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924|回复: 4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达志 发表于: 2007-8-24 12:54: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炉城十景溯源

 [复制链接]
(原创)炉城十景溯源
  罗达志
温泉浴月──四桥雪浪──仙海澄波
──天都飞瀑──灌顶突泉──
雅加银屏──郭达停云──子耳樵歌
──双寺云林──乐顶梵音
 
  康定建城以来,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从游牧的草滩变成了高原名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连山接野的地势,奇峰冷峻,雪山巍峨,三山鼎峙云中,二水夹流城内,形成了雄伟与绚丽相映的自然景观和汉藏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康定旧有“炉城十景”之说,指的是过去的十大名胜景观,这“十景”是:温泉浴月、四桥雪浪、仙海澄波、天都飞瀑、灌顶突泉、雅加银屏、郭达停云、子耳樵歌、双寺云林、乐顶梵音。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十大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因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消失;有的因社会的发展而旧貌换新颜;有的因文化旨趣的嬗变而淡化。观今宜鉴古,如今,当我们走进神秘的雪域之际,不妨回过头来,从历史的视角来追溯一下炉城的古韵
  ,扫视它的社会面貌与风土人情的演变,从而加深我们对康巴历史的了解。
 
 温泉浴月 
  早在清代,位于城北4公里雅拉河畔的二道桥温泉,即为炉城名胜。
  康定自古多温泉,清代撰修的《打箭炉厅志略》说:“炉山出泉多暖,处处有之,顾皆微有硫气,至夜尤甚,人浴之可疗癣疥诸病,二道桥亦然”。清干隆年间,打箭炉同知符兆熊便在此建有一楼,名曰“望江楼”,供人浴后休息。民国24年(1935年)修建了城北至二道桥温泉的公路,民国26年(1937年)增设一大池,二小池。民国28年(1939年)增为小池6间,分别以“复、兴、中、华、民、族”6个字作为编号,另设大池,免费沐浴。其后又新辟4 池,分别为“健、身、运、动”4字。民国33年(1944年)新建一楼,当时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名为“与点楼”,并设有餐厅、茶厅、礼堂、旅馆及小卖部等一应服务设施,又在浴池前建一“先春亭”,在周围栽植花草树木,从而形成了炉城的一个景点──温泉浴月。
  解放后,二道桥温泉屡经整修。1988年重建为占地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仿古式庭园建筑。楼台亭阁,藏式彩绘,雕花门窗,硫璃瓦屋,具有浓郁的藏汉交融的民族风情。设浴池13个,并有茶堂、餐厅、客房、会议室、小卖部、小花园等配套设施。浴池分别冠以“各、族、人、民、大、团、结、保、卫、世、界、和、平”13个字作为编号。现在的二道桥温泉已列入跑马山风景区。
四桥雪浪 
四桥指的是将军桥、上桥、中桥、下桥,历来为为炉城折多河两岸街市的通道。四桥俱为廊庭式木桥,上有顶棚,飞檐凌空,造形古朴,桥栏设置长椅,可供人避雨休息。临桥望去,折多河飞流直下,水石相激,洪波涌起,白浪如雪。故有“四桥雪浪”之誉。
仙海澄波 
 仙海即五色海,座落于康定东南之榆林乡驷马桥后山上,海拔4100米。系一冰川湖泊,面积0.11平方公里,周围山高林幽。每当日朗天青之际,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折射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水面上呈现出树林的倒影,云气蓊然,分外悦目。湖水由西岸的谷口泻出,沿跑马山南麓而下,于公主桥汇入折多河。
(待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达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达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达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走进四川通江诺水河 木邨 花鸟八开
2# 四姑娘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7-8-24 12:59:2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炉城十景溯源

(续1
天都飞瀑 
这是康定最负盛名、历史久远的胜境。位于城东20 公里的头道水。此地景幽气清,杂花满山,大渡河一水横陈,遥贯山脚。在南山最高之处,“高崖夹峙,一水中流,居民皆住山麓,水声砰訇如雷霆,岩山有瀑布,夭娇喷薄,高数十丈,下垂若练帛,”(《卫藏通志》)。早在清雍正年间,康熙之十七子、雍正之弟果亲王允礼,奉使西行泰宁看望七世达赖喇嘛桑嘉错时,便赞叹此地“ 瀑布涌起,皎若练光”。其后文人墨客到此,多有题咏。清干隆平定廓尔喀入侵时,四川总督、大学士孙士毅奉命督运粮饷,于干隆五十七年(1792年)途经此地,慕其壮观,楷书“小天都”三字镌刻于石壁。参加平定廓尔喀之役的总督惠瑶圃,班师还朝途经此地时,亦挥毫赋诗,云:“百战归来此息机,匡庐风景认依稀。玉龙倒挂将山隔,银汉斜翻作雨飞。练影何年开石窦,雷声终古响岩扉。悠悠小憩空亭里,雪浪如花欲湿衣。”两百多年来,天都飞瀑一直是炉城的风景名胜,遐迩闻名,至今不衰。
灌顶突泉 
所谓“突泉”,指的是位于城南17公里多的榆林宫的温泉。泉水析出的钙化物堆积成圆锥体,顶端突出向上,泉水直喷,云雾缭绕,烟霭朦胧。每当天气清和,阳光直射时 ,便是一派云蒸霞蔚的气象。在温泉旁的一块巨石上,刻有“灌顶”二字,各一米见方,据说是民国6年(1917年)川边镇守使殷承瓛所书,故而谓之“灌顶突泉”。此处泉水温度高达88C,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皮肤病、胃病、风湿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雅加银屏  
  又称为“雅加积雪”。“ 雅加”即雅加埂,乃位于康、泸二县交界的雪山。在未通公路以前,为进康的古道 。站在炉城跑马山上,南望雅加,但见银峰横亘,白雪盈巅,灿若银屏,寒光夺目,终年不化。为炉城著名的风景之一。
郭达停云 
郭达山位于炉城东北。传说为诸葛亮南征,遣郭达将军在此造箭;而藏族民间则谓郭达为当地铁匠,为御敌而造箭,在此山大败入侵之敌。后世为了纪念,便命名为郭达山。此山为城东的屏障,因受地形的影响,高空的低气流往往回流于此,山头上常常湿云低锁,冷烟轻笼,因而有“郭达停云”之说。久而久之,遂成为炉城民间观察气象的晴雨表。
子耳樵歌  
子耳坡本名阿穆贡布,乃折多山的余脉,当地人把康定城西山麓至山腰的山坡称为子耳坡。旧时炉城无煤,居民薪柴皆取自附近山中。砍樵者多达数百人,成群结队,朝出夜归,樵歌迭唱,响彻山岗,形成了炉城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过这风景线的代价也太大了,由于过度的采伐,把榆林至雅拉乡一带的原始森林砍成为童山,严重地破坏了炉城的生态环境。取之无禁,用之有竭,以至树根掘尽,无所萌芽。解放以后,随着当地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修起了许多水电站,炉城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子耳樵歌终于消歇。
(待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罗达志 发表于: 2007-8-24 13:02:40|只看该作者

炉城十景溯源

(续2
双寺云林 
  又称为“柳林双寺”,指的是位于炉城南郊的南无寺和金刚寺。二寺毗邻而居,依山而建。寺庙建筑随岗峦体势,或高或低,楼阁殿宇飞檐翘角,藏式彩绘。寺后茂林掩映,碧草绿荫。历来为炉城的佛门胜地。
  南无寺为康定境内藏传佛教著名的黄教寺院。古称“拉姆寺”,初建于北宋年间,原址在跑马山。明末清初因战火被毁。清顺治3年(1646年)重建于炉城南郊的今址,名为“纳木寺”,后来讹音变为“南无寺”。其后,清干隆皇帝御书“南无寺” 匾额,遂以为寺名。原为噶举派(白教)寺院,顺治9年(165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错改为格鲁派(黄教)寺院,命名为“呷登竹批林”,定为拉萨布达拉宫郎加扎仓的支庙。并赠送宗喀巴大师和大威金刚、吉祥天母等佛像佛画。八世斑禅祥秋吉尼赠送有袈裟和法衣各一领。“文化大革命”后修茸一新,于1980年经四川省人政府批准为全州第一个开放寺庙。
  
金刚寺为藏传佛教 “宁玛派”(红教)的著名寺院。原名“杜吉扎寺”,始建于明成化13年(1477年),由明正土司之子、甲色白马特确活佛兴建,为明正土司的家庙。历来为关外各地的信徒朝拜,香火极甚。1981年定为县开放寺庙。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康定传统的“转山会”和蜚声世界的“跑马山”,即与这“云林双寺”有着密切的渊源。
  清代以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日,明正土司都要在炉城东南的“拉姆则”山祭祀山神 ,并在南校场举行赛马会,以最先跑到山顶为胜。久之,民间便称此山为“跑马山”,而“拉姆则”山之名反倒不为世人所知。
  至于“四月八”转山会,原是一宗教节日。相传农历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这天有九条龙在五色海吐水浴佛,故又称“浴佛节”。炉城的四月八,正是冰化雪消,山花欲放的初春时节,全城百姓都要到云林双寺转山朝拜。届时的南无寺和金刚寺则是香烟缭绕,盛况空前。解放后,四月八的“转山会”变成了由政府主办的集物资交流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郊游活动,会期变成了三天。斯时跑马山上商旅云集,帐蓬遍地,游人如织,歌舞相逐。如今的“转山会”已经融入了新的历史内涵。
乐顶梵音 
旧时炉城为川藏边贸口岸发展而来,形成了多民族杂居,多种宗教并存的特色。藏传佛教中的五大教派在县境各地都建有寺庙。狭窄的城区散布着许多寺庙:南郊的“竹觉岗”上有南无寺和金刚寺;城中有安觉寺和夺扎寺(杜扎寺);城西子耳村有萨迦寺和俄巴寺;城北的北一巷有益龚寺等等。每当举行宗教活动,喇嘛寺的号鼓齐鸣,铙钵喧天,唱呗诵经,梵音袅袅,充满肃穆神秘的宗教气氛。旧时炉城的这一景观,而今已消失在历史的苍烟中了。
 
  “雪域从来多胜地,高原风景赛江南”。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康定相继开发了跑马山、木格措、塔公草原和贡嘎山四大风景区。把冰川雪山、奇峰峭壁、草原森林、湖泊温泉、古碉寨楼、寺庙塔林、藏式古桥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级贡嘎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炉城古韵化作新声,广为中外游人神往。
4# 金佛山
 李胜利 发表于: 2007-10-24 18:33:33|只看该作者
二十多年前去过那里。现在己不一样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阿克登巴 发表于: 2007-10-27 21:32:39|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长知识。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01:50,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