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1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八神 发表于: 2024-5-30 10:02:4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探讨研究移民文化造就巴蜀开创拼搏精神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 黄勇
  传承和弘扬巴蜀移民文化精神,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  E& J8 V' F" `( Y. {# D) h/ ] http://www.phoer.net
  成渝双城,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移民文化是川渝历史文化的共同特色。在历史长河中,成都和重庆分别在历次移民大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移民文化是历史留给四川省和重庆市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V+ u% P/ ?/ k' J http://www.phoer.net
移民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http://www.phoer.net / B* D% Y8 g* ]8 L2 e3 n* z$ E& D' s9 e9 d2 L2 u1 _* C1 Q9 h* J0 C http://www.phoer.net
  清乾隆中期,在成都府简州镇子场(今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打拼多年的生意人巫作江,觉得钱赚得差不多了,想回家好好孝顺父母,以弥补多年在外无法事亲的遗憾,把赚到的钱财“悉载东归”,回到重庆府永川县王家坪(今重庆市永川区王坪镇)老家。巫作江满以为父亲巫锡伟会很高兴,没想到遭到了狠狠批评。/ T7 ^! t8 W0 ~ http://www.phoer.net
  雍正十三年(1735),住在嘉应州长乐县(今广东五华县)的客家人巫锡伟,带着妻子吉氏和几个儿女迁徙入川,最初落脚在重庆府荣昌县(今重庆市荣昌区)一个叫大草坪的地方,没多久又迁到永川县王家坪。一辈子都在打拼的巫锡伟认为,巫作江应该继续在镇子场打拼,家里还有5个儿子可以尽孝。巫作江返回镇子场,把家安定下来,“遂一意经营”。巫氏家族,在后来100多年里成为镇子场的一大巨族,巫家的“大夫第”至今仍在洛带镇上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http://www.phoer.net % x& C- g* ]2 y* m% ~: X" k7 c  在中国移民研究专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看来,成渝双城,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移民文化是川渝历史文化的共同特色。在历史长河中,成都和重庆分别在历次移民大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移民文化是历史留给四川省和重庆市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http://www.phoer.net ) Z, r: }4 T1 F% C/ q% _% T6 o  由于移民、人群相互间的流动交往所形成的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碰撞、融合,推动了川渝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带给巴蜀地区的创造拼搏精神,至今仍是两地居民共同的文化禀性。巫氏家族从重庆到成都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佐证。传承和弘扬巴蜀移民文化精神,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路径。
http://www.phoer.net * X: l+ @; D- W4 M- [! d7 L5次人口迁移高潮- D) Y! U  W6 R& s# N' T: c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2 i) K, H6 T; f  四川盆地介于青藏高原与江淮平原、川西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是连接黄河及长江的重要通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因素条件,使得巴蜀地区成为一个有利于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大熔炉。- ^2 n8 G, r4 {( m; |" R* k; }5 c http://www.phoer.net
  在中华文明的成长过程中,四川盆地就像一座水库一样,吸纳着四面八方的来水──多元文化。而从中国内地人口流动的历史走向看,四川盆地是最具有向心吸引力的地区,它因此又被移民史学者称为最佳的“定居地‘收容器’”。
http://www.phoer.net   [* }1 \# p! P  ~: j  巴蜀地区是中国的一大移民区,古往今来人口迁移活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的人口,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复杂,情况纷繁。, J4 s9 D# ~* |$ C) Z http://www.phoer.net
  按照移民史的常识,在一个地区内的所有移民活动中,必有部分移民活动时间最长、迁移规模最大,在大地理空间展开,其影响最为显著,这样的移民趋势就是所谓移民高潮。
http://www.phoer.net 8 [( Q6 f( ~0 j0 y2 w- [! `  在从秦并巴蜀至民国时期,四川盆地内曾经掀起过5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高潮:第一次在秦汉时期,第二次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在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第四次在元明清时期,第五次在抗战时期。
http://www.phoer.net % I7 x5 j9 J) i4 F% B: J( O  在这5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无论是自秦汉以至唐宋的人口自北向南移动,还是元明清以至抗战时期的人口自东向西移动,成都和重庆都是两大移民人口的聚居中心。
http://www.phoer.net $ \4 N; e% x( O/ _$ Q% Z8 F" U  川渝地区在5次迁徙潮的不同阶段,分别扮演了吸纳各省籍人口、汇聚各色文化的重要角色,均在历史上发挥了流动、储存、调节、融合、扩散等多种文化功能,其在中国移民史上的地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n/ S# E, f9 [1 G9 i/ P http://www.phoer.net
汇纳百川的巴蜀文化
http://www.phoer.net   I) `# m) S8 f; @5 w5 \1 L  ?
http://www.phoer.net & R/ V5 N5 A( B* q1 K  任何一种大范围的地域文化,都不可能是一个源头,都具有一定的多源融合的特点。但四川盆地因为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入川所带来的汇纳百川的文化特色,表现得特别突出。如享誉中外的川菜、川戏、川话、川茶、川酒、夏布、折扇等,其形成背景都离不开人口的流动交往、文化的碰撞融合。, P' j7 T7 j# b% U' Z: d8 [  @  y http://www.phoer.net
  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长江边的重庆湖广会馆,原本是清朝历史上湖北、湖南等省籍在渝商人的聚会之所。这一建筑群(包括禹王宫、齐安公所、广东公所),是目前已知全国城市中心区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坐落在成都洛带古镇上的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是目前巴蜀场镇上保存最为完好的移民会馆建筑群。如今,两地的会馆建筑群,均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重庆、成都网红“打卡”的著名旅游景点。. A" }( i6 E' S9 K8 j1 V0 f http://www.phoer.net
  这些由成渝民众共同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作为移民运动的产物,无不打上鲜明的、兼容的文化烙印。如今,移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成为成渝历史文化的亮点和特色,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值得认真总结、继承发扬。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八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八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巴蜀文明何以区别中原文明?专家认为解码密匙或是它…… 硅铁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涨幅8.01% 现报7824元/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19:34, Processed in 2.386804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