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955|回复: 11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蓉城旧事──最后的守城人

 [复制链接]
  川西蜀地古城----成都,简称蓉城,历史上称为西京,从王建设制称帝到三国时期成为蜀国京城,早已是整个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文明古城──成都,它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上的岷江之滨──锦江河上,这里历来是人杰地灵之圣地,历史上有着很多动人而神奇的传说、有着丰厚的文化的历程、被后人称之为蜀文化,它像一颗灿烂的明珠点缀着中华大地。
  中华文明古国历来把黄河、长江称之为摇篮,而成都人的自豪感全来自岷江水系的府河与南河。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大海、江河、一部水的历史展示了人类的起源,因此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把大海、江河称之为人类的摇篮、我们伟大的母亲,
  南河是岷江的分流河,发源于都江堰市的内江,是成都的最早母亲河,从成都南门顺城墙像东流去,由于龙泉山地势的阻挡,从东门九眼桥开始缓缓的折向东南方,经中兴、书码头(华阳)、黄龙溪、两河口,与彭山的岷江汇合向南流向乐山
  府河是内江上的一条支流,源于都江堰市宝瓶口,是郫县,成都主灌溉河流,远古时代从清水河畔、蜀地重镇金沙流过,在百花潭汇入锦江河(南河),随着历史的变迁,金沙城池不断沿河向东扩大,占据整个南河与清水河的三角地带及清水河东北面地区,成为当时西南地区的重要军事重镇。
  蜀人为了当时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在蜀国重镇郫县的内江上分流修筑府河,岷江洪峰时,从宝瓶口进入的洪水从成都北门万福桥沿着古城墙、经北门大桥、猛追湾,东门的九眼桥前汇入“南河”流入锦江,府河与南河成为成都城池的天然屏障──护城河。
  成都平原东起龙泉山,西至龙门山、岷江在两座山脉之间分成多条江河奔腾而下,在乐山与青衣江、大渡河汇合流入长江,由于岷山与龙泉山间地势落差相对平缓、不知经过多少万年的冲刷堆积、在两个山脉之间形成了一块山谷冲积平原和丰富的自然水系、丰富的自然水源像母亲的乳液养育着这片土地的生灵、滋润出今天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和现代文明。
  金河,原系府河的一个支流,穿城而过,也是府河漂移,改道,荒落,修掘,疏浚、导引原史河道残流的古老府河床,从西边的郫县、流到成都西门的青羊宫十二桥称之为清水河,分流后,一条沿城墙南边在百花潭流入南河;一条向东经金花桥穿过城墙经金花桥将军衙门、金河是唐宋以来成都城池内最重要的水道,流经的地区,是成都商业繁荣、居民密集的核心区域。因而架设的桥梁亦最多。
  史书记载了金河上的20多座桥。清源桥在城外百步,金水河穿过城墙,即进入满城,金花桥、一名(市桥),传汉司马相如宅在桥西,有琴台古迹、沿河有节旅桥、斜板桥、龙凤桥、通顺桥、拱背桥、银锭桥。
  半边桥,又名灵寿桥,修筑满城时,东水关处城墙规划线正好通过该桥,筑城时先在桥面上铺大铁板,然后在铁板上筑城墙。城墙建好,桥一半在满城内,一半在满城外,半边桥由此得名。
  皇城三桥在今人民南路百货大楼与新华书店之间,为明蜀王府所建的金水桥,在清代为成都手工业、商业最繁荣的地带。沿河有大量丝织、印染及其他作坊,大量商铺也集中在这一带,因此桥梁十分密集。李新《后溪记》记载了宋代金水河上的笃渊、建昌、安乐、龟化等桥名,应当就在这一带。
  以下有锦江桥,卧龙桥、青石桥,即古之龟化桥;之后有太平桥、一洞桥、余庆桥、老卧龙桥、板板桥、景云桥、金津桥。
  拱背桥,旧称金水桥以下,金水河经东水门穿铁窗流出城外。水门铁窗称铁板桥。清末老卧龙桥和铁板桥尚为廊桥。金水河出城后过普贤桥,再过大安桥,汇入府河。
  据清<华阳县志>记载,城内之河名金水河,唐时所开,旧名禁河,明初建蜀王府于河之间,改曰金水河。清朝雍正九年,复浚导之,又于三桥之西北新开一河,环绕皇城,以通舟楫,即御河也,今已淤塞(金水河凡一千五百二十六丈)。
  这是一条黄金水道,古城池中的生命之源,成都城四面环水、城内有河、城外临江、城内古木参天、城外江中游船如梭、处处繁华市景,渠水楼台亭阁,不过在我的青少年时的成都,早已不像古书上那样描写得引人入胜,但河渠纵横、清澈见底,木船川梭、游鱼戏水到也常见。
  成都机械工业校位于成都水东门金河畔古城墙边,城墙外是金河,府河,南河三河的交汇点,东北面是东门大桥水码头,南面是安顺桥,东面是合江亭,校园背邻古城墙东南两方墙城也是学校的围墙,金河从校园北边流过,穿过城墙流进府河。校岸边柳树成荫、花红松翠、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景色秀丽,是学习的好地方。学校与金河相毗邻,城墙与校园紧紧相连,唇齿相依,在这古朴的环境中,多一份古城的风雅与水泽的宁静;这里的建筑大多始建于清未民初,原来是清军的兵营、官仓、清机械局的兵工厂,民国四川造币厂,也不知啥时变成了军阀、财阀、达官贵人的公馆和私家园林,解放后是西南军政干部学校西康分校,53年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改为经济干部学校,56年改为工业干部校,59年成为成都机械工业校。
  校园由多座小洋楼,车间改造的教室和川西民居及花园绿地组成,占地近四十余亩。五、六十年代,正当自然灾害时期,我怀着父亲“你现在应该是“秀才”了、今后还要中“举人”、入“翰林” 、十年寒窗、青刚板凳都要坐弯” ,等谆谆教诲走进了这所住宿制学校,耳鬓厮磨金河水,吊古寻幽古城池,笃实好学寒窗下,衣锦昼行寻梦乡,渡过让人回味的青少年时光。
  正逢国家困难时期,学生生活难免有些枯燥,稍有时间,学子们总会寻找更多更大的思维空间,科甲巷的市图书馆,春熙路的文体商店买航模器材,顺城街市扩播电台门市部购矿石收音材料,人民南路新华店选书,自然少不了青少年时期的身影。在没有钱看电影的年代,贫困学生看电影海报也是一大爱好,特别是喜欢绘画的同学,常常结伴而行,穿过金河上的拱背桥、顺着低矮民宅从三圣街、纱帽街、东大街、科甲巷,到青年宫电影院(新明电影院)、大华电影院、智育电影院、工人电影院(蜀一电影院)、文化宫电影院、放军影剧院(国民电影院)、人民电影院(蓉光电影院)、新声剧场(中央电影院)四川电影院。欣赏海报绘画,了解新片内容,然后从半边桥穿过幽静的小街小巷返回。由于历史上金河沿岸河堤被贫困的民市违章窝棚所占,虽经官府多次整治,但多因政治与经济的原因总归收效不大,特别是50年代初期,侵占河堤成风,有政府行为,更多是市民侵吞所致。到了50年代未,半边桥至景云桥一线河岸全是房屋,有的还将屋延到河上,成为吊脚楼,只得经汪家拐、染房街、卧龙桥、青石桥、学道街、督院街、来到打金街与龙王庙街的金河边沿河而归,一这河段从古到今,管理一直很好,终尽保持着河堤的通畅,整洁、宽敞。
  不知是人类亲水天性所至,还年青人善于幻想,鸟栖于泉,人亲于水,累了坐在河边的石阶上临水而息,侃大山,谈收获,寻梦想,如果归校的时间尚早,在河边民宅前的洗衣石板上下盘“六指冲”,用树枝当笔在地上画电影人物肖像,背几句简单的台词,模仿人物动作,调笑打闹,用以消磨剩下的时光,那时这段金河淘浚不久,整洁干净,河岸宽阔,河直路宽,时而有几棵柳树或槐树点缀,交融在民宅与金河间,金河它有别于江南水乡的周庄、同里、乌镇,水深河静,宅水交融,泛舟行船。金河水清澈见底,如溪似渠,长流不息;清则秀,流则幽,透则奥,响则奇,水急浪轻,水草摇曳,隐现的小鱼,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荡,有的你追我赶,排成了一个纵队;有的团团地拥挤在一起,迎着急流而上;特别是拱背桥下形成了一个流水的落差,溅起了一层层水的浪花,哗哗啦啦的流水声似一首连续不停的轻音乐,悦耳动听,诱引着玩童入水同乐。
  初时同学们经常玩水兴起,跳入河中,觅迹寻踪,乘胜追击,然而急流的鱼、虾、小蟹,非常灵性,那能轻意就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稍有动态,早已消声匿迹 ,钻入石缝之中,隐藏得无踪无影。金河河底,河岸都用条石砌筑,光滑平整,石头长满了青苔、水草,行走时一不小心,人仰马翻,引得路人哈哈大笑,自己也其乐无穷。从此之后方知金河之鱼,一不便撒网(石缝多,便于鱼儿隐藏),二不能垂钩(急流、水浅),三不能用叉,(鱼小叉不到),四不能搬(罟)揁(岸高,河窄,水急)。尔后就是偶见河中鲤鱼跳龙门也只能望洋兴叹,不敢轻举妄动 。特别是春季娇阳下,渠水潺潺溶溶,波光粼粼,观鱼更是一番胜景,要是碰上一只小鱼船在此放鹰,更增添诗情画意,让人兴味盎然,目窕心与、 大尽其兴,陶醉于心,必然忘记归校之时辰,遭之师长之指责。(偶有小鱼船在此游弋)。至此,这里的金河沿岸便成了我们休闲,聊天,散步、约会、的必到之处。夏日河风徐徐 水流潺潺,河水缓缓地流淌,那水,淡淡的情愫,柔柔的低语,静静地坐在金河边发呆,伫足河边目睹远去流水,不管是忧愁还是开心,不论是烦恼还是快乐,我的心就会释然,轻松,心胸就会开阔,任思绪漂到远方,对生活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期盼。
  在河边成长的青年学子无不钟情干水,游泳是众多学生钟情爱好,金河对于孩童玩水,乐趣无穷,但要是游泳,还真是爱莫能助。常年水深不过一米,宽不到五米,再好的水也只能算“盆盆堰”。大妈、大爷踏水纳凉,到经常碰见,要是一帮青春少年在此游泳,必然招人笑话(被指为旱鸭子)。夏季游泳自然在大江大河,在东门大桥的府河,新南门南河,跳飞燕、蛙式、炸弹,其乐无穷,在新南门顺水而下,在东门大桥漂流而下到金河口,拉长滩,更显游泳的枝艺与勇气,潇洒里抒发散文的飘逸,呈露诗歌的轻盈。
  由于下午多为自习与做作业,课余时间女生喜欢攀上古城墙上登高望远,让眼眸浓缩了二江环抱城池楼阁,看江中的片片帆影,如诗似画,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爱水的同学必然早早收场,相约而行去河边游泳,个个晒得黑不溜秋,还自信健美骄艳,时下还不太开化,女生游泳并不多见,要是到河中游泳,那更有失大雅,她们只能上南河游泳池,不然只能在河边观看助兴,帮着守衣看物。那时的成都古城墙除东、南、西、北,及新东门,新西门几处外还基本完好,学校东、南城墙外就是大江大河,可要去游泳还得顺着古城墙绕一大圈才能到达,最近的路、是下莲池与辟复兴门(习称新南门)之间的“垮城墙” ,抗战期间,为防日军空袭,便于市民疏散,在城门处拆除部分城墙。有些有权有势的之人乘机将城墙砖拆回建造私宅及它用,以至城墙垛口和城顶面砖几乎扫地以尽。有的地方墙外包砌砖被拆剥经雨水冲刷出现破烂与垮塌,人们为了方便翻越黄土堆踏出了便道,但爬坡上坎十分难行。

清朝成都府城池
清朝成都府城池  清成都府图.jpg  保存到相册

穿城而过的金河
穿城而过的金河  成都金河1.JPG  保存到相册

金河进入城池
金河进入城池  东门城垛.JPG  保存到相册

城外的锦江
城外的锦江  锦江.JPG  保存到相册

古地图

金河旧貌

学校所在的位置图
学校所在的位置图  成都清朝地图1.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申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申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申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Middle East Photos 2011-7-11日:荷塘花语
2# 四姑娘山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11 12:41: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最后由 申琛 于 2011-7-11 15:51 编辑:
  不知是那位同学开辟了一条新路,出校门到拱背桥,在城墙边下到金河,涉水穿过城墙水洞,上岸就是大安桥的清莲上街,左边顺青安街就去东门大桥,右边则是安顺桥,要是在合江亭游泳,最多十分钟就到。
  东水门,骑在金河上的古城墙水洞子,一道栅栏隔断城内外的通道,中间开有一扇近二米的栅栏门,小船可由小门穿过城墙水洞进到城内金河,据清<华阳县志>记载“水东關,治东迎晖门侧金水河开自宋时,岁久淤塞,国朝雍正九年,巡撫宪德等捐赀疏溶自西门外磨底河起由满城三桥青石桥玉河沿逶 迤至东门外府河止共一千五百二十六丈,每年疏溶於水利同知府衙门都江堰修费赢 余之项动支报销并於东水关外河口建闸以县丞司其事乾隆九年邑令安洪德补修铁窗木栅十六年邑靳光祚补修” 。
  这条捷径自然受到欢迎,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我们的必经之路,水洞与河床同宽,高大深邃,洞中两则各有台阶,水浅时可以下水从台阶上经过,但棚栏处必须爬在栅栏上脚踏横栅,慢慢移动从门洞翻到栅栏外则绕过栅栏,才能到洞边台阶上岸;这里很少从这里经过,但我们同学却经常川梭其中,久而久之,发现经常有一位身体岣嵝的老人,在夜幕降临前总蹬在洞中不断的抽着叶子烟,吧嗒、吧嗒,时尔用火镰敲打火石,点燃纸念,去烧死灰的劣质烟叶,火星子一闪一闪的似如黑洞中的幽灵,刀刻的皱纹的满目沧桑,两鬓斑白,苍老而憔悴、古铜肤色手脚冒着青筋,草鞋布衣、鼓着一双泛白的大眼,一身傲骨,凶神恶煞,又显得十分精神,他不言不语,一根系着红带的扁担总不离手,看见有人走过,有时突然冒出一句,你娃干啥子?快走,洞中回音很大,让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慢慢的得知他是城墙水洞的守门人,东水门从古到今,始终保持着严格的早开门,晚上锁的守城习俗,那怕城池城门早以拆光,破烂之处任人攀爬,白天黑夜随进随出,这里依然如故,我行我素,似如疆城边陲。
  倒尿水是成都市民一大习俗,一大清早必须完成并非完全是当局顾全大雅,而更多的是市民羞怯不愿张扬,黎明时分,只要听见轻声吆喝,家家出动,户户开门,城市还在睡梦之中,所有的尿水船早以驶出金河的东水门,为此护守水洞卫士,更加辛劳,成年累月,黎明时分,他已涉水下河,打开水门,让一艘艘装载尿水小船鱼贯而入,直到那些小船满载而归,全部出城,要是哪艘尿水船未按时出城,他提着扁担沿河找,直被驱赶出城,他才上岸回家,特别寒冷的冬天,东水门内寒风呼呼,河水冰凉透骨,孤独在阴暗潮湿,寒气袭人的洞中呆近一两个钟头,常人根本无法忍受。
  出于对他大胆、尽职的敬慕,有时好心的大着胆子问一声,大爷,你啥时关门,我们好提前回来,他从不回答,多问几句,他瞋目扼腕, 吼声如雷,快走,吓得我们落荒而逃。啥时关门,的确让东门住的同学吃了不少苦头,只要他的手碰到了锁,就是天皇老了也别走越过城墙水洞半步。他没有钟的概念,日出而作(开门)日落而息(关门)时辰全凭感觉,不管吹风下雨,打霜下雪,寒来暑往,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像神灵一样守护着城池仅剩下唯一的城门。
  傍晚,河静天清,斜阳夕照,外江白帆点点,群燕飞舞,这一切编织成一幅美丽的蓉城黄昏落日,老人常拄杖,伫立在水洞之中的,威武庄重,他沉思凝想,仿如一尊雕像,终日呵护城池的安静,霞光渐渐隐去,夜悄悄地扯起黑纱,老人渐渐融入初夜之中,与黑洞般的城门浑然一体,消失在夜暮之中。
  星期天学校规定,七点必须到校,有时六点不到,栅栏门一把锈痕斑斑铁链大锁,外加一根碗口粗的横木将门锁死,闩牢,他蹬在水边吸烟,你就是拼命的喊话,求饶,他都视而不见,铁石心肠,以目相对,有时发怒,一扁担打在水中,吓得你如惊弓之鸟,只得返回另选他路,回红布街,猪市街,从纱帽街,三圣街,拱背桥绕道返校,有时晚间散步路过城墙水洞,都快八点以近天黑,水洞还大开,他蹬在洞中不断的抽烟,咳嗽,为此我们恨死了那个不尽人情的糟老头。
  天长日久,我们不再怕他,时而几个人还在洞子里磨磨蹭蹭,有意与他为难,任凭他驱逐,看见他发怒反觉得好笑,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脚下青苔一滑,跌入水中,他一个剪步跳入水中将同学扶上岸边,反身拿起扁担,在水中一阵乱打,口中念念有词,冤魂不散,你敢害人,打死你,打死你,吓得我们敢快跑出水洞,又感激又好笑,背地里叫他疯老头。
  后来有同学发现洞顶有大片火烧烟燎的痕迹,非常好奇,争论中我自觉聪明,说,可能是要饭了住在洞里生火所至,因小时母亲常说,“不好生读书,今后只的讨口要饭,住城门洞” ,我话还没有说完,他一听火冒三丈,“你龟儿胡说,叫花子也敢来住我守的城门,你晓得过毬,一阵咳嗽之后,喘息着吼道,当年张献忠打成都,这里血流成河,尸堆如山,三天三夜,火烧炮轰,守城的人全部战死,城池才被攻破,从此这洞里阴魂不散,经常淹死人,人家都怕进这鬼门关,就你们几鬼豆子娃娃道处乱串,不怕那些冤魂找到你,还要在这里打胡乱说,滚,还不爬远些,他的声音那样宏亮浑厚,使人触摸到他历尽沧桑而又坚毅刚强的人生,他像是在呐喊,又像是在倾诉,它让灵魂辐射精彩,让生命延伸大爱,它蕴含着意境,演绎着古远的苍茫与寥廓,尽管如今犹如一介草民,没有令牌,没有权杖,没有虎符,却有一双醒着的眼睛,默默审视往昔与今天,披阅稼穑与沧桑。
  洞中瞬间变得阴恐怖,说得我们骨寒毛竖,吓得我们魂飞魄散,从此都悄悄的绕道而行,单独从不敢到此光顾。
  胆怯是男人的懦弱,好强是青年人的自信,走水洞慢慢的成了胆大的向征,不过同学中相约而行好像成了特殊的协定,经过城门水洞时,不信鬼神的同学总不愿带头和走在后而,争先恐后,来去匆匆,特别冬天,还没有进入洞中,河风一吹,总感毛骨悚然,带头的要是看见洞中有一闪一闪的星火,必然一身是胆 、毫无顾虑大胆往前走,要只碰上没有动静,必然缩手缩脚,走走停停东张西望,胆颤心惊,大声说话,自己壮胆,从此我们不再恨那守门的疯老头,他像保护神一成了大家的希望,欲望中的他像威武不屈勇士,像久经沙场的战将,昂首挺胸伫立于寒风中,更为显得挺拔和阳刚,别说蹬在水洞里,就是河边有个人影,同学们也会增胆三分。
  失望多于希望,慢慢的他完全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听说他死了,他并非战死在沙场,而倒在贫困与机饿之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夺走了他的生命,让他遗憾的未能完成最后的使命,守护着成都最后的一道城门。
  从此这里再也没有了守门人,木栅栏门在风雨中枯烂消失,他也慢慢的被人遗忘,尿水船随进随出,偶尔听见居民的叫骂,才使人想起那忠于职守的守门人,无人知晓他姓氏与名,更不知他守城门的初衷,是受职于人?还是自觉自愿义务方便于民,是乡规民约所定,还是政府所?,不为人知。
  听说他原是一名守城门的卫士、水警,老了后被辞在这一带当了打更匠,兼管东水门的守护之责,打更在民国后期已寿终正寝,他自然成为经减机的裁员之列,失去了那份公事人一月三斗米新酬,由于终身末娶,无家无室,又无事可做,几十年的习惯他一时难以适应,老来无用,更有些面子放不下,孤夜难眠,无赖之下,无钱“更”照样打,水洞照样守,理由很简单,习惯了就跟耍一样。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次酒后黑夜失脚,跌破了头,扭伤了腰,铜锣滚入金河之中,他为自已的过失痛不欲生,羞于见人,他“失职”三天,韬声匿迹,之后当市民重新听到他的打更声时,铜锣与他一样怅然若失,破锣乞哀告怜,他使劲的敲打,拼命的呐喊“夜过三更、防火、防盗,小心火烛” ,锣越敲越哑,最后彻底失聪,宣告打更生涯的结束。
  他不敢再有失误,献身东水门成了他弥补过失良机,也成为他终生的职责与良知........解放之后,由于政府的关注,鳏居孑然,孤寡老人偶尔得到三块五块钱民政补助,他感恩不尽,又义务担负起严禁龙王庙地区金河沿岸乱倒、乱扔垃圾, 管理河岸义务,他偭规越矩,喜欢管事,惹祸招愆,给管理者添乱, 谁要有胆在这一河岸侵占分毫,他跳起脚与你对骂三天三夜,粗语胀话,装疯卖傻,认一个死理,“河堤五丈不准修房建物” ,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这段金河岸得以保存还非他莫及。
  他得罪人不少,自然招惹事非,自认为他有利所图,从中渔利大有人在,加之自身并非一个好“官”,“依仗权势,放刁把滥”也时有发生,收受“贿赂”也有“案”在身,因在金河养鸭起纠葛的张婆婆检举他收过船主的牛皮菜,河边乱堆杂物的李吆爸看见他要过人家的叶子烟,吃过船老大递给的红苕烯饭,蜂窝煤灰倾入河中受责的王二婶亲见他用米换人家船主的红苕,刁难稍水船不准驱入金河等恶性事件,更为严重的是将人公家的东西变卖中饱私囊 。
  派出所还未立案侦查,他就竹筒倒豆子──一个不留,全部抖出,将私藏十多年的公物──破铜锣换洋芋用以充饥全部事实,管理者也十分为难,收尿水的农民哪家没有送个点时令蔬菜,可打更的铜锣的确是政府的公物财产,追究起当时没有及时收缴责任者来,那又是在民国年间,早已隔朝离代,现在叫他赔,赔又赔不起,罚又没有钱,关又不够格,还得给饭吃,东水门守城门洞本无人指派,更谈不上革职查办;训斥之后令他改过自新,好生做人,不得再犯。
  他死后人们有些怜惜,议论中自然是他生前的好处,当然也离不开三天前扶着扁担下河开门上锁,骨瘦如柴,病入膏肓的情景。他走了,紧握的手上带走了那把锈迹斑斑、粘满汗迹老铁将军锁的钥匙,也许他想下辈子再来,再来守护他所爱的城池,带给人们安宁,了却上辈子未能实现心愿。
  成都古老城墙,有着沧桑的历程,累累白骨与硝烟,依稀只见残桓断壁,凄凉悲壮,求学路上与它为邻,已成为永恒的记忆,我的踏访,夙缘那守城的老人。几十年流逝的岁月长河,让我忘记了探寻去老城墙的小径,随着时痕的逐渐消退和散去,老城墙下的金河于我却记忆犹新,等我想故地重游之时,它早已零落成泥,被踏陷于高楼群的地下与世长别,像守城的老人,缭绕着雄风飒飒的历史烟云,传诵着气壮山河的铁血悲歌。来去勿忙.........汗染石壁,泪洒青砖。
  注:1.在民间广为流传张献忠屠川,从东水门攻陷成都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成都城墙的最后一次整修是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而张献忠屠川攻陷成都是在1644年阴历8月初九,传闻应该有误、但东水门城墙水洞内的火烧烟燎的痕迹应该是战争留下的,具体原因有待考证,城墙被拆了,金河消失了,如果没文献记载,那只有留下永远的密团,不过我亲眼所见,那些还埋在水洞墙壁上很多残留的炭化木桩绝非失火所为,铁栅栏所建的位置也有所变化,最后的木栅栏的腐朽程度及铁件的锈蚀也不过几十年的时间。
  2.也有传闻廖观音曾步张献中的后尘攻过东水门,并以失败告终。也有民国初土匪多次偷袭东水门故事,当然军阀混战时期争夺兵工厂,造币厂的战事在这里发生。时过境迁,现考证无据,不敢乱加评说,有待专家学者追逐蜘丝马迹,展示更多那些鲜为人知蓉城旧事。
  3.所有图片来至网络,清朝成都府城池图来至清《华阳县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11-7-11 21:16:12|只看该作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 金佛山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11 22:39:08|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司馬昭
谢谢你的回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一条江 发表于: 2011-7-12 15:29:07|只看该作者
府河是内江上的一条支流,源于都江堰市宝瓶口,是郫县,成都主灌溉河流,远古时代从清水河畔、蜀地重镇金沙流过,在百花潭汇入锦江河(南河),随着历史的变迁,……

本文源自 巴蜀论坛 之:

thread-70835-1-1.html

府河应起于郫县三道堰镇的牛角号与郫县团結镇的石递(堤)堰处。

岷江在都江堰分成内、外二江后,内江经宝瓶口分四条河入成都平原。这四条江由南往北分别为: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与蒲阳河。走马河在聚源镇境处分出徐堰河。柏条流经郫县唐昌镇(古崇宁县城)、唐元镇、三道堰镇后,在三道堰牛角号与徐堰河汇合成一条河。汇合(约500米)后,到石堤堰处又很快分为两条河,北为毗河,经新都龙桥、斑竹园、汇入沱江。南为府河,经团结,过洞子口入成都市区,在合江亭处与锦江汇合后,下游亦称府河,直到彭山江口与岷江重汇。

该图为我于2005年3月5日站在牛角号上拍摄的团结石堤堰分水闸门,我的右边是徐堰河,左边是柏条河,两河在此汇合后,到前方闸门处立即分为毗河与府河。图中闸门处左为毗河,右为府河,即府河源头处。

府河源头
6# 青城山
 丁芝萍 发表于: 2011-7-12 16:04:34|只看该作者
个体亲闻、亲见、亲历的记录是地方志生动的补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12 16:20:49|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一条江
谢谢补充、指正,严格的讲府河应该从三道堰发源,那句话应该改成郫江。经郫县三道堰分流进入府河。
8#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12 16:21:27|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丁芝萍
谢谢赏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散眼子 发表于: 2011-7-12 21:16:12|只看该作者
我在下莲池、教练所前街长大,本文所提到的场景历历在目。感谢作者!
10#
 楼主|申琛 发表于: 2011-7-12 22:42:48|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散眼子
我们这代人对城墙与金河特别有感情,可能是时代的烙印,也可能是怀旧之情。下莲池、教练所前街,自然是非常熟悉的地方,欢迎你,有时间我们多交流,谢谢赏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9 13:10,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