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95|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张哮 发表于: 2005-3-22 22:11:37|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访谈]把酒论诗

 [复制链接]
访谈(龙村、王春涛笔录、整理,时间:2003年4月)  把酒论诗 赵 野:诗人、文化产业策划人,北京象罔-大家广告公司总经理 何小竹:诗人、作家 何房子:诗人、评论家,《重庆晨报》出版中心主任 菲 可:诗人,重庆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 李 钢:诗人、作家,重庆市诗歌创委会主任、散文学会副会长 张 哮:诗人、作家 张夷非:中国电影家协会导演 冷 杉:诗人、作家,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 朱 凯:诗人,重庆京剧团副团长 宋 强:作家,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原鸽与鹰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 宋 琳:旅法诗人、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 虹 影:旅英诗人、作家 关于诗歌 李钢:诗歌是我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我不认为诗就是生活的全部。生活还有许多重要的东西,如果一个诗人,把眼光仅仅局限在诗上面,他的人生是不丰富的。  我很少考虑狭义的诗歌问题。诗本身是一种生活。这点很重要,真正做到侧身于生活之外的打量,对每个人都很难。 何房子:好的诗歌,必须具有意义的复杂性和语言的简单性,必须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诗,不仅是情感的艺术,也并不仅仅是事物的组合,更多的是一种抽象、提升的能力。检验诗人的高下的,不是别的,甚至不是文学史,而是近似于基础数学的那种准确性。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所有诗人的难题:诗人必须通过对语言的精确运用,创造出新的情境。诗歌不仅是情感的表达,长期以来人们对诗歌存在着很深的偏见和误解。诗歌表达着人类隐秘的思维,因而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赵野:对我而言,直面死亡和平庸的日常生活,会让我产生一种恐惧与空虚,惟有诗歌,能给我战胜它们的勇气。 何小竹:诗歌在我的内心深处非常重要,这是肯定的,要是没有诗歌,现实生活中的我支撑不到今天。就我个人而言,诗歌有如宗教。 菲可:诗歌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不是诗歌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另外一条路,做另一个人。接受诗歌,就意味着改变了自己。因为诗歌,我对世界的看法更复杂了,不再有平常心;因为诗歌,我看待事物的观点、处理问题的方式,都经常给自己带来麻烦,有时甚至会感觉自己已被生活隔离,这是我最大的苦恼。  诗歌肯定不是我的全部,但诗歌使我成为完整的人。我的诗,不是单纯的抒情诗,而是个人的生活史。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交给诗歌去解决。同时诗歌也让我保持生命力,这一点,不可抹杀。  诗歌某些时候是理性的,不是说非要表达什么观念,而是一种冷静思考的产物,是有预谋的,也是无奈的──有时候恰恰由于你无法澄清自己的想法,才会真正进入诗歌状态。 朱凯:我是“梨园子弟”,从小看了无数戏,川剧的文学性极强,使我受益匪浅,常常沉浸在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幻想之中。小时侯,兴趣广泛,曾想成为武术家、天文学家、语言学家等,但最爱的还是“小学”,也就是语言文字。最初,是一本中国古代字书的介绍──《说文解字注》,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四岁时,成都俞伯笙来渝,见我喜欢古琴,又好学,号称“十万个为什么”,便指导我学习韵文,并与我互相唱和,让我爱上了古诗词。由此,诗书酒,钟爱一生。  我写旧诗。旧诗词在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最庞大的读者群(菲可插话:“是真的。”宋强指正:“确切说是古诗。”)。但写作旧诗却有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要跳出点名堂来是很苦、很难的,所以,我宁愿把它看成是一种娱乐。 冷杉:诗歌是感情尤其是激情的产物,在社会生活节奏较快的时候,我也写的少了,但一直都在写,并坚持以诗体日记的形式炼笔。这样,可以保证我的文笔流畅、不枯涩,可以准确把握社会观念的变化,在寻求美感时不板滞、不枯燥,当然,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因为诗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  因为诗,我经常遭到一些老朋友的嘲笑,说我精神不太正常。这个时代似乎不再需要诗歌。生活节奏快了,质量高了,远离诗歌似乎反映了某种程度的“进化”。  但诗歌对编剧和导演工作的帮助非常多,在深度的把握,叙事的节奏、跳跃,思路的活跃,精神的兴奋等方面让我得心应手。我们看国外大片,许许多多的镜头其实就是诗。所以我关注诗歌,不断而自觉地看和写着。虽然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诗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诗,不在生活之外。有人以为诗是远离人间烟火的,他们肯定错了。 虹影:我曾经是一个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我一开始出现在这世界,就是在一个漆黑的午夜,母亲和我又冷又饿。老家的天井,是一个封闭院子的出口,我学会走路,就喜欢在那里,看天空,有鸟飞过,闪电咔嚓咔嚓响,雨水如帘,灰瓦上突然生出一枝黄花。这些都是诗,不是我写诗,而是诗写我。一开始,诗就是我反抗命运的象征,是生存下去的理由。我的诗就是我的自传──我借长篇《K》说明了这点。反符咒,反魔力,童年的爱情,自由的色彩,反摹仿──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摹仿者。 张哮:诗是我生活甚至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的生活原则──孝顺父母和写诗──之一。其他东西不能取代,不管生活是否艰辛。对诗,可谓情有独钟。 关于诗人 宋琳:诗人的职责,一部分就是描述世界。生活的经验对诗很重要。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可呼唤诗的出现。  自己是诗的一部分,诗是心灵的再现,更是生活的写意。诗歌不是单纯的情景再现,是生活、学识、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的综合性表达。而且,诗歌都带有个性鲜明的符号。放在世界文化中,诗歌带有种族的符号。我生活在巴黎,是欧洲艺术文化的中心。我不会因为它是欧洲的而感到冷漠、生蔬。我的身上,携带有种族的文化记忆,会与欧洲文化发展碰撞。并在碰撞中找到一个切入点,融进并丰富她。 张哮:对我而言,诗歌江湖一直存在,因为我觉得它应该存在。对诗人,我始终感觉有一种亲和力,因为他们具有神秘性。但我对诗人一直都比较清醒,游离却不远离,也远离不开。 张夷非:我不是诗人,但身边总有一帮诗人朋友──我的编剧或多或少的都写过诗,我对同他们的交流和相互影响非常看重。诗歌与影视,可以互动,给我启发,有助于我形成独特的艺术眼光。 冷杉:我80年代做《诗人》月刊编辑至今,始终同许多优秀诗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如舒婷等。以后,改行做了导演。但我一直都在写,经常往搜狐“自荐留言”上贴(孩子气的笑声),也一直都在关注着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作为最高级的精神产品,诗歌有其独特的理性原则。人必须有理性,否则,不可能产生上乘的诗歌。在今天,许多优秀的诗人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诗歌最需要真诚,商人也同样如此,真诚加上个人努力,归根结底是真诚成就了他们。 关于诗和酒 菲可:酒是好东西。我酒量不行,但喜欢酒,大学期间,一度经常喝酒、翻窗子,通宵不睡觉。现在家里还泡了很多酒。我环境适应力太差,有了酒,至少可以让另一个我掩盖很多。结合写作而言,酒模糊了我的看法,要写诗了、有问题了,酒往往可以替我解决──特别是解决感情问题。同时,酒还可以让我回避那些头痛的问题。 李钢:我喜欢酒,但绝非嗜酒之人。酒对于我的诗而言,并不重要。有酒可以有诗,没有酒依然可以有诗。在我看来,生活的全部都可以概括为诗。有酒无酒,都是生活的一种。 赵野:我爱诗,但不善饮。所谓的诗酒生活,体会不深。但对诗本身,我不会苟且。以前曾有过写出一些能载入历史,影响深远诗歌的理想,并为之奋斗不已。经历的事多了,渐渐发觉,关于诗的理想已经变成写自己的好诗。不为其他,希望自己安心,并获得战胜死亡和虚无的勇气,仅此而已。 冷杉:我只跟朋友喝酒,一个人从来不喝,从来不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什么的。我认为无论喝酒、写诗、拍一部比较棒的影视作品,都与排泄的快感一致──快感是相通的,也都是必需的。 张哮:酒,关键是人,即同什么人一起喝。我也喜欢和别人特别是诗人同饮。我自己不怎么喝酒,啤酒一瓶就醉,但藏了很多酒,泡了十多瓶药酒,其实都是给朋友准备的,所以宋炜..等,都很高兴到我家喝酒。对我来说,酒是一种心情,而且,是好心情。 何小竹:开始学习写诗的时候也就是我开始学习喝酒的时候。这两样东西伴我到今天,它们都让我上了瘾,恐怕这辈子戒不了。酒和诗给了我许多美妙的东西,要回忆起来,毫不夸张地说,可以写成一本书。简单地说,我生活中最好的朋友都是因为诗歌和酒而相识、相知并相守的。 张夷非:我酒量浅,但喜欢喝一点。酒是交友的契机。你知道我这人特别友善(笑)──朋友们喜欢,我也就喜欢上了。这样,结果大家都比较愉快。喝酒毕竟得有个氛围,得讲究个环境、情趣什么的。我相信所谓酒文化,其精髓归根结底就在于情趣二字。关于酒楼、美食和其他 宋强:在北京,想的最多的就是新式川菜,所以我才会经常恳求他们把香积厨开到北京来。香积厨,确如太亨所言,结合了川渝两地一批诗人、文人的情趣,群而不党,乐而不淫,能够接纳我、安顿我、包容我,让我感到生活是那么美好,又那么实在。一个“香”字,告诉我们温饱时代过去了,小康时代开始了。我觉得,这很了不起,是件暖人胃口的事情。 虹影:在海外,在他乡,我常常沉浸在香积厨那种古朴、适意的韵味之中,她的餐具我非常喜欢,志在必得(大笑)!平时我自己做饭做得很好,无论西餐还是中餐都能做出特色,去朋友家,我总是强烈要求自己做。拿手菜也很多啊,比如海鲜水锅、烤鸭子、凉拌菜、素炒蔬菜,很多人都吃过的。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家从来没有断过客人,我家就是中国作家的酒店,杨炼、陈染、欧阳江河等等,来了就直奔我家。  我从来不按菜谱做菜,我觉得菜谱是很可笑的、骗人的东西,按照程序做出来的东西都不对。第一流的厨师应该没有准则、条框的限制,只有超我、超他人,超越于江湖之上,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  说到最喜欢什么口味,具体说不上是哪个国家、哪种菜系的,原则是健康、色彩、质量,快感的生活就很好。之所以用“快感”而不用“幸福”、“快乐”,是想强调那一瞬间的感觉,还有随心所欲吧。吃并不仅仅是果腹,人本来就应该这样,使食品更艺术化,琢磨怎样才吃得好,吃得妙,吃得有文化。吃是一件多么好多么幸福的事情,要是弄得自己那么痛苦,还不如死掉算了。 2004.10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哮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哮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哮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哮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哮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哮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已经删除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2# 四姑娘山
 飘** 发表于: 2005-3-22 23:20:2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诗歌肯定不是我的全部,但诗歌使我成为完整的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绿人树 发表于: 2005-3-22 23:54:06|只看该作者
诗歌是现实在灵魂深处撞击的一瞬。它可能热烈而短暂,苍白而凝固,也可能血性而懦弱,温柔而刚强。它是一种状态,或生或死;它是一种延续,将所有已经存在的东西通通粉碎,而注一种全新的力量;它是一种精神的异化……
4# 金佛山
 楼主|张哮 发表于: 2005-3-23 00:24:18|只看该作者

问候绿人树!

问候绿人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5-3-23 11:09:42|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已加入链接。
6# 青城山
 沈小婷 发表于: 2005-3-23 15:09:08|只看该作者
羡慕、学习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DAMOGUYANZHI 发表于: 2005-4-1 11:07:24|只看该作者
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突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好心情!!
8#
 楼主|张哮 发表于: 2005-4-1 17:27:35|只看该作者

问候DAMOGUYANZHI!

问候DAMOGUYANZHI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DAMOGUYANZHI 发表于: 2005-4-6 20:43:35|只看该作者
多谢张哮老师,以后有很多东西都向你请教,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9 09:29, Processed in 4.461608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