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754|回复: 1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23:0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人物[讨论]四川天文学家65年前用八卦预测出第十大行星

 [复制链接]
  华西都市报讯2005年08月01日(记者宋永坤实习生董馨)昨日,本报报道了美国天文学家7月29日宣称他们发现了第十大行星,并暂命名“2003—UB313”的消息后,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立即向本报报料称:“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
http://www.phoer.net 0 J8 Z5 P2 c3 ~; b9 V% m
http://www.phoer.net " W+ r5 d1 P5 T* M, x3 c65年前 他用八卦推出第十大行星
http://www.phoer.net % B9 s; ]7 a' n4 x/ h! d) h
http://www.phoer.net # w+ g3 j2 q# W+ h( L- O
  据李力知研究员介绍,1930年1月,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后,有人旋即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由于当时观测数据还不精确,发现第十颗行星的努力接连遭到失败。
http://www.phoer.net $ |4 V2 A, ~4 y8 V9 C  当时只有27岁、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川人刘子华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应叫“木王星”。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巴黎大学天文学家的一致赞赏。1938年,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http://www.phoer.net 3 U9 ?. X" ]/ ~3 o8 s# a  1940年11月11日,刘子华出版了他的法文专著《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立即震动巴黎和西欧各国学术界,尤其是天文界。* ?4 ]/ T9 U& D0 ] http://www.phoer.net
* i/ U( W) `3 x3 H4 l http://www.phoer.net
推算结果与英美科学家观测惊人相似9 R, l) O" {! S* h0 k http://www.phoer.net
  李力知研究员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当美联社不断发布关于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消息时,刘子华以及他的博士论文又被重新提及,他用法文写成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这本被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为“一本最有价值的书”也被翻译出版。: N5 Z+ {( J/ }+ H6 x4 ^' y http://www.phoer.net
  1999年9月29日,就在刘子华先生百年诞辰之际,英美科学家用在太空飞行了27年的“先锋10号”宇宙探测器发现“一个新天体正围绕着太阳运行”,再次证明刘子华的预言。英美科学家公布的各种参数与刘子华当初推算的参数竟惊人地相似。; j2 Z" P$ |- } http://www.phoer.net
4 B; q  L6 b$ D! l+ `! M* m) h http://www.phoer.net
洛带人──刘子华
http://www.phoer.net 8 a, h8 D/ l1 l4 c% Q! D  刘子华出生于1899年,龙泉洛带镇人。据李力知介绍,1919年,刘子华与陈毅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在法留学26年,师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柏格森等世界级大师。
http://www.phoer.net & c. |3 t0 t3 a, Q  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刘子华看到《巴黎晨报》登出一则题为“全欧各大学青年如何能助成世界联邦之实现”的征文启事,当即写出一篇应征文稿,这篇水平极高的文稿得到爱因斯坦的认可,最后获得“特等荣誉奖”。由此刘子华名震巴黎,大受崇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独自飞扬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独自飞扬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独自飞扬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独自飞扬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独自飞扬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独自飞扬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披着羊皮的狼 野花
2# 四姑娘山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34: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刘子华的象数思维方式及其科学预测

  很多易友都知道刘子华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的第十大行星而轰动欧洲的事。但刘子华是如何运用《周易》的象数思维方法进行其科学预测的,在下以前并不了解。
http://www.phoer.net " {& E+ b; J, Q- q( ?1 `# ~3 H  最近看到了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明邦先生的一篇好文,感触万千。现转帖出来,与论坛易友分享!
http://www.phoer.net ' d4 _" m; v* U1 ~: C- _$ s  〔摘要〕 刘子华1918 年赴法就读于巴黎大学医学院时, 业余爱好天文, 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相合, 以独特的易学象数思维方法, 开展研究, 从而预测太阳系存在有待发现的的第十大行星而轰动欧洲。本文着重研究刘子华如何运用《周易》的象数思维方法进行其科学预测, 从而首创宇宙太极中心论, 综观宇宙星系; 阐发两仪配偶律, 探索星际关系; 营建八卦家族, 编排星群结构; 借重阴阳平衡律, 测算木王星数据以及取象比类的直觉思维之妙用。- c6 i* ?2 B8 \ http://www.phoer.net
2 Q  R% C* r% g5 k% W http://www.phoer.net
〔段落摘抄〕
http://www.phoer.net ) B# U1 V! {  Y+ y, K  刘子华是客家人。客家人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美誉, 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头脑。当时欧洲盛谈太阳系是否存在第10 大行星。刘子华将现代天文数据同《周易》宇宙论结合, 劳心苦思, 以独特易学象数思维方法, 开展研究, 终于写成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 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 J5 \2 ^; M# R7 } http://www.phoer.net
  刘子华流寓法国近20 年, 掌握西方天文学最新成果, 了解天文研究的前沿课题。他查阅巴黎所能获得的近700 种易学著作, 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易图, 特别感兴趣。终于从易图中找到科学研究的突破口, 以易图为工具, 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精密数学运算, 取得惊人成就。0 }. x" _, w* C6 [7 b) e http://www.phoer.net
  他身居巴黎, 有接受世界最新科学思想的优越条件。曾亲聆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郎之万等的学术讲演, 打开了广阔胸襟。他手捧《周易》, 仰望星空, 独自沉吟: “天为帐蓬地为毡, 日月星辰伴我眠。仰望北斗挂霄汉, 俯察地形囊万千。”〔1〕不难想象, 用《周易》思维探索尚未发现的大行星, 其难度不亚于凭一叶扁舟横渡大西洋。好学深思的“东方犹太人”, 竟然横渡大西洋, 凯旋而归, 博得当时法国补日尔天文台台长摩尔的“高声祝贺”。
http://www.phoer.net % B- T6 C# B# ^/ J$ H( Y( u
http://www.phoer.net 2 q- s* D4 q' l/ m( _2 {3 Z; C. f详细内容,请看唐明邦先生的这篇好文。
http://www.phoer.net . Y$ e8 O+ t# A0 C. F1 C2 B
http://www.phoer.net ; ^% V- ~9 p# W$ ?  y0 k! X' i4 \附件: 刘子华的象数思维方式及其科学预测.pdf (101.05 K)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44:13|只看该作者

八卦专家预测第十大行星

源自:北京科技报(06/01/0412:12)8 }# V/ U1 @# g. Y6 \! J- \7 H http://www.phoer.net
王俊杰:行星的预测必须基于现有的一些数学定律和物理定律
http://www.phoer.net 7 _* Q' h5 t. u+ q  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 U/ _8 C9 _9 E" u* i3 I4 Q http://www.phoer.net
  太空铭刻大师美名,迷信堪比科学灵光
5 F- n- i- F! F& E, f1 F: B: a# K; W% p http://www.phoer.net
故事回放( `- o# P' D1 ~% K1 Z http://www.phoer.net
  2005年7月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内的第10颗行星!这颗行星大小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与太阳的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它被命名为2003UB313。消息宣布的第四天,一篇题为《65年前他预测出第十大行星》的报道出现在了《华西都市报》的头版上。报道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立即向本报报料称:‘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
http://www.phoer.net . A# x! P( i$ B4 H  报道转述李力知介绍时称,“1930年1月,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后……当时只有27岁、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四川人刘子华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依据这个关系,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2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应叫‘木王星’。”
http://www.phoer.net 5 Z) j2 n! K+ m0 ]5 a7 H  “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学》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巴黎大学天文学家的一致赞赏。1938年,巴黎大学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http://www.phoer.net $ f7 u4 t6 K4 _  消息一出,“四川天文学家”、“八卦”、“第十大行星”几个词语立即就被各路媒体死死地拴在了一起。- s( Y: {$ ?: I9 G0 A" m9 S http://www.phoer.net
  9天后,著名科技打假人方舟子在本报公开发表评论《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对刘子华用八卦推测“木王星”一事,予以了强烈批驳。文章明确指出,“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意炮制出来抬高刘子华身价的谣言”。
http://www.phoer.net & ?3 S: Y% T5 |' f* t- J* r$ J) L% P6 M/ ]: B% G9 ~7 |" g4 D http://www.phoer.net
记者调查3 R8 J; @2 Y, _% W9 r0 Z http://www.phoer.net
  李力知并不认识“中国哥白尼”* B" w9 J  K$ \! r' z+ x8 b http://www.phoer.net
  这位传说中的刘子华到底是谁?6 u  |/ @2 Q5 ?. B5 n5 R- ~ http://www.phoer.net
  带着疑问,本报找到了《65年前他预测出第十大行星》这一则报道所说的报料人──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李力知。
http://www.phoer.net / F  c' X$ K8 T6 `+ r% G2 [  “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大的事情!”李力知第一句话就重重地强调。“他是当时留法的……留法之后,就运用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和中国的八卦理论,大概经过了十年的工夫,得到了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的首肯。他当时发表论文的时候国际上影响很大。”
http://www.phoer.net 3 q! {, c- ]. f) p) x5 H  他告诉记者,这位刘子华先生是成都洛带镇人,江西籍的客家人,已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去世。当时赴法勤工俭学。“木王星”的发现,“严格说来法兰西科学院对他的帮助和营造对他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这件事情是中国的科学家和法国的科学家在一起共同研究的成果。”
http://www.phoer.net , o! {) r9 d6 q$ u  A1 D7 m  那么这位刘子华先生与法兰西科学院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http://www.phoer.net 2 n) k1 Z  c4 X5 {  李力知说,刘子华在那里读书,居里夫人都教过他。0 Y3 V. W) |# T; i. F- Z http://www.phoer.net
  据李力知介绍,他与刘子华并没有过直接的接触;自己所讲的这些都有文字资料,来自于很多零星的杂志、四川的一些刊物上。他告诉记者,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四川地方报纸对刘子华进行了报道,同时被报道的还有一些古代和近代科学家。刘子华的《八卦宇宙与现代天文学》也在这个时候重印了。
http://www.phoer.net   u- k; ]! o/ ~, y2 i1 y% S6 T  李力知向记者介绍,当时科技界已经普遍接受了“木王星”这个命名,“国内后来根据刘先生建立的数学物理方程,用现在的计算机重新演绎过,在逻辑上没有问题的。这个也是有文献资料为证的。”
http://www.phoer.net * u+ S% F$ s- D6 j6 I% N+ z4 W  而《华西都市报》的报道称,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第十大行星“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
http://www.phoer.net $ H" W* E4 ~' N& G& p" N# _1 `- Y9 R  B) A! x9 M9 V1 V3 s http://www.phoer.net
专家抨击
http://www.phoer.net & E: O- l$ W0 W3 T5 r7 O' N, j% I  八卦预测没有科学依据4 w$ u: a  r) i- ?$ N3 S http://www.phoer.net
  其实,几十年前,刘子华八卦推测第十大行星一事早就受到了批驳。方舟子在批驳的文章中说,“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就已撰文驳斥过刘子华欺世盗名的行径。”) j* u# W& ~. N4 h3 h' k( O. A$ ] http://www.phoer.ne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王俊杰博士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这样评价刘子华的八卦研究:“科学史上并没有写过这些。这是不可信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肯定不是正确的,毕竟没有科学的计算。”王俊杰告诉记者,行星的预测必须基于现有的一些数学定律和物理定律,必须有科学的基础。
http://www.phoer.net 3 w; d9 @$ J7 M$ I2 g, e' n* ~  “例如,通过恒星形成来预测行星。”他解释说,恒星形成过程中会演变成一个盘,一些星际物质就在盘的周围;演化中,密度大的区域不断吸引密度小的向其聚集,逐渐形成一个球体,最后一个个形成行星。“这需要根据中行星的温度、质量、体积,对外释放出的引力等,包括分子云吸积的物质的密度等等物理参数,通过数学和物理的方法,算出最后可能分裂出多少行星。”王俊杰说,这种预测从方法来说是很科学的,但要证明这些预测,还必须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推理。这种预测我们认为是科学的预测。凭空进行预测是没有科学性的。”
http://www.phoer.net 3 ^3 @# H; o+ [, G  b" n( a  “新发现的行星目前距离太阳将近150亿公里,八卦预测的是70多亿公里。相差近一倍,不太符合。刘子华的预测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没有科学基础,离科学的观测手段很远。这样预测行星肯定是不对的,更不能相信。”王俊杰表示。$ e+ [. o. ?5 N1 @) |  L http://www.phoer.net
% W/ z6 E7 w' ?) v- a http://www.phoer.net
记者手记) O9 X8 L5 u5 c, E; X% j- { http://www.phoer.net
0 m, \; m; n" g1 y http://www.phoer.net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65年前,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第十大行星”的消息会受到追捧?就在于有人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在做出偏离真相的选择时,甚至不能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解释。
4# 金佛山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45:50|只看该作者

[推荐]方舟子:欺世盗名的八卦宇宙论

⊙ 方舟子
http://www.phoer.net & o7 y! [. c, T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围太空库伯行星带中,发现一颗编号“2003UB313”的行星,其大小超过冥王星,应该算是太阳系的第十颗大行星。此事虽然还有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承认,但是已有人迫不及待地要来争夺发现权了。
http://www.phoer.net / j2 y' p# K# r- y9 ]9 V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李力知研究员立即声称:“早在65年前,第十大行星就被四川天文学家刘子华运用《易经》八卦推测出来了!当时还得到过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评审,轰动了天文学界。”6 o7 T7 u/ b' C8 n http://www.phoer.net
  很多中国人听说过刘子华用八卦推测“木王星”的故事,这事甚至还被写进了国内出版的某些科普著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具体是如何推测的。原来,刘子华无视现代天文学的常识,沿用古代天文学的错误认识,把太阳、月球当成与大行星一样的星体,认为太阳系总共应该有12个星体,除了太阳、月球和九大行星,还缺了一个大行星。他又认为,星体也有男、女之分,可相互配对形成配偶关系,认为太阳同火星配偶,月球同金星配偶,地球同水星配偶,木星同土星配偶,冥王星同海王星配偶。在如此这般拉郎配之后,剩下天王星还是孤家寡人,等待着配偶,这个未知的配偶,他认为就是有待发现的第十颗大行星,他称之为“木王星”。1940年,刘子华据此在法国出版了一本《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据说靠它在法国得了博士学位。
http://www.phoer.net 0 r1 C! z4 K- D$ _6 x5 M5 b  这种荒诞不经、近乎笑料的胡言乱语,竟然会得到爱因斯坦的评审,岂非太小瞧了爱因斯坦的智力?我通读过爱因斯坦的著作,从来没有见到他提到刘子华或什么“八卦宇宙学”,也没有哪一部爱因斯坦的传记记载过此事。1940年爱因斯坦人在美国,怎么可能远隔重洋去评审一部不属于其专业范畴的法国博士论文呢?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有意炮制出来抬高刘子华身价的谣言,正是这个谣言,让不少人觉得“连爱因斯坦都表扬他怎么不算科学发现?”(网易的调查)。
http://www.phoer.net 1 [# |5 ~  E, X6 \& I; M1 J' d  刘子华研究“八卦宇宙论”的时候,冥王星刚被发现不久,人们很自然地想到太阳系是否还存在未被发现的大行星。所以刘子华绝对不是第一个提出太阳系存在第十颗大行星的人,虽然他很可能是第一个系统地用迷信、伪科学方法研究这个问题的人。预测第十颗大行星的人在刘子华之前有,在他之后也有,凭什么就要把发现权归于他?法国勒威耶和英国的亚当斯被公认为海王星的发现者,因为他们根据万有引力理论预先计算出了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之后才被德国的伽勒观察到。而美国天文学家并不是根据刘子华的预测去发现第十颗大行星的,很可能连刘子华是何许人都不知道,刘子华有什么资格被当成中国的勒威耶、亚当斯?1 b; R, v4 x. H+ r http://www.phoer.net
  据说是因为“英美科学家公布的各种参数与刘子华当初推算的参数竟惊人的相似”,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即使不相信“八卦宇宙论”,也不得不惊叹其巧合了。而事实又是如何呢?刘子华用八卦推算出所谓“木王星”离太阳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公转周期为736年。而新发现2003UB313”行星目前距离太阳大约145亿公里,公转周期为560年。这个相差不止十万八千里的结果,实际上完全否定了刘子华的预测。5 U- s  K: `  J1 T; |3 ]8 r http://www.phoer.net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就已撰文驳斥过刘子华欺世盗名的行径。但是近几十年来,只要国际天文学界在新大行星的问题上有所发现,总有国人要把刘子华的“预测”拿出来显摆一番:1981年有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发现第十颗行星;1987年有消息声称美国宇航局发射的两艘宇宙飞船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到第十颗行星可能正在绕太阳运行;1988年又有报道声称夏威夷天文台和伦敦天文台发现了新大行星的有关消息……都有人出来宣布“现代科学发现不断证明刘子华推理的科学性”,根本不理会这些报道本身就是相互冲突的。
http://www.phoer.net 9 i2 H3 y9 [- F: M; p3 y+ t! B. v4 B6 _  看来错误的只会是天文学家的观察,惟有刘子华的“预测”是永远正确的,刘子华的地位随着西方天文学家的一次次风马牛不相及的发现而不断攀升。刘子华的故乡四川简阳成立刘子华学术研究会,为其立雕像、建纪念馆,因为“刘子华在中国虽不太知名,但在西方却是与哥白尼齐名的大科学家”。不过,我敢打赌没有几个西方人听说过这位“中国的哥白尼”,也没有任何一部西方科学著作会提到这位来自中国的江湖术士。利用中外信息交流的不便,伪造西方科学家的评价,捏造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事实,在65年前也许还算是一个创举,但现在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为何一个65年前的欺世盗名之徒至今还被当成“震惊世界的著名人物”,其荒诞不经的学说还被当成重大科学发现罩上炫目的光环蒙骗中国人,倒是很值得深思的。
http://www.phoer.net . m( t$ Q2 b. F4 Z; v
http://www.phoer.net 2 n8 V. F( f4 y源自:北京科技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49:12|只看该作者

国际天文联合会不给“第十大行星”行星身份

2005年08月04日10:07
http://www.phoer.net 3 d/ E. R: A, [) [% g' R9 {# ~: U; U  国际在线消息:负责命名恒星和行星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近日表示,不给由美国天文学家刚刚宣布发现的编号为2003UB313的星体以行星身份。随着该“第十大行星”的身份遭质疑,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可能面临“下岗”危机。
http://www.phoer.net , D* {- b4 |8 n  据德国《明镜周刊》8月2日报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称,近来,随着在太阳系边缘有越来越多的新发现,它已经成立一个工作组,专门负责拟定一份详细的发现名单以便进行仔细研究,这使得2003UB313的身份也许得等到明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召开全体会议时才能获得定论。5 }4 A0 x/ Y: R http://www.phoer.net
  此次新发现的天体体积明显大于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加州理工学院行星科学教授麦克·布朗、夏威夷双子座天文台的查德·楚其罗以及耶鲁大学的戴维德·洛宾诺维兹在2003年10月就已注意到新天体的存在,但直到2005年1月经过数据分析后他们才认识到这项发现的重要性。: R- c; N6 o" O: v, I http://www.phoer.net
  天文学家表示,新行星的发现可能反而会成为让冥王星“下岗”的契机。据介绍,新行星和冥王星都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柯伊伯带(由距离太阳45亿公里以外、围绕太阳公转的一大群较小天体组成)。在这个距离太阳系最远处的小行星带中,“生活”着难以数计的行星。如果将来在这个行星带中每发现一个“大个子”就要称做大行星,那大行星的数量就会极速上升,这显然不合理。因此,有天文学家表示,把冥王星和这次新发现的行星一起归到柯伊伯带中比较合适,而剩下则应称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http://www.phoer.net * H% S, F& P. d' i) ]6 }. y# P  据了解,一直以来坐在太阳系行星第九把交椅的冥王星,其地位也一直受到天文学家的质疑。因为,同其他8个兄长相比,它的尺寸实在过于袖珍,甚至比地球身边的“跟班”──月球还小。如果不是在历史上已经“约定俗成”,它早就应该从“九大行星”的序列中“下岗”了。( h, T! X- N: w' t9 Y0 o. L9 Z http://www.phoer.net
5 A( `  i& Q  R4 o* v http://www.phoer.net
(国际在线独家资讯宋松)
6# 青城山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51:39|只看该作者

我天文学家:定论太阳系十行星为时过早

⊙ 武卫政
http://www.phoer.net 2 x* K; C0 O5 i' p/ F; Y0 i& T" [4 q7 l http://www.phoer.net
2005年08月03日14:019 _) `0 j& D4 q$ \! n- l7 F$ M% ] http://www.phoer.net
  美国人发现太阳系第十大行星的消息传出后,我国科学家认为目前下定论为时过早──/ i6 B" I+ E/ _5 N6 P http://www.phoer.net
  7月2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麦克·布朗等人宣布,他们在冥王星外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8月2日,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根据这一星体的实际情况,目前还不能确认它就是太阳系第十大行星。
http://www.phoer.net " w  U$ S4 P# _4 y: ?$ q, _( E2 l6 b' r http://www.phoer.net
■这一星体的认定理由值得怀疑
http://www.phoer.net 1 H# H# s1 u5 W0 Z, B; D; y8 u  “太阳系有很多普遍规律,其中一个规律就是,除冥王星外的八大行星,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围绕太阳公转,叫做共面性,同时,它们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叫近圆性。”李竞说,“而新发现的这个星体并不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首先,它的轨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面)相交成44度角,与共面性相去甚远;其次,它的轨道为椭圆形,不是近圆。”8 o) a- C! I7 y7 J! x1 } http://www.phoer.net
  “除此之外,这一星体的基本资料还非常粗略,据此根本不能认定它就是第十大行星。”李竞说,布朗等人是根据观测到的这一星体的亮度,估算出它的大小,再根据大小估算质量。当然,根据亮度可以估算大小,但是对于不发光的天体而言,就得知道它表面的反照率。现在,他们并不清楚这个星体的反照率,据此估算其大小、质量,就有很大的误差。“确定一个天体,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有了精确的质量,才能算准轨道。”
http://www.phoer.net # F( _# o! P6 B. @+ a  “再者,他们说它的公转轨道周期是560年,这个数据也是粗略的。”李竞说,天文学家是根据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弧长来计算轨道长度的,观测时间越长,天体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弧就越长,轨道越容易算准。而这个星体刚刚被发现,已知的轨道弧很短,而且观测点也不多,据此算出的轨道和周期是不准确的。“只有进一步观测,积累丰富的资料,才能全面了解这个星体的真相,最终确认它的身份。”李竞强调。
http://www.phoer.net $ O+ W/ T0 `& ~. D
http://www.phoer.net 2 A9 _. s( Q- w$ v* P# I■这是正常观测中的偶然发现0 r7 Q( P) d. D% H! U/ T& Q! D6 ~ http://www.phoer.net
  “实际上,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天文学界就对寻找太阳系第十大行星失去了热情。”李竞说,“我认为,这次布朗等人的发现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正常观测之中的偶然发现。”
http://www.phoer.net " o$ x9 a" _' w: f: Z9 F  李竞介绍,当年天王星被发现之后,天文学家认为还有一个天体在影响天王星,于是发现了海王星,后来觉得可能还有一个天体在影响海王星,于是找到了冥王星。这时候,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质量太小,根本不足以影响海王星和天王星。他们就推测,是不是还有一个更大的行星在影响它们?随即就进行下一步探测,当时称为寻找“Ⅹ”星。这个“Ⅹ”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未知数,二是它正好是罗马数字中的“10”,所以也就是找第十大行星。结果都没找到,反倒找到了一大批小行星、星系等“副产品”。6 f& N( [) k1 n9 V http://www.phoer.net
  1989年,美国的空间探测器“旅行者二号”考察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后,传回了近距离观测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资料,表明过去地面观测推算出来的基本参数存在很大误差。按照新的数据推算两颗星的轨道,发现它们受别的天体影响很小。这时候,天文学界恍然大悟:原来的思路有问题!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非得再去寻找一个所谓影响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行星。) ~. V5 B6 j# U http://www.phoer.net
  “为什么布朗等人的发现是偶然的呢?因为按照常识,没有人会到与黄道相交44度角的天区范围内寻找大行星。”李竞说,“他们发现这颗星体比冥王星大,就往第十大行星上想,并且为了制造轰动效应,抢先发布了消息。公众切不可被它误导。”
http://www.phoer.net - k6 Y% ~6 Z1 [- c& u( E; `- b
http://www.phoer.net ! q' k5 L& y( j; d- K- K7 \' b■可能只是环状星带里的一个小行星" X4 h# f, [: `' E2 N! j, B http://www.phoer.net
  布朗等人说,这一星体位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那么,柯伊伯带是怎么回事呢?
http://www.phoer.net $ e9 Q' q2 b  c. B+ M  李竞介绍说,1951年,美籍荷兰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一个假说,在海王星之外有一个环状星带,里面有很多小天体。后来科学家真的发现在海王星之外存在这样一个小行星带,人们就叫它柯伊伯带。" S- t5 x  s. [( U. S http://www.phoer.net
  柯伊伯带确认之后,天文学家马上就提出一个问题,冥王星是什么?事实上,冥王星并不符合大行星的规律:它与黄道面的交角是17度,不共面;它的轨道是椭圆,不近圆。同时,冥王星很小,直径只有月亮的1/3、地球的1/6,质量是地球的1/500。现在天文学界几乎形成共识,认为冥王星的位置是在柯伊伯带,它是这一星带中较大的小行星。
http://www.phoer.net - i9 j6 b& t. t2 t' n) ^  什么样的行星才算是大行星呢?李竞介绍,一般而言,大行星分为两种,一种是类地行星,一种是类木行星。以质量论,类地行星在一个地球质量上下,类木行星在几十个到几百个地球质量之间。相比之下,冥王星只是一个卫星级的行星。“确切地说,新发现的这个星体只不过是柯伊伯带里比冥王星大的一个小行星。”5 }, R" J. _* z- d. P4 I) t( f. |$ F http://www.phoer.net
1 Q; l) K# \3 {) L. i; P4 Q4 w+ G http://www.phoer.net
■太阳系行星的发现(延伸阅读
http://www.phoer.net + ~( C5 N6 o1 T& X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地球之外的其他八大行星被发现的时间顺序分别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因其距离地球近,亮度较高,在古代已经被人类目测发现。土星也是古人发现的,但其“光环”是17世纪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确认的。天王星,由旅居英国的德国人威廉·赫歇尔于1781年发现。海王星,由德国人伽勒于1846年发现。冥王星,由美国人汤博于1930年发现。
http://www.phoer.net 4 E; q9 @! n  l0 B9 T  《人民日报》(2005年08月03日第十一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53:34|只看该作者

[转帖]我天文学家对美发现“第十大行星”发表看法

2005年07月30日17:344 A9 v1 O- B& D+ b& | http://www.phoer.net
  新华社南京7月30日电(记者蔡玉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行星天文学家迈克·布朗29日宣称,他发现了比冥王星更大的太阳系天体,以其大小来衡量,可位于十大行星之列。对此,紫金山天文台行星专家王思潮研究员30日发表了看法,“现在要确认刚发现的天体为第十大行星还为时过早。”0 \3 o4 X( H4 n' D2 z: W" @& l, ] http://www.phoer.net
  据了解,自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以来,很多人都曾宣称发现了第十大行星,但他们发现的天体没有一个直径是大于冥王星的。但此次发现打破了这一纪录。王思潮介绍,这颗新天体临时编号“2003UB313”,直径约为2600公里,比冥王星的直径要大300公里。这颗新天体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寒冷边疆徐徐运动。它离太阳的公转距离约为145亿公里,是地球离太阳距离的79倍。& g. t# P* Y: K+ z: T http://www.phoer.net
  新天体的发现者除布朗外,还有美国双子座天文台的查特·储基洛和耶鲁大学的大卫·雷宾罗威斯。他们使用的是美国帕洛马天文台的1.2米口径望远镜和双子座天文台的8米口径望远镜。目前,发现者已报告国际天文学会,新天体的正式命名还有待批准。
http://www.phoer.net 9 r: |7 T) M# `  王思潮对美国天文学家的这项重大发现表示祝贺,他认为这次发现意义重大,扩展了人类对太阳系结构的认识。* n4 O5 T; \* d7 m6 X http://www.phoer.net
  不过,王思潮说,尽管新天体直径超过冥王星,但要确认为第十大行星还为时过早。因为,从对太阳系结构的新的认识,和已知大行星的分类研究看,冥王星是否能留在大行星的宝座上,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还有争议,已有不少天文学家将冥王星作为柯伊伯环带天体(由围绕太阳公转的一大群较小天体组成,离太阳距离为45亿公里以外)中的一员研究。但考虑到历史原因,现在还是保留着冥王星的大行星“交椅”。因此,对新发现的“2003UB313”是否位列大行星,要慎重考虑。
8#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8 23:54:49|只看该作者

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被发现了?我国专家认为不够格

本报记者周欣宇9 E2 m: H8 u) T+ s$ B7 d http://www.phoer.net
  “塞德娜”实际上只是一颗“很特殊的太阳系小天体”,称之为“第十大行星”是没有依据的,而且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天体被命名为“第十大行星”了。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和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3月17日向记者明确表示了相似的意见。6 P/ a! O1 n# N  f* l. n3 w) [ http://www.phoer.net
  长期以来人们所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之说近日由于天体“塞德娜”被发现而面临挑战。当地时间15日下午1时,美国航天局公布了由美国科学家发现的太阳系最遥远行星的照片,并宣布将这颗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远的行星命名为“塞德娜”。接下来,众多媒体争相以“太阳系发现第十大行星”进行报道。
http://www.phoer.net ; }2 d( E, E7 f6 a8 c: t7 I$ }7 I- C  此说立刻在国内天文学界引起争议。“我倒宁肯称之为一颗‘很特殊的太阳系小天体’”,朱进说,“要想拥有‘第十大行星’的身份,‘塞德娜’显然不够格。”. e& g3 A/ D0 U http://www.phoer.net
  那么,想要当选“第十大行星”,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资质”评判呢?  L3 H( j8 H0 {# s* n% A% B: P, o http://www.phoer.net
  首先是“块头”。“塞德娜”和冥王星一样,都应该属于“柯伊伯”带中质量较大的天体。据估计,“塞德娜”的大小约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因此它可能是自19世纪30年代发现冥王星之后,至今太阳系被发现星体中最大的一颗。但问题在于,光跟冥王星比是不行的。要知道,冥王星的质量仅是地球的千分之二。70多年来,因为冥王星体积过小,科学家对它的大行星“资格”一直争论不休。“至今还有人主张把冥王星从九大行星的队伍开除出去”,王渝生说,“更何况是比冥王星还小的‘塞德娜’”。9 a" {  A1 I8 a2 m http://www.phoer.net
  此外,“塞德娜”所具备的一系列特征,都与“九大行星”相去甚远。王渝生说:“如果合并同类项,它也只能与太阳系中成千上万的小行星合并在一起。”( w, c$ O- S2 J. q http://www.phoer.net
  近些年,每隔两三年都会有报道说发现了“第十大行星”,而专家们的意见是,不仅现在的“塞德娜”,将来也不大可能有谁会戴上这顶“桂冠”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9 00:15:10|只看该作者

[转帖]否定刘子华的预测就是否定西方天文学?

⊙ 苏乞儿
http://www.phoer.net ; a5 n5 K7 e) c0 S5 B  我看了《华西都市报》里面居然提到:“他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论文把天文恒数与卦理相互印证所得各项结果不可否认,因为这个结果可以脱离卦理,仅依据天文恒数就可成立。若否认论文,无异于否认西方400年来自己的天文科学”。0 @  @) _1 }  X" C5 z' L$ d http://www.phoer.net
  好!西方的天文学是什么东东?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加上圆周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体系。这个知识是任何学好高中物理就可以算出来的东西,我们就看看刘子华跟西方天文科学相差多远。这里把各位博士当作高中生了,请大家不要笑,这个简单的东西起码很多记者包括《华西都市报》的宋永坤和宋力都搞不清楚。
http://www.phoer.net 9 {( i$ c" C; b9 u8 [+ Y  1、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和某一个行星之间的引力:F=G×M×m/(r×r),在这里G是常数,M是太阳质量,而m是行星的质量,r是行星跟太阳之间的距离。, E! t, f- O3 q5 d http://www.phoer.net
  2、根据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m×v×v/r,在这里v是行星的速度,v=(2π×r)/T,其中T是行星的运动周期。得到F=m×4×π×π×r/(T×T)
http://www.phoer.net / p; \  N  ~4 f# H2 w0 k. X1 a: x  3、根据上述两个力是相等的,得到(r×r×r)/(T×T)=G×M/(4×π×π)=常数,用文字表达就是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三次方除以行星运动周期的平方为常数。# y( K+ N$ }! _4 Z# {; c http://www.phoer.net
  4、为了说明上述问题,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给出了行星跟太阳的平均距离以及公转周期,如下表所示。由于行星运动不是完全圆周运动,所以各个网站对于平均距离的定义可能有一些出入,加上有一些网站的数据有效数字太少,算出来的结果会跟实际值有一些出入。即使如此,我们可以看到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三次方除以行星运动周期”是一个常数,用我给出的单位算出来大概25.1左右。而刘子华给出的数据得到的常数居然跟别的行星差5倍那么远。简直就是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天文学定律。% s  s" m; W0 [$ u  m9 ?6 c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F7 @7 n* p' S9 f0 G  r& h名称 距离r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t r3/t2; ?5 D( ?0 K2 d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2 M% ~' o- [/ s7 n+ h(百万公里)  (天)# j+ W3 a; _7 l http://www.phoer.net
; i0 C; h( S+ x! T  p http://www.phoer.net
水星 57.9 0.4 88.0 25.1( s2 @  N  \# n http://www.phoer.net
  u) m/ q. q* j" Y) V0 L+ ` http://www.phoer.net
金星 108.0 0.7 224.7 24.9
http://www.phoer.net % P+ V; ^3 Z3 i! q4 R* @1 C9 l6 {( A" B9 M* ?, v- m7 w http://www.phoer.net
地球 149.6 1.0 365.3 25.13 n* a. }; u! O3 `* P  l8 y3 d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x: ?6 ]8 L) ]' B: j% q; l8 t火星 227.9 1.5 687.0 25.1  b2 G1 \. e' F4 U* |% y) y# v4 X http://www.phoer.net
! W' H  [# _2 o3 |* R- a- U! t! x" X5 T http://www.phoer.net
木星 778.3 5.2 4333.5 25.10 ]( o8 l# m$ A+ n4 y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 p+ i' e  y- p3 `* V土星 1429.4 9.6 10759.5 25.2+ ?6 s! R$ {, [2 L, ^! @& | http://www.phoer.net
9 \: Y, f1 t: a! L2 q http://www.phoer.net
天王星 2880.0 19.3 30684.7 25.43 x5 K0 t" u2 H; C+ w8 X$ m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0 E3 x0 \3 e4 M7 T, ]+ c! t海王星 4504.3 30.1 60189.5 25.2. d9 q$ h) X' V http://www.phoer.net
; u' ]$ s) U4 K1 h3 s4 H http://www.phoer.net
冥王星 5913.5 39.5 90779.2 25.1
http://www.phoer.net 9 I; z" M& g' `" ]2 ]. i* K
http://www.phoer.net * S& n) L4 z0 l/ v) e刘子华 7400.0 49.5 268824.0 5.6( e" O3 j& T& m$ z http://www.phoer.net
  5、换一个角度,就是刘子华的行星有各种其他“引力场”等作用(一句话,认为未知的力量),导致这个常数变化,那么起码刘子华的行星遵循距离=速度×时间的简单道理吧。好,我们就算算刘子华行星运行一周的距离L=2π×r=2×3.14×7,400,000,000=46,400,000,000公里,行星的速度为1.69公里每秒,也就是说行星运行一周的时间为:T=L/v=46,400,000,000/1.69=27,500,000,000秒=27,500,000,000/3600/24/365.25=871年。而刘子华给出来的周期是736年,哪门子三位数精度的常数算出来的破烂?厉害,厉害!这么矛盾的“理论”,记者居然当作宝?还“为中国人民争得过殊荣”,把全中国人民当作傻子了吧?
10#
 楼主|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6-2-19 00:18:24|只看该作者

答蒋璧临先生《笔记》一文

2005-08-19, 14:11
http://www.phoer.net : Y! f  w3 R% a+ J7 x2 n9 I2 {
http://www.phoer.net + i. z+ }! a  I0 \  Z【笔记】《蒋璧临先生,你真的知道大行星是什么发现的》这题目似乎不太通顺,不知“什么”是否为“怎么”之误呢?也许是我判断错了吧?……其实,我不满意的是你对刘子华和李力知的刻薄态度。我至今仍然觉得你的语气比较蛮横!
http://www.phoer.net - [* X; v8 H: u* t" {* V& T
http://www.phoer.net ! t, l: n7 |% A0 x; C" |【答】确实应该是“怎么”,因为原来起的不是这个题目,原题目中是“什么”,在发的时候临时改的,没有发现,算是笔误。至于我的语气蛮横,还是您的语气蛮横,文章立此存照,让大家看看自知。
http://www.phoer.net 2 M. ]- M7 f9 [2 B! r: e6 B, N' y( S http://www.phoer.net
【笔记】你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谎言和假新闻有如慢性病,一有风吹草动条件合适就冒了出来。NASA刚刚宣布发现了“第十大行星”(还未得到国际天文学界公认,只能说是候选者),《华西都市报》上就登出了一篇名为《四川天文学家65年前用八卦预测出第十大行星 》的文章,文章根据成都611所李力知研究员的报料说65年前四川简阳人刘子华使用八卦就已经“预测”了第十大行星。这本是早在60年前就已经成为天文学界笑谈的所谓“发现”,没想到隔了60年,又一次的冒了出来,并且借NASA的最新发现来为这个“八卦天文学家”脸上贴金。”不知道你所谓的“谎言”是指什么?李力知也只不过旧事重提罢了,到了“谎言”的地步吗?只有完完全全的“无中生有”才能算“谎言”吧?) @3 s" ~. P4 f! v http://www.phoer.net
  a0 ?! D4 r7 J3 |, K5 M5 f+ j http://www.phoer.net
【答】我的文章是针对《华西都市报》上那篇文章说的,我之所以称之为谎言,是指自80年代起一再有人称刘子华先生在1944年就发现了第十大行星,并且欧洲与西方如何赞许的事情,这个早已证明是自吹自擂的,无中生有的,当然我说的包括文中提到旅行者号的轨道改变证明刘子华的发现是正确的等等。我估计你就没看报上那篇文章,所以才发此问。另外我要说的是,“谎言”指的并不指李力知先生说的,他不过是报料而已。
http://www.phoer.net   {8 X" O% x' H  a$ A: V9 g" }! x% K$ a4 K# d! V: u" ^3 l1 s http://www.phoer.net
【笔记】中国人大概应该是“记录”而不是“发现”哈雷彗星〔就象“怎么”不可以是“什么”〕,哈雷“记录并发现”了该彗星的运行周期。比中国人的“记录” 仅仅迟了大约2000年而已。呵呵。
http://www.phoer.net , \# ~" e( s0 l" \  Q5 Z/ C% c: _2 A, U7 b9 a; Z http://www.phoer.net
【答】看来您根本就不清楚记录彗星和发现彗星是根本不同的事情。我再说一遍,之所以称之为哈雷彗星,是因为哈雷意识到这颗彗星是周期出现并且计算出轨道,并预测了下一次出现的时间,这是人类在对天体认识中的一个里程碑,和以天兆记录下彗星不一样性质的事情。+ Q# I3 h, m) n& _' s, p7 g9 |5 {5 I, f7 U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0 n% I+ b) N5 B【笔记】我是1978年上高一时读的《爱迪生传》,后来在作文中还引用过,所以至今还记得。至于是否是“史实”就不清楚了。后来的版本我没读过。一是没机会,二是没时间。我这里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http://www.phoer.net 4 u2 z  N9 [" A  H; ]
http://www.phoer.net $ r7 P* S) L( D1 }【答】故事中经常有不少后人编出来或者附会夸大的故事,如果不是史实,您拿来作为论据就未免不妥。我当然也认为同一个问题一般上是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但是这个和思维方式关系不大,这更多的是实际经验的问题。+ M7 s6 \2 e( U+ g( z7 a http://www.phoer.net
5 A" @: \$ I" n1 j- ^ http://www.phoer.net
【笔记】还是等结果出来再说吧,我并不认为刘子华一定正确。我们最终都要服从事实。就是你说的:“我认为只要是科学,都是应该能经的起事实检验的,管它是什么“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毕竟真金不怕火炼。”这话我很欣赏。我也欣赏刘子华的执着精神,我们缺少的就是他这种执着追求精神。. j7 q, _# i$ Z8 Z$ U http://www.phoer.net
5 A! B; j! k% k' ^, z http://www.phoer.net
【答】其实事实已经证明了刘子华的所谓发现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估计您没看相关的文章,我也不想在这里重复说为什么说他的发现为什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您可以到新语丝上自己去看,那里有关于这方面不少文章。至于刘子华的执着,我不知道您这是从何处说起?我感觉您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就不是很了解,只是想当然的认为。  _  }+ q6 K+ r  m* L6 r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0 @! S0 @8 y$ o; w7 f【笔记】你用这么多的“也许”来对别人进行评论,跟“不看清别人的文章”彼此彼此。好在语言虽然刻薄一点,毕竟没有给我戴上政治帽子,我还是感谢的。
http://www.phoer.net . H( b- q# o& Y5 Z& l+ n7 [% ?% r& c http://www.phoer.net
【答】我们做的是对科学问题的辩论,不是政治斗争,都是通过事实与论据来说理,政治帽子要它何用?扣帽子我是反对的,不过讨论问题中容不得别人根据事实质疑,只要别人一批评就说是在扣帽子,这样做我也是不赞成的。至于我在文中说“也许”,不过是谦词而已,您又何必当真。倒是您没看清我文中说什么,就下断言我怀疑第十大行星存在这是事实。" t: x; g: J/ r, k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E) q7 V9 E4 _! [: [, g(本文写于2005年8月19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23:4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