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3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4-7-3 10: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平湖土布文化溯源

 [复制链接]
源自:平湖非遗  : 褚亚芳
  平湖位于浙江的最北端,与素有“衣被天下”美称的上海市松江区毗邻。历史上聪明勤劳的平湖人民过着男耕女织的小农自然经济生活,农家妇女几乎人人会摇花织布。平湖土布不仅成了当地服饰文化的一大特色,而且享有盛名、远销全国各地及国外。
  平湖种植棉花,纺织土布,已渊源流长。据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木棉,宋时乡人始传其种于乌泥泾,今沿海高乡多植之。”明天启《平湖县志》载有,“棉花为蚕桑之外又一大利。”
  从以上历史记载足以说明:平湖种植棉花、纺织土布起源于宋代,由松江乌泥泾传入,松江乌泥泾正是对中国棉纺织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黄道婆的家乡。
  一、平湖土布的历史地位
  
  追溯平湖土布的发展历史,其最鼎盛繁荣属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在这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平湖土布不仅解决了平湖人民的穿衣问题,而且成了平湖人民经济收入的一行支柱产业。
  当然,平湖土布能以其独特的势头迅猛发展,这与平湖人民数百年来对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积累以及聪明智慧的注入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平湖人民在种植棉花、纺纱织布的生产史中,谱写了一曲平湖土布文化的赞歌。
  1、平湖土布与经济繁荣。明代平湖已有织机5万余架,摇车、缚车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纺织工具,有的人家摇车有3-4架之多。所以,不论春夏秋冬,从姑娘、媳妇,到老年妇女,人人参加到种花、纺纱织布的行列中,真如有诗所写:“比户操作,日机夜纺,轻纨素锦,日工自盛。”平湖土布家庭手工业的日益昌盛,土布花色多样,质量上乘,使平湖土布的卖买交易也日趋兴旺繁荣。如《平湖县志》载:“明中叶以后,新埭已成为商业重镇,‘饶鱼米花布之属,徽商麇至,贯铿纷贸,出纳雄盛。”
  到了清朝道光年间,平湖纱布庄、春张店、印染店更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纱布庄即庄主一方面雇佣纺织能手,开办手工织布庄,另一方面把大量纱发放给农妇,让农户拿回家织成布匹,再交回布庄按质论价。布庄则按品种、规格、花样分别打成100匹、500匹、1000匹的捆包,挂上牌号标签,销售给客商。当时平湖纱布庄已不计其数,单开设在新埭的分庄就有5爿,只恒泰祥布庄一家就拥有资本8000银元。春张店即专门制作缚车、摇车、布机等纺织工具的店。因平湖土布生意红火,声名远扬,不仅销往上海、福建、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还远销海外。十九世纪初,法国的绅士们就以穿着中国土布服饰为时髦,在雨果的小说中竟也有对中国土布衣着的描写。
  2、平湖土布与民间工艺。平湖人民制作土布有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她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积累大量的宝贵经验,掌握了许多民间技艺,并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平湖祖辈的织女们能巧夺天工,依照远古时代“绳纹陶器”上的几何图案,创造出了一种名谓“芦席布”的土布花样。二十世纪60年代的农家妇女们更是心灵手巧,她们可凭一只小小的布角头,会别出心裁地编成无数只土布图案。如做被单、被夹里的有白底大列条、大方格布;做被面、袱、兜头巾的有蓝底各色格子;做男衬衫的有小白格、蓝白格、平芦席;做女衬衫的有横芦席、四镶芦席;做男两用衫的有赤豆布、暴眼芦席;做女两用衫的有踏布、空心芦席;做男女裤子的有一水清、陪纱布等等。
  平湖土布可谓变化自如,品种繁多。但要织成布匹,需要从一般性的轧花、弹花、搓棉条、摇花、缚纱、缚纱如蛹、浆布,一直到复杂的经布、盘布、接机头、织成布共十几道工序。单说经布,民间有句俗语说:“官清及勿牢机清”。一般机筘有15、16、22朝,一朝25细格,每格穿上下两根纱。经布几只筒管,几码布、共几个头,必须算好。如白匹布16朝机筘,装25只筒管来回经16趟,计800个头,算好头后才能装筒管经布,有图案的布,按算的方法配色装筒管,如稍有差错就织不成布。
  清末以来,平湖还流行着一种制作考究、工艺精湛的拷花布,拷花布即在白匹布上烙上各种图案,如娄志礼开设在平湖西大街的娄昌印花坊,专门从事拷花工艺,图案有“凤彩牡丹”、“狮子滚绣球”、“鸳鸯嬉荷花”、“龙凤双喜”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曾在浙江美术学院举办的浙江工艺品展览会上展出,获得殊荣。
  3、平湖土布与民间文化。平湖人民在栽种棉花,纺纱织布的生产过程中,创造性地总结经验,通过口耳相传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歌谣、泖水田歌等。形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民间文化习俗。如描写种棉花的谚语有“只有懒人,没有懒地”、“棉苗发得早,多结伏前桃”、“伏天棉花锄八遍,绒细好纺多出线。”民间谜语如唱棉花的“象桃勿是桃,肚里长白毛,剖开肚子看一看,里面还有小黑枣”,唱轧花的“脚踏小木桥,手里曳曳勺,珠珠粒粒抛。”民谣如:“别人削花,伊呀吃茶;别人捻花,伊呀肉麻。”八月中秋拜月:“月公公,拜三拜,棉条好摇布好卖。”
  泖水田歌如《削花经》:
  正月削花头一朝,七月削花黑啾啾
  小姑娘打扮买香烧,大男小女刓刓花头
  初一烧起烧到正月半,刓得花头桠桠报
  红灯扯起半天高。铃子长到边根头。
  二月削花暖洋洋,八月削花花登台
  大妈阿婶去烧香,北天堆起乌云来
  河干水浅田难种,天啊天,绷介末勿多日
  求签问佛种花秧。望伢早晚铃子一齐开。
  三月削花是清明,九月削花象雪球
  蚕豆小麦碧波青,大妈阿婶忙悠悠
  挨家拣花留花籽,岸头上叔叔伯伯人人话
  拱开叶子种花秧。今年棉花到有十成收。
  四月削花两台头,十月棉花白飘飘
  青草堆起脚馒头,大小棉花上蒲包
  削花格阿姐真苦恼,大的棉花装苏州
  肩胛上背把小锄头。小的棉花上松江。
  五月削花三遍头,十一月棉花上轧车
  削脱青草高蔓头,半爿肉子半爿花
  今年棉花还算好,抽抽搓搓成条棉
  明年还要多种点。拖拖曳曳纺细纱。
  六月削花象火烧,十二月棉花上布机
  十爿棉花九爿焦,织布娘子笑嘻嘻
  天阿天,奈落介三个月月麻花雨
  一日一夜要织三匹长头布
  让伢小姑娘啦棉花只当象浓粪浇。
  大男小女有得着新衣。
  平湖人民在数百年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歌谣、泖水田歌等,在此难以一一列举,上述所引可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既音韵和谐,易于记忆,又能表达智慧和深邃内容的谚语、谜语、民谣、田歌,平湖人民既可在劳动中自娱自乐,又为指导生产提供知识性、哲理性和实践性,是当时最普及最朴素的科技课本。
  4、平湖土布与民风熏陶。过去,平湖土布纺织的广泛性,达到了家家户户,农村妇女个个以摇花织布为业,女孩子在母、嫂的指导下,7岁学摇花、14岁学织布。学会后就自己织布备嫁妆,成亲时要送公婆一床被头,给新郎做鞋子,给姑叔送汗巾。
  当时,摇花织布不仅是农家的家常事,而且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廉陆稼书的夫人也亲自纺纱织布。陆公在嘉定离任回平湖泖口时,有民谣唱为证:“陆公归舟何所装,图书数卷机一张。”
  平湖土布的纺织,造就了平湖人从小热爱劳动,孝敬长辈,爱抚姑叔的民风民俗,经布时还相互探讨、帮助,形成了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的传统道德风尚。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不再束缚在几亩土地上,纷纷进厂、进城工作,衣着也不再是世世代代穿惯了的家纺土布,而变得丰富多彩。平湖土布的纺织已越来越少,摇车、布机等纺织工具有的已敲掉烧饭,有的被束之高搁,土布纺织的传统工艺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二:平湖土布文化抢救的意义
  
  平湖土布历史悠久,土布在民间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土布的民间工艺具有浓烈的东方民族色彩,土布的民间文化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土布淳朴的风格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越是民族的也越是世界的,所以,抢救土布文化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历史意义:可以继承发扬平湖土布的传统工艺,让平湖土布这一延续了千百年的民间工艺不至失传。
  其现实意义:第一,恢复百年老店,发展旅游业。可以装修、重建明、清、民国时间的纱布庄、印染店、春张店、拷花店等,恢复重塑本来面目,开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旅游观光。第二,开发土布工艺品,繁荣市场经济。用芦席布、拷花布等制作成各式新颖、美观的遮阳帽、手袋、自动伞、卡通动画等工艺品,以及马夹、裙子、花袄等服饰,让人类回归到最美最益的天然境地。还可以打造品牌,组织外销以换取外汇,活跃和繁荣市场经济。第三,挖掘土布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搜集、挖掘、编排一些有关土布文化的民间歌谣、谜语、谚语、田歌,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演唱、表演,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倡导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传统道德风尚。
  三、平湖土布文化抢救的可行性
  
  平湖土布纺织有着深厚的底蕴,抢救土布文化有着相当充分的可行性。
  1、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纺织能手。目前45岁以上的农村妇女都是二十年前的纺织能手,她们人人精通摇花、织布。她们现在还年富力强,思维敏捷,心灵手巧,精力充沛,是一批非常可贵的人才资源。现在抢救平湖土布这一民间工艺,可不费吹灰之力,如再隔二十年,现在45岁的妇女,都成了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到时再抢救这一传统工艺,就为时晚也。
  2、存有各种必需的纺织工具。农村虽然大部分人家的纺织工具已经毁掉,但还有一部分纺织用的摇车、缚车、织机、梭子等还保存完好,即使数量有限,还有会制作的老木匠,可以重操旧业,重新制作。
  3、存有各种图案的土布样品。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的箱子里存有家织的土布,这些土布图案各异,各有特色。可作为样品,进行举一番三,推陈出新。
  4、有土布工艺品销售的市场。平湖土布美丽质朴,天然可爱,二十年前人们还把芦席布的衣服作为“出客衣服”。加拿大华侨对平湖土布也倍加青睐,在探亲期间特地到新埭镇新华村购买了一批土布,带回加拿大作为贵重礼物馈赠亲友。其它发达国家不论男女老幼,又已穿着棉质衣服为首选,平湖土布就有着巨大而潜在的市场前景。
  总之,本文通过对平湖土布文化的追本溯源,旨在说明平湖土布也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枝秀丽的奇葩,不能让其在漫漫历史的长河中被湮灭。我们应该大力呼吁,不断以旧翻新,赋予平湖土布以新的时代气息,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有着面积广阔的喀斯特地貌 43处溶洞好凉快 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0:37,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