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9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机构新媒体时代 公益如何“广而告之”

 [复制链接]
新浪公益
  1月16日下午,基金会中心网与新浪微公益合作,在建外地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道德大讲堂成功举办了“公益如何‘广而告之’──新媒体运用的实操、经验及案例分享”沙龙。来自基金会、NGO、媒体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沙龙现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播主体之间高度的互动性和信息的群体共享性特征得到了很好的凸显,为受众提供了直接参与公益、自由发表见解、交流经验感受的平台,扩展了公共领域的维度和深度。如何设计出创意独特、有情有理的公益广告?如何展现公益项目的独特魅力以吸引公众?如何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
  本次沙龙邀请了奥美公关总监蓝智勇、新浪微博UDC资深视觉设计师吴佩文、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副主任王鹏、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库峥分享公益广告设计制作、新媒体运用经验和案例,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应对。
新浪微博UDC资深视觉设计师吴佩文
  新浪微博UDC资深视觉设计师吴佩文分享主要围绕着公益banner的制作来进行,介绍了常规的banner图片的制作流程,讲解了公益banner设计经验与方法、设计中相关的规范、如何让设计宣传过程变得便捷。她认为,公益广告所需体现“真实、可信、正式”的原则,所以在制作中,尽可能地使用真实的素材来进行制作。在满足设计需求并且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banner设计得更有个性一些,跳出常规的模式。相比模式化的banner,这类型有特点的往往更加吸引用户的点击量。
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副主任王鹏
  中国扶贫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副主任王鹏分享“‘感受6块3’──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新媒体传播”。他通过讲解“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活动──‘感受6块3’”活动设计思路、主体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评估,分享了新媒体传播特点和传播体会;介绍了中国扶贫基金会面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思路调整。他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传播的模式和方式,为公益机构的品牌传播提供了新的思维;被关注就是最大的资源,被关注的多,所获得的资源就多;传播已经不再是单独的工具。传播是公众筹资的重要内容,也是筹资的基础。
奥美公关总监蓝智勇
  奥美公益公关总监蓝智勇分享了“如何策划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他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熄灯一小时”公益广告的思路,连续数年在鸟巢、水立方、故宫等地的不同设计亮点和效果;绿色和平发起的“筷子森林”行动-签名承诺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形象地用8万余双被使用后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被拼接还原成4根高约5米的大树森林说明“我本该是一棵绿树”;《2032》如何让普通人说我们期望的未来,成为一部中国形象片。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库峥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库峥分享“中国青基会新媒体运维及舆情应对经验”。他介绍了中国青基会对新媒体的认知和运用经验。1996年12月16日,中国青基会及希望工程信息进入Internet,成为当时中国最早进入互联网的公益组织。中国青基会的传播策略是:先作规划,谋动全局;找准定位,有的放矢;规范运维,协调有序;沟通得体,不卑不亢;善抓机遇,事件营销。最后他分享中国青基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应付经验。首先不能怕;其次要了解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展规律;第三建立必要的预警机制;第四总结出9条积极应对舆情的措施:1)不贸然说话表态;2)快速反应;3)统一消息出口;4)诚恳的态度;5)有效切割;6)避免标签化7)整合资源,第三方的评价尤其重要;8)用户策略:争取中间层;9)不惧怕舆情。
  4位嘉宾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享了公益传播的策略、设计理念和方法、公益传播的案例,以及网络舆情应对经验,让参会人员受益匪浅。有一位参会人员反馈意见:“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的沙龙活动,通过学习,无论从专业技能方面,还是整体项目的策划、操作方面,或是整个新媒体的运用及面对舆情的处理方面都感觉收获颇多,对于我们的宣传工作也给了很大的指引。”
基金会中心网常务副总裁耿主任主持沙龙
新浪微博微公益张茹玮总结发言
沙龙参会人员提问
沙龙活动现场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妮爱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妮爱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妮爱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NGO介入儿童伤害事件困难重重 公益机构需警惕催生新行政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2:05,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