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红叶 发表于: 2014-12-19 10:32: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百度文学文化论坛:刘心武用大头比喻网络文学

 [复制链接]

  11月27日下午,百度文学正式成立,发布了包括“纵横中文网”、“91熊猫看书”、“百度书城”等子品牌在内的完整架构。首期百度文学文化论坛在成立大会续篇章中顺利举办,著名作家刘心武成为第一位在百度文学文化论坛演讲的名家,受邀发表《不要对大头尖叫》主题演讲。
  刘心武以电影史发展为切入点,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电影史上新变革的出现,以及观众对新变革的反应。以电影中初次出现被砍掉头颅的特写引发观众的反感尖叫,来比喻新兴的网络文学,倡导“不要对大头尖叫,就像荧幕上第一次出现大特写的话,不要认为是切下来头对自己微笑,那可能是一种新文化现象的诞生。”

刘心武《不要对大头尖叫》演讲实录
  我讲讲我个人对电影史发展的一些感想。电影是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在19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巴黎的一个建筑物的地下室,外面贴出了海报,说我这里放映活动影戏,买票进去,于是就有一些人买票进去了。说什么活动影戏,进去发现也没有舞台,就挂了一个白布,然后就开始放映,他们发现是他们所熟悉的照相动起来了,原来是活动的影像,当时最早拍摄的电影就是《工厂大门》,表现工厂大门打开了,很多下班的职工涌进来,观众觉得很新鲜。然后有火车到站,这些人又坐不住了,怕火车轧到我,然后火车从荧幕一侧漂过去了,给最早的观众带来了惊喜,有了电影文化的享受。
  早期电影都是固定机位,大全景拍摄,法国有一个电影迷,后来也成为一个电影艺术家。梅里爱自己花钱盖了很大的摄影棚,布置出奇怪的景象,像到月球去旅行,请了一些演员。据说摄影师搬动摄影机的时候不小心把拍摄眼镜打开了,无意中拍了移动镜头,后来无意中拍到了大特写,后来就有了移动拍摄。
  上个世纪初在巴黎出现一些有名的事件,又是演电影,电影拍摄者和观众达成了默契,应该是固定机位的大全景,或者有一点移动,基本都是全景。结果在荧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人的特写,出现了大头,全场发生尖叫,有的观众就被吓得晕过去了,后来问他说怎么回事,说我发现一个被切下来的头对着我微笑,比鬼还可怕。现在我们看电影心里上跟电影的拍摄者制作者约定俗成了,如果是一个大特写不意味着这个头被切下来了,意味着这个人一定是有身子和四肢,而现在特写镜头运用的就更多了,不光可以拍一个人头,还可以拍摄嘴巴、耳朵,乃至一颗痣。
  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都会引起恐慌,甚至引起本能的恐慌,比如说电影艺术发展第一次出现特写镜头的时候有人就吓坏了。后来我总结自己一生生命体验,不要老是对新生事物发生尖叫。
  后来电影就发现拍摄出来的素材不一定按照顺序接在一起,后拍的可以放在前头,新拍的可以放在后头,在甲地拍的和乙地拍的可以穿插在一起,就出现了(蒙太奇),构成非常强烈的戏剧冲突,人们就懂得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玩儿。
  我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他曾经是一个电影迷,当时他也追星,他追的明星在座的人可能都想不起来了,他所追的是20年代的中国最早的女电影明星王汉伦。王汉伦拍了《孤儿救祖计》,我父亲是她的影迷。我父亲在我成年之后向我透露我父亲为什么娶我母亲,就是因为我母亲有点像王汉伦,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达到什么程度。
  后来王汉伦不再演电影了,王汉伦电影都是无声电影,最早电影是没有声音的,荧幕上嘴在动,然后出现字幕告诉他在说什么,然后另外一个人嘴在动告诉你回答什么。王汉伦是江浙人,不会说普通话,有声电影出现以后他就没法满足有声电影的对白要求。后来我父亲不怎么看电影了,但是作为他的儿子,比他好一些,我能够不断适应新东西发展所带来的后果。
  后来电影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彩色片拍的时候我老一辈的前期在上海当过演员,比如口红就是涂的墨,拍出来是一样的,我才明白。彩色电影进一步发展,传统比例的荧幕看惯了老觉得这样看不过瘾,然后又出现了宽荧幕,宽荧幕出现以后又出现了环球荧幕。现在又有了3D电影,还有4D、5D、6D,有人带我去游乐场看6D电影。3D是出现三维立体效果,然后是所谓4D,就是荧幕上出现地震或者是大的爆炸震动的时候你的椅子东倒或者是西歪。5D是出现一片花海的时候会喷出香雾,6D是出现歌舞的时候台上会出来真人跳舞。我的父亲就是无声片消失以后作为有声片观众就不习惯了,我作为看6D电影的观众,我多少有点觉得像杂耍,离艺术还有距离。但是这个也不可小看,也可能发展来发展去高级电影也会吸纳这样的技术达到很好的效果。
  我觉得我们不要对一个新生事物出来立刻心理排挤发生尖叫,我想到上个世纪在巴黎有一场著名的演出,有一个作曲家突破了古典作曲家作曲的模式,谱写了《春之祭》,在巴黎演出的时候就发生了骚乱,观众本来是穿着正式服装看歌剧演出,没有想到觉得就是杂音,场面非常奇怪,于是很多观众就发出尖叫,但是现在《春之祭》成为了经典作品,在全国各地演出。
  所以我就讲到我个人对网络文学的态度,我对它还不胜了解,它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包括今天参加的活动,我很感谢邀请方让我有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机会,获得了大量信息。
  但是我还是有很多迷惑需要解惑,我自己劝告自己,不要对大头尖叫,就像荧幕上第一次出现大特写的话,不要认为是切下来头对自己微笑,那可能是一种新文化现象的诞生。所以,我祝百度文学作为一个网络文学大的整合体,在文学的创新方面发挥它应有的先锋新锐的作用。谢谢大家!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青铜器拍卖成为2014秋拍新亮点 中国海警编队12月19日在钓鱼岛领海巡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5 15:04,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