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9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书人李辉新作《先生们》:用细节记录一代大家的风骨与风范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李辉新作《先生们》新书发布会
  2020年1月9日10:00~11:00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1号楼二层河南展团内,举办了李辉新作《先生们》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李辉先生将三十余位中国文学界、哲学界、美术界等领域众多名人大家的人生片断,以及他与这些大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交往过程带到读者面前,这些尘烟往事均记载在大象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先生们》一书中。

李辉新作《先生们》
  翻开《先生们》,一串串熟悉的名字跃入眼帘,冰心、梁漱溟、沈从文、巴金、黄永玉……这一位位先生犹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与其他传记类图书不同,李辉先生在讲述他与这些先生交往时除了传统的回忆、记录外,更多地着墨于先生们为人、为学的态度和精神,细节背后渗透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文人风骨,从而浓缩为一个时代的背影。本书还刊有李辉先生私藏的珍贵照片和手札,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李辉讲述与老先生们交往的故事
  发布会上李辉讲道:“1978年 2月,我走进复旦大学中文系。秋天时节,我与陈思和说,我们开始研究巴金先生。因此结缘了贾植芳先生,成为贾先生的弟子。”在贾植芳先生和师母任敏的关照下,他又渐次走进了巴金的视野。1987年秋天,李辉来到《人民日报》做副刊编辑,开始与老先生们接触。对他而言,最重要的经历莫过于采访不同的老先生,听他们谈自己起伏跌宕的往事,最终开启了他从事文化人物传记写作的历程。在与先生们长达四十年的交往间,李辉一直得到诸多先生的关怀与教诲,他说:“每念及于此,温暖常在心中。”
  李辉是著名的人文学者、传记散文作家,也是大象出版社的老朋友,先后在大象出版社主编出版了“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大象人物自述文丛”“大象人物日记文丛”“大象人物书简文丛”“大象名家收藏”“印象阅读”“名家文化小丛书”等几个系列的套书。这些图书聚焦现当代文化名人命运,追溯文化事件原委,剖析文化生态,为文化人物研究提供细节史料,已形成大象出版社在此领域独特的出版风格。2017年李辉先生又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主编了“副刊文丛”系列。“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的率先亮相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冰心的《春水》《繁星》、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巴金的《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副刊文丛”系列立足于文化积累,放眼于文化传承,力图梳理百年副刊的发展脉络。
  早在2017年,李辉先生就受《环球人物》杂志之邀开设“先生们”专栏,本书一些文章收录其中。此次成书,李辉先生对书稿进行了修订,融入更多丰富的细节,对语言更加精雕细琢,以飨读者。
  《先生们》一书是李辉为回忆和追思前辈学人的大家风范所写。他说:“所写先生,交往或深或浅,不同侧面,不同印象,于我而言,他们的身影,在历史场景中依然清晰如初。”

《先生们》李辉大象出版社

《先生们》内容简介
  《先生们》即李辉先生的又一力作。聚焦了三十五位中国文学界、哲学界、美学界等众多领域的大家身影,如沈从文、汪曾祺、萧乾、骆宾基……这一位位屹立一方的先生犹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为后生立德之标杆,树学之规范。在《先生们》一书中李辉先生阐说了他与各位先生的经历与掌故、无论是史料的爬梳,还是人物的品评,均有不同流俗之处。可谓在余音袅袅里听得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与其他传记类图书不同,李辉先生在讲述时除传统的回忆、记录外,更多地着墨于对先生为人、做学的描述,一件件小事背后渗透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文人风骨,从而使先生们活了起来、立体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本书还刊有李辉先生私藏的众多珍贵照片,图文结合,相得益彰。意在给予读者更丰富的内容,本书名为《先生们》,古往今来纵有诸多称呼知识分子:学者、作家、名士……,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亦可以仰望。“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今日,我们用文字穿越风雨,共谈先生们。

⊙ 作者简介
  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编辑,著名作家,著名出版策划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从事传记文学和随笔创作,先后出版论著《巴金论稿》、历史纪实《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以及萧乾、沈从文、黄苗子、郁风等人传记,随笔集《沧桑看云》《封面中国》等。2001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图文系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10种。主编“金蔷薇随笔丛书”20种、“沧桑文丛”24种、“历史备忘书系”6种,参与策划“火凤凰文库”24种。另有《福斯特散文选》《走进中国》等译著出版。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红叶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红叶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红叶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闻过才识香好坏 厦门古垵村有家制香店坚持不网售 《黄明哲正解〈道德经〉》:解读来自远古的智慧“碎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19:47,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