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喇叭河生态影像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999|回复: 26
 

[铁路博士携女友逃票数十次,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复制链接]
  买短乘长,是指旅客购买了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而是继续乘坐。轻者被列入限制乘坐火车失信人“黑名单”,重者因诈骗被处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9年5月4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回应“买短乘长”致列车超员,称将共同维护良好乘车秩序,将商有关部门增加诚信记录内容。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絮翻蝶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絮翻蝶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絮翻蝶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絮翻蝶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絮翻蝶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絮翻蝶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心脑血管疾病有早期信号吗? 究竟每天应该吃多少鸡蛋才合适
27#
 格桑花 发表于: 2019-6-10 22:52:3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博士携女友逃票数十次,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博士携女友逃票数十次,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孟然(媒体人) 编辑:杨林鑫 校对:何燕

  霍博士生动地演绎了一出现代版“孔乙己”──“读书人的事能算做偷么?那叫窃,用术语说,那叫识别系统漏洞、自动抓取最省钱方案。”
  继翟博士学术造假、孙博士霸座事件之后,“博士”群体又一次被黑惨了。
  有媒体报道,在杭州从事医生职业的博士毕业生霍某和其女友因多次以“买短乘长”的方式逃票,于6月6日被浙江宁波警方堵个正着,最终霍某行政拘留10日,其女友被行政拘留5日。根据警方的情况说明,霍某从2018年12月1日起开始“买短乘长”往返于宁波至杭州东。
  怎么操作呢?从杭州到宁波,就买到绍兴北的高铁车票,19块5,坐到宁波下车可以省下51块5;从宁波到杭州,就买到余姚北的高铁车票,22块5,坐到杭州下车可以省下48块5。一来一回,正好可以省100块钱。半年多来,霍博士携女友通过逃票方式,购买动车短途票2次、高铁短途票27次,共计逃票约1430元。
  半年内逃票数十次,其中或许指向高铁站的查票漏洞,对此相关站点自然应亡羊补牢,织紧织密出入站验票、查票机制,别让这些耍小聪明的人有机可乘。
  然而单单这点,恐怕不足以将这事推在热搜榜上整整一天。吃瓜网友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更是“博士医生”的人设崩塌──以至于网友认为鉴于他的这种“不诚信”,应该对其博士论文再次查重,聊以慰藉那些正在为了8%的查重率苦苦挣扎的博士生们。
  现实曾一次次告诉我们,学历与人品无关。那些名校光环下的精英中不乏偷奸耍滑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而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朴素百姓,却常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芒。然而,大家还是搞不懂,霍博士好歹接受了大学、硕士、博士最低10年的高等教育,如今又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为了区区50块钱去逃票,到底图啥?
  图省钱──杭州医生表示虽然工作辛苦些,但工资够买高铁票,这事“不背锅”。图刺激──还不如在家打打游戏,实在不行去“极挑”一把,何必要挑战法律法规?图显摆──以“逃票成功”来显示伟岸的男友形象,基本可以鉴定为“渣男”无疑了。
  如今,还没有更进一步的信息披露,我们对霍博士的动机尚不确定。但无论如何,当他自作聪明地买短乘长、伪造短信时,他已经将博士和医生所赋予他的教养和体面统统抛之脑后。
  我们不必为了霍博士的个人行为,就将矛头指向博士群体,更不必因此就对医生们的道德水准产生怀疑。但我们的确该追问,为什么像他这样在学业、事业上小有所成的人,却在此等小事上拎不清?
  无论霍博士为了什么去逃票,他生动地演绎了一出现代版“孔乙己”──“读书人的事能算做偷么?那叫窃,用术语说,那叫识别系统漏洞、自动抓取最省钱方案。”
  如今被行拘、为此留下“污点”,甚至影响未来事业发展,也都是霍博士早该料想到的代价。而众网友将其推上热搜,也足以警示后来人:珍惜自己的羽毛,珍视自己的人品,别为了点小聪明,丢了素质和体面,实在是不值当的。
  生活或许不易,但越是不易就越该认真对待;生活或许缺少波澜,但不能以挑战规则来寻求“步步惊心”;生活也或许多有不得志之处,但别因一时不忿就走上岔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一直做下去 发表于: 2019-5-29 17:08:00|只看该作者

男子往返京津“买短乘长”逃票400余次被刑拘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男子往返京津“买短乘长”逃票400余次被刑拘

  据央视网消息,记者近日从北京铁路公安局获悉,在北京工作的张某因长期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往返于天津和北京间,为了贪图小利,自去年5月份以来,他通过买短乘长、退成人票冒用儿童票的方式,恶意逃票400余次,目前张某因涉嫌诈骗铁路票款被天津铁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同时被纳入铁路征信系统并限乘火车180天。
  据了解,5月17日天津铁路公安处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名男子在天津站出站时,尾随其他旅客身后逃票出站,针对此情况天津铁路公安处组织警力开展调查,经过10余天的周密调查,发现该旅客张某,天津市人,系北京某单位员工,其从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间,通过买短乘长、退成人票冒用儿童票的方式,恶意逃票400余次。5月27日,张某在天津站出站时被民警控制并传唤至派出所做进一步调查。
  据张某交代,他每天乘坐京津城际列车往返于天津和北京间,为了节省几十元的票款,贪图小利,便通过手机订票软件购买天津站至武清站的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然后退掉成人票使用儿童票乘坐火车到北京南站。其对自己恶意逃票的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张某因涉嫌诈骗铁路票款已被天津铁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天津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为了创建良好的旅客出行环境,警方将对买短乘长、越站乘车、尾随他人进出站等异常情况进行核查,一旦发现有逃票的违法行为,警方将予以依法处置。买短乘长等恶意逃票的行为,不仅影响铁路运营秩序,更是一种违法行为。轻者将被纳入铁路征信系统并限乘180天,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编辑:戴玉玺
25#
 零距离 发表于: 2019-5-18 16:37:59|只看该作者

沈阳铁路警方查获多名“买短乘长”恶意逃票人员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沈阳铁路警方查获多名“买短乘长”恶意逃票人员

  新华社沈阳5月18日电(记者:李铮、洪可润)买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也不补票继续乘坐,部分乘客因为“买短乘长”恶意逃票受到了严惩。记者从沈阳铁路公安局获悉,为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沈阳铁路警方近日查获多起“买短乘长”恶意逃票案件,多名人员被铁路警方拘留。
  据介绍,5月2日,葫芦岛车站派出所民警执勤时发现,一名男子所持车票与票面信息不符。经询问,该男子交代,自2018年5月以来,他先后50余次以“买短乘长”的方式诈骗铁路票款。仅一个月内就先后6次越站乘车没有补票,诈骗铁路票款500余元。这名男子被铁路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处罚,并追缴全部票款。
  此外,5月4日,丹东站派出所民警在出站口查验车票时发现,男子陶某所持车票与实际乘车区间不符,随后将陶某传唤至派出所。经调查,陶某利用买短途票长途乘车的方式,先后22次“买短乘长”,累计偷逃铁路票款1000余元,其行为涉嫌诈骗,根据相关规定,铁路警方依法对陶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沈阳铁路警方提示,“买短乘长”的恶意逃票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秩序。轻者将被纳入铁路严重失信人员名单,重者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铁路部门呼吁广大旅客不要“买短乘长”、越站乘车,共同维护良好旅行环境,也以免给个人造成损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清魂二畔 发表于: 2019-5-13 23:38:00|只看该作者

男子“买短乘长”拒补票价 推搡辱骂工作人员被拘5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男子“买短乘长”拒补票价 推搡辱骂工作人员被拘5日

  据广州日报官方微博消息,广州铁路警方今天(13日)通报:5月12日16时许,铁路警方对一名“买短乘长”并采取公然辱骂、暴力推搡车站工作人员方式拒绝补票、扰乱车站秩序的旅客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5月12日16时许,广州铁路公安处韶关站派出所接报警情,称一“买短乘长”男子出站时拒绝补票,并在出站口公然辱骂、暴力推搡铁路工作人员。接报后,民警立即到场处理,依法依规询问该男子。该男子拒不接受民警询问,并继续辱骂、推搡车站工作人员。民警及时对其进行警告,并会同该男子3名到站接车的家属一同劝阻。其家属随即帮其办理补票,但该男子再次冲向出站口补票窗口,继续辱骂和暴力推搡路工作人员,造成出站口场面一度混乱失控,影响其他旅客安全出站。韶关站派出所随即派出多名民警增援处置,该男子仍不服从民警警告和口头传唤,继续在出站口大吵大闹。增援民警遂强行将其控制并带至派出所接受调查。
  经调查,该违法人毕某于2019年5月12日16时30分许,持当日G71次北京西至郴州西的车票乘车到达韶关站后,在出站口尾随一女旅客从出站闸机逃票出站,被铁路工作人员当场发现。在要求补票并加收已乘区间应补票价50%的票款时,毕某因加收部分的票款问题而拒绝补票,同时大声吵闹、辱骂并暴力推搡铁路工作人员,并不服从公安民警的劝阻、警告和口头传唤,严重扰乱车站出站口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广州铁路警方对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决定。
  广州铁路警方表示,为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广州铁路警方将严厉打击“买短乘长”、恶意逃票、扰乱站车秩序等违法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旅客自觉按照铁路相关规定文明乘车,共同维护良好乘车秩序。
编辑:杨利
23#
 吖吖 发表于: 2019-5-6 20:06:59|只看该作者

加收50%票价其实未必合理,解决“买短乘长”,铁路部门没辙了?

源自:上观
原文标题:加收50%票价其实未必合理,解决“买短乘长”,铁路部门没辙了?

  导语:问题的解决之策,并不是事后的弥补,而是需要铁路部门提前引入精细化等管理机制,合理调配运力,实时监控运力,提升补票精准度等。在大数据时代,这应该不难。
  针对“五一”期间备受争议的“买短乘长”争议,铁路部门昨天给出解决方案──中国铁路总公司回应称,铁路方面会根据客流情况,决定是否办理越站补票手续。如果列车已经超员,将不办理车上延长补票;如果乘客执意越站乘车,到站后车站将加收50%票款。而是否需加收50%票款,由当值的列车工作人员判定。
  根据既往经验,“买短乘长”导致列车超员的案例,往往出现在节假日等铁路客运高峰时段,主要是运力紧张所致。不过,排除偶发的超员个案,以及并不占主流的通过“买短乘长”恶意逃票等现象,“买短乘长”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此,《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38条也明确规定,旅客在车票到站前要求越过到站继续乘车时,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应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价和手续费。
  铁路部门的解决方案,并未一刀切地禁止“买短乘长”,算是在嘈杂的舆论场中,保持了一定的理性。此前,确有不少声音从诚信、道德等层面对“买短乘长”行为大加鞭挞,还建议铁路部门应当一刀切地禁止。这种颇有些极端的应对之策,不仅缺少了人性化的一面,现实中也缺乏可操作性。
  不过,解决方案的人性化却不能掩盖其缺少明确法律依据的本质。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44条规定,有无票乘车、持失效车票乘车、持站台票上车而不主动申明等恶意逃票行为时,除按规定补票核收手续费以外,须加收已乘区间应补票价50%的票款。“买短乘长”行为,并不包括在内。而铁路部门单方面将“越站乘车”归类为“无票乘车”,显然存在概念偷换之嫌。
  另外,从执行层面来看,铁路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也明显过大。这种既当规则制定者,又当规则执行者甚至裁判员的“大包大揽”,是否会导致规则执行跑偏,继而异化成一种“合规”的“乱收费”?铁路部门有必要认真回答。
  舆论的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解决方案提出,是否需要加收50%票款由当值的列车工作人员判定。先不谈把“烫山芋”扔给一线铁路工作人员是否合理,关于列车被界定为“超员”的标准是什么,目前仍然处于不明晰的状态。这显然值得警惕。
  除了可能在法理上不周延外,加收50%票款能够发挥多大的效果也令人存疑。从某种程度来看,加收50%票款属于“价格调节”行为的一种,通过让破坏规则者付出更多的经济成本,来抑制规则破坏者的“越站乘车”行为。但就“买短乘长”而言,完全寄希望于通过“价格调节”来解决,很可能治标不治本。对于大多数具有强烈出行需求的乘客来说,所加收的50%票款可能反而使其有了更明确的预期──多支付50%票款即可“越站乘车”,且无需承担可能附带的道德成本。何况,与被迫在中途站下车可能要承担的住宿、其他交通等成本相比,50%票款可能也不算多。
  这同时引向了另一个问题。铁路部门当前给出的解决方案,不仅不能治本,指向的也都是“买短乘长”群体。而这一群体所支付的额外成本,最终也都流向了铁路部门自己的口袋。但对因超员而不能上车的正常持票者,却除全额退票外再无任何补偿措施的跟进。这显然规避了自身应当承担的运输合同违约责任,恐怕也说不过去。
  根据最新消息,铁路部门表示“加收票款”并非临时决定。在接下来的长期实施过程中,铁路部门还需要进一步的、审慎细致考虑周全且合法的规则制订。毕竟,一味的“自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味的向基层转移压力,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争议。问题的解决之策,并不是事后的弥补,而是需要铁路部门提前引入精细化等管理机制,合理调配运力,实时监控运力,提升补票精准度等。在大数据时代,这应该不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清魂二畔 发表于: 2019-5-6 19:52:18|只看该作者

小长假又现超载列车 左右为难的“买短乘长”

源自: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标题:小长假又现超载列车,左右为难的“买短乘长”
⊙记者:庄梦蕾

买短乘长导致超载
铁路系统着实不易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从武汉回深圳的高铁G1314上,小洋拍下一张照片,画面中是连过道都挤满了人的列车车厢。她将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配文:挤成公交车的高铁。
  小洋是幸运的。尽管拥挤、超载很大程度降低了高铁的舒适性,好歹,还能开。
  平心而论,面对汹涌而来的游客,铁路系统着实不易。
  有些人就不那么幸运了。假期刚开始,就有网友发文称,自己提前购买了5022次列车的票回老家,却在淄博火车站遭遇到火车晚点,最终还被告知火车严重超载,无法凭票上车。同时,K8372次列车的多名乘客在南京火车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出行计划泡汤。
  对此,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回应称,火车票正常出售时并没有超载的情况,节假日出行乘客大量增加,此前上车的很多短途或者无票的乘客上车补票,甚至很多乘客上车以后“强行”坐到目的地,导致火车无法再承载更多的乘客。
  随着舆论发酵,5月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后称“铁总”)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若列车已超员,乘客拒不下车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未超员就是正常补票。
  这个“办法”是否可行,或许要留待下一个假期检验。但“铁总”的左右为难,却一次次地,在与铁路运输相关的公共舆论中显露无遗。

“买短乘长”导致的超载
  每年节假日,都是对“铁总”的“业务能力检验”。今年五一假期也不例外。
  从小长假刚开始,和“铁总”相关的新闻就不断挂在热搜榜上──“女乘客拒绝查票气哭乘务员”“乘务员与拒查票乘客和解”“买短乘长致列车超载”“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
  其中,网友讨论得最热烈的,莫过于“买短乘长致列车超载”。
  所谓“买短乘长”或者“买短补长”,一般理解为乘客买不到全程票,于是买短途票上车后再补票。
  据多家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由于过多旅客买不到全程票,纷纷“买短补长”,导致列车超载。
  列车“超载”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去年国庆期间,贵阳北开往北京的复兴号G402列车同样因为超载无法运行。当时热传的视频中,乘务员要求没有票的旅客下车,但站满列车过道的乘客无动于衷,谁也不愿意先下。
  类似这样的出行高峰,每年法定节假日都在上演。今年清明假期,从黄山出发的G7192复兴号列车,因为超员在桐庐站滞留一个多小时。每年春运期间,此类状况同样常见。
  由于今年五一小长假调整为4天,即便各职能部门有所准备,公众的出行热情还是超出预期。
  出现列车超载的淄博火车站,其客运车间主任刘晶莹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如果平时出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会协同公安一起劝解旅客下车。但如果有300多名旅客持短途车票拒不下车,整列火车只有一名乘警,工作人员劝解旅客下车的工作难度非常大。”

“买得到票我也不想站着”
  “买短乘长致列车超载”被多家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人指责“买短乘长”的乘客不讲规则,但被更多网友怼了回去:你可能没有体会过节假日买不到票的绝望!
  一位网友表示,大多数人若买不到全程票,都会先去看如果少买一两站有没有票,有的话就买了,上车后再补票。只是在出行高峰期,“买短补长”或许会增加列车承载负担。该网友认为,只要不逃票,乘客的行为并没什么可争议的。
  实际上,铁路管理和购票规则也没有禁止乘客“买短补长”,开车后还会常规性地提醒有需要的乘客补票──这项措施作为铁路部门一项人性化的操作,已经沿用多年。
  然而,有一些惯常逃票的人,的确混在“买短补长”的乘客中。
  近日,一男子发朋友圈炫耀乘车逃票,最终被江西九江铁路警方查获。这位男子想法是“买一站路,到九江能逃则逃”。自2018年以来,他利用“买短乘长”恶意逃票9次,逃票金额800多元。目前,涉事男子已被行政拘留10日。
  但大多数网友认为,像五一这样的节假日列车超载,主要还是在于游客太多,一票难求,而并非乘客蓄意逃票。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则认为,假期出行的“买短乘长”,不是根据目的地改变而变动,而是用“作弊”来解决买不到票的问题。
  “当很多人用作弊的方式来解决买不到票,对另一些人就不公平。”刘远举认为“买短乘长”产生的总体损失更大,因为一开始买不到火车票,酒店等还能调整,不产生损失。但临时不能上车,往往损失惨重,可能还要付出信任成本。
  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小林表示,对于“买短补长”这个问题,他觉得特别矛盾。一方面,高铁是他国内出游的第一选择,但是节假日的确经常遇到买不到票的情况,“买短补长”至少能够满足他的出行需求。
  但另一方面,他经历过普快超载“令人窒息”的车厢,也打心眼里希望列车严控人数。“有一年国庆从南京去西安,买不到卧铺只买了坐票。结果,那个车厢里连座位底下都躺着人,上个厕所要小心避开躺在过道里的人,挪动10分钟才能到。”混杂着体味、汗味、脚臭味的拥挤车厢让小林毕生难忘。

不让进容易,强制下车不容易
  “铁总”自从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
  多次节假日发生的“买短乘长”致使列车超载问题,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并非铁路系统本身的问题,而在于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和过于集中的假期。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聂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人年均火车出行次数不到3次,还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人均一年十几次的出行频率,这也是平日里高铁空车率高的主要原因。
  而庞大的人口基数在仅有的几个假期里释放出行需求,铁路调控能力再强,也难以负荷。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自4月30日起,各地站车提前迎来旅客出行高峰,当日发送旅客1313.5万人次,同比增长41.9%。
  5月1日小长假第一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24.3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比去年五一同比增长44.3%。其中,沈阳、北京、西安、上海、乌鲁木齐等多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均刷新单日旅客发送量纪录。
  面对节假日暴增的客流量给铁路造成的巨大压力,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学科负责人董宝田对中国新闻周刊直言:“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5月5日,“铁总”还是下发了“买短补长”临时办法:若列车已超员,乘客拒不下车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未超员就是正常补票。
  “作为技术人员,我首先考虑的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部分旅客能否买到全程票、如何补票的问题,应该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再去逐步解决。”聂磊表示,“铁总”的举措在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做一个平衡,无可厚非。
  实际上,《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原本就有要求,无票乘车时,除按规定补票,核收手续费以外,铁路运输企业有权对其身份进行登记,并须加收已乘区间应补票价50%的票款。
  而“铁总”这个临时办法,实际上就是将越站乘车但愿意“补长”的旅客,视为“无票”乘客。
  刘远举认为,高峰期间就不该有“买短乘长”。铁路部门制定规则,堵住不让进容易,但强制下车不容易,而且强制下车可能会制造更多麻烦。为何不在源头禁止?
  他举例道,一方面,高峰期期间,乘客没有票即应该视为逃票,高额罚款、甚至留置一天;另一方面,被耽误出行的持票乘客需要依据法律,向铁路寻求索赔。“我买了票,有人不下车,我上不去,这不是不可抗力,而是铁路部门没做好基本的秩序维持,就该赔酒店、机票等。有了这个推进,铁总就会逐渐在源头把住关。”
21#
 灵机睛动 发表于: 2019-5-6 16:03: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 典型的损人利己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6日消息,题:“买短乘长”短的是诚信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樊曦
  五一小长假期间,有些乘客“买短乘长”,干扰了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车票即是一种契约,“买短乘长”虽然拉“长”了自己的出行距离,却暴露出自己的“短”,即诚信缺失,是典型的损人利己。
  铁路发售区间短途车票,是为了满足部分群众短途出行需求。遇到假日出行高峰,部分乘客往往有买不到票的无奈。按照相关规定,在有运输能力前提下,乘客在车票到站前,可以通过补交票价和手续费继续乘车,这也是为乘客着想的灵活办法。然而,“买短乘长”势必影响后续路段乘客的正常出行,挤占有限的公共资源,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买短乘长”看似占了便宜,然而这种行为增多,也会导致买到车票却无法乘车的情况在自己身上重演。“买短乘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个别乘客对规则缺少敬畏,对秩序缺少遵循,为此有必要进行约束和规范。
  “买短乘长”不仅损害他人利益,还关系到全体乘客的出行安全。铁路部门已出台措施,对乘客执意越站乘车,持失效车票乘车按无票处理,到站后除补票外还将加收50%的票款;除了让这些乘客付出更多经济成本,铁路部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增加不良诚信记录。
  也要看到“买短乘长”背后,也有如何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问题。铁路部门也要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如科学利用客票系统大数据,将客票、余票信息更加清晰、透明地向公众开放,从而指导公众有序出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蓝色简单 发表于: 2019-5-6 00:38:00|只看该作者

买短乘长,如何用规则守住规则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买短乘长,如何用规则守住规则

  先上车后补票的人把一些原本买好票的人“挤”下了车,“买短乘长”成了“五一”小长假里的尴尬话题。
  针对“五一”假期中因部分旅客“买短乘长”导致两趟列车超员,正常购票乘客无法上车的现象,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改进假日运输服务工作,同时对于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此次事件涉及的“买短乘长”行为准确地说应称之为“买短补长”,相较于恶意逃票,“买短补长”指旅客购买短途车票后上车主动补齐越站乘车的车票价格,这项措施作为铁路部门一项人性化的操作行之已久,目的在于最大程度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但规则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日常情况,更要考虑“极端”情况。通常情况下,“买短乘长”不仅能方便旅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闲置资源,对增加铁路收入也有益处。可遇到了一票难求的高峰期,“买短补长”就会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特定时期的乘客数量增多和高铁对运输秩序的要求提升这两大因素叠加,一起放大了“买短乘长”的漏洞。
  小长假遇上出行高峰,补票人数多了,实际乘客人数就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沿途售票量和沿途上车旅客利益势必受到威胁,由此导致超载甚至停车、晚点,不仅影响了正常旅客的乘车体验,还给全体乘客的旅行安全增加了隐患。由于规则设计的不严密,也容易被心存侥幸的人钻空子。有些人借机逃票,直接“强行”坐到目的地不补票。
  按照规则,乘客购票,意味着双方签署了服务协议,铁路部门理应按照票面标示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从源头来看,节假日仍需要进一步增大运力,最大程度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如何理顺规则,用规则守住规则更值得仔细研究。
  一方面,要做好事前监测,大数据时代,根据不同时间具体购票情况预判,酌情开放“买短补长”不难实现,这样才能更有效保证正常购票的旅客利益。另一方面,要通过经济手段追加事后违约成本,车上补票可依据乘车是否为节假日,浮动征收额外加收高额手续费;逃票的应该处以罚款,罚款额度可以适当提高,并应将其列入失信黑名单。
  铁总的市场化改革中,如何平衡经济效益和公共利益始终是一道必答题。成立六年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了铁道部的巨额债务,还在努力找寻更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在日渐加大的铁路投资计划之下,包袱不会变轻。在全面提速的高铁时代,铁总管理效率同样面临提速的压力测试,只要管理和服务都提上来了,才能让铁总在激烈的出行竞争中赢得市场。
19#
 篮铯锝情调 发表于: 2019-5-5 23:28:50|只看该作者

解决“买短乘长”,以契约守护秩序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解决“买短乘长”,以契约守护秩序

  “买短乘长”问题,铁路方面有解决方案了。据昨日新京报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回应称,铁路方面会根据客流情况,决定是否办理越站补票手续。如果旅客没有按规定补票强行越站乘车,到站后铁路方面将加收已乘区间应补票价50%的票款。如果列车已经超员,将不办理车上延长补票,如乘客执意越站乘车,到站后车站将根据铁路旅客规程,除补票外还将加收50%的票款。是否需加收50%的票款,由当值的列车工作人员判定。
  铁路方面的表态无疑为解决“买短乘长”现象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不过,“买短乘长”往往发生在节假日等铁路客运高峰期,其影响的不仅仅是铁路的运力,还会导致那些原本购买了车票的乘客无法上车,原本安排的行程被打乱。所以,全面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要惩罚“买短乘长”的旅客,还应兼顾对受影响乘客权益的补偿或者保障。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则需要用契约精神认真考量。
  首先,铁路方面对“买短乘长”旅客除补票外加收50%的票款,并非没有道理。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列车正常“补票”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火车已经超载、人满为患,正常“补票”无法进行,“买短乘长”的乘客还拒不下车,这就意味着强行占有“运力”,坐享运输“红利”,将会导致“不公平”地挤压甚至剥夺其他正常买到火车票乘客的乘坐权利。从“等价有偿”的市场原则看,这些在非常状态下获取的“冗余”权利,就需要以货币化的方式进行兑付。
  而在此值得讨论的问题是,加收50%的票款能否起到价格调节作用,并对受影响的乘客权益形成充分补偿。据中新网去年9月报道,广深港高铁对凡没有购买来港车票的乘客,擅自越站到达香港,除加收应补票价五成费用,更需再按《香港铁路附例》缴交1500港元或3000港元的附加费。显然香港的做法值得借鉴,高昂的附加费足以对违规者形成有力的约束。
  那么,接下来要说的是,如果铁路方面额外加收了票款,只是进了自己的口袋,却不去补贴权益受损的乘客,恐怕道理上也说不过去。
  显然,在“买短乘长”现象影响下,一部分正常购票却无法上车的乘客,其出行权益由此受损,也应该得到有力的法律救济。依据《合同法》规定,对于有错违约的一方,应当就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从报道的情况看,铁路方面对于受害的乘客,只是简单地以“退票处理”对待,而这些乘客所蒙受的实际损失,并不只是票面的价值,所耽误的时间、精力等成本,更不在少数。既然对那些“买短乘长”拒不下车的乘客,铁路方面都能采取加收票价的非常措施,那么,对权益受损的乘客,在“赔偿损失”上施以更大的力度,才更加公平合理。
  但现在的问题是,铁路涉及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有很多不足。相对于航空市场而言,铁路公司如何承担履约失败的责任,也需要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从而形成保障乘客权益的快速处理通道。
  小小的一张火车票,承载着契约精神。各方都遵守契约,按照契约精神办事,无疑更利于平衡各方利益,公平保障各方权益。能做到这些,我们或许不难收获更畅通的出行秩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13:26,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