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3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人《寻迹北京问年华》:在北京城追踪古迹变迁发掘历史往事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寻迹北京问年华》  陆波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北京城追踪古迹变迁,在古迹中发掘历史往事;
  为古老的建筑增添温度,让模糊的面孔重现眼前。
  作者陆波,曾荣获2016年“腾讯大家”年度作家,2018年“阅读北京”年度推荐好书,广受读者欢迎。本书是她的新作。
  著名文学史家温儒敏、著名文化评论家解玺璋 推荐
  本书作者走访北京的各处古迹,不仅追溯古迹的变迁,也探寻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你是否知道,今天车水马龙的双榆树,曾经有一座“桑榆墅”?它是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家的西郊别墅。纳兰性德及其后人的往事,读来更是令人唏嘘。
  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他为何会选择鱼藻轩作为投水之处,死前又是怎样度过?该如何看待他的死因?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叫“砖塔胡同”,因万松老人塔而得名。这座塔隐于闹市,而万松老人与耶律楚材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师徒故事?
  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脚下,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村庄──“大有庄”。从它与清室的渊源,到今天居民的生活往事,连缀成一部有生命力的村庄小传。
  古迹与人物相映生辉,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它让北京这座古都变得生动起来,仿佛退进历史的深处,让停止在时光里的往事重现。也因此,让今天的北京多了几分老熟人般的亲切。

⊙ 作者简介
  陆波,1960年代出生,北京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做执业律师20多年。近年专事写作,专注于寻踪古寺遗迹,辨析文化名址;着力于钩沉史海,体味世事无常。数年为“腾讯·大家”撰稿,亦有作品发表于《新华周刊》等报纸杂志。已出版《北京的隐秘角落》等,作品入选2018年“阅读北京”推荐好书。

媒体评论
  陆波用笔记体叙写京华历史风物,文笔自然俊秀,叙述故事十分讲究关节点。辨史实,写人物,勾勒事件情境,也是明察秋毫,入情入理。整本书读来,多有感人之处。──温儒敏(著名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波是一位状物写人、寓情于景的高手。她行走于断井颓垣、残山剩水之间,却有无限思绪奔腾于脑海胸中,因此,她的历史散文,绝妙之处就在于观景非景,故能景中寻人,由景及人,景因人而生色;又能睹物思人,神与物游,人借物而显灵。而历史真相就在这细微之处、字里行间显现出来。──解玺璋(著名文化评论家,近代史研究者)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华远地产杠杆率高企 拟发供应链端资产支持证券融资 《清代的案与刑》:惊世奇案折射出清代的治乱兴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04:47,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