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469|回复: 4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青莲 发表于: 2008-6-6 18:06:5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灾害·事故[转帖]权威报告:成都不会震

 [复制链接]
  5月30日,一群地质学专家向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递交报告,明确表示“成都平原地质结构稳定,独特的地质构造决定周围地震不会对其造成大的破坏。”
  参与者之一、中科院院士刘宝珺在地震发生后,从不让家人搭帐篷露宿,“我对我们的研究有信心,更希望所有人对成都有信心。”

成都似一张结实的床架
  地震后,成都人的后花园青城山面目全非,银厂沟不复存在,而通往四姑娘山九寨沟的道路也被阻断,因为它们沿途须经映秀、都江堰、汶川与茂县。这些位于地震带上的乡镇,此前处处是峡谷、瀑布与依稀可见的雪山。
  刘宝珺院士介绍,成都市区和北川距离震中映秀分别为73公里和约90公里,前者无一房屋倒塌,后者却被夷为平地,正是因为成都处于稳定的扬子地块,而北川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上,“就像中国和俄罗斯挨着,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一样。”
  龙门山地震带隔着青藏板块与扬子板块。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曹俊兴说,在地球亿万年的地壳运动中,扬子板块像一动不动的大磨盘,不断受到青藏板块冲撞,冲出了三条断裂带,成为地球集聚许久的力量的“出气口”。
  从地质地图上看,能清晰分辨出两个板块“脾气”的天壤之别。青藏板块上布满一条条线状的红点,那是岩浆喷涌后凝固成的花岗岩,它的地壳厚度为50多公里,最厚的地方达70多公里,为世界之最。这些迹象表明,青藏板块是个十足的活跃分子,亿万年间,它频频喷涌岩浆、地震、造山,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不断增厚,“就像一份平展的报纸,猛一收缩,就变高了。”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智樑说,相比之下,扬子板块安静得多,它仅厚30多公里,且少见花岗岩、火山岩等地壳运动活跃的副产品。四川盆地、湖北、湖南、广东等省都处于扬子板块中。
  成都处于扬子板块以西最边缘,紧挨青藏板块与龙门山断裂带,在后者的冲撞中向下凹陷,填集了大量沙泥、石灰岩等密度相对松软的沉积物。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倪师军打了个比喻,四川盆地的基底由元古界或太古界以下结晶基底组成,硬度和稳定性非常强,这使得成都好比一张结实的床架上搁了张席梦思,地震好比一锤重拳,柔软的席梦思吸收了拳头的部分力量,整张床被震了一下,但没事,更不会塌。“成都不可能发生地震,以前不可能,将来也不可能,”倪师军肯定地说。2003年,成都地震局根据石油部门提供的勘探资料,做了地震测线分析,证实成都地下不存在断层,也就排除了成都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此外,地震的级数与潜伏平静期成正比,四川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发生地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青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青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青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青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青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青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灾后人情暖洋洋 [转帖]关于普世价值与北京晚报的“同志”商榷
2# 四姑娘山
 王国平 发表于: 2008-7-26 17:56: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的专家都是一群没有没有学术道德和社会良知的人

我们根本没法信任专家,尤其是国内的专家!

他们的脑袋不是为自己而生的,而是为政治需要而生.

他们一会儿说地震没法预测,一会儿又说中国地震预测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既然地震没有预测,那又怎么来证明中国的地震预测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既然我们连眼前的八级地震都无法预测,又哪里的能力预测成都两百年后甚至千年后都没有地震,反正到时候他们已经死了,死无对证了。

我建议,把他们的话记下来,两百年后如果失误就鞭他们的尸,灭他们的九族。

我可以大胆的预言:那些所谓的专家迟早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后人的唾骂!

评分

参与人数 1文采 +50威望 +10金钱 +50收起理由
leikang + 50 + 10 + 50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雷霆霹雳 发表于: 2008-7-26 18:13:22|只看该作者
“砖家”的道德、人格需要考量外,话说转来,这也是适者生存,不能全怪当今的学术界。

另外,资讯的传播也不对称,通过传统媒体(非民间网络)放出的是过滤的,有些持不同意见的专家的声音是“愚民”们所听不到的。
4# 金佛山
 彭琦 发表于: 2008-10-30 17:01:38|只看该作者

回复 楼主 青莲 的帖子

呵呵,习惯了,无所谓专家不专家的.

再说,现在的专家  不用证明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08-10-30 22:01:38|只看该作者
成都安全得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23:13,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5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