。
  中央民族大学朱文旭教授(彝族)发现彝族每年农历6月24日(以前可能是太阳历的夏至)的火把节与南美洲秘鲁印加人的太阳节同在6月24日这一天(我国应该是夏至,南半球是冬至)而且节日中是以燃火代表太阳。
  由于我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我发现我国彝族的语言似与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有相同的地方,但由于印第安人从亚洲迁出的时间在万年以上,经过长期的演变,现在的语言分支众多,彼此不能通话。我国彝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发展成很多支系,它们之间也难以通话。这两种语言如何比较困难很大,为了使更多的语言学者了解关注此问题,特此写本文介绍我的发现。
  1 。彝族把人称为“苏”。在美国五大湖西部有两个州,一个叫南达科他州,一个叫北达科他州。“达科他”是一个印第安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自称“苏”,白种人称他们为苏人,这里的“苏”就是人的意思。在紧邻衣阿华州有一个以“苏”部落命名的城叫“苏城”,在南达科他州有一个城市叫“苏瀑布城”,肯定还有一个“苏瀑布”。同时与这个“苏”有关的名称大多与水有关,如“密苏里河”,这些名称都在“苏”人活动的区域内。美国学者摩尔根在他的名著《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达科他”部落是北美最古老的部落,其他部落都是从它分裂出去,长期演变而成。
  2 。在南美洲巴西与阿根廷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南美洲最大的瀑布叫“伊瓜苏”。中央电视台《环球》节目主持人王雪纯在当地报导,当地的导游介绍说“伊瓜苏”一名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巨人样的水。这三个字的发音及每个音的意思与我国彝族语完全一样。彝族把人叫“苏”,把水叫“伊”,把了不起、伟大、巨大叫做“瓜”。汉语里也把了不起、出众叫做“顶呱呱”。结合上面第一点印第安人有用人形容水的风俗。
  3 。北美洲最大的山脉叫“落基山”。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大凉山地区,在它的首府西昌市东南部有一座大山也叫“螺髻山”,海拔4358米。这两座山的名称发音几乎一样。这座螺髻山的名称我估计是用汉字表示的原彝语音,是音译而不是意译。我分析‘落基’、‘螺髻’都是硌矶,既山顶是大圆石头和大尖石头组成的山。
  4.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认为北美最进步、最聪明的部落叫“易洛魁”,他们的社会组织达到了部落联盟的阶段,它是美洲唯一达到这一社会发展阶段的部落。同样在我国大凉山地区有一个彝族支系也叫“依洛”,比美洲的易洛魁少一个字,名字几乎一样,而且在这一彝族支系生活的地区很多地名中都有依洛二字,如越西县的依洛地坝乡,美姑县的依洛拉达乡,昭觉县的依洛火村等,而且在我国的邻国缅甸,克伦人(彝语支民族)生活的地区有一条缅甸最大的河,叫伊洛瓦底江,也有伊洛二字。
  5.最引人注意的是在我国汉族生活的地区里也有两个伊洛。这两个伊洛所在地区都是我国古代仰韶文化和夏文化的中心地区,第一个伊洛在豫西,这里有两条河从西至东流入黄河,北边的一条叫洛河,南边的一条叫伊河,它们在下游汇合成一条河叫伊洛河,流入黄河。而且在洛河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洛阳,在伊河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宜(伊)阳。另一个伊洛在陕西省中部,这里有一条大河从北流向南,也叫洛河,在它的边上建了一座城叫洛川,在这座城的正东有一座城叫宜(伊)川,它在黄河边上,黄河在陕西这一段是从北向南流的,与洛河平行。在宜川的边上除了黄河再没有别的大河,我根据伊洛成双这种组合规律推测,有可能古代某一时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彝族的先民?)曾把黄河叫“伊”河。彝族把水叫“伊”,那么伊洛的意思又是什么呢?这么多“伊洛”是否同源呢?在今天我国汉族地区把河叫“伊”的还有三个地方,一个是河北省易水,一个是山东省东部最大的河叫沂河,第三个还在山东,曲阜县也有一条小河叫沂河。与大沂河平行的沭河在莒县境内有一条支流叫洛河,有可能沭河古代叫洛河,这样又出现一对沂洛。
  另外在菲律宾的吕宋岛西北部生活着一个民族,叫伊洛古族或伊洛卡洛族,人口有530万,占菲律宾总人口的11% ,他的名称中也有伊洛。
  6.阿兹特克部落战胜了玛雅人,阿兹特克这个词与彝语阿莫特硌一词结构相同。阿莫是女人,特是变,硌是石。阿莫特硌是“女人变的石头”,俗称“母石”,阿兹特克部落的北方故乡叫阿兹特兰,阿兹是苍鹭,兰是土地,阿兹特兰是“苍鹭之地”。 我国把苍鹭也叫鸬 兹。
  与易洛魁的魁音相同的音在汉语里还有“夔”这个字,这个字在古代很重要,是一种图腾动物,在我国商代的铜器上夔纹图形占有一定比例。一部分学者认为它是龙的原型。我认为夔应该是海豹或海象。因为它只有两个足,而且是两个可以划水的蹼状足。这些动物都生活在太平洋西北部地区,这里是印地安人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必经之路,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易洛魁的印第安语去找答案了。
  这些例子虽然不多,但集中起来看还是说明印第安语与彝族语有相同的地方,结合考古材料,民俗材料看,这种相同不会是偶然的,我觉得如果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那将对我国石器时代的古代民族构成、分布、迁徙、融合等问题带来新的见解,是非常有意思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雨靖松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雨靖松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雨靖松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彝族|主题: 119, 订阅: 0
[转帖]世界文明源自彝族──远古时期彝族先民迁徙路 [转帖]漫谈中国主流蒙元史专家如何巧妙地扭曲历史、及其严重危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18:32,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