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74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7-5-4 14:55:0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格萨拉”的石林

 [复制链接]
  ■开隆国  鲜荣

   格萨拉是攀枝花市盐边县的一个彝族乡。把“格萨拉”译成汉语,就是“好耍的地方”。在格萨拉雄奇险峻的深山中,隐藏着吸引探险者的大型溶洞,壮观的万亩盘松林和满山遍野盛开的索玛花,但最令人惊叹的是大山深处那一片神奇的石林。
  2005年,几个摄影爱好者到格萨拉采风。爬上宝石山顶,大家兴奋地举起相机抢拍难得一见的景物,幸运就在此时降临。一位摄影爱好者的镜头里突然跳出一大片奇形怪状的石林,险峻的石峰、突兀的石柱、千姿百态的石笋,让所有人顿时兴奋莫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格萨拉石林,就此揭开了神秘面纱。
  其实,当地老乡早就发现了石林,但他们见惯不惊,认为没啥稀奇。没想到山外人“少见多怪”,硬把这些石头当风景。
  格萨拉石林在宝石山深处,距离这里的乡政府只有18公里。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由岩石组成的“森林”。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峥嵘。这里是石灰岩地貌,常年风雨浸蚀,石柱彼此分离,形成了无数石峰、石柱、石笋,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最为奇特的是天然石林、原始森林穿插交错,石中有林,林中有石,相互呼应。石林边缘则是万亩翠绿盘松,竞相怒放的索玛花。整个石林核心区,面积不下10平方公里。石林面积很大,如果没有向导带领,很容易迷路。盐边县委宣传部一同志曾踏勘石林,在石林里转了3个多小时,就如进了大迷宫,差点没出来。最奇妙的,要数格萨拉石林还在“长大”。当地百姓有这样的说法,这些年,土豆越种越小,石头越“长”越大。专家考察后得出结论,格萨拉为喀斯特岩溶地貌,石林是上亿年地质变迁与风雨剥蚀留下的遗迹,该处石林目前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老乡们感觉石头还在“疯长”。
  格萨拉石林可与云南路南石林媲美。省地质遗迹评价中心总工程师范晓说:“格萨拉石林有三大特点:生在原始森林里,没被破坏;与其他石林相比,格萨拉石林有植被(苔藓地衣等)覆盖;与众多的地漏伴生,数量庞大。”昆明大学教授骆静珊评价:“格萨拉石林的奇特性,在于它是组合性石林,石灰岩、地漏、草甸、地衣、苔藓、原始森林融为一体,是少有的世界地质奇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宜宾石城山与石达开 [转帖]铜印和金带的叙说──什邡博物馆馆藏物拾珍
2# 四姑娘山
 春秋战国 发表于: 2007-5-7 09:44: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文章,在川报刊登过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10,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