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卡罗门 发表于: 2019-4-18 07:37:5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美村美景产业旺──“宁夏黄河第一村”南长滩采访记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经济网
原文标题:美村美景产业旺──“宁夏黄河第一村”南长滩采访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黄河从甘肃入宁夏,呈S形穿过沙坡头沿祁连山余脉奔流而下。绕过黑山峡后,河面陡然变宽,水势变缓,一大片绿色河滩突现眼前。阡陌纵横,屋舍俨然,宛若“世外桃源”。这里就是“宁夏黄河第一村”──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
  滔滔黄河水,树树梨花开。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来自内蒙古、甘肃、陕西的游客走进南长滩,踏上石砌小道,穿过古屋宅院,观景赏花。
  香山乡自古就是天然牧场。据《中卫县志》记载,香山其地周环五百余里,峰峦叠翠,其腹地有七十二水头,山民随水而居,田皆旱地,喜畜牧。“南长滩有340户人家,1010口人,70%的村民都姓拓。由于是黄河入宁夏最先流经的村庄,所以称为‘宁夏黄河第一村’。”村党支部书记拓守卿介绍,该村有1200多年历史,加上特殊的生态禀赋,2008年12月被住建部确立为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为了保住这派田园风光,南长滩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成就了今天青石小路、泥墙古屋、梨花飘香的美景。“几百年前,拓氏祖先来到此处种下了梨树。由于梨树固土作用好,于是河滩淤积面积慢慢扩大,逐渐形成良田,全村老小得以繁衍生息。”年逾古稀的村民拓兆柏指着一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梨树告诉记者,这些年国家帮扶力度越来越大,除了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每年还免费给村民提供树苗。“这几年我们掌握了滴灌技术,村里的树越种越多。今年还新栽了200亩4000棵梨树。”拓兆柏介绍。
  发展种植养殖业,如养羊、种梨树和枣树,是南长滩的主要产业。近年来,在国家扶贫等政策的推动下,南长滩村的特色种植养殖业已经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规模化经营。拓守卿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红枣和香水梨卖到了陕西、甘肃和内蒙古。这两年南长滩山羊肉很火,都卖到了北京、深圳!随着乡村旅游的兴旺,村民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全村30%的家庭有了小轿车,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8000元。”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卡罗门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卡罗门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卡罗门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由57项精简至35项──甘肃:审批“瘦身” 项目提速 2020年我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3.79万亿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02:24, Processed in 1.575603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