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837|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5-8-29 23:11:36|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开放的古蜀人

 [复制链接]
  黄剑华

  追溯遥远的古蜀文明,探析其和周边区域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缺乏,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我们都常用扑朔迷离来形容湮没的古蜀文明。自从有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才终于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看到了其灿烂的真容。

  考古资料告诉我们,早在三四千年前,古蜀先民就创造了可以同中原文明媲美的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古蜀国已成为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文明中心。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雕像群,充分揭示了古蜀文明具有自成一系的鲜明特色,同以崇尚青铜礼器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这种不同或差异,不仅表现在礼仪制度、观念习俗、祭祀崇拜、宗族或部族构成、社会生活、艺术情趣等诸多方面,而且也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中原是旱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和巴蜀地区则以稻作农业为主。古代蜀人虽然地处内陆盆地,却并不封闭,有着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很早就同外界有了文化与经济上的交流往来。特别是和中原的往来,可谓源远流长。从出土器物看,三星堆遗址二期出土的陶盉同中原二里头文化陶盉非常相似,两地出土的陶豆也几乎一样,专家认为显然是接受了来自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其地层年代关系说明,两地的交往从夏代就开始了。还有三星堆出土的许多青铜尊和青铜罍,也显示出了对中原青铜礼器的模仿。此外,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玉石器中的璋、戈等形制,也反映出接受了来自中原的影响。由此可见,古蜀与中原的交往在商周时期已经变得更为密切了。

  其实,古籍中对此也有较多值得注意的记载。《尚书·禹贡》说大禹生于西羌,在治水过程中曾多次往返于岷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有学者分析,古蜀王朝谱系中的柏灌氏,很可能就是参加了治水并追随西兴东渐的大禹迁往了中原。在《华阳国志》、《世本》等书中有“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或“在商为藏史”之说。顾颉刚先生认为:“老彭是蜀人而仕于蜀,可以推想蜀人在商朝做官的一定不止他一个。古代的史官是知识的总汇,不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应当都懂。蜀人而作王朝的官,可见蜀中文化的高超。”此后又有了甲骨文中“蜀”字的发现,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考证,虽然对其地理位置有所争论,但由此印证了古蜀与中原的密切关系确实由来已久,则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由此可知,古蜀王国和殷商王朝在当时虽然相隔遥远、互不统辖,但无论是地理交通的困难和政治体制的差异,都未能影响到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聪明而好学的古代蜀人,正是通过与外界的交往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创新,而使古蜀文明变得更为充实和灿烂。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黄帝 古蜀人的乘龙快婿 捕鸟者说
2# 四姑娘山
 michelle214 发表于: 2005-10-5 14:36:4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楼主,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啊?你肯定翻阅了很多资料吧!真佩服你啊!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蜀途 发表于: 2005-10-6 23:43:06|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6:20, Processed in 0.0780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