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41|回复: 5

[民国悲剧:一代能臣袁世凯为何非要当皇帝

 [复制链接]
本文摘自:《大话花边历史》
⊙ 作者:龚令民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导语:《大话花边历史》力图从历史课本的历史常识中走出,用不一样的思维和更加丰富的史料来看待历史上的旧人旧事,穿越历史的夹缝,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古代的很多事,看上去很玄,甚至玄之又玄,但只要你站在科学的角……

  袁世凯
  袁世凯活着的时候是偶像,可他想死后继续当偶像,而结果,死后的偶像没当成,连活着时候的偶像地位也搭进去了。
  死了一个革命党伟大领袖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那不革命,岂不就只剩下请客吃饭了吗?
  这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刚开头,湖南桃源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国民党人宋教仁就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电报。电报是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袁世凯发的,电报的内容,名义上很堂皇:共商国是。
  实际上谁人都清楚,无非就是各方面的几个人物私下里聚在一起吃顿饭,聊聊往事,然后拉拉家常。
  那个谁谁谁你认识吗?认识啊!他是我在日本读书时的同学。那那个谁谁谁你认识吗?太认识了,我们前几天还一起吃饭来着,他跟我一个村的,这人喝酒不行,半斤酒吐得稀里哗啦。对对对,上次我们一桌吃饭,他做东,我们都还没来得及灌他,他就自己先醉了。哈哈哈……,那个某某事,老哥你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啦。
  就这样,中国的很多事就办成了。
  接到电报后,宋教仁很兴奋,他也想就这么简单地把孙中山和黄兴几十年没办成的事给办成了。因为当时的形势,国民党经改组吸纳了几个小党派顺利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而根据《宪法》,国会第一大党有权组织内阁,派人出任总理,并提交各部部长名单,说白了也就是他们现在掌权,这新做好的蛋糕如何分由他们说了算。既然如此,兴奋的人自然就远不止宋教仁一个了。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另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国民党内那些长期失业的高干们此时情绪极高,因为一旦宋教仁当上总理重组内阁,他们不但可以成功实现下岗再就业的宏伟目标,还很可能竞争到各部部长的高位,过一把“学而优则仕”的官瘾。所以,当3月20日,宋教仁准备从上海登车前往北京的时候,在上海的国民党大佬如黄兴、陈其美、廖仲恺、于右任等无论出于党谊私谊都来为他送行。在车站外,大家徘徊良久,依依不舍,宋教仁也频频与同志们握手挥别。
  然后一行人像流水般缓缓涌向站台,可谁知这时冷不丁从宋教仁身后闪出一个人,此人不容分说,对着宋教仁的腰部就是一枪。由于凶手是斜向上开枪,子弹从宋教仁的腰上部直入下腹部,贯穿腹腔。
  枪响后宋教仁应声倒地,车站人多,而且是在赶火车的情况下突然听到枪响,现场顿时一片混乱,等送行的国民党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凶手早已逃之夭夭了。
  问题很严重,国民党人很愤怒。
  能够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持枪行凶,既不图财也不图色(无色可图),杀的又是一个头角峥嵘的政坛新星,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十有八九就是传说中的政治谋杀了。那么,到底是政治阵营中的谁要杀宋教仁,而且一定要置于死地呢?
  宋教仁的才华在国民党中数一数二。宋在国民党内的地位大约就相当于诸葛亮在刘备,吴用在宋江那里的地位。当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要颁布一部《临时约法》,规范领袖行为,可这些年革命党人一直忙于打仗,干着脑袋别在裤腰上的事,至于文字上的小节自然就忽略了。但现在事到临头非要不可而且时间还不多的情况下,领导们思前想后决定把这一重要的任务交给宋教仁,宋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像现在的大部分党政秘书一样,只熬了一个通宵,稿子就奇迹般地写出来了,而且这部稿子倍受好评,被认为是国民政府的一部良法。
  难怪那个一向被人称为“疯子”的章太炎就说过,孙中山不该当民国总统,这个位子“论功应属黄兴,论才应属宋教仁,论德应属汪精卫”。而且据说,袁世凯不怕孙黄(孙中山、黄兴),就怕宋教仁。
  对于宋教仁,他曾有意无意地拉弄过,一次他曾十分大方地送了宋教仁一本空白支票,任其支取。宋教仁从农林总长的位置上下来后,袁世凯又主动要给他50万金作为退休补助,被宋婉拒。
  精于人生的人曾说,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意思就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够轻易拿出来让别人看,看到了很可能就会引来灾祸。同样的道理用在人身上,那就是有才华的人不一定会受人嫉妒,但假如一个人既有才华又锋芒毕露那结果就很不好说了。
  几天前,从家乡湖南桃源赴京的路上,宋教仁革命本色不变,指陈国事,意气飞扬。在湖北,宋教仁批评现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绝于人民。在南京,宋教仁把现政府所施之政统统说成是恶政,并说现在社会之所以乱七八糟就是因为这个恶政。
  小时候,笔者“面聆诸长辈教诲”: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意思就是东西乱吃大不了生场病,话说乱了说不定就是死,而且这死有时还会牵连到一大帮人。
  宋教仁的批评话语说出还没几天,在上海火车站这个意气风发也被人说是“意气发疯”的国民党人就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枪。联系前后因果,即使宋教仁锋芒毕露看不惯他要置他于死地的人很多,但无疑被他抨击的对象嫌隙最大,而且宋教仁死了,获利最大的也是这个被他抨击的对象。那这个对象又会是谁呢?很不幸,这个对象就是给他发电报要他前往北京一起吃全聚德烤鸭的袁世凯。
  不过破案讲究的是证据,而不是肾上腺激素。但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法原理,肾上腺激素也一定会有肾上腺激素的作用,那就是在肾上腺激素的刺激下,人的潜能会10倍、100倍地冒出来。
  两名学生在浏览当时报纸报道的宋教仁上海车站遇刺的消息后,充分发挥课堂上老师传授的联想能力给警方提供了很强大的线索。他们说,有一个跟他们同住在六野旅舍的流浪汉曾向他们借钱,并说等过几天杀了人就还钱。
  当时主政上海的是国民党人陈其美。因为同是党内同志,在各方面的影响下,一直苦无线索的陈其美破案压力很大。当得到这条消息后,陈其美如获至宝马上报请巡捕房,前往六野旅舍抓人。不巧的是,抓人的时候疑犯不在,但在疑犯租住的房间内还是发现了一点线索,一个人的名片,一个叫应桂馨的人的名片。应桂馨也是国民党的党内同志,跟宋教仁、陈其美这些大佬比起来属于典型的革命小将,这人陈其美貌似也认识,但因为其辈分太低,出道太晚,陈其美对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但既然在疑犯房间里发现了名片,那说明这个党内的革命小将至少应该认识疑犯。现在,国民党死的不是一般党员,而是党内正如日中天的BOSS级人物,那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就绝不是党内矛盾党内消化这么简单了。更巧的是巡捕在逮捕应桂馨时又在应的卧室内发现了大量应与当时国务院一位秘书洪述祖的往来文件。而且文件显示,洪述祖才是应的背后指使者,而且洪还不是最大买家,最大买家另有其人。洪在文件中说这笔买卖是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均让他干的,在文件中洪还说,他曾就此事向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汇报过,总统听了之后很兴奋。有了这些“铁证”,本来就对袁世凯心存芥蒂、十分不满的国民党人在长沙的宋教仁追悼会上便众口一词,一口咬定杀宋的最大幕后黑手就是袁世凯了。
  半个多月后,国民党的二号人物,孙先生的臂膀,跟宋教仁素来友善的黄兴在巨大的悲愤之中写出了一副非常有名的挽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此联一经传播,坊间舆论大哗。
  国民党的另一大佬孙中山当时正在日本考察铁路,寻思着招商引资事宜。但在得到宋教仁惨遭毒手的消息后,3月21日,即立刻停止在日行程,提前回国。3月25日,坐了4天轮船的孙中山刚到上海,就马不停蹄地召集党内诸同志在黄兴寓所召开了一个国民党高干会议。
  会上,国民党的高干们各抒己见,黄兴主张走司法程序,彻查真相,用法律手段解决。孙中山则力主动武,并说要打到北京去,消灭袁世凯。可当时国民党人也面临着十分尴尬的问题:查,政权不在手上,而且此案涉及最高领导人,难保司法不公;打,手中无兵无枪,敢跟老袁动粗、吹胡子瞪眼不啻于以卵击石。
  与会诸人讨论了半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一向偏激的戴季陶附和孙中山,认为不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其他人则大多表示在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皮之前,黄兴的法律解决方案未必不可一试。孙中山是个有些牛脾气的人,主张武力讨袁不改。黄兴也不愿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咬定老袁不放。讨论了一夜,党内诸同志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于是大家口头上说“下次再议”,而实际上双方都在按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往下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今日雨又风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今日雨又风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今日雨又风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杨绛维权半月,拍卖公司终撤拍钱钟书书信 王海鸰最新都市情感长篇《新恋爱时代》上市
2# 四姑娘山
 楼主|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6-7 11:42: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黄兴这一路走的是,为避免受行政因素的干扰,由立宪派人士现为江苏都督的程德全向国会申请成立特别法庭,专审宋案。但此时主管审判的民国司法总长许世英却拒绝支持,他认为宋案不向地方法院起诉而要求重设法庭,是干预司法独立。
  孙中山一路走的是,先派人在当年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汉联络同志,然后大家拉上人马战场上见。可武汉的联络事宜很快就被嗅觉敏锐的副总统黎元洪获知,国民党人宁调元等惨遭逮捕枪毙,罪名是“阴谋刺杀黎副总统”。
  这一来,国民党与袁世凯这个事就闹大了。
  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一直窥觑着事态发展的袁世凯其实也不愿动粗,毕竟打仗需要钱,仗着以前的老底子,他的日子虽然比国民党好过,但也还达不到逮谁灭谁的派头,其实那年头,华夏大地没人有那个派头。袁世凯是过来人,他知道国民党死了人,而且死的还不是一般人,这事国民党人是绝不可能善罢甘休的。既然免不了一战,那就先下手为强吧。从6月9日起,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先后把国民党中手中有兵的江西部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免职。意思很明显,一来在名分上抢占上风,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二来为真正开战做军事上的准备,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国民党方面本来就对老袁一肚子火,现在老袁又要借助国家的名义赶尽杀绝,是可忍孰不可忍。7月12日,受孙中山支持,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要塞布檄鸣炮,出境讨袁。15日,国民党决定一致对外,一直主张走法律渠道的黄兴宣誓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接着,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地的国民党人和地方军阀陆续加入讨袁队伍,一场大战风雨欲来。
  现在,让我们暂时撇开即将发生的讨袁战争回过头去看看文中开篇提到的宋教仁遇刺案。
  关于此案真凶到底是不是袁世凯,其实一直缺少有力的证据。
  洪述祖在给应桂馨的文件中说,他曾就此事向袁世凯汇报过,但到底是如何汇报的却未曾透露。不排除洪述祖为了在应桂馨面前显摆自己的身份而故意捏造或者夸大事实。据国民党要人张继的回忆录,当时京师的警察总监王治馨后来告诉他,洪述祖在南行之前确实见过一次袁世凯。当时洪说,现在国事如此,都是因为有几个人在反对总统,如果能把这几个反对总统的人一一除掉,天下不就大治了吗?袁世凯听了这个几乎毫无政治智慧的提议笑了笑说,现在一面捣乱都快应付不过来,如果再来个两面捣乱就更加麻烦了。之后,洪又见了袁世凯一次,那时候,宋教仁已经被害,但真凶尚未查出,袁问,宋教仁是何人所害?洪说,是我们的人,要为大总统出死力的。据说,袁世凯听了后脸色很不好看。洪见状,知道惹了祸,于是找了个借口回天津了。
  照笔者分析,这几段对话或许真是当时的实情,因为袁世凯如真有心杀宋教仁,他不会如此动手,理由有三:第一,从天时上看,袁世凯不会把时机选在自己发电报邀请宋教仁北上的时候,因为这样一来他嫌疑最大;第二,从地利上看,袁世凯不会选择在车站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下手,因为车站人流密集,很容易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第三,从人和上看,身为一国元首的袁世凯底下高手如云,再怎么着也不会采用聘请业余杀手这种极不入流的办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宋教仁本人即使到死也未曾怀疑过袁世凯。
  被刺住院期间,宋教仁写有一封绝笔上大总统书。在文中,宋教仁先是叙述了自己的受害经过,然后讲了讲现在的时局,最后他对袁大总统提出了希望,开诚布公,保障民权。
  “这民国到底不如大清”
  宋教仁的死让国民党人彻底心寒了,但遗憾的是,这回要对袁动武,手里却无兵无枪,各地的声援人士(反袁义士)又多半只是些地方杂牌部队,其武器装备,唬唬老百姓还可以,要真拿到战场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十有八九就怂了。再加上各地军队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调度和指挥,始终汇不成革命的洪流,所以这反袁斗争刚一打响便接近了尾声。徐州、广东、湖南的反袁人士在强大的北洋军队打击下一触即溃,南京、上海好歹打了几天,但伤亡惨重,无兵无钱无积蓄的国民党人根本就耗不起。孙中山本计划等战争打响后,亲自南下广州坐阵指挥,但当他8月2日刚到福建马尾,广东那边就传来了反袁失败的消息。孙中山于是不得不在日本人的保护下狼狈从福州乘船前往台湾并辗转东渡日本。
  袁世凯料定孙中山必逃日本,遂紧急照会日本大使不得收留孙中山,无奈袁世凯在日本人那里说话没多少分量,而且孙中山在日多年,关系网众多,非袁世凯的触角能骚扰到。在日本安顿下来之后,革命党和旧军队的两个巨头都开始考虑建国以来发生的那些事儿。孙中山左想右想,他忽然觉得革命之所以尚未成功,并不是因为对手袁世凯有多强大,而是自身实力实在太弱,这其中又特别是国民党的实力太弱了。当年,宋教仁为了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四处兼并招收党员导致党内鱼龙混杂,你别看平时见面时大家同志长同志短亲热得一塌糊涂,但真到一打起仗要起命来就各怀鬼胎,瞎哄哄了,譬如那个跳出来反对成立特别法庭的司法总长许世英。看来,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是整党。
  而国内,赶走了孙中山的袁世凯也在想。这共和共和,共了都一两年了,也不见有什么起色,这些讨厌的国民党人不但处处跟他过不去,而且还日夜寻思着夺他的权。本来袁世凯对共和与否不甚关心,早些时候,他曾一度将共和称之为“办共和”,在他心目中,这共和也就跟晚清时候奕仭⒗詈枵碌热苏难笪癫畈欢啵皇且桓隹诤拧K飧鋈松抖疾恍牛涤弥辽稀D闼档氖裁粗饕澹裁葱叛鏊济挥校恢滥阋圃妓浪绞值拟赦桑鸵闫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6-7 11:42:01|只看该作者
  可谁知,刚第一次投票问题就来了,自认为十分伟大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得票数居然没有达到法定的四分之三。袁世凯大惊,他手下的那些个喽啰们也实在想不到在这大选会场内,竟然还潜伏着如此多的敌人。首都警察厅紧急动议,很快,议会现场就来了三四千自称民间代表的“公民团”,“公民团”成员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把正在开会的代表们团团包围。平时舞文弄墨、口若悬河的议员们什么时候见过选总统选出这架势,遂纷纷要求议长前去与这群人协商,让他们退出会场,不要影响选举。可这群人明显是有备而来,根本不听劝告,并扬言道,今天选总统事关重大,假若你们选出的总统不是大家期望的,谁都别想走出这会场。紧接着袁世凯的爪牙们借口担心公民团惹是生非,马上又派了更多的北洋军人荷枪实弹在大选会场往来穿梭。
  弄得好端端的一个大选会场,非代表的人比代表多了好几倍。即使这样,第二次选举,袁世凯仍未通过,袁世凯的党羽们感觉受到了严重的挑衅。这时已到开饭时间,照例该吃过饭后再重新投票,可“公民团”首领,洪帮头子张尧卿竟然公开叫嚣,不选出袁大总统,大家就别想吃饭,今天不选出,今天不吃饭,一辈子不选出,一辈子都别想吃饭。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书生遇到匪,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待第三次投票时,已是晚上。议员中很多人就早上吃了点东西,而且大部分还是流食为主,这一天的功夫早就消化到不知哪里去了。个别有鸦 片瘾的更是发了烟瘾,哈欠连连,鼻涕口水流得满地都是,十分狼狈。
  这次选举让袁世凯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虽然在武力上驱逐了国民党的党魁孙中山,而且还打败了几个拥护孙中山与他为敌的地方实力派,但在国会上,这群无钱无枪的国民党人还是可以把他这个有钱有枪的大总统弄得焦头烂额(在选举中所谓的“公民团”也把这群议员弄得是焦头烂额)。既然如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果然,选过大总统后没几天,袁世凯就发布了解散国民党令,宣布凡国民党的一切机关无论中央地方限期3日内全部撤除,国民党籍的议员无论何人限期3日内交出议员证和徽章。而且令发当天,马上就有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国民党北京总部重重包围,追缴议员证书徽章350人,次日又补追了80余人。
  至此,袁世凯盛极一时,他最大的对手国民党已被他整得支离破碎。无论是孙中山的打到北京去,消灭袁世凯,还是黄兴的让法律来说话,抑或宋教仁的党是对抗北洋军阀的唯一武器,都不可避免地先后失败了。可这还不是袁世凯最后想要的,既然国民党已被官方定性为乱党了,那么当初国民党为制衡他专门制定的宪法──《临时约法》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乱法”了。如今这态势,新总统上任,万事待举,百废待兴,“宪法”自然就得跟着脱胎换骨、与时俱进。借助手中的枪炮,很快新宪法《中华民国约法》便新鲜出炉。《中华民国约法》较之《临时约法》有不少改动,但其中最核心的一条还是关于大总统的。新约法规定,大总统任期十年,可以无限连任,大总统任期即将结束时,有权推举三个人作为下一届总统候选人。具体做法是,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份简牍上盖上大印然后藏在一个金盒子中。
  这个很像清朝秘密立储制度升级版的做法一经公布,天下轰动。明眼人都知道,袁世凯这回要搞家天下了。
  在这里顺便插一句。即使到这个时候,如果袁世凯能及时刹车,也不会有后来车翻人亡的危险。可惜他车开得太快,驾驶技术太好,一直坐在车上的乘客都觉得这车坐着舒服,风兜得惬意,现在即使司机要停,他们也已经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了。因为你不想当皇上,我还想当太子,还想当开国功臣呢……袁世凯的幕僚湖南人杨度就曾对袁世凯说,北洋军队的各位将领跟随大总统多年,鞍前马后的奔波,刀山火海的卖命,为了什么?都只不过想能藤缠树,树缠藤,攀龙附凤,衣锦还乡,永葆富贵罢了……而且这样的念头一经产生就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
  袁世凯的秘书班子里有很多文人,文人都读过古书,知道劝别人当皇帝这事欲速则不达。这首要一步便是稳下被劝者的心,如果当年不是赵匡胤自己想当皇帝,那假情报(说契丹来攻)、真龙袍怎么可能一夜之间从天而降。而根据从历史上学来的知识,要让被劝者安下心来,这最容易出成绩的做法便是制造舆论,你得让被劝者觉得当这皇帝是多么的众望所归,理所当然,这皇帝他要是不当他都不好意思上街溜达出门见人。如果能到这个程度,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当时各色人等策划的请愿团多如牛毛,什么商界请愿团,公民请愿团,人力车夫请愿团,甚至于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都出来了。
  似乎这袁世凯要是不当皇帝,这乞丐乞讨,妓女卖淫都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最搞笑的乞丐请愿团,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袁世凯的亲信幕僚、被袁世凯称之为“旷世逸才”(果然逸才)的湖南人杨度一手策划的。有一天,杨度坐车经过闹市口,当时两个乞丐正在吵架,其中一人对另一人大声道,你如此欺负人还有王法吗?都他妈是共和闹的,假如皇帝复生,一定不会让你这样的人横行霸道。听到这话,聪明的杨度像被苹果砸中的牛顿一样来了灵感,3天之内便召集了上万名男丐、女丐、老丐、少丐、集团丐、自由丐到总体府门前集体请愿,蔚为壮观。弄得最后袁世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乞丐请愿团送走。
  民意来了,紧接着就是天意。1914年冬天,给袁世凯家守祖坟的坟丁突然跑到北京来给袁世凯汇报,说袁家祖坟最近出现了些异常,夜间常有不明红光出现,方圆一公里之内被照得恍如白昼。而且在坟墓附近还突然发现了紫藤,一丈来高,蜿蜒曲折,形如盘龙。袁世凯听了汇报很高兴,但他还是不敢确定此事到底是真是假。遂派了一直以来十分信任的大儿子袁克定前往老家祖坟一窥究竟。袁克定到河南袁家祖坟查看后马上就给袁世凯写了信,在信中,袁克定说,紫藤一事不仅为真,而且紫藤长势惊人,现在已经有手腕粗了。袁世凯看信后大喜过望,回信让袁克定好好保护,以免牛羊践踏。
  有了民意、天意,袁世凯还担心什么呢?担心日本。当时的国际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西方国家要不是满头脓疮,就是心肌梗塞,根本没有时间往东边看。东方的大小事情,大多还是那个1895年打败了他老师的小日本说了算。袁世凯心里嘀咕着,这称帝一事,小日本到底是咋想的呢?
  世界上的事很奇妙,所谓一帆风顺,马到功成,有时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袁世凯的大儿子,骑马摔瘸了腿却念念不忘做太子的袁克定就一手伪造了一份袁记《顺天时报》。《顺天时报》是日本外务省在北京主办的一份报纸,主要介绍日本的化妆品和小百货,有时也会刊登些时政文章,其言论多代表了日本的官方立场。为了替袁世凯彻底扫除称帝的思想障碍,袁克定不惜重金雇请枪手打造了一个工作团队,专门负责伪造只给袁世凯一个人看的《顺天时报》。很明显,在这份袁记《顺天时报》里登得自然都是些鼓吹帝制,赞成称帝的文章。要不是袁世凯的三女儿袁静雪偶然发现包核桃、板栗等干果的《顺天时报》跟自己在家看的《顺天时报》大相径庭,从而向袁世凯报告,袁世凯恐怕至死都还蒙在鼓里。在这里顺便插一句,前面我们提到的袁家祖坟出红光,现紫藤一事也全系袁克定一手包办。
  此时,军队方面支持劝进的人也不少。雄踞山西的阎锡山不但上表劝进,而且为表忠心,阎竟派人将父亲阎书堂送到北京,表面上是请老人家逛逛北京,实际上是把父亲作为人质,好让袁世凯放心。四川都督陈宦离京就职前更是专门跑到袁世凯的家里声泪俱下地劝袁世凯称帝,他说这共和国体为世人所诟病,弄得民国不如大清,一日乱似一日,大总统您一定不能顾一己之私而辜负了天下黎民啊。言之切切,说得你都不好意思拒绝。以袁世凯的政治手腕,他并没有当面回绝,而是说,这东西我没研究,你还是找我儿子袁克定谈谈吧。陈宦刚退下去去找袁克定,佣人就传来了袁世凯的旨意,说让袁克定和陈宦结拜为兄弟。
  当然,此时被逼着劝进的人也不少。被称为财神的梁士诒本来是不赞成袁世凯称帝的,据说,袁世凯曾14次请梁发表对帝制与共和的看法,梁都佯装不知。但这次,箭在弦上,到了非站队表态的时候,梁士诒无法只得召集来平时一干要好的政治盟友,说,现在的形势,赞成称帝是不要脸,不赞成称帝是不要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头之不在,哪有脸面?结果大家一致商量的结果还是头比脸面重要得多。
4# 金佛山
 楼主|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6-7 11:42:01|只看该作者
  可见当时袁世凯称帝的念头是多么强烈。伴随日益强烈的念头,外界关于袁世凯要称帝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越传越神。但此时袁世凯还不敢贸然行事,因为共和都搞了好几年了,突然要开倒车,危险系数很高。有一次,北洋嫡系袁世凯的心腹部下冯国璋由南京来拜见袁世凯,有意无意间冯便提到了外界盛传的称帝一事。冯国璋说,大人如顺民意称帝,我等一定全力支持。袁世凯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这冯国璋哪里是来劝进的嘛!分明就是来警告和恐吓。便接着冯国璋的话茬往下说,小冯啊,你快打住,我今年都58了,我们袁家有个魔咒,男人活不过60,我自己身体一直不好,几个儿子又不成器,大儿子(袁克定)是个残疾人,二儿子(袁克文)是个书呆子,成天只知道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瞎混,你说我这样的人、这样的家庭,我就算当了皇帝又有什么用呢。
  得了这个说法,冯国璋从袁府出去之后便一力宣布袁世凯并无称帝之心,一切都是外界讹传,不要误会了大总统的一片赤诚云云。而此时袁世凯也一反以前任由舆论泛滥的势态,主动出来辟谣,说自己绝无称帝之思想,这些所谓的东西都是不满政府的人捏造出来故意丑化领袖形象的,为此他还专门接受了美国《独立周刊》记者的采访。并说,相信《独立周刊》一定有能力将他这一想法告诉全世界眼睛雪亮的群众,这下很多人释然了,认为可能大家真的误会袁世凯了。可这话说出还没两天,就连《美国周刊》那篇专访都还没发出来,12月11日上午9时,袁世凯操纵的国民大会便在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的问题上选择了君主立宪,然后袁世凯推翻一切前言匆忙地就要在北京称帝了。
  可怜袁世凯一世聪明,这皇帝又不是菜市场的注水猪肉,是你随随便便想称就能称的吗?
  假如袁世凯不当皇帝
  当年,孙权给曹操上表,请曹操当皇帝,曹操一眼就看出来,孙权是在给自己下套,于是说出了这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这样的话。
  另当年,元末农民大起义,全国各地乘机挖元朝墙角的人很多,元朝占着自己曾经叱咤欧亚大陆的蒙古战队照例是逮谁灭谁,无奈当时造反的人实在太多,涉及的地域实在太广,元朝军队即使实力再强也人数有限,一下子根本灭不过来,于是朝廷就想了个简单易行的办法,谁称帝就灭谁。
  再当年,朱元璋的重要谋士朱升给心急火燎打算称王的朱元璋上的天字第一号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终成就了朱元璋的帝王之业。
  照说袁世凯也读过几天书,可不知为什么现在就偏偏走了这么一步臭棋,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三鲜汤。这称帝正如曹操所说是个火山口,你屁股下面坐的表面上是金光闪闪的龙椅,其实却是一个让你众叛亲离的火山。况且现在已是民国,偌大一个中华民族牺牲了多少杰出的生命才获得今天的共和,将这样一辆大车往前开了那么一两步,你现在居然跳出来嚷嚷着要倒回去,除了与你有直接利益联系、在你那里入了股份的,任谁都不会答应。
  那说书的说,袁世凯一颗炸弹扔进不要钱的厕所里,激起了满天的“公(粪)愤”。全国人民愤怒了。被解散的国民党人愤怒了。一直被迫于袁世凯淫威的国会议员愤怒了。就连袁世凯的嫡系部队北洋六镇也愤怒了。
  冯国璋感觉受了愚弄。自己一直把袁世凯当老爸一样看待,忠心耿耿,一腔挚诚,可袁世凯终究还是瞒了他。一怒之下,冯国璋仿照当年清帝溥仪退位的优待条件也给老袁开了一个“优待条件”:一、往事不追;二、公权不褫夺;三、私产不没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国人民予以应有之尊敬;六、民国政府每年给予岁费十万元。
  段祺瑞呢,本是一心要接位大总统的。因为当年小站练兵时为防止将领专兵,袁世凯搞将领轮换,北洋六镇,就段祺瑞一人曾在其中的四镇待过,部下老友众多,实力雄厚,极可能接替袁世凯成为新的北洋领袖。可现在袁世凯家天下了,自己的梦也就到此为止了,你说能不烦吗。但鉴于袁世凯是老领导,不便跳出来公开反对,于是他就用起了当年武昌起义时袁世凯教给他的政治常识“慢慢走,等等看”,开始消极怠工了。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袁世凯的亲人们包括袁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书贞也对袁世凯称帝十分不满,二人甚至还登报声明与袁皇上脱离兄弟姊妹关系。并且,袁世彤还在家乡像模像样地拉起一支20来人的“讨袁军”要消灭袁世凯,只可惜这支队伍人数太少,实力太弱,袁世凯随便安排几个人就把这支搞笑能力远胜于作战能力,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的军队给摆平了。
  不过其他反对势力,如自宋教仁被刺以来一直被袁世凯打压的国民党人显然就没那么容易摆平了。
  袁世凯称帝后不到半个月,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并宣布脱离中央政府管辖。得信后,袁世凯急令北洋军队和四川、湖南、广东等省的军队共约8人人人,从四川、湖南、广西三路进攻云南,企图一举歼灭云南护国军。但今时不同晚日,现在的袁世凯众叛亲离,没几个人真正愿意为他卖命,前线战士打打和和,三路攻滇计划很快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也惨遭打击,国内民众更是一片骂声。
  孤立无援的袁世凯走投无路之下突然又想到了天意。他觉着这问题是不是出在风水上。正好这时,袁克定又给老爸推荐了一位所谓的大师贾兴。不过袁世凯这回比较慎重,他要亲自见识见识大师的实力。一见面,袁世凯就发现这个大师有点与众不同,别人看风水的一般不是戴着瓜皮帽就是身穿长衫,而眼前这位一副革命党人的样子,西装革履,懂英文,上过洋学校,更奇的是此人说起风水来不仅头头是道,还能够引入现代科学理念。大师说,这风水学过去叫堪舆,现在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应该叫“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接着大师便大谈特谈袁世凯一知半解的地球磁场,声光电化,弄得袁世凯啧啧称奇,于是就把紫禁城风水的事交给了大师看。大师一连看了三天,便看出了结果。大师先是说了一大通星宿布局之类的事,接着说了一大通紫禁城历史沿革的事,最后回归重点,为什么元明清以来皇帝轮流坐庄,没那个家族能绵延万代,其原因就出在新华门上,因为新华门气散而不聚,所以,无论那一姓当了皇帝都会出些波折。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聚气使其不散的问题,其最为简洁高效的办法莫若在新华门边修一厕所,聚收秽气。袁世凯对这一说法本来是半信半疑,但现在病急乱投医,也姑且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于是,像模像样地在新华门边修了个厕所,以求江山永固。
  而这时,在袁府内,袁世凯那些利令智昏的姨太太和子女们正在试穿着新定做的衣服。姨太太们甚至还为谁为妃,谁为嫔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六姨太、八姨太,九姨太在争吵中更是放出硬话,袁世凯如果不封她们为妃,她们就集体搬出北京城回到河南漳德去让袁世凯享受不了“性福”生活。
  袁世凯开始有点坐不住了,他回头想看一眼他的战友,希望能从他们的眼神中获得哪怕一丁点力量。可这时,那些个当初极力鼓动袁世凯称帝的人似乎都集体蒸发了。沉默的沉默,落难的落难,个别没落难的为自保现在很多又跳了出来。那个最早劝袁世凯称帝的四川都督陈宧就发布了措辞严厉的讨袁檄文,其语气的恶劣程度简直比国民党还国民党,而且在檄文中他还像搞娱乐新闻一样爆出猛料,说袁世凯已经将3000万元汇到其在英国的户头上,并且随时可能外逃。袁世凯闻电,急火攻心,不觉心中暗骂这小子也太不是人了,怎么着他也是大儿子袁克定的把兄弟,自己的半个儿子吧,用得着这样吗?如此局势,确实有点出乎袁世凯的预料。在他看来,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反对的人,但他没想到,做这件事,反对的人会是如此之多,而且很多人还是先赞成后反对。左右权衡之下,袁世凯不得不邀来老朋友徐世昌、并未公开反对他的老部下段祺瑞和曾经一度合作得十分愉快的黎元洪到中南海来商议对策。商议的结果不用说自然是取消帝制,立即执行。但发布全国的通电刚拟好,袁世凯突然又有点舍不得了,这火山再怎么烫他也是个人人都爱的火山啊。于是袁世凯借口电文中有个别字句还需再斟酌让三人暂缓发布,过了一阵,估计觉得确实已经穷途末路,再无二策了,袁世凯才终于下定决心取消帝制,电告天下。
  袁世凯曾说,我不为帝位惜,只为天下人心惜。在他称帝过程中,他曾经心腹部下的表演让他这个一向很现实的人都有点接受不了,再加上从前一直就未断根的膀胱结石症现在复发并导致了尿路堵塞疼痛难忍,一生从未倒下的袁世凯这次倒下了。袁家的子女们请来法国医生贝希叶,贝说得给袁世凯导尿,袁此时已病入膏肓,虽然贝医生动用了当时最现代的医疗设备,可导出来的已不是尿而是红色的尿血混合物。在病床上的那些天,袁世凯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不久这个为自己奋斗了一生的人便在全国人民的口水声中彻底的支离破碎灰飞烟灭了。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等人曾好奇地跑到密室打开那个藏有接班人姓名的金盒子,只见一张一尺多长的泥金纸上写着三个人的名字,依次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但也有人说,这份名单并不是袁世凯的初稿,而是护国战争爆发后因局势变幻袁世凯为了袁家一门老小的前途临时修改的二稿,最后一个段祺瑞原来写的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也有人说,其实连黎元洪和徐世昌也没有,当初三个名字都是袁克定。谁是谁非,现在已很难说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6-7 11:42:01|只看该作者
  因为死时袁世凯还是总统,虽然不是因公殉职,但无论如何也还得以在职国家元首的规格安葬他。国家紧急拨款50万元用于治丧,葬礼很隆重,那些在袁世凯称帝时与他有所交恶的亲朋故旧此时均走马灯似地前往北京沉痛悼念他们的老领导,其中尤以袁世凯的干儿子奉天将军段芝贵哭得凄惨,惹得很多不那么习惯流泪的政府工作人员都纷纷落下了悲伤的泪水。
  6月28日,按袁世凯生前遗愿,灵柩从北京起运河南彰德,灵柩在新华门内时用得是32人的小杠,出新华门后改为80人的大杠,起灵当天,人山人海,警察在前面开道,孝子孝男手持孝棒紧随其后,之后是灵柩,再之后是长得看不到尽头的人流,沿途到处围满了或看热闹或送行的群众。据说其葬礼参与人数之多,关注程度之高已超过了当年的慈禧太后。于是很多现代人便不理解了,为什么袁世凯临死前弄出了个称帝丑剧,全国人民一片骂声,袁本人也是千夫所指,但等他真正死了,又从那里冒出如此多的人来为他主动送葬呢?
  袁世凯自有袁世凯的好处让我们把时钟倒拨八年,来看看袁世凯50岁的生日。古人过生日不单如现在人一样送钱送物,有时还送寿贴,写几句吉祥的话祝福一下。
  袁世凯过生日的前几天,京城的寿帖售卖一空。各地官员,朝廷要人以至皇亲权贵前往袁府道贺的络绎不绝。因为有头有脸,每个人所送的东西往往都极尽奢华,那家伙,敢情就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其中送礼之人也有颇为取巧的,当时袁世凯的同事大学士那桐送的生日礼物就很不一般。因为跟袁关系熟络,知道袁爱看京剧,为了表示慎重,那桐不惜降低身份亲自上门去请了京剧泰斗谭鑫培来为袁祝寿。
  谭鑫培唱戏有个习惯,从来只唱一出,因为唱多了嗓子容易累,不利于嗓子的修复和保养。但是这时那桐大学士想让谭破一回例唱两出戏。那桐说价钱你随便开。谭鑫培也不是没见过钱,钱这玩意他不太感冒。他半真半假地说,如果中堂大人能给我请个安,我就姑且破一回例。旧社会艺人地位低,谭鑫培即使说出了这话,也没太当真,可谁知话音刚落,那桐的安已一请到底。由此也可想见,在晚清民初的中国政坛上袁世凯实力之强,势力之大,人缘之好。
  但袁世凯跟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一样,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不能凭借祖辈的荫庇从小就坐在一个别人奋斗终身都可能到达不了的位置喝咖啡。换句话说,袁世凯是自己混出来的。无数个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从基层做起的人要想在千十千人十千人中脱颖而出,没刷子是不行的,没两把刷子是万万不行的。
  袁世凯做事向来讲求实效。他跟很多枭雄如黄巢、洪秀全一样早年也走过科举的路,无奈老袁家的人墨水不够,袁世凯对八股文又恨之入骨,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后来袁世凯又想靠捐官起步,怀揣着家里人变卖首饰货物换来的银子,在北京,这个没怎么见过世面的乡下小青年吃喝玩乐样样尝试,再加上不小心交友不慎中了赌徒的圈套,不但官没捐成还把银子输了个精光。最后不得已弃文从武投奔淮军吴长庆才总算找对了方向,并逐步显现出过人的才能,开始鹤立鸡群。
  刚参军不久,一次过年,因军官大部分已请假回家,士兵们穷极无聊就在军营里喝酒赌博,不知为什么突然赌博的两拨人就闹将了起来,起初是对骂后来发展到拳脚相加,再后来双方各自约人并开始拖枪对射打起了平时演练的阵地攻防战。双方均是一起训练的将士,各方面素质总体上都差不多,打着打着就有人开始负伤,而且这负伤的人数不断上升,但由于军官都不在家,事情发生老半天一直没人管。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同样还是士兵的袁世凯灵机一动假传吴长庆军令带着另一批士兵赶往事故地点,先是鸣枪停战,然后抓住为首的几人,全部枪毙。吴长庆回来后,他又主动请罪并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向吴长庆作了汇报,吴长庆是个识货的主,知道这小子终非池中之物,所以非但没责罚这个胆大的年轻人,相反还真的就给了他一个军官做。
  做了军官后,袁世凯又利用偶然认识的阮忠枢的路子巴结上了慈禧太后的宠侍李莲英,从此仕途便算是装上了防盗锁,有了保证。但你不可就此认为袁世凯只会巴结人,其实袁世凯办事很有特点,称之为能吏一点都不为过。
  为了解民情,一般的官员可能会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微服私访,或者干脆不走就让下面交点报告阅览阅览。不过这两种做法都有弊端,第一种,如果辖区太大,事必躬亲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种,只看各地交上来的报告确实省时省力,但这往往容易造成信息虚假,而且还容易被下面的官吏蒙蔽。所以袁世凯两种都不用,他在山东当巡抚时的做法可说是一个创举:先派一个人到该地密查,然后再派第二个人前往该地密查,当然,密查的二人均不知道对方,然后等二人密查回来,再分别听二人的汇报,如果两人所查结果相同,那就按两人收集来的信息处理事情,如果两人汇报的不一样。那也不要紧,先不急于下结论。再派第三个、第四个人前往该地密查,然后再把上次的汇报结果和这次这两人的汇报结果相互对照,查出谁在撒谎,谁在说实话。凭着这一招,袁世凯从政以来几乎从没被手下人蒙蔽过,当然,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那是例外。
  1900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侵华的八国联军陆续撤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河北的避暑山庄又回到了北京。由于在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期间,北京城内曾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而且皇宫还遭到了部分抢劫,宫殿的毁坏颇为严重,慈禧太后也是人,也想住个好点的地方,他想把这住的地方修一修。于是慈禧找到已从山东巡抚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让袁想办法弄点钱。当时的形势很不乐观,八国联军刚走,义和团又把各地闹得或说风生水起或说乌烟瘴气,反正就是不太平,所以,这钱即使摊派到老百姓头上也一下子到不了位。如果是一般的官员可能会跟慈禧太后谈理由,硬件如何不行,软件如何不行,总之就是这钱我没办法,你得体谅。但袁世凯不同,他有法子。他先把直隶辖区内的大小官吏都喊来,开个会,让他们出资垫钱,等以后朝廷有了钱了再还给大家。但这些人都不愿出钱,而且都称自己为官清廉,并无积蓄,袁世凯一看都这样子,表面上便说,既然这样,那就算了,不为难大家了。
  而实际上他已派出心腹前往天津附近的几个大票号明察暗访。心腹假装到各票号接洽存钱事宜,说是要存些官钱,看能给多少利息,那时票号没有存款准备金一说,但为避免恶性竞争,一般利息标准都定的差不多。票号众口一词,利息最高只能到8厘,不能再高了,再高就亏了。心腹呢,一边谎称别人票号里给的利息要比这个票号高点,一面继续同票号协商,表现出很有诚意的样子,票号的办事人员为了显示诚意,也为了揽下生意,遂纷纷拿出账本,把某官的公款私款存款数字和利息让心腹一一过目,说别人这也是当官的,存的也是官钱,现在真就这个行情,你看我没骗你吧。心腹暗中将所见各位官员的存款数字一一记清,最后粗略计算了下大约有100万两,回来后便向袁世凯作了汇报。袁世凯于是再次派人把众官员请来,将心腹前往各票号的调查结果向官员们作了通报。最后袁世凯声色俱厉地说,这些票号太可恶了,你们本来为官清廉,没有积蓄(上次说的),但他们却到处说你们存有私钱,败坏你们名誉,为了惩罚他们,我决定把这些冒名的钱全数充公。
  1909年,被摄政王载沣以脚有病不宜当官为借口赶回家乡后,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世无争,袁世凯还给当时的《东方杂志》投了一张照片。照片中共两人,一人为袁世凯,一人为袁世凯的三哥袁世廉,两兄弟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河上垂钓。《东方杂志》刊发了袁世凯的照片稿,从此清廷那些脑袋进水的官员便真的以为袁世凯这回死心要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了。其实清廷不知,在离京之时,袁世凯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一部小电台,其用意何在,是个人用脚趾头都知道,可清廷偏偏就信了。据说,隐居之时,袁世凯也请了当地一个有名的瞎子给算了一卦,这次问的前程。瞎子说,大人的官星要等到辛亥年的八月节,果然,等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反清第一枪,袁世凯东山再起的起义机会真的就来了!
6# 青城山
 楼主|今日雨又风 发表于: 2013-6-7 11:42:01|只看该作者
  再后来袁世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民国总统。只是后来闹出了称帝一事,导致袁世凯名声一直不好,其实在他当总统时,他还是颇受人尊重的。那个被时人及后人深为诟病的《二十一条》,前前后后袁世凯也是花了不少心血的。日本人逼签《二十一条》,当时的国民政府无力同日本撕破脸皮,只能委曲求全(跟近代以来的李鸿章签的那些个不平等条约差不多)。对这个事情,袁世凯曾不无动情地对下属们说,埋头二十年,再与日本抬头相见。此次会谈,袁世凯用了两招,一方面,他命令负责谈判的陆征祥、曹汝霖、顾维钧等想方设法拖延时间,谈判代表顾维钧每次说完开场白即献茶,然后是所谓的繁文缛节,谈判时,代表们又故意避重就轻王顾左右而言他;另一方面,袁世凯命顾维钧暗中将此事透露给英、美、法、俄和国内民众,希望通过列强的利益争夺以及国际国内的民意舆论给日本制造压力。你看袁世凯这事做的,有板有眼,有应对有后退,换了一般人谁会这么做。
  说实话,一个人要真能像袁世凯这么做事,想不出成绩都难,仅就这么一件事,国人应该给袁世凯点好评的掌声。
  袁世凯几乎具备从政所需的一切素质,他从不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总是把自己埋得很深,即使所谓的心腹也永远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但同时他又很注意倾听,始终让你感受到他对你和你说的东西都很感兴趣,让你能触摸到那么一丝温暖。另外他还拥有一个强大的气场,让你又不至于因为过于温暖而乱了规矩,按中国的古话说,大约就是不怒而自威。阎锡山曾跟别人说,他见过袁世凯两次,但最后仍然不知道袁世凯长啥样,因为见面时,袁世凯强大的气场让他既敬又畏,始终不敢直视。
  小站练兵时,张之洞曾问袁世凯,你练兵有什么绝招?袁世凯说,练兵并不需要什么绝招,只要用一般的招就行了,我们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钱,恩威并施,听话的就大大的给钱,不听话的就吃老子一刀。用这个办法袁世凯把北洋六镇全部练成了“袁家军”,北洋士兵只知道有袁宫保(袁世凯曾获清廷赏赐太子少保衔),不知道有大清朝。由于戊戌变法时袁世凯的表现,光绪对袁世凯恨之入骨。据说被囚期间,光绪每天都会在纸上画大头长身的各式鬼形,写上“袁世凯”三字,然后撕成碎片。又说光绪经常画一乌龟,龟背写有“袁世凯”三个字,然后贴在墙上用小竹弓射击,射烂之后还不解气,还要再取下来剪碎。更玄乎的是,有人说光绪临死前一言不发,唯用手在空中写了“斩袁”二字。光绪死后,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成为摄政王并总揽朝纲,甫一上台,载沣便寻思着给哥哥报仇。这第一件事就是解除袁世凯的一切职务,可他这念头刚一付诸实践,帝国战斗力最强的北洋军队就不答应了,军队指挥官冯国璋等人更是马上上书请求一起处分,本来要逐步杀袁的载沣于是也一下子没了底气。武昌起义,清廷曾派宗室大臣荫昌带着北洋军队前往武汉,可北洋将领段祺瑞等根本不听荫昌指挥,而是跑到袁世凯隐居的河南漳德请求军令,硬是把袁世凯隐居的漳德寓所弄成了陆军临时指挥部。
  此外,袁世凯与阮忠枢的交往也堪称他人际关系学的经典个案。
  袁世凯是在旅途中偶然认识阮忠枢的,通过交谈,阮忠枢知道了袁的身世背景,阮可怜当时袁的处境临别时还赠送了袁一些银子。后来袁世凯因当兵发迹,与阮忠枢的交往便密切了起来,并把阮忠枢也弄到军队中,一同共事。有一天,阮忠枢突然跑来对袁世凯说,他在妓院里认识了一个妓女,两人感情很好,他想把那妓女娶来过门。袁世凯一听,这事有违军纪,怎么能行?当时就制止了阮忠枢这个念头,阮忠枢向来尊重袁,听袁这么一说,心中虽有不舍,之后也就没有再提了。没过多久,袁世凯突然跟阮忠枢说,你陪我到天津出趟差吧。下车后,天色已晚,袁世凯又说,不如我们先别急着办公事,先去看望我的一个老朋友。于是二人左拐右拐来到一个胡同,然后走几步又进了一个院子,院子内陈设华丽,堂上还明明地烧着红烛。阮忠枢一进门,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听见有人喊,新姑爷来了。这时只见从左边帘幕后款款走出一个头盖红布的女子,阮忠枢仔细一看,这女子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妓女吗?原来,袁世凯明白阮忠枢的心思后,知道此事在军营中是万万不能,但在军营之外还是可行,于是派人先给妓女赎了身,等一切安排妥当后才找个借口带阮前来,也算给阮一个惊喜,各位读者朋友,你可知道这个惊喜给袁世凯带来的好处是什么?那就是即使到最后袁世凯称帝失败,全国人民一片骂声,阮忠枢也依然一心效力于袁。
  这是对朋友下属,讨好上级,袁世凯也是手到擒来。某年,慈禧太后过生日,全国人民都很重视。凡是有点资格送礼物的无不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但一般人所送的不是金银就是玉帛,很俗很贵重。而袁世凯却跟大伙不一样,他送的是几幅字画,很雅很便宜。照一般人看来,这字画价值不大,与金银相比还差那么一大截,但是一般人恐怕不甚明了慈禧太后的心思,慈禧有个习惯,喜欢把各地送来的生日礼物成堆地放在屋子里供人们参观,以显示自己被天下臣民爱戴得无以复加。不过偌大的一间房子里放满了瓶瓶罐罐,菩萨古玩总还是缺少一点什么,对了,那就是屋子的墙上不能不稍加修饰,因为这些立体的东西都是上不了墙的,所以虽然贵重,但放在一起,其让人感受到的价值也就正正为负,互相抵消了。唯独袁世凯的礼物别出心裁,跟大家既不雷同也不存在竞争,所以,慈禧看了很满意,说袁世凯就是不一样,比谁都能办事。
  后来袁世凯又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调京内用为外务部尚书。
  那是袁世凯已经很有名气,不过刚上任,袁世凯还是特意拜会了内务府大臣增崇,在增崇府上,袁世凯见到增崇的儿子察存者,一见面,察存者为表尊敬给袁世凯道了一声“大爷好”。谁知,听到此句招呼,袁世凯马上闪电般地离座还礼道,不敢,不敢,接着便拉着察存者的手夸到,老弟长得真帅。接着二人便聊起了天,聊到最后,袁世凯问,老弟一般都读些什么书?如果需要书我可以送过来。听到这话,察存者并没在意,因为官场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俯拾皆是。可三天后,察存者刚下课回家,就看见院子里放着五个大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书籍,什么天文、地理、经济、政治、音乐、教育应有尽有,而且都是各书局出版的正版书。更特别的是,在货物详单上还落有“袁世凯”的名字,其字迹为红色,很显然是事先做好的。在红色的“袁世凯”三个字边上另有三个用黑色毛笔新写的字“世愚弟”,一看就知道是袁世凯为了表示尊重自谦新添的。这个小小的举动弄得察存者对袁世凯印象极好,回去后跟老师一说,就连察的老师也对袁世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袁世凯是干才,这样的人要是多几个,中国早就强大得无边无际了。
  见识过袁世凯做人做事的远非上面所举的几个人。孙中山来北京时也受到了袁世凯的隆重接待,袁世凯甚至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孙中山住,弄得孙中山很感动,直夸袁世凯气度不凡。
  张作霖来北京时也一样。袁世凯是个很注重秩序的人,一般来说,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则。譬如接待客人,在哪接不在哪接,都有一套规矩。一般的客人就在大客厅见,稍微熟一点的在私人会客厅,更熟一点的就来办公室详谈。张作霖当二十七师师长时,曾由东北来谒见袁世凯。按他当时的身份以及和袁世凯的关系,当然是只能在大客厅见面的,但为了表示对张的优待,袁世凯还是把他叫到了自己办公室。谈话中,袁世凯又发现张作霖时不时地就拿眼睛斜瞟多宝格(一种陈设的架子)放着的几块金表,知道张这是上心了,于是在张临走时他就很慷慨地把几块金表都送给了张。此一着的好处是什么?那就是最后袁世凯称帝时,张为了讨好袁用5吨好玉给袁赶做了一架龙床,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大总统可放心,如果关外有什么事,你就拿我是问,如果关内有什么事,大总统一句话,我死而后已。
  此外,为巩固各方面的关系,袁世凯还有一招,结亲。袁世凯妻妾成群,子女众多,与袁家结亲的也多为晚清民初的高官巨户,如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娶的是湖南巡抚吴大澂之女、长女袁伯祯嫁的是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子、五子袁克权娶的是两江总督端方之女,袁世凯甚至还有意让三女袁静雪嫁给清末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除此之外,袁的其他亲家还包括内阁总理孙宝琦、陕西督军陆建章、直隶总督杨士骧、江苏巡抚陈启泰、军机大臣那桐,甚至后继任民国总统的黎元洪、曹锟等。
  这样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一般的小风小雨肯定是奈何不了的。
  即使摄政王载沣为了替哥哥光绪报仇玩出“爱卿脚有病回家休养吧。”
  的把戏,袁世凯已不再担任党政军要职,依然如此。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并在一夜之间拿下武汉,随后墙倒众人推全国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此时,在朝廷之中的载沣等人紧急商议之后决定派陆军大臣荫昌带着帝国最精锐的北洋军队前往镇压,但此时荫昌根本就指挥不动这支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军队。在前往湖北的路上,袁的老部下段祺瑞等人还专门跑到河南漳德拜访了袁世凯,请求指示。无奈之下,清廷只得卑躬屈膝请袁世凯出山,不过这回市场行情变了,袁世凯成了绩优股。清廷第一次开出的条件是湖广总督,袁世凯答复得很简单,脚病未好,不去。
  第二次,清廷催促,袁世凯乘机讲出了自己的想法,总揽全国军权。
  清廷无法,一班皇亲国戚商量之后认为现在的局势非袁出马不可,最后不得不授予袁钦差大臣,并命节制海陆各军。10月27日,初次交战中,袁世凯苦练了多年的北洋军队就把武汉革命军打得大败,按说,袁世凯此时应该是“宜将乘勇追穷寇”,可袁却偏偏来个见好就收,10月29日,袁世凯致书革命党临时总指挥黎元洪请求议和。早在此之前,袁世凯就曾命手下刘承恩给黎元洪写信议和。刘承恩是黎元洪的同乡兼朋友,但刘给黎的几封信,黎一直未回,实在等不及了,袁世凯这才亲自操刀要求讲和。革命党方面此时因北洋军队实力太强(武昌一战即是明证)也想就此议和,但由于双方立场差异太大,议和毫无进展。袁世凯是历史的过来人,深知以战促和的重要性。11月27日,按袁世凯的既定部署,北洋军队冯国璋部攻陷汉阳,至此革命首义之地武汉三镇只剩下武昌一座孤城,冯国璋打下汉阳后意气风华,打算一鼓作气拿下武昌,抢个头彩,谁知,袁世凯知道后勃然大怒,连发7道电报制止冯国璋。为避免冯国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袁世凯甚至还把冯国璋的前线总指挥一职给撤了,改名另一亲信段祺瑞全权代理。
  接下来的故事就有点老套了,袁世凯跟风古人玩起了养“寇”
  自重的把戏,并以此作为与革命党和清朝廷谈判的资本。据说,当时袁世凯曾给他的幕僚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各位,你们知道怎么拔树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一定会断折。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树根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是棵大树,还是棵两百多年的老树,要想拔这棵又大又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力气却不懂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又是老年人懂得拔树却没有力气,我今天忽进忽退,就是在摇撼大树,等到泥土松动了,大树不久也就会被拔出来了。
  袁世凯以为这真是走了一步好棋,可谁知,清朝廷虽然被成功瓦解了,但这群当初为迫使清廷退位所养的“寇”却越来越重,最后重得他这只负重能力十分优秀的骆驼都有点喘不过气了。特别是那个湖南人宋教仁,不仅反对他,还把国民党弄成了国会第一大党,嚷嚷着要组阁。这样的人,如先秦的李斯所说,如果不能收为己用,那当然只能杀掉了。
  只是这杀人的事到底是领袖自行动手还是底下人揣摩圣意先行一步,或许永远都只能飘忽成历史的疑云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 01:36,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