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08|回复: 1

[植物·微生物浅议成都消闲文化及其发展

 [复制链接]
  成都,坐落在肥美的、香灰泥质的川西平坝(成都平原)上,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护佑其两千年来旱涝保收。因其物产丰富、人口密集、自给有余而独具特色,在那农业经济的悠久历史中,誉为“天府之都”实不为过。加上特殊的盆地环境,其逐步形成特有的消闲文化在所必然。
  成都消闲文化的标志性特征着实不少:既有闻名全国作为四大菜系之首的川菜;更有名扬海内外来客必尝的成都小吃,什么赖汤圆、韩包子、谭豆花、钟水饺,什么夫妻肺片、二姐兔丁、麻婆豆腐、酸辣米粉,可谓美不胜收。他如盖碗茶及其茶艺、茶技也是独具一格,更不用说那遍布巷隅的茶肆、茶馆俨然成为民间才艺、文化娱乐、交友访谈的中心,进一步强化着这种消闲文化。至于川戏、蜀绣、快板、清音、竹编工艺等等,则更是多不胜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成都就被冠以消费城市、消闲城市之名而蜚声海内外了。这在计划经济的过去,一度被认为是贬义词。可就在那样的气氛下,成都消闲文化仍在顽强地发展,比如有名的成都麻将风即兴起于此期,以致有笑料称:“在大雾天,其麻将声可‘导航’飞机而找到成都”。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知道休闲也是经济且是经济中重要一环,似也为成都正了名,但是这时大家反倒忙于高科技建设成都而无暇顾及消闲文化了。可是,即便如此,成都消闲文化仍然没有忘却在经济建设中施展它的身手,仍然在自觉地发展着,且更有特色。
  比如,这时自发产生的“农家乐”旅游文化即是一例。如今,农家乐已遍及全国各大小城市,为旅游经济做着贡献。这之中,成都当功不可没。
  又如,成都人收入虽然不算高,购买私家车的品牌虽然也非至尊至贵,可是它却是最早成为全国拥有私家车辆最多的三大城市之一,足见其消闲风之盛了。
  最近,在成都又兴起了一个新的消闲文化亮点,那就是率先加入到中国健康养老老年产业基地建设中去了──正在打造一个世界级养老之都。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取得成功的;因为它极聪明地利用了成都市传承千余年的消闲文化之优势,且高屋建瓴地顺应了社会发展大趋势。
  文化是地区内民众的一种生活习惯,而“习惯是一种势力”。文化有一种势能,因此文化习惯也是一种势能。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行动,在暗暗地前进。成都人在建设现代化成都的同时,也在因势利导,利用着这一消闲势能为经济服务。这可是最省事的、成本最低的一项事业了。
  成都消闲文化将万岁!

作者:高隆昌,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参事

源自:《文史杂志》2009年第4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芬雪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芬雪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芬雪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蜀汉封爵的授予与继承 一代廉相诸葛亮
2# 四姑娘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11-14 16:36: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都不错,只是高楼太多,向成都高楼踢上一脚  091113121827b88abec84983d7[1].gif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25, Processed in 0.2028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