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59|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德奎 发表于: 2017-3-5 22:00:4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历史文献从丁维兵到金力之声祖先之争

 [复制链接]
  从丁维兵到金力之声祖先之争
雷凯冲
丁维兵先生,又名丁丁哥;办有《丁丁哥的家的博客》《丁维兵的空间》等网站;自我介绍是:“1968年在陆军当工兵玩炸 药,1969-1986年在空军做地勤玩飞机。之后做机械工程师灌啤酒,现在广州打工做广告。业余玩玩羽毛球,也想点新历史观的事:人类分科,学术研究至今约200年,成果硕伟;但比较实证,比较‘牛顿’,包括社科,如有可能,希望能追求‘爱因斯坦’更广义些的境界。这就是新历史观的‘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所有进化都是适应自然的结果’,希望人类能迈进一步!”最近丁维兵先生针对《许昌人消亡了吗》,与笔者交流。
丁维兵先生说:“我主要研究5000年历史,最多去到1万年。那之前是一个冰期,冰期时在很大的纬度范围,是经历过生物和人类的大清场的。当时的情况,不是现在历史界所能认识的,包括我,我也没什么线索。实际上,把自己家乡的考古发现凌驾于历史之上,我认为心理是有毛病的。因为他们以为历史是先进战胜落后,所以,存在是非常荣光的,都想争是先进的。但实际上,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几乎全部都是‘落后战胜先进’,几乎全部都是草原游牧、畜牧、狩猎战胜中原农耕,存在是些落后的人群,而这样一来,可能就没人肯争了。”
其实丁维兵先生说“把自己家乡的考古发现凌驾于历史之上,我认为心理是有毛病的”时,实际丁维兵先生才是个典型的“把自己家乡的考古发现凌驾于历史之上”的人。我们曾经读丁维兵先生用卫星图像定位,把广州等地说成人类文明起源之处,倒感到他“心理是有毛病的”。因为2017年3月4日《北京青年报》发表记者雷嘉的《“许昌人”或是中国、欧洲古人类后代》等文章,认为约10万年前生活在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许昌人”的这项研究成果,将极大改变世界现代人类起源研究的格局,其“比较实证”,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吴秀杰等的“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可能是中国北方古老人类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交流的结果,可以否定中国北方现代人来自非洲的假说等“三可说”,不像用卫星图像定位广州等地是人类文明起源之初,难以捉摸。
《许昌人消亡了吗》,联系2008年以来的《DNA显示现代中国人源于非洲》、《本土人因严寒灭绝远古中国人绝种 起源非洲有证据》等文章,我们要介绍和评论的是,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金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DNA分析得出结论: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但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绘制的《人类迁徙路线图》,却缺乏海路的迁徙,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据报道,金力院士团队检测了近1万名中国男性的样品,全都携带有来自非洲的“遗传痕迹”,这是基因的角度,支持了非洲起源学说。
金力院士团队除了想找到是否存在中国独立起源的证据外,也希望通过考察3个古老的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布频率,研究中国各地区人群的遗传结构、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国周边地区人群的遗传关系。通过这些遗传分子如何能知道人类的分布和变迁情况呢?他们说,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民族的遗传分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共性。在金力他们的研究中,他们通过M89、M130和YAP发生的三种突变类型,就可以推断出中国各民族人群的分布和迁徙过程,比如突变成M89T、M130C和YAP-这种类型的人,在汉族人群中出现的几率最大,样本中汉族人数也最多,达到93.4%。而其他两种突变型,在少数民族人群中出现几率大。根据现有民族的分布特点,大致就可以推断出人类的迁徙和发展情况。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李士林老师说,人类的祖先,在迁徙过程中没有什么目的性,主要看哪里的环境适合生存,就会往哪里走。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条件来看,非洲人应该会沿着海岸线,往世界各地分散。因为海岸线上,可以同时获取陆地和海洋中的食物,方便他们生存发展,队伍也会越来越大。从而延伸到全世界,包括中国。但复旦大学绘制的《人类迁徙路线图》,缺乏海路的迁徙。而且人类进化到类人猿,与人类文明起源于非洲是有区别的。因为世界亚、欧、非、美等各洲都有类人猿,以及中国有类人猿,只与生命起源来源于共同的动物祖先有关,而与后来人类文明起源的孵抱地的单一没有关系。
各大洲的直立人约100多万年前为什么能到达非洲?约20万年前为什么大部分又能回到祖籍地?“蜀”人最早从何而来?为什么最早吃熟食的是蜀人?这是与人类社会的起源,不是从一盘散沙开始,而与有早先优胜动物社会群体的传承性有关。“人类文明起源”在后,是指人类和人类文明的起源有两个孵抱期:一是非洲到中东的地区,一是四川盆塞海及周边东南西北中的地区。人类的大迁徙,就在这两个方向有过多次的来回。现在我们来说四川盆塞海:即约20万年前从“雪人”已经进化到“智人”的一部分现代人种,从非洲沿陆路和海路走出。由此不难想象世界文明起源于8000多年前的四川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这是一个完整的全球人类历史演化的序列。现在有一个证据是,四川远古盆塞海及其后来干涸了的四川盆地,大围坪盆塞海海啸遗迹地貌这类似的档案记录。如果说人类最早的顶尖优势文明,起源于8000多年前的四川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那么就能说明在西方海洋文明产生之前,就已经在四川盆塞内陆海及四周城邦之间演习操练过多时了。这里解决了人类进化数十年来一直把类人猿的进化立足于非洲,否认世界的亚、欧、非、美等各洲都有类人猿的错误。也解决了把“现代人种”与“中国类人猿”不分,或者认为“中国类人猿”是与“现代人种”对立的错误。
如葛肖虹教授认为我国古人类,只来源于我国本土类人猿迁徙。人类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不成立,这种世界分裂说、中国分裂说的中心意思,除许昌人外,还有说21世纪在中国、缅甸和其他亚洲国家发现的化石,颠覆了非洲是类人猿灵长目动物进化起点的观念。但这更能揭示类人猿祖先,最早是什么时候迁徙到非洲,并在那里它们继续进化区分成猿和现代人种的。正是在这里,王传超博士等的分子人类学中国人非洲起源观,和葛肖虹教授等的反中国人非洲起源观,交汇缺失的是:走出非洲存在的第二个孵抱期的聚集和再分支,实际这两种观点在暗中是对接。
著名冰川学家韩同林教授认为:在全球陆地,存在有过一个被冰雪覆盖的距今约2百万年前开始的第四纪冰期的序幕阶段。由此早期各地类人猿的超级祖先,如何大迁徙汇聚到非洲?我们认为这只能走陆路。但在距今约2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后阶段,现代人类智人从非洲走出的往返大迁徙,路线在非洲的劳动进化,已经有海路和陆路的区别。查看这类生物学意义上的非洲起源和反非洲起源,王传超等专家的现代人类迁徙路线之亚非区与亚欧非区的所有演示图,虽然有多种分支和时间各有不同,但并不存在多大分歧。
特别是被称为第二个孵抱期的远古联合国古巴蜀盆塞海山寨城邦海洋文明,更能容纳这类演示图的多种分支和时间,各有不同的海路和陆路,来回往返迁徙路线的早期现代人类的汇聚。而且因在西方海洋文明产生之前,就已经在古巴蜀盆塞内陆海及四周城邦之间演习操练过多时了,对所有亚非区及亚欧非区演示图的分支迁徙路线,也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虽然我国还有分子生物学家,根据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研究估算“非洲起源”,认为现代中国人是35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来的,现代东亚人群的非洲祖先大约在距今6—1.8万年前首先进入东南亚,再转入中国南方,最后越过长江进入北方地区。这些专家认为中国古人类化石记录中有一个“空白期”,即距今10—5万年间尚未有古人类化石的确切记录。
他们将这一现象归于末次冰期降临,使绝大多数生物种类难以存活,人类也因此而灭绝。冰期结束后,来自非洲的现代类型人群进入中国大陆,成了这块土地的新居民。这种“非洲起源论”的破绽,且不说是否真的存在这个“空白期”并无充分的科学依据,即使有这个“空白期”,也有些问题不好解释:这就是第四纪大冰川期,和始于距今7万年最冷的冰盛期是在距今2.5—1.6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期,这是两个不同层次和温度差别很大的时期。非洲来的居民赶上最后一次冰期最严酷的寒冷环境,而如果原来的居民不能生存的话,非洲来的居民又岂能生存下来?
如果在最后一次冰期的寒冷环境能生存,只是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我国原来土著特点的居民,不能生存或难于生存,才约在200万年前离开从陆路到非洲,在约20万年前从非洲走出,这时期的往返迁徙,陆路和海路信息都能利用了。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德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德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德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发改委解释:为何2017年经济目标下调至6.5%左右 学生在公园被6名同龄人围殴 警方称嫌犯已到案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3-5 22:01:24|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广西境内最新挖掘发现早期人类牙齿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7万-12.5万年前,这是早期现代人类迁徙至亚洲东部的可靠证据。但王威教授说,这里所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同位素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最为成熟、可靠的新方法。而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而来自化石的证据才是直接的。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化石,在中国出土的各时期的古人类化石都有共同特征,如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脸较为扁平等,这表明至少170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过程是连续不断的。但由于东亚地区缺少5万年至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证据,使这种连续性出现了缺环。因此基因研究者认为,东亚地区的古人类在这个时期灭绝了,非洲现代人迁移亚洲并取代原住人群,便“顺理成章”。虽然王威教授对此有反驳,他说用先进的方法测得柳江人和鄂尔多斯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后,弥补了这一缺环。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也有望揭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但用年差挑战者和“瓶颈”论者,共同想到的都是走陆路。
如果走海路,打开地图看早在遥远的古代,虽然印度洋上的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是阻碍东西方来往的一片难以逾越的水域,它们上面的亚非大陆,索马里、阿拉伯、波斯和印度西部沙漠一直伸展到海边,但是早有古人就开始考虑从海上开辟一条更直接便利的道路。先说在3000多年以前,阿拉伯人顺着红海航行到了东非,还曾在波斯湾上航行过。因此,追溯到更遥远的古代,在第一个孵抱期世世代代在海边和海上生活的智人,其结果是使他们逐渐发现了印度洋的秘密。如发现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风总是从东北方的大陆上吹来,拂动着海水向西南流去。这时的海上总是晴空万里,积云和雨水都很少。4月至11月则恰恰相反,出现西南风,驱赶着云涛和海流不断驰向东北方,海上的雷雨也比较多。
而横渡阿拉伯海,航海到远方的印度去的办法,也许早就能遇到夏、秋两季西南风,乘独木舟之类的工具,就能飘航到印度;冬、春季两季遇到东北风,再返回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而建立起连接东西方非洲和印度联系的海路。因为在第二个孵抱期,从《山海经》描述诞生的远古联合国盆塞海洋文明和山寨城邦文明时开始,我国便流传有许多远方的异国。例如东方海外的黑齿国,那里的人们牙齿是黑色的,喜欢吃蛇,也能玩蛇;南方海外的灌头国的人嘴部突出,以捕鱼为生;西方海外的奇肱国人会捕捉各种飞鸟;北方海外的聂耳国的人,耳朵较长,住在海岛上,是猎虎的能手。这些有趣的传说,看起来仿佛都是充满了幻想色彩的荒诞神话,但是仔细加以分析,便会觉得其中的一些国度与印度洋及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上的许多地方相似。传说往往以现实为基础,其中有一些很可能是古人在海上的见闻实录,或在航途中从其他民族古人那里听来的,也许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情况。
总之,如果是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类祖先,离开非洲,有一部分迁移来到阿拉伯海的也门和阿曼海岸边生活。例如,据欧洲、美国和南非科学家的报告,他们在南非印度洋沿岸的“布隆博斯洞穴”中就发现,距今约7.5万年前,人类就开始佩戴由贝壳制成的珠链饰物。这一贝壳珠链的发现,不仅提供了人类最早开始在大脑之外存储信息的确切证据,而且提供了早期人类早在南非印度洋沿岸生活的确切证据。他们如果在数万年间能发明一些用蒙着海豹和海象皮的小舟,或用芦苇捆扎成的小船,或者就是用独木舟,在缓缓漂浮木块的洋流水道上跟随着行进,又顺着风一桨又一桨地用力划行着,向着迷茫不清的海面驶去,虽到处都潜伏着不可捉摸的危险,但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阿拉伯海岸,尽管许多古人曾经葬身在变幻无常和神秘莫测的海里,可是他们之中有人却汲取了更多的经验教训,勇敢地划着小皮舟或芦苇舟或独木舟,在东方的海面上越驶越远。
而且,也许经验告诉他们,有一股海水从印度那边滔滔不绝地涌入,在这股海流下面,隐藏着数不清的鱼。这对捕鱼为生的海上古人来说,也是一种强烈的诱惑!终于有一次,他们驶行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远,逐渐驶入了那股夹藏着大量游鱼的暖流悄悄向东偏移,丝毫也不觉驶近了迎面而来的另一条陌生的印度海岸。后来又把他们送到了纳马达河和恒河流域,从印度到缅甸,缅甸到我国云南。如果遇上这一股是从印度通向阿拉伯半岛的洋流,反之亦然。这项研究曾有探险家注意到太平洋上的土阿莫图群岛的民族起源,再仔细察看埃及一座大金字塔内壁画上的芦苇船图形;与此相似的芦苇船,至今还在南美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上应用。
他们认为大洋可能不足以成为古人类往来的障碍,古人很可能就是乘坐芦苇小船漂航能到印度去的。于是他们在青尼罗河发源地的达拉湖边砍了12吨芦苇,按照从金字塔里抄绘来的图纸捆扎了一条小船,大约一个月就漂航了3300公里。而关于独木舟,大约在17世纪末,英格兰中部兰开郡的马丁湖被排干了,当人们在开挖湖底的时候,无意中掘出了一只独木舟,接着又是一只……,就这样一共挖出了8只。最初人们以为这几只独木舟不过是英国古代原始人类的遗物,但是经一位名叫李依的学者仔细研究和比较分析这些独木舟的式样和大小,发现竟和当时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鉴定没有错,这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古代的美洲印第安人曾经到达过英国。难道古代的印第安人就是凭借这种原始的独木舟漂过辽阔的大西洋到英国来的?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从美洲中部炎热的墨西哥湾,也有一股宽达几个公里的墨西哥湾流,以每昼夜150公里的流速偏向北西,流到英伦三岛的西岸,然后再向北流到挪威的海面,最后消失在北极圈里。这股巨大的海上“河流”曾卷带着一些美洲的热带树木流到北欧沿岸,给古人以启发。独木舟漂洋过海虽然充满了危险,但是在顺利的情况下,却不是不可以成功的。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迷航的独木舟在漂洋越海的途中被大海所吞噬,真正到达印度海岸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有趣的是,在与大海完全隔绝的巴蜀各地区考古,都发现有一种像船的棺材悬在悬崖上,而并非发现于中国东南的海边。很可能,5000多年前巴蜀还是内陆盆塞海,那些侥幸逃生的人类的非洲祖先,经阿拉伯海的洋流乘独木舟之类的工具到印度,从印度到缅甸,缅甸到云南,云南到广西,北至内蒙古,特别是进入中国后,就迁居到水草丰美、适宜于渔猎生活的巴蜀内陆盆塞海,并按照曾在阿拉伯海湾生活的方式制造了这些像船的悬棺的独木舟。在四川省盐亭县天垣乡盘垭村发掘出的“盘古王表”和盘古王退位后南迁的传说,以及在四川发掘出的三星堆、金沙等古遗址发现的远古文明,和巴比伦古苏美尔人是蜀人等,也为这种东西方往来的远古交流提供了证据。
因此,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人类祖先迁徙到中国,如果走的是海路,就不需要10到15万年,用年差挑战“非洲起源”说难于成立。因为柳江人和鄂尔多斯人的时间测定在10到15万年区域,说明也可能是从海路来中国的。由此不难想象人类和人类文明的起源有两个孵抱期:一是非洲到中东的地区,一是古巴蜀盆塞海及周边东南西北中的地区。人类的大迁徙曾在这两个方向有过多次的来回,但在非洲起源,有杂交分子人类学DNA交叉的过硬测量证据,而远古联合国起源于第二个孵抱期有这种证据吗?虽然在这第二个孵抱期是游团、部落、酋邦组织形态都有的集成体,类似今天的联合国的民族组成,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基因样本。
但远古联合国的地域核心毕竟只是在古巴蜀盆塞海四周,比今日联合国组成小得多,即使在这四周都有争抢的本土文明起源说与演化论。现拿王传超博士的中国人三个超级祖先起源看,起底王传超分子人类学的真实观,其实正是《川西羌语支人群的遗传结构》一文,他给我们提供了远古联合国起源于第二个孵抱期的DNA基因考量,即使这工作做得很难。即远古国家的起源首先从远古联合国起源开始的,这也与远古早期在非洲的海边活动相关。远古人类约20万年前从非洲走出,一部分对寒冷有适应能力的约280万年前从青藏高原来到巴蜀盆地的原始人的后裔们,开始追寻他们吃熟食的蜀人的祖籍地,从巴蜀盆地开拓起远古联合国盆塞海文明,到盆塞海干涸的大迁徙,远古联合国被分开的炎黄部落、东夷部落、南方土著壮侗、苗瑶等族群,再度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汉族在中国最大的族群。“汉族”和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从“盘古开天地”起,就是中华民族。那些所谓古氐羌族、古彝族、古苗族等等少数民族,是远古华夏国家共同体政权之外民族的说法,都是不实之辞;相反,他们还可能是“古联合国”的铁杆群落,不改类似居“山寨”之古志,才反有今天的“少数民族”现象。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3-5 22:02:12|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金力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DNA分析得出结论:现代中国人起源于非洲,是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他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当然,如果说金力教授的结论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跟非洲人长得如此不同?那些在中国考古发现的古人类的后代又都去了哪里?他们是被远道而来的非洲人干掉的吗?有人说: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有两种对立的说法,互相争论。一是“非洲起源说”,即中国的北京猿人等在距今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因为“中国起源土生说”的盲点,在于孤立地研究古人类化石的发展和继承,一切都是从化石考古的基础作出推论。他们从来没有结合气候学和地质变化研究人类发展的进程。以为中华文化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的论断,也未免过于武断。因为八千年前长江三角洲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发明了杆栏式建筑,懂得造船,种水稻,不愁温饱,有很高的文明。
有人还说:珠江口到台湾海峡则是航海民族的温床,如舟棺葬反映了这些民族,走向大海的能力。现在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印度洋的贝壳品种,出现三星堆的金面具、玉面具、玉文化、傩文化。所谓“傩”,是指戴着面具跳神,是原始狩猎、神祇崇拜、部落战争、原始宗教祭祀和巫术活动的产物,都是年代久远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那种以为中国人种和文化,只是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进化而成,是难找到DNA科学证据支撑的,也解释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博大、多元、悠久的文化现象。同时,最影响和支配着古人类存亡继绝的因素,是剧烈的气候变化。冰河时期来到,寒冷的气候超出了生物生存的容许度,大量古代哺乳类生物绝种。中国地区的古人类,一样经过多次的绝种,每一次都是非洲的新人类像种子一样,重新播迁到中国,留下了不同年代的古人类化石;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在连续传承的关系,他们只是拥有共同的非洲祖先,他们是不同时期到达中国的古人类。
在地球的几百万年发展中,冰河时期是间歇地出现的,冰河期来临,今天的温带地区非常寒冷,没有森林,只是一片荒漠,甚至沙漠化,古人类在气候急变中,突然失去有食物来源而饿死了。在四万年前到一万二千年前,恰恰是冰川活动急剧时期,冰川推动山体迁移几百公里;大量非洲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埋在冰川地型山体迁移区几百米之下;一万二千年前至一万年前,海水暴涨、暴雨泛滥成灾,现代智人遗址泡在古湖泊、古河流下面,浸泡在海底之中。特别是云南、四川,还有广东、福建、浙江、潡海湾的大陆架,都是非洲晚期智人活跃的地区。
特别是云南和四川,即今天横断山脉之东侧,即今天5·12大地震的龙门山地质带,出现了年轻地层背负起古老地层的怪现象(即年轻地层在下,年老地层在上),出现了许多尖挺的“飞来峰”,即青藏高原的山体被冰川向斜坡下方推动,离开原位几百公里,然后在青藏边缘低地落地生根。结果,非洲晚期智人的遗迹在几百米的岩层之下。考古学者未能找到现代智人遗址,看不到现代智人与早期智人的急速进化差距和生产力差距。若将两者比较,就会信服早期智人被现代智人淘汰取代是顺理成章的。但人类文明起源分裂论的“多地区进化说”认为: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其重要依据是200万年前的巫山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距今10万至20万年间的辽宁金牛人、距今1万至4万年间的北京山顶洞人等,几乎是一个完整的进化体系。这类中国的古人类学家,都是根据不同时期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作一个比较,然后认定不同年期的人类化石,都是祖先和后裔的关系,得出了现代中国人种是由中国古人猿独自进化繁衍传承的结论,否定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
但金力院士团队的人认为,“中国人起源土生说”最大的缺陷,是经不起DNA科学的检测,没有办法证明不同时期的人类化石的DNA有血统继承的族裔关系。这类“多地区进化说”,延伸“中国古人类独自连续进化学说”,其中的中国主流人类学者的重要依据,也是是在中国发现了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发现了200万年前早期直立人巫山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和郧县人,30万年前的安徽和县人和南京汤山人,10万-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辽宁金牛山人、陕西大荔人、安徽含银山人、山西许家窑人、丁村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1万-4万年前的现化智人如广西柳江人、内蒙古河套人、北京山顶洞人、云南丽江人、贵州穿洞人、陕西黄洞人等等。
这里他们也把四川资阳人列入其中,但并没有但实质性的继续,甚至有文章说,他们把原件的“资阳人”头盖骨也许弄丢了,只存在复制件。但他们认为原本存在两个缺环:不在此,因为一个是没有发现更早的直立人化石和人类近祖南方古猿化石,另一个缺环是没有发现距今5-10万年的智人化石。2008年1月22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记者会宣布,在河南许昌灵井旧时器时代遗址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现距今8万~10万年间的较完整的古人类许昌人头盖骨化石,“许昌人”如今的火爆,也许能说明“资阳人”头盖骨为什么会“弄丢”?
“许昌人”填补了中国没有5-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的空白,这就是一个近乎完整的人类进化系统吗?除了非洲外,中国也是大致上连续不断的古人类化石发现地,因此,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中国人是从古猿人独立地发展起来的人种。但金力院士团队的人认为,从直立人演化到现代智人,陕西蓝田人和河南许昌人化石,被认为是中国人种起源于中国的重要证据──“黄河发源论”是这些学者的一个教条,也是他们沉重的历史包袱。但这种论据不能证明四万年到一万二千年的新石器人类,就是蓝田人、许昌人的后代。因为蓝田人、许昌人是五万到十万年前的古人类有可能绝种了。但支持“黄河发源论”中有人骂此:“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简直是屁话!还自称是学者呢?说难听一点是洋奴!没有头脑的猪!”
由此要再问如果金力教授的结论是真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跟非洲人长得如此不同?那些在中国考古发现的古人类的后代又都去了哪里?他们是被远道而来的非洲人干掉的吗?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谭婧泽老师给记者的解释是:金力教授发表的关于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早在2001年就已经问世。当时他带领一个研究团队,专门就中国人的遗传分子进行了研究。他们想研究中国人到底起源于哪里?是否如前人所说的全世界的现代人都起源于非洲?最后他们得出的结果和前人得出的结果竟是一致的。所谓的“前人”,是科学有第一也有第二,金力教授他们提出的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4# 金佛山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17-3-5 22:19:23|只看该作者
在1987年的时候,就有人推出整个人类都起源于非洲。最早推断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是卡恩和威尔逊两位科学家。1987年初卡恩和威尔逊等人提出,将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即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其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著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于是有人把这种理论叫做“夏娃理论”,认为现代人类是单一起源并来自非洲。1998年中国科学家褚嘉祐等人,利用30个常染色体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南北人群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遗传结构。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和进化树聚类分析,都支持现代中国人来源于非洲,并经由东南亚进入中国大陆。
由于微卫星位点突变率较高,对研究较久远的人类进化事件和人群迁移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宿兵等人,发展了一套Y染色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简称SNP)研究理论,来研究中国人的起源问题。而Y-SNP这套研究理论,也就是金力、李辉他们运用的研究理论。金力他们利用了3个古老的Y染色体上的SNP作为研究重点,即M89、M130和YAP这3个古老的Y-SNP,这3个Y-SNP又都是在M168突变型的基础上产生的3个突变类型。为什么用M168这个遗传分子?金力他们在文章中这样解释:“据认为,M168是人类在非洲时产生的突变型,其原始型只出现在东非人群,除非洲以外的现代人及部分非洲人都带有M168的突变型,M168是现代人类单一起源于非洲的最直接证据。”
科学家是怎么知道一个DNA分子的年代的?为什么说M168在原始的非洲时期就已经存在了?这个DNA的存在时间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复旦大学现代人类研究中心的李辉副教授的解释是:分子人类学用的是非基因的DNA序列。因为基因是有生理功能的,是不能随便变化的。如果基因随便变的话,我们人的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影响。金力他们从中国各地找了近1万例男性随机样本做实验,通过研究发现,所有样本都只具有M168仅有的三种突变。也就是说,这9988例样本中,M89、M130和YAP这3个最古老的遗传分子只发生了三种突变:一种突变成了M89T、M130C和YAP-,发生这种突变类型的个体最多,有9329例,占93.4%;一种突变为M89C、M130T和YAP-,这种类型的比例占3.7%,有370例;最后一种突变为M89C、M130C和YAP+,有290例,占2.9%。除了这三种突变外,没有其他新的突变种类出现。这个结果,和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基因分型结果是一致的,就是说M168在非洲之外的地区没有出现新的突变,也都是只出现了这三种突变,只有有新的突变样本出现才能说明中国人不一定都是起源于非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1 10:55,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