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360|回复: 6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人慕容雪村:神秘的网络文学青年

 [复制链接]
  他隐藏在网络深处,不愿以真貌示人,不给照片,不讲真名,我们所知,只是他1974年出生,A型血,双鱼座,单身。卖过假药,当过骗子,学过法律。但倘若涉及文学,涉及他所谓“残酷的生活现实”,他的话便滔滔不绝……
  “如果问我想在小说中表达什么,我想写对人性、对生活的质疑。”
  酷暑的高温渐退,从来不甘沉寂的网络却再次升温。近日来网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一部《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小说;网上点击率一路飙升的,也是这部网络小说;有趣的是,众多网友按捺不住参与的激情,在作者新写好的小说片段后面跟贴,发表自己的建议或改写的文字。
  写手是慕容雪村。在网上,他的名字紧紧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其它的资料。然而他的作品尚未面世,盗版书已抢占市场。一本是打着云南人民出版社旗号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收入《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唐僧情史》和《西门庆传奇》;另一本打着海南出版社旗号的《成都的风花雪月》,收录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和早期的中篇《遗忘在光阴之外》。这两本盗版书的共同之处是,发表的仅是慕容雪村在网上的部分文字,而非全部作品。
  慕容雪村是谁?做什么?这个疑问在找到慕容雪村后也没有解开。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份守口如瓶,对自己的工作绝口不提,只是大致描述。他的神秘没有妨碍我们的对话,只是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而已。
  能先告诉大家您现在的工作吗?
  我是学法律的,在南方一家公司做内部管理。
  为什么想到写小说?
  我一直是文学青年,读了很多文学书,也有创作的欲望。在大学的时候也发表了一些作品,在现在看来也是比较幼稚的刊物上,比如《芳草》。但当时只为发表,不在乎什么杂志。2000年我开始上网,在BBS上发些帖子。2000年底我开始学着写小说和散文,真正有意识地创作一些东西。
  是什么原因触动你创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以下简称《成都》)?
  去年在《收获》上看到刘志钊写的《物质生活》,内容也是有关大学生活,爱情、事业、辩证的幸福。后来我看到新浪网有个叫醉鱼的写手写了《我的北京》,我想他能写北京我也可以写我熟悉的城市。这大概就是《成都》的出发点。
  能大致向不太熟悉您作品的读者介绍一下《成都》的故事吗?
  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陈重,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个普通的家庭。曾经有过崇高但不切实际的理想,不过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全都一点点沉沦。他沉醉于放纵的生活,蝇蝇苟苟,斤斤计较,与上司和同事勾心斗角,一心想置对方于死地;与最好的朋友时远时近,在友谊和利益面前摇摆不定,甚至勾引对方的未婚妻;他爱自己的妻子,却不知道珍惜,最终,一切曾经美好的东西都被戳穿了,陈重在灰色的城市天空下开始质疑人生。如果问我想在小说中表达什么,我想写对人性、对生活的质疑。
  故事是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吗?
  是生活中的积累。现在流行一个词:悲悯。摩罗有一本书叫《从批判到悲悯》,九丹也老提悲悯这个词。我理解的悲悯,不是说你对他人的苦难表现出多大的同情心,而首先是看你多么关注自己的生活。
  但是你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戳穿了。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残酷?
  生活的幸福,这是一个辩证的话题,生活中不是没有亮点,但也不是总有亮点。幸福总是暂时的,不幸福才是常态。我常常把幸福比做是一碗沙中的一粒米,对我们来讲,这粒米弥足珍贵,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要吃沙子。幸福是个乌托邦,只能无限接近,永远不能抵达。
  你的人生态度是不是有点悲观?
  我是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我能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但对生活的终极意义却总是心有狐疑。给我一串葡萄,我一定先从大的那颗吃起。
  创作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进度如何?
  从4月初开始,大概写了4个月。我的工作很忙,下班后每天创作一两个小时,而且我写作纯粹是兴趣化的,不功利。用平常心去写,就为了玩。从头至尾没有一份提纲,情节发展是临时想出来的。但是你如果从前边看我的作品,会发现一种现象:前面有很多铺垫,有很多可能性,后面就按一种铺垫走。
  这种铺垫也许正好为网友为你的故事接龙做了准备。网民反映热烈,你能谈谈感受吗?
  第一次贴了第一集和第二集,反映平平,有人问:成都非要这么写得颓废吗?
  对网络上的批评或者赞美,我很少回应,只用作品发言。天涯网站有网友怀疑我的小说,是否在点击率上作弊。实际在“天涯”点击量有16万次,而在另一个网站,这篇小说曾导致社区在线人数超过了最高容纳量,首页链接的点击量是17万多(还不包括内部论坛点击量),光在这个网站,粗略的估计一下,估计点击数在几十万到百万之间。看到这么多网友关注,我很受鼓舞,觉得很有成就感。这种鼓舞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压力,写的时候患得患失。有些网友在预测情节发展,如果恰好被人猜中我的构思,我就要另起炉灶,进行情节重构,这很痛苦。也有很多人写了后续章节,所以《成都》有很多版本,但后续部分跟我的文字风格完全不同。
  我在网上看到“黄书记”等几位网友也写《成都》,那不是你吧?
  我用三个网名发表过这篇小说,分别是:巴蜀网、天涯和读书生活:慕容雪村,netbugs:小火柴,新浪读书沙龙:hawking0661,除了这几处,其他的大多是转载。
  你的作品出版,是单独出版了《成都》吗?有没有收录其他网友的后续章节?
  写字的人都有洁疵,不愿把别人的东西当自己的发。《成都》全文已经写完,会在9月中旬出版,不会收录其他网友的续文。我在网上发了30节,小说中涉及人物命运的后半部分没贴上去。所以出版后会多3万字左右,一共有14万字。之所以不在网上全发,也是盗版的问题。我是学法律的,当然关注版权,不想成为不法商人的赚钱工具。这篇小说在海外也引起了一些轰动,美国、台湾新加坡有几家公司都在跟我联系在海外出版事宜,因为版税的问题,还没最后确定。
  在此之前你好像没有出版过自己的作品吧?这一切都是网络带来的吗?
  没有网络我可能会放弃写作的爱好。网络使创作更为便捷,让发表的门槛大大降低,这是传统写作所没有的好处。《成都》一文引起注意后,武汉有一家图书策划公司找到我,出版了前期的所有文集,暂定名《遗忘在光阴之外》。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将永远感谢网络,是它给我带来了成就。
  最近网上又有《重庆的孤男寡女》,你注意了吗?
  看到了。是我的网友玫瑰水手写的,这篇小说很好看。与《成都》相比,可能我的要现实一些,《重庆》更有传奇色彩。我和玫瑰水手也曾就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过交流。
  为什么《成都》打动了那么多人呢?你能分析一下吗?
  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一、平等的叙述。我认为写小说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我把读者设想成我现实中的朋友,所以在叙述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平等的语言,不说教,不批判,不充当人生导师、道德法官,我只是一个生活的关注者。
  二、作品的现实性。主人公陈重的生活,与我们并不遥远,他也许就在我们身边,鲜活生动,可以看得到,摸得着,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共有的困惑: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传统价值观与新伦理的冲突、物质世界对道德观的拷问等等。
  其他网络作家你关注吗?
  我对今何在的《悟空传》印象很好,其他的基本没怎么看过。我读的书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诗词歌赋、戏剧、文论、小说、笔记,什么都看。在其他国家书籍的阅读方面,我偏重于哲学、法学、经济学和神学。从我本身来讲,我更愿意作一个思想者,而非小说家。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不会去读中文,我认为创作最重要的是生活的感悟和素材的积累,而不单纯是文字技巧。学中文的人可能更适合做研究而不是创作。我只是爱好者,不会全身投入文学创作。
  你还有其它写作计划吗?
  我本来在写另一个长篇《公证》,但前段时间遭到黑客有预谋的攻击,系统坏死,已经写好的2万字由于没有备份,全部消失殆尽。近期我会写一些杂文散文,也许会创作一两篇剧本体的小说──剧本有比较好的表达方式,剧本的分镜头写法很好,人物独白和场景可直接表达。
  直到采访结束我也不知道慕容雪村的真名,只知他1974年出生,他大致描述自己的长相:小眼睛、大嘴巴、塌鼻梁,“汉奸”头,有时候戴眼镜,又矮又胖。我听了大笑: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慕容雪村作品的喜欢!不过,网络这虚拟的东西不可知的太多,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一位风流倜傥、又高又帅的小伙子站在你面前说:我是慕容雪村。──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呀!

原作者:不详

源自:中华读书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leikang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leikang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leikang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leikang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leikang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leikang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我的网络和爱情 2002-9-30日:青羊宫遇川妹子
2# 四姑娘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2-10-12 17:00:5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希望他长得帅一点,因为我相信相由心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小憨 发表于: 2003-6-19 18:34:32|只看该作者
如楼上所言那就惨了
4# 金佛山
 卓玛 发表于: 2003-6-19 21:25:08|只看该作者

[转帖]写在《成都》旁边的散句

慕容雪村/文

  一家报纸要连载我的小说,让我写一篇千字小文。我就罗里罗嗦地说了几句。


  这小说前面应该加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去年《收获》的某一期登了一个长篇,名字叫《物质生活》,关于诗歌、人生,还有辩证的幸福。主人公韩若东是个诗人,他最后疯了,就象我的一位兄长,他也疯了。小说中的李良有一点象他们,他没疯,但他堕落了。
  这是我写这个小说的原因之一。小说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能成为小说,它需要一个出发点。《物质生活》就是我的出发点,还有就是网友醉鱼写的《我的北京》。


  我在成都住了四年,东西南北中。那时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玉林的串串香、新华宾馆楼下的冷淡杯都好吃。北站附近原来有一家朱记肥肠粉,爽滑鲜香,再加上个现烤的馅饼,简直是爽呆了。但五一节再回去的时候,发现那里已经拆成了一片白地,当时心里抖了一下。
  这大概就是生活的感悟吧。因为一碗没吃到的肥肠粉,成都在我的记忆里如此美丽。


  成都是一座虚构之城。
  有位网友说我写得不象是成都,我说我又不是写游记,管什么成都特色。
  成都不是成都,它有可能是重庆、广州、上海、北京……,任何一座城市。我只把它当成一个载体,一只生活之碗,我关注的是碗里盛载的内容,而不是容器本身。


  98年的时候,我和女朋友在峨眉山买了一只香炉。她喜欢烧檀香的味道。后来被我不小心打翻了,香灰洒了一地。
  在我的小说里,香炉成了一只有求必应的神罐子,但最后还是被打碎了。
  这大概就是我要说的主题:生活是一只易碎的罐子,尽管我们一直小心翼翼,但它总会因为某种原因碎裂。你知道,我现在成了一个悲观主义者,不再盼望奇迹发生。


  陈重?
  陈重不是我,当然也不会是你,他不是任何一个人。但有一点他和我们一样:他也活在生活的边缘。
  这知道这是个病句。但我无比狂热地喜欢这个病句。
  我眼里的一切人都是边缘人,至少还有原罪未赎,这是上帝说的。谁都不见得比陈重高尚,所以,面对生活,我坚决反对一切指指划划的道德批评。


  看上去这小说的主题就是怀疑。怀疑爱情、友情、事业,怀疑一切生活的元素。
  我认为怀疑是比忠诚更接近上帝的品格,虽然我一直不信上帝会飞到我乱蓬蓬的头上。
  你不怀疑吗?你的生活真的有那么坚固?
  黑旋风李逵说:我且劈开看。


  我不懂什么技巧。我是业余的,写字对我来讲,纯粹是玩票,我更想当个幸运的奸商。
  庸俗是一道风景,尽管不那么美丽。


  我此刻坐在广州市中心的一栋高楼上,对别人说:我是成都人。谁都不信。
  我也不太信。
  《成都》一文已经全部完稿,昨夜交给了出版社,如果进程无误,应该于九月初出书。
  刊印版15万字左右,37节。对人物的命运和情节有进一步的交代。
  谢谢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卓玛 发表于: 2003-6-19 21:25:39|只看该作者

[转帖]点击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 源自:李凌俊
  一部名为《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以下简称《成都》)的小说近来在网上广为流传,在各大BBS上都能看到网友转贴的片段和相关的评论,与别的网络小说不同的是,这部最早发表在“巴蜀网”上的小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有些网友甚至不等小说发表完,就直接参与了创作和修改,以至于这部小说现在有了许多不同版本,以及多个结尾,真伪难辨。更有人以小说中女主角的口吻创作了“女性版”《成都》,同样被反复转贴。
  《成都》的作者慕容雪村是这样形容这部作品的,“一个普通的城市居民,陈重,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个普通的家庭。曾经有过崇高但不切实际的理想,不过在物欲横流的城市中,全都一点点沉沦。他沉醉于放纵的生活,蝇蝇苟苟,斤斤计较,与上司和同事勾心斗角,一心想置对方于死地;与最好的朋友时远时近,在友谊和利益面前摇摆不定,甚至勾引对方的未婚妻;他爱自己的妻子,却不知道珍惜,最终一切曾经美好的东西都被戳穿了,陈重在灰色的城市天空下开始质疑人生。如果问我想在小说中表达什么,我想写对人性、对生活的质疑。”
  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传统价值观与新伦理的冲突、物质世界对道德观的拷问,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开始试着表达现代都市青年对于这些问题的困惑,《成都》将这种困惑和迷惘推到极致,赢得如此关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有人说,从《第一次亲密接触》到《悟空传》,从《北京故事》到《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网络小说似乎总是在绝对的纯情和撕心裂肺的残酷这两个极端中游走。值得关注的是,这两类小说都受到了网友的热烈追捧。
  《成都》在网络上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残酷写作”的讨论。浏览网友们发表的评论,不难发现,“真实”两字出现的频率异乎寻常地高,不少人认为,这个故事磨去了生活表面上的文饰,让曾经摇动过我们灵魂和身体的东西真实地凸现出来,让美好的继续美好,让丑恶的永远丑恶。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达的就是自己的生活,陈重的故事日复一日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上演,生活的困惑、理想的退却、忠诚与背叛,每部诚实的小说都值得尊重。所以有人说,如果置换了这部作品的成都背景,这个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所以小说的名字应该是《城市,今夜请将我遗忘》。
  但也有读者从写作的角度对《成都》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平庸之作,是网络文学不景气的产物。小说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心灵深度,作者并不敢于在损伤可读性的道路上冒险,这使小说在精神气质上与现代小说相背离。同时,小说的语言和对话并不精彩,尤其是对于生活状态的描写,侧重点有一种取巧的倾向,仅仅是为了迎合读者对于生活对立面的趣味。因此他们认为这部小说的成功是因为它采用了第一人称,在写法上采用较为平实的白描手法,作者的写作态度显得真诚,从这一点来说,该小说赢得读者并非偶然。而它反映的所谓“真实生活”事实上是偏离正常生活轨道的,只是作者刻意地用一种平淡的甚至玩世不恭的语气将它讲述出来,让人觉得这些事情似乎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更多的读者是怀着“窥视”心理在观看一个与日常生活相距甚远的故事,所谓的“真实生活”恰恰是一种“反生活”。由于艺术上的平庸,这部小说的命运可能仅限于一时的喧哗。
  《成都》的风靡更引发了一场关于网络文学价值何在的讨论,有一位网友在帖子里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些作品都在努力传达一个讯息:真情太容易被生活冲走,更多时候下半身将控制大脑,即使主角们最后都在落寞伤感。然而,在充斥了下半身思考的文字里,除去最原始贪婪制造的冷酷事实外,除去满足一些人的阅读快感外,还剩下什么?
  关于《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争论还在继续,“2002年最佳网络小说”的桂冠是否非它莫属?“残酷写作”还将继续多久?当读者再一次厌倦了这样的作品之后,“网络写手”们又会向着什么新方向前进呢?我们关注着。
  配有当时场景的正式版小说原文详见:literature/murongxuecun/index.htm
6# 青城山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9-2-19 23:41:41|只看该作者
原来慕容雪村是这样的……

最帅的一张
最帅的一张  慕容雪村.jpg  保存到相册

慕容雪村在东莞市.jpg

慕容雪村在珠海.jpg

慕容雪村和王艺琳,2008年12月13日在珠海
慕容雪村和王艺琳,2008年12月13日在珠海  慕容雪村1.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独自飞扬 发表于: 2009-2-19 23:47:13|只看该作者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樱桃》,散文小说集:《遗忘在光阴之外》。最新小说《原谅我红尘颠倒》(2008年12月14日下午15点,在珠海文华书城签售)。

最新个人简介
  东北人,1974年出生,A型血,双鱼座,单身。中年网络写手,悲观的胖子,怀疑主义者,平凡中带一点书卷味道的清秀,由于酷爱读书,双眼近视,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眼镜,身高1.70米左右,虽然算不上所谓的五短身材,但也不是鹤立鸡群。平日穿着打扮非常随意,多穿休闲装,舒适的鞋子,头发虽然不是精心打理,但也还是比较整齐。经常出没在影碟店和咖啡馆里面,外人看上去像一般的上班族,没有人会把他的形象和高深莫测的作家形象联系在一起。
  慕容雪村,是一个真正的隐者,大隐隐于市,是谓此人也,读其作品,可知其人机械深刻,颠倒红尘,痛苦悲观之人。一个潜行与罪恶与绝望边缘的中年男子,他无疑是这个年代城市人群的一个缩影,读其文章,言简意赅,直逼主题,令人赞叹不已。(杨德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7:28, Processed in 0.187201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