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81|回复: 2

[古墓江西发现国内罕见七星堆六朝墓群 拟建博物馆

 [复制链接]
江西考古发现东吴周氏士族墓园
源自:光明日报
⊙记者:胡晓军 本文图片均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文学与清谈、绘画与书法、陵墓石刻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留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经典之作。
  12月6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院正对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建设区域内的七星堆六朝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考古工作者已清理出73座古墓葬,出土遗物700余件。
  据了解,七星堆六朝墓群A发掘区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六朝时期高规格的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士族墓园。这一墓群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它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对研究六朝时期民族融合、东亚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七星堆六朝墓群真容显现
  2013年6月,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南路土方施工中挖掘出六朝时期网钱纹墓砖。其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南昌市博物馆在墓砖发现点周边展开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墓葬密集分布区约5000平方米。考古人员认定,该墓群是南昌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六朝古墓群。
  2018年8月16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考古队对七星堆六朝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七星堆六朝墓群位于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分为A、B、C三个发掘区。2018年8月至12月,考古人员基本完成A区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发现墓葬22座,其中东汉墓4座,六朝墓葬16座,明清墓2座,发现排水沟7条。出土了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遗物近200件;2019年4月至8月,基本完成C区发掘,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发现六朝墓葬51座,出土遗物500余件;目前,正在全面勘探B区,已经勘探发现12座砖室墓,同时对A区最大的墓M5的排水沟进行发掘,发现在墓道前方约25米处临近排水沟位置发现大量建筑废弃物,如筒瓦、瓦当、碎砖等,推测在墓道前方与排水沟之间应存在墓园建筑,惜因近代取土,破坏严重。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七星堆六朝墓群A、C区发掘出的六朝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规模庞大、形制多样,有横前堂、券顶等;墓砖纹饰以网钱纹为主,也见有兽面纹,部分墓砖上有“周侯”“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周中郎”“甘露元年”等铭文。其中A发掘区16座六朝墓分布规则,墓与墓之间未见打破迹象;墓群呈东西向一字排开,墓道朝向一致;排水沟规划有序,与墓葬相互衔接,沟与沟间有明显的打破连接迹象,构成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一处墓群中同时发现多种墓葬形制且墓葬规模庞大,在江西省属于首次发现,在全国同时期的墓群中亦属罕见。
  七星堆六朝墓群目前出土的700余件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从数量上看,瓷器占绝大多数,陶器次之,金属器再次,石器最少。
  遗物中湖南湘阴窑的产品主要是模型明器,如坞堡、胡人俑、畜禽模型等,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浙江越窑的产品主要是小件日用器,胎釉结合好,制作精致;江西洪州窑的产品主要以日用器为主,也有模型明器。
  专家认为,在七星堆六朝墓群中同时出现三个窑口的产品并且产品功能清晰,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六朝考古的重大发现
  在七星堆六朝墓群田野考古发掘过程中,为科学、准确获取考古信息,考古人员使用了大量的科技考古手段: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对墓群所在区域的地理信息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采集;利用多图像摄影建模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生成的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剖面正射图等成果在考古线图绘制、现场成果展示及考古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老旧航拍片的比对,对墓群所在区域周边环境的变迁研究、对各发掘区的相互关系研究有了新的理解。这些科技考古手段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综合运用,使得发掘过程更高效、成果输出更快捷、成果展示更全面。
  为了更加准确深入的了解七星堆六朝墓群发掘的价值与意义,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召开了三次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该墓群的发掘给予了高度评价:
  七星堆六朝墓群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是中国六朝考古的重大发现,其规模、规格是空前的,墓群出土的器物从数量、特色看也是国内罕见的。
  七星堆六朝墓群A区是江西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周氏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世族墓园,墓葬布局和形制证实了因战乱而大批南迁的北人和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研究早期客家民系、研究南昌乃至江西地区的地方史志均具有重要意义。该墓群的发掘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对江西六朝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六朝时期北方地区战乱频繁,长江以南相对安定,包括各种工匠在内的大批“北人”开始“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七星堆六朝墓群是“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
  东吴时期正处在丝绸之路从陆地转向海洋的承前启后与最终形成的关键阶段;墓群中出土遗物丰富,陶瓷器来源多元,窑口涉及湖南湘阴窑、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等,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也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材料,充分展示了东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
  六朝时期中国文化向海东各国流传,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明进程在中国的影响下有着质的飞跃。七星堆六朝墓群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发现,也将以其丰富而翔实的实物资料推动六朝时期东亚文化一体化的研究进程。

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现场  503e-ikhvemy8063862.jpg  保存到相册

全面合理有效开展保护
  为了尽量不破坏墓葬,争取考古发掘“不新拆一块墓砖”,在七星堆六朝墓群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注重文物本体的保护,尽量沿用墓葬已经破坏的区域或盗洞作为考古发掘的入墓口,使得墓群保存了多处完整的封门墙,对墓葬的砌建工艺研究有重要意义。
  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队设立了专门的文物库房保存出土的700余件遗物。文物库房安防设施、消防设施完备,并有专门的库房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对新出土的文物,考古人员及时进行清洗、修复,在文物提取和清洗前均按照文物保护的规则进行文物信息提取,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确保文物安全;对所有文物,根据文物出土地点都进行了编号、登记、装袋、贴标、上架,采取系统归类管理,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全面合理、有效地开展七星堆六朝墓群的保护,需要制定长远系统的保护规划。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柯中华说,该院与赣江新区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对墓群保护已经达成一致意见,赣江新区已经明确实施原址保护并准备建设“六朝艺术博物馆”,并指定部门、专人负责。
  七星堆六朝墓群的发现与发掘,揭开了江西六朝考古崭新的一页,也谱写了中国六朝考古的新篇章。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彩云之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彩云之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彩云之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怀安邦兴国志 治经世济民学 ofo被曝年底继续裁员逾百人 拟再次搬家压缩成本
3# 峨眉山
 要有信仰 发表于: 2019-12-9 14:05:5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江西发现国内罕见七星堆六朝墓群 拟建博物馆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江西发现国内罕见的七星堆六朝墓群,拟建六朝艺术博物馆

  记者丨何安安
  来自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多家媒体的综合消息,近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对江西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建设区域内的七星堆六朝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共清理了73座古墓葬,出土遗物700余件,其中六朝墓葬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同时表示,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考古发掘正式参选今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外,赣江新区已明确将实施原址保护,并准备建设六朝艺术博物馆。
  专家表示,七星堆六朝墓群是江西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周氏家族墓地,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世族墓园,墓葬布局和形制证实了因战乱而大批南迁的北人和本地土著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研究早期客家民系、研究南昌乃至江西地区的地方史志均具有重要意义,是“北人南迁”的历史见证。
  与此同时,这一墓群的发现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700余件出土遗物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对研究六朝时期民族融合、东亚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七星堆六朝墓群远景。
  七星堆六朝墓群规模、规格均超过以往
  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位于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分为A、B、C三个发掘区。A、B发掘区位于南坊村东约750米,东距赣江约500米;C发掘区位于赣江新区南坊村桃花埠自然村及其北侧岗地,核心区域在A发掘区东南约800米,东距赣江约200米。其中,A发掘区16座六朝墓葬,排列有序、布局合理、规划严谨,排水系统完备、发现大量墓园建筑废弃物,是国内罕见的东吴周氏士族墓园,也是现今发现最重要的六朝时期高规格家族墓地。
  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历史上,六朝时期中国文化向海东各国流传,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文明进程在中国的影响下有着质的飞跃。在此之前,南京、杭州、马鞍山、南昌、九江等地曾多次发现六朝时期的墓群,但其中保存下来的大型六朝墓群并不多见,主要以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家族墓地为代表。此次七星堆六朝墓群规模、规格均超过以往,而墓群中出土的器物,从数量、特色看也属国内罕见。

A发掘区全景。
  据介绍,2013年6月,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南路土方施工中挖掘出六朝时期网钱纹墓砖,其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即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昌市博物馆在墓砖发现点周边迅速展开考古调查与勘探,考古调查、勘探发现墓葬密集分布区约5000平方米,其中形制较为清楚的古墓26座,因取土破坏的残损古墓19座,共计45座古墓。

长舌俑
  其中,2018年8月至12月,基本完成A区发掘,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发现墓葬22座,其中东汉墓4座,六朝墓葬16座,明清墓2座。发现排水沟7条。出土了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遗物近200件。2019年4月至8月,基本完成C区发掘,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发现六朝墓葬51座,出土遗物500余件。目前正在全面勘探B区,已经勘探发现12座砖室墓,同时对A区最大的墓M5的排水沟进行发掘。
  墓砖上有“周侯”、“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等铭文
  据《光明日报》报道,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称,七星堆六朝墓群A、C区发掘出的六朝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规模庞大、形制多样,有横前堂、券顶等;墓砖纹饰以网钱纹为主,也见有兽面纹,部分墓砖上有“周侯”“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周中郎”“甘露元年”等铭文。

M2:“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七星堆六朝墓群目前出土了700余件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从数量上看,瓷器占绝大多数,陶器次之,金属器再次,石器最少。瓷器有盘口壶、钵、罐、盏、谷仓、灶、水井、畜禽模型、坞堡等。多为洪州窑产品,亦见有湘阴窑、越窑的产品;陶器有壶、罐、熏炉、灶、擂钵、灯台等,还发现有与墓葬墓园建筑相关的板瓦、筒瓦、兽面纹瓦当等;金属器有盆、鐎斗、熨斗、铜镜、钗、镯、戒指、弩机等;石器有黛板、石臼等。

仓井灶
  遗物中,湖南湘阴窑的产品主要是模型明器,如坞堡、胡人俑、畜禽模型等,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浙江越窑的产品主要是小件日用器,胎釉结合好,制作精致。江西洪州窑的产品主要以日用器为主,亦见有模型明器。在七星堆六朝墓群中,同时出现三个窑口的产品且产品功能清晰,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坞堡模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12-8 15:25:41|只看该作者

南昌发现罕见大型六朝墓群 出土700余件遗物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江西南昌发现罕见大型六朝墓群

  新华社南昌12月8日电(记者:袁慧晶)记者近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队员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在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已清理出73座古墓葬,其中六朝墓葬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专家认为,这一墓群是目前国内罕见的保存较好的大型六朝墓群,是我国六朝考古的重大发现,700余件出土遗物展示了孙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
  记者了解到,2013年6月,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滨南路土方施工中挖掘出六朝时期网钱纹墓砖,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当时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昌市博物馆在周边迅速展开考古调查与勘探,发现墓葬密集分布区约5000平方米,其中形制较为清楚的古墓26座,初步判断该墓群是南昌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六朝古墓群。2018年7月12日,为支持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建设,南昌儒乐湖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委托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同年8月,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展开。
  江西省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位于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分为A、B、C三个发掘区,总布方面积为8000平方米,目前A区和C区发掘已基本完成,正全面勘探B区。据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赖祖龙介绍,A发掘区16座六朝墓分布规则,墓与墓之间未见打破迹象;墓群呈东西向一字排开,墓道朝向一致;排水沟规划有序,与墓葬相互衔接,沟与沟间有明显的打破连接迹象,构成复杂的地下排水系统;推测该区应是一处家族墓地。结合该区发现的“周侯”铭文和“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铭文,参考该墓地的墓葬形制,该墓地应是六朝时期周氏家族墓地;从墓葬的形制、规格及在墓地中的排列分析,推测第一代墓主应是五号墓,二号墓墓主的官职为“中郎”。因年代久远、红土壤、墓葬保存条件较差及盗墓等原因,墓内棺椁和人骨均已腐朽,无法提取标本。
  专家介绍说,此前,南京、杭州、马鞍山、南昌、九江等地多次发现六朝时期的墓群,但目前保存下来的大型六朝墓群并不多,主要以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家族墓地为代表。赖祖龙说,第一代墓主五号墓墓室主体长13.8米、宽5.25米到8.7米,墓道和排水沟残长24米,墓葬规制很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韦正认为,七星堆六朝墓群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形制多样、排列有序,在全国同时期的墓群中极为罕见。从墓葬形制上看,既有东汉时期中原地区墓葬的特点,也存在地方特色。该墓群的发掘对于研究南昌地方史、城市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了700余件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从数量上看,瓷器占绝大多数,陶器次之,金属器再次,石器最少。值得一提的是,墓群中同时出现了湖南湘阴窑、浙江越窑、江西洪州窑三个窑口的产品,且产品功能清晰,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专家认为,七星堆六朝墓群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14:57, Processed in 0.748802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